高校动态视觉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西安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为例

2022-04-13 04:54:34
科技视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郑 菲

(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言

动态视觉设计是一个结合动态媒体和平面媒体的艺术设计领域,相关项目主要面向说明动画、广告商业推广、节目包装、装置艺术、用户体验设计等诸多方面,所需技术包括动画、电影、视觉传达、计算机科学、音乐、文学等,具有极强的包容性[1]。 动态视觉设计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中逐渐展现出重要的地位,并急需相关艺术专业人才。 在此现状之下,国内外多所高校均设立了相关课程。

1 课程现状与问题

1.1 课程现状

动态视觉艺术设计是西安工业大学艺术设计方向的一门主干课、必修课。 课程内容分为四部分:动态设计的形式和成果、动态设计的理念构思训练、动态设计的原则和手法、核心工具和技能。 此课程教学范围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300余名学生,开设在大三的第一或第二学期。

1.2 存在问题

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一些问题:(1) 课程涉及的面过宽,教学内容变动较大;(2)专业特点不突出,专业交叉程度较小;(3)过多地重视技术的培养;(4)没有健全的课程体系等。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课程组着力进行教学改革,力图充分体现学科交叉、艺工结合、创新设计等的发展方向。

2 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2.1 明确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

动态视觉设计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创意学科,建立在许多其他领域的基础上,如动画、插画、摄影、平面设计、交互设计等,具有很强的交融性,受科技和媒体的发展影响较大。 因而高校培养的动态设计师需要紧跟科技和艺术发展的脚步,潜心磨炼艺术修养与设计本领,带着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逻辑,为未来带去创新和活力。

基于这些现状和思考,动态视觉设计课程逐步形成基于行业发展,紧跟科技步伐、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 一方面,科技和媒体决定了这个领域的使用技术和形式表现,如早期的动态设计从电影片头设计发展而来,主要通过动画和电影拍摄技术实现。 而当代的动态视觉设计表现形式多样,使用的技术除了包括传统拍摄之外,还有计算机技术和最新的动画制作科技。 因此,动态视觉设计的教学需要紧跟时代和科技步伐。 另一方面,需要确立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以求逐步锻炼出学生清晰有序的头脑及专业精神。

2.2 研究培养计划,构建课程体系

动态视觉设计的融合性和前沿性使得这一领域的教学显得异常困难,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教学改革最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单纯的开设一门课程并不能解决这一领域的教学问题,必须建立起具有前瞻性和融合性的课程体系,与现有课程建立起牢固的联系,建设前驱和后继课程,对主干课程进行充实、支撑和延伸。

在打造动态视觉设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课程组先对相关专业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和梳理,挑选出具有联系的诸多课程,按照关联程度进行排列,划分出课程体系的阶梯形阵列。 接着,明确课群结构和核心课程,设立了以“原则—技术—拓展”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在大一开设设计创新思维课程,训练和培养学生对设计方法和原则的认知;大二、大三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学习动画制作、影视后期、交互设计、虚拟现实等方面的知识;大三时,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主干课程数字动态表达、动态图形设计、信息图表的学习;而大四的创意工坊和媒体项目创意与规划等课程将项目实践引入整体规划中。 通过这些改革,将动态视觉设计的理念和技术从低年级开始向学生渗透,通过磨炼、探索、感知,给学生充分的成长时间,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质。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锻炼,提升和促进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感知力,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2.3 划定特色方向,确定课程内容

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首先要搞清楚教学中适合“教什么”,如果课程内容涉及面太大,课堂教学内容必然是泛泛而谈;如果知识面单一或者太窄,又无法展现动态视觉设计领域的丰富性。 这就要求教师一边探索一边学习, 从以往和现有的资源中进行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教学方案。 通过调研发现,国内外教师多根据科技、传媒、地区及学校特色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 因此,本校的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根据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数字动态表达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向学生教授设计原则、熟悉构思理念上, 具体教学内容以创意短视频、H5 交互设计、动态插画和动态表情包为主。 视觉传达专业设置动态图形设计、信息图表等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则主要以动态海报、动态LOGO、动态图表等为主。

与以往重视技术不同,此次课程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设计过程,在理论学习和练习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思考,熟练运用设计理念,消解以往对结果过度重视所引发的种种问题。 应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通过书籍、 网络等方式了解视觉文化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让他们对艺术设计有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在充分的思考和实践中享受动态艺术设计。

2.4 重组教学团队,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动态视觉设计教学团队中应该有各种各样有才华的人, 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课程帮助到学生,引导他们把无形的意识变成有形的表现,把智慧、情感及美感变为可见可闻的艺术作品。

由于动态艺术设计类课程涉及数字媒体、平面艺术、计算机技术专业内容,单纯依靠本专业的师资力量无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调集各个学科和专业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 为此,课程组集合了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专业的骨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跨专业、跨学科的联合教学实践。 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进行平面设计、计算机科学方面知识的介入与讲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动画知识和技术的培养等。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专业之外领域的精彩,也使他们重新思索不同学科专业领域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身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思考。 与此同时,联合教学也加强了不同学院和专业间的教学、科研合作,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得以合理调配。

2.5 加强项目实践,鼓励团队合作

学校教育应该通过真实或模拟项目与行业产生联系,让学生提前介入专业领域、了解行业动态、掌握行业标准, 这是动态视觉表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作为此次教学改革的实践者,笔者把项目带入课程中,用项目实践法灵活串起课程内容。 实践中涉及项目前、中、后期的全部过程,教师鼓励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分别担任艺术创意总监、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拍摄、剪辑等职位。 由“客户”为工作室提供需求,“创意总监”带领团队参与推介竞争,在与“客户”交谈明确需求后启动项目,随着项目的实施,项目组成员通过各种方法构建创意理念,构建叙事框架,并确定视觉风格,最终利用合适的技术进行实现,这一过程对学生深入了解实际项目流程相当有帮助。

通过配合与磨合, 学生们既掌握了动态视觉设计的流程和技术,又明确了自己的优势和位置,他们在个人发展的同时练习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 在这样的团队中,学生们不仅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这种良性竞争及糅合能激发每个人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尝试,大胆幻想,在问题和需求中筛选和决断,通过时间管理和早期的试错,在探求心的驱使下,锻炼大脑、思维和行为,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3 效果评价

3.1 改革建设积极成果

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取得了以下方面的成绩: (1)建立了合理的动态视觉设计教学体系,明确了课程体系优化了培养计划;(2) 组成了一支具有多领域复合型的教师团队,实现了多专业多学科联合教学;(3)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消解了以往以技术为第一要义的教学目标;(4) 明确了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梳理不同年级课程关系,打通课程壁垒,并在专业和特色的基础上,建立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和内容;(5)强调学生思考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用理性和想象力进行创作,让学生看到了动态视觉设计领域的趣味和交融。 通过此次教学改革,使学生们增强了设计思维,加强了设计方法,拓宽了视野,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加强了团队的合作能力,了解了自己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3.2 问题及解决方案

虽然动态实践设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学对象进行仔细的分型和精细化教学,因为在实际教学当中,由于专业、授课年级的不同,教师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对象,对这些不同基础和层次的学生,如果采用一样的课程内容,会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出现对课程内容理解上的偏差,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在这一点上,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现状来安排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 另外,在多专业联合教学期间要对课程教学内容重新设计, 由于跨专业部分知识的介入,使得课时和内容安排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这个需要从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教学方式入手,并加强不同研究方向教师们的交流和合作。 再有,要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以提升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由于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改变和演进得比较快,需要不断调整。 最后,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学习、开阔眼界,充分做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4 结语

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是一门设计类前沿课程,需要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 在此次教学体系建设中强调了学以致用、产学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他们通过课程的学习, 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专业认知的同时,对自身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规划。 在以后的课群规划中,课程组需要进一步实现研究方向明确化,教学体系合理化、核心课程精品化、课程内容细致化,使动态视觉表达课程体系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向。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1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