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七年级英语作业改革的实践研究

2022-04-13 22:38:03王冬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减分层创新

摘 要:本文从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出发,针对英语教学多年来“费时较多,收效较少”的问题,阐述了初中英语作业设置中实施内容新颖化、形式多样化、完成方式的转变化、批改方式新颖多样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创设新颖生动的作业,让学生愉快学习、快乐作业。

关键词:七年级作业;创新;分层

作者简介:王冬(1985-),女,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省临平信达外国语学校,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引言

“双减”政策的出台与落地,掀起了各学科作业改革的热潮。减负的根本目的是精简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学业负担,并提升作业效果,这就要求老师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是解决整个作业问题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本文依据教学大纲,总结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着重阐述“如何设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符合七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的英语作业”,旨在为一线英语教师布置作业提供参考依据。

一、七年级英语作业的现状

目前很多七年級英语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呈现三个问题:

(一)“搬运工”式作业

一些教师喜欢给七年级学生布置同一类型的重复性作业,例如抄写一课时或一个单元的单词若干遍,摘抄课文或者作业中出现的句子, 背诵课文,以背诵的流利度来进行评价,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事实上学生在抄写单词或句子的时候是演绎了一个“搬运工”的动作,抄完后单词还是没有记住,还会有各种拼写错误,句型中的语法点还是存在问题,这样的作业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巩固单所学内容,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烦躁的情绪,还会使学生对英语这门课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学英语等于背诵。这种只注重“写”而忽略“说”的作业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达不到老师的预期效果。

(二)“一刀切”的作业

很多老师布置作业时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全班同学的作业一模一样,布置的作业没有弹性,缺乏层次,基础好的同学会感觉学习没有挑战性,故而在课堂上产生“无视”的状态。所谓的因材施教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给有差异的学生布置毫无差异的作业,会导致优秀的学生得不到提升,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又能力不及,从而导致不做作业,抄袭作业,甚至厌学的现象发生。

(三)“拿来主义”的作业

有些老师认为多做练习题是提升学习的有效方式,更有老师布置作业时无视作业的质量,拿来主义,完全参照教辅资料,毫无选择,学生花大量时间做题,老师花大量时间讲题。教辅资料上的作业只会让学生感到疲惫和厌倦,还有老师在课堂上无休止的讲解,会让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只过手不过脑”,课后练习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英语学习最终要通过大量的真实语言材料的输入和输出,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实现语言的使用功能。毫无选择、毫无创造性地做练习题就如同坐在家里学习汽车构造,认识路况,背交通法规,永远学不会开车。

二、七年级作业内容的创新及具体策略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英语学习当然也应具备“思维含量”,英语学习中的作业环节应该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活动,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练习和巩固语言知识,更是思维的训练。英语作业要既有操练式的练习,又有探索性的自主实践活动。笔者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具体的做法:

(一)从学生中来

所谓的从学生中来,即深入挖掘教材,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教学资源,使作业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学习七年级上第六单元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的第一课时前,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一份课前作业,简单设计一张表格,让学生搜集有关食物的词汇,经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此项作业有很大热情,完成得很棒,教材里没有的各种词汇都出现在了作业单上,如stinky tofu(臭豆腐),durian(榴莲),spring roll(春卷),kimifruit(猕猴桃),这种贴近生活的作业形式,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还为第一课时的课堂学习做了极好的铺垫,学生在操练对话Do like...?时能真正“表达”自己的喜好。又如学习七年级上Unit 2“This is my sister”这个单元时,笔者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课前作业,让学生准备一张家庭照,贴在作业单上,让学生在照片周边写上家庭成员名称,每个家庭成员名称下面写上介绍他的句子,笔者发现学生为了准确介绍自己的家人,会主动询问,同学互助,笔者很欣喜地发现全班同学都准确地写上了“This is my father.”等句子,课堂变得更为顺畅。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和认识事物,然后展示其学习思考的结果,单一的文本作业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且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到学生中去

到学生中去,意为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和创造能力提升的需要,作业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相应能力发展的需求。

1.激活“机械”作业。一些七年级英语老师会布置抄写单词作业,但往往是机械地重复操作,不具备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作用。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离不开积累,因而记忆单词,背诵语篇必不可少。此类抄写和背诵作业的机械,其实来源于老师理解的片面和设计的欠妥,把学生引入“死抄、死记、死读”的误区。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赋予“机械”作业以生命,使它活起来。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记忆,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笔者认为抄单词可行,但可以将“抄写”分为三步,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单:第一步,给出要抄写的单词,要求学生划分音节,将单词的拼写和发音结合起来,帮助记忆;第二步,学生抄写单词两遍,第一遍抄写原形,第二遍写出名词的复数形式,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第三步,学生写出一句含有此单词的句子,句子可长可短,或简单或复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语言水平自由发挥。“机械”的抄写摇身一变,将发音、拼写、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2.设计创造性作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阅读、听力、写作和语法等教学中还努力设计创造性任务。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A1b听力任务笔者的实施方法是:打印相关图片,设置问题“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让学生根据图片预测故事发生的情景,写下来。在这个环节,笔者不作任何限制,积极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在心理上没有任何压力,可以自由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自由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很热衷于完成此项“无拘无束”的作业,程度差的学生可以只用一句话来回答一个问题,程度较好的同学则可以尽可能地自由發挥,畅所欲言。笔者开始实施此项作业时会担心这种“毫无目标”,学生“为所欲为”的作业形式是否有效果,会不会呈现一个“乱”的状态。实施后笔者发现此任务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提高,且是很好的分层作业模式,优等生有“表现”的机会,完成较好的作业可以在教室后面进行“展览”。而相对较弱的学生也不会无从下手,他写出一句话就是成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责无旁贷。

(三)在实践中达

笔者在国庆期间给七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布置了一项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取名“浓浓英语情,地道中国味”,意为请学生大量搜集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词汇、短语、或句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自由选择,并将其分类摘抄下来,如food, the way of celebration, origin等,自主选择其中一个节日用英语进行介绍,录制一段3分钟的视频。结果,学生们上交的作业(包括视频)是可喜的。笔者在每个班挑选出了25份优秀作业进行了展览,每个班挑选出了10个视频在班级的电子屏幕上展播了一周,并且挑选出了5个最优秀的视频在学校大屏幕进行了展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此类具有实践性的作业颇感兴趣,他们凭借自身的喜好和倾向,自由选择一部分词汇进行摘录;借助自己所能及的一切力量完成了传统节日的介绍,请父母帮助完成视频的拍摄,在此过程中,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极大的热情完成了作业,并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以下为此项实践作业方案中的评价与实施方案表:

三、作业反馈方式的转变

(一) 带有人文关怀的作业评语

教与学是一场合作,做作业和批作业亦是师生心理相容的一种具有人文性的活动。学生作业的批改,不应是简单的对错符号或分数等级。一次作业的评语不仅是对作业本身进行评价,也可以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语言形式更可以千变万化,且可以具有教师自身独特的气质。教师甚至可以把该名学生写错的单词或者做错的语法点作为评语送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注。相信评语方式改变之后,学生拿到作业后不会再往抽屉里一塞,而是十分期待地翻开作业本查看老师的评价,相信学生会更细致地订正作业,未来可期!

(二)“因地制宜”的作业反馈

面对写字特别潦草,英语基础差,整份作业错误百出的学生,笔者曾尝试找出他做对的题,总共18道小题,全部在下面画上红线,并写上了good。该名学生第二天上交的作业比上一天好很多,笔者想,他是因为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吧!学生作业的改进是老师坚持优化评语的最大动力,坚持优化评语,学生的作业一定会旧貌换新颜。

(三)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

笔者把订正作业的复批交给学生,学生以结对子(A等生对A等生,B等生对B等生,C等生对C等生)的方式,旨在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和视角“重复”自己可能犯错的知识点,经实践,笔者发现生生互评的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对此很有兴趣,改得非常认真,达到了重复记忆的目的,而且作业中的错误能及时纠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由老师检查批改情况,查找出遗漏的问题,通过这样的生生互评的批改模式,学生既巩固了知识点,也增加了与老师的沟通和理解。

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更是需要教师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设计出形式多样的作业,从精简、体质、新颖的角度为英语作业开拓一片新天地,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份乐趣。

参考文献:

[1]杨怡.个性作业,有效延伸——谈初中英语作业的有效设计[J].新课程导学,2020(22):55-56.

[2]过灵瑜.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J].英语广场,2020(8):134-136.

[3]田杨.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周兆栋,陈志琴.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减负增效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20):223.

猜你喜欢
双减分层创新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体育教学(2009年11期)2009-07-14 0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