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者纷纷转型,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路人,在引领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初中英语教育者的热门研讨方向。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浅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与广大教育者共勉,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英语阅读;初中生;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杨淑珍,福建省泰宁县第四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被定义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大方面,其中又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七个策略入手:
一、积累基础知识,落实文化基础
英语阅读文本中涵盖了当堂需要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式和相关时态。教师可以根据文本中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文化基础加以培养,让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英语文学基础的积累。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精讲课内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将阅读文本中的基础知识勾画出来,并详细分析该知识点的用法和时态,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巩固基础知识,助力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Enjoying cycling”的教学活动中,本单元内容是让同学们了解出游的交通工具和出行相关词汇。教师带领同学们学习课文“King or Queen for a day.”。教师布置阅读任务:“通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圈出陌生词汇,并将课文中的短语提出来。”同学们根据任务圈出重点。同学们回答:“本课内容关于西方国家在学校开展筹款的趣味方法。同学们付钱买抽奖券,抽中奖的人可以当一天学校的国王或皇后,在这一天校长会把自己的办公室提供给同学们用,并为同学们提供特殊的午餐。”教师提问:“本课的陌生词汇都有哪些?”同学们回答:“greets、raises、common、arrives”。教师请同学们翻阅字典,将词义写在单词旁,并提取出短语“such as、think of”做单独解释,“such as”是“例如”的意思,它和“for example”的区别是:such as表达像……的概念,而for example则多指某一个例子。在教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更深入,精讲文本帮助同学们积累英语基础知识,丰富了词汇量。
二、提升阅读审美,积累人文底蕴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跳出英语文本讲解的固有思维,将英语文本当做中国文学来赏析,从行文结构、内容描写、作者情感等方面入手,带领学生细致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以赏析者的视角对英语文本进行全新解读。用优秀的范文塑造学生的英语阅读审美,提升大家的英语文学鉴赏力,最终达到积累学生人文底蕴的教育目的。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Our Clothes”教学活动中,本课内容是帮助同学们了解服饰类相关英语知识,课文是关于职业制服的介绍。教师可以根据英语文本内容为同学们积累职业装的相关常识。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列举不同职业的服饰特点。同学们阅读后回答:“Soldiers wear green clothes to protect themselves.”,老师提问:“Why?”同学们回答:“Because the grass are green,too.”,老师再做引导:“本文的行文结构如果按照中文来赏析,是如何描述的呢?”此问题在英语阅读课堂中较为新颖。同学们重新解读文本后回答:“第一句总领全文,用简短的语言直抒胸臆,概括了文章的核心思想——不同的制服有不同的用途。”“第一段用排比句结构列举了常见的制服,总结其适用人群和制服特色。第二段展开描述了制服差异的原因,结尾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和文章的开头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通过文章的细致分析,同学们提升了英语阅读的审美情趣,积累了人文底蕴。
三、评判文本内容,培养科学精神
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大家深入分析阅读文本,对文本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语言进行公正评价,引导大家对文本产生思辨性,用公平公正的科学学习精神看待阅读文本,对阅读文本产生个人主观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大家的思維进行引导,用“你认为”“如何评价”等话术,让大家在阅读文本的同时,生发智慧,逐渐培养科学的英语学习精神。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材文本中关于电视对人的利弊部分进行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同学们读一遍阅读文本后,布置任务:“将文本中电视的有利方面画出来。”同学们阅读后勾选:“Televis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getting information.”“Television is a good entertainment.”。教师请同学们念出关于电视危害的句子,同学们回答:“All the violence on TV makes people become violent. TV can also make people lazy.”教师引导同学们产生观点:“你认为电视或相关信息技术对人的优势和劣势还有哪些?你如何看待电视或短视频呢?”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短视频确实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可以用来上网课、学习,做很多有益的事,当然也有沉迷网络、浪费时间的危害。与其规范网络用途,不如规范自己,提升自制力,不受负面影响。”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对阅读文本产生自己的见解,对文本产生思辨性。英语阅读较好地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学习精神。
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前掌握学习方法,可以让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下提前备课,总结自己的英语阅读学习经验,在课堂上与初中生分享。教师也可以采取集思广益的办法,让初中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英语阅读学习法。教师将初中生的想法加以整合,与全班同学分享。初中生在分享学习经验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受到他人学习方法的启示,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良和微调,逐步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学习习惯,提升课堂效率。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The Changing World”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在开始阅读教学前,向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老师在阅读陌生文本的时候,会将不会的词圈出来,根据句子的语境猜测单词的意思,再用词典加以验证,这样对陌生词汇的记忆就加深了。”教师请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英语阅读学习法,并委派一人将小组人员的学习方法记录下来。学生展开自由谈论后,老师整合学生提出的学习方法:“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我们得到了通篇阅读法、单词记忆法、自然拼读猜想法和词根猜想法。大家可以用上述喜欢的方法尝试一下,阅读本节课的内容,看看学习方法是否给你带来提升。”学生根据板书上罗列的学习方法,与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比对、改良和调整。学生投入到英语阅读文本中:“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ere and my hometow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其中“changes”一词学生感到不理解,学生将该词汇圈出,并猜测他的词义为“变化。”学生翻阅词典,发现猜想是正确的,并将“changes”一词反复记忆。掌握学习方法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明显提升。
五、优选阅读范文,树立健全人格
优秀的范文不仅给予初中生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方面的指导,还可以从中汲取优秀的品格、性格典范,供初中生参考。教师在阅读讲解过程中应把握教育机会,针对有教化意义的文本有意识地向初中生渗透德育教育,让初中生受到阅读文本的感召,潜移默化地培养正确价值观念,建立道德标准,养成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2 “Saving the earth”的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内容是关于地球的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教师可以从单元内容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向大家渗透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相关知识。教师带领大家展开阅读教学,教师请大家朗读课文,学生朗诵道:“Mrs. Zhou is coughing. She looks weak...”老师提问:“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大家回答:“工厂排出废水,发出噪音对老奶奶身体的危害。”老师趁机引导:“这篇文章表面在写工厂带来的危害,实际上在教育我们保护環境的重要性,生活中我们当然不会排出污水,有害气体,我们能为地球母亲做什么?”大家展开思考,回答:“我们可以量力而行,约束自身行为。”“我们可以进行垃圾分类,爱护生存环境。”教师引导:“不仅是约束自身,看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也应及时制止或补救,关上水龙头,捡起垃圾,利用可再生资源,都是保护环境的善举。”通过文本的深入学习,老师培养了大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等美好道德品质。
六、利用阅读文本,引导社会责任
教师可以在课下积极搜集优秀的范文素材,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优秀文本素材引入课堂,帮助初中生拓宽视野,丰富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就社会责任对初中生展开专题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感,激励初中生勇于担当,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做好分内的事。阅读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感。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的教学活动中,本单元重点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让大家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师带领大家学习“Topic2——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本课阅读文本是双人对话,对话中介绍了孔子的相关贡献。老师提问:“这篇文章中涵盖了一句孔子的名言,谁能将这句话找到并翻译出来?”大家经过阅读后回答:“He who learns but does not think is lost,he who thinks but does not learn is in danger.这句话的意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趁机渗透责任教育:“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为了完成自己的教育梦想,推行仁政治国,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十分辛苦,最终完成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国家建设,乃至后世的人民思想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也是国家的一部分,我们能为国家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大家思考后,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回答:“我们要承担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教师引导:“除了传承文明,做好每天的事也是重要的,大家目前正处于积累实力、成长的阶段,等你们成年后,就可以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为国家承担社会责任了。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学好每天的内容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在教师的精神感召下,同学们树立了承担责任的观念。
七、鼓励口语交际,锻炼实践能力
初中生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口语练习,方便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更好地与外国友人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设小组口语交流环节,让同学们组队练习日常交流对话,在问答中熟悉句式和时态的相关用法,锻炼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仁爱版初中英语“Amazing Science”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内容是围绕科学发明史展开。教师可以根据本课阅读文本,带领初中生集中锻炼口语能力。教师请初中生通读课文后,进行小组阅读,分角色朗读文本。自由朗读后,由同桌指出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中生根据同桌的指导纠正简单的口语错误。自由讨论后,教师请初中生每人一段,轮流朗读。学生朗读完,教师为初中生的朗读加以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初中生明确了口语练习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练习得更加专注。英语阅读口语化有效锻炼了初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初中生英语口语实践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积累基础英语知识,帮助学生落实文化基础;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力,帮助学生积累人文底蕴;产生辩证思想,合理评判文本的内容,培养学生笃信好学,明辨是非的科学学习精神;教授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优选阅读文本,拓展课外阅读,帮助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场合应用自如,以上均属于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黄秋民.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J].中学教学参考,2020(27):41-43.
[2]刘畅.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8):55-56.
[3]钱朝宏.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合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50):97-98.
[4]张玉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0(2):67.
[5]王庆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20(2):181.
[6]赵娜.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分析[J].校园英语,2019(39):218.
[7]马致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1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