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将 诸嘉慧 白明亮 王伟宗 汤海滨
[摘 要] 社会实习实践是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中“学生不理解、导师不积极、合作单位培养计划不明确、评估与评价方法不健全”等问题,立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色,深入思考并积极实践,提出了“早、合、新、凝”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思路与方法,构建了“高校+企业+课题联合攻关+成果创新产出”的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了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为主、结果导向的评价评估方式,为校企联合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发展研究专项基金“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202032)
[作者简介] 杨文将(1979—),男,山西长治人,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宇航推进技术研究;诸嘉慧(1977—),女,江苏苏州人,博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超导电力技术研究;白明亮(1996—),男,吉林白城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2021级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型动力推进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1-0073-04 [收稿日期] 2021-08-17
引言
在教育现代化、科技发展加速化的全球背景下,加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将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基础。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要培养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兼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硕士研究生[1],社会实习实践是通过优质社会资源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是开展研究生社会实习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贯彻学以致用的方针,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社会资源优势。但是当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导致研究生联合培养质量受限。
为了解决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教育从业者通过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和校企联合等途径开展高质量培养模式研究,校企联合成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校内课程学习、校外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三个环节实现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切实落地,通过理论结合实践促进成果凝练。
在课程学习方面,高校通过建立特色、完备的课程体系保障理论知识的摄取,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专业需求为目标,通过增设实践型课程促进工程硕士专业知识体系架构的建立[2]。在校外实习实践方面,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目前主要是产生协同式、开放创新式、挂职锻炼式等基地培养模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面向不同的工程领域学科特点和企业需求,建立了政府主导型、行业主导型、校内联合实验室等多元化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3],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切实保障。在学位论文校企联合培养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探索了“校企双导师制度”保障学位论文的撰写质量[4],强调双导师对于学位论文的联合指导和质量监控,将学生论文质量纳入校内主导师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了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成果凝练能力。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需要根据不同学校、学科、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就课题组和教师而言,如何落实政策和提升校企联合培养能力与效果,值得深入探索。本文基于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中现存的問题,结合课题组近10年来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方面的思考,探索出以“早、合、新、凝”为核心主线的校企联合研究生创新培养新思路,为工程硕士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提供了建议或参考。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政策的支撑及面临的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作为全国第一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立足于航空航天这一行业的发展制高点,树立“分类培养、标准有别”的创新培养观念,探索和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大幅增加了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突出实验实践教学与工程应用。北航宇航学院工程硕士的学位知识能力结构中要求学生必修总学分不少于27,其中综合实践环节学分均应不少于7,占比超过25%,专业实践/实验、专业实习已成为重要的培养环节。
在实习实践培养环节,在联合培养机制上重点强调校企合作与实践基地建设,要求工程硕士的实习实践经历不少于6个月,由学校发起建立校所、校企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共建“研究生高级人才定制班”和夯实高水平校内外导师队伍,使得工程硕士定制化联合培养效果显现。
北航的校企联合培养始终坚持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和教育创新,尽管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联合培养吸纳人才的重要性,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展工作,但是联合培养的受制因素还有很多,限制了“定制班”示范效应的广泛推广。究其原因,工程硕士联合培养涉及学生、学校、导师、企业等多方面、多类型、多层次的参与者,各方面的诉求不同,校内导师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主体,对于教师而言,政策落实面临如下问题。
1.校内导师的积极性始终不高,除了政策宣传与理解方面的问题,生源成为影响联合培养政策的关键。随着近年来师资队伍的快速发展,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招生比例却不断降低,从之前的人均两人以上到目前的人均不足一人,教师需求与生源之间的矛盾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工程硕士、学术硕士的区分度越来越小,在自身培养资源受影响时,甚至排斥联合培养。
2.合作培养单位单一,只是形式上满足联合培养要求,一放了之,没有明确的需求与培养计划,校外导师的设置停留于表面,缺少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
3.未对学生特点做充分分析,不能因材施教。培养评价方式不健全,评估流于形式,评价结果不分析、不反馈、不整改、不迭代,无法起到质量监测和持续改进的作用。
因此,围绕以上问题,如何促进国家、省部、高校相关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政策的落地与融合,如何适应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如何使校内导师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需要探索个性化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方式。
二、校企联合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一)“早、合、新、凝”核心主线的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路
校企联合高质量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培育与决策、资源保障与合作执行、成果产出、教学评估和反馈等阶段组成,以“早、合、新、凝”作为联合培养质量的核心驱动主线,通过“提早培育”“高效合作”“创新驱动”“凝练共享”提高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效率和效果。“早”:提早培育。提倡研究生早入门、早入研究状态、早有合作意向、早出科研成果,从而较早地建立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信心。同时,通过早期积极地诱导与铺垫,实现自下而上的需求化发展,而非自上而下的要求式发展。“合”:高效合作。根据学生及其研究方向的特点,选择和确定合适的合作培养单位及导师,与合作导师共同讨论与确定合作培养题目、合作培养计划等关键内容。“新”:创新驱动。创新贯穿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始终,通过交叉创新、实践创新与协同创新,使学生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凸显新意,取得重要进展。“凝”:成果凝练与共享。成果凝练与聚焦是联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激励环节,通过成果凝练与成果共享,进一步激發学生、高校和企业三家的投入热情,形成良性互促循环。加强创新与成果凝练是整个联合培养的重要导向,期望实现校企联合1+1>2、多方共赢的局面。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培育与决策阶段。首先明确高校、学生、企业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以已有共同承担课题或正在联合申请的课题作为选题基础,确定适合合作培养的研究方向。题目选择与研究计划以共性技术研究和创新研究为导向,增加合作双方单位的紧密联系性。
2.合作执行阶段。教学管理由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学活动主要由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企业和高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学校面向学生开展实习实践培养模式的宣传与教育。
3.成果产出阶段。形成“高校+企业+课题联合攻关+创新产出”的科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及发展模式,即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稳固的合作研究基础,互通有无,互为补充。高校偏重基础研究,院所偏重工程技术与实践,就行业内前沿方向共同出力,首先以联合申请课题为重要的合作起始点,研究生联合培养作为重要的课题发展支撑;高校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重要的创新产出模式,企业以工程技术突破、技术成果形成与转化作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形式。
4.教学评估阶段。形成以知识能力获取和实践效果满意度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水平评价和持续改进为核心的单位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以学生投入精力和效果为核心的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三方面评价指标互为参考,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同时强调创新与合作成果的产出。例如合作完成课题、合作发表论文、专利、报告、标准和奖励等,通过凝练合作成果增强校企联合培养的效率与效果,激发其投入的积极性,从而建立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为主、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式,共同评估实习实践的培养质量。
5.反馈阶段。形成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正反馈良性机制,充分发挥好国家、企业、高校的相关培养政策,积极应用评价结果衡量企业导师的导学成绩,将导学成绩纳入其职称评审、年终业绩等重要评价制度中,激励其更好地参与和改进研究生联合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促进“评估—反馈—整改—再评估”正反馈良性机制,持续提高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质量。
以“早、合、新、凝”为核心驱动主线的校企联合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模式是课题组对于应用型、创新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益探索,成果借鉴国内外高校关于实习实践培养思路的重要理念,选取影响实习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题、实习单位、导师、实习计划,构建了“早、合、新、凝”的实习实践推进模式,以创新驱动与成果凝练为重要导向,在研究生早培育、共培养、勤保障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调动实习单位、企业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有效评估与反馈实现联合培养模式的良性互动和长效发展。
(二)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成效
1.学生角度。研究生业务能力更突出。课题组将“三种经历”——校内学习经历、校外实践经历、海外交流经历作为学生的重要培养点,目前已联合培养了6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其中5名学生先后获得市、校级荣誉和奖励,主要包括优秀毕业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等荣誉;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工程实践经验相结合,撰写的期刊和学位论文从数量、质量和影响力等角度均有显著提升;学生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核心院所及国内外名校的博士。
2.学校角度。对学生的选拔思路更清晰。从本科阶段通过课程设计、科技创新比赛等方式着手培养创新型人才,由双选方式选拔出适合学校、企业联合培养的优质生源,做到提早培育。学校和学院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效果作为校内专业结构与人才配比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决定工程硕士研究生比例和合作培养基地的调整方向。
3.企业角度。校企联合培养方案更加明确。建立联合培养实验室或基地是支撑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课题组现已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建“超导电力技术与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与航天科技集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共建“核电推进”联合实验室。
“超导电力技术与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已培养工程硕士3人,其中2人获北航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合作发表论文5篇,合作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3项,合作申请电机工程学会行业标准1项。“核电推进”联合实验室已培养工程硕士3人,其中2人获北航优秀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合作发表论文3篇,合作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项。
校企双方通过专业性学术交流、联合项目实验等环节促进成果凝练和产出,合作发表学术论文、合作申请和授权专利,加快了工程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强化了建立联合培养实验室/基地的重要性。
4.社會角度。成果示范与指导作用更显著。自实施“高校+企业+课题联合攻关+创新产出”的联合培养模式以来,受到业内高校和企业的广泛认可。北京交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同北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相继进行交流,探讨共同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思路与方案。在已有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同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〇六研究所和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等一流科研单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验室的方案与发展计划,期望将这种创新培养模式辐射到更多的高校和企业中,在发展中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联合培养的思路与模式。
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广泛知识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探索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对于提高研究生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校企联合研究生实习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社会、高校、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理论、政策到实践操作开展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针对当前工程硕士校企联合培养中现存的问题,课题组结合自身培养经验,提出了一种以“早、合、新、凝”为核心驱动主线的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新思路,凝练“高校+科研院所+课题联合申请+创新产出”的高素质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将“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作为重要的培养体现,建立了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为主、结果导向的评价评估方式,形成了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正反馈良性机制,为工程硕士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英爽,康君,甄良,等.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1-5.
[2]周洪亮,明平美,张新民.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15):169-172.
[3]马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7):14-19.
[4]张华强,王新生,石红波,等.专业学位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1):156-158.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Taking the Aircraft Power Engineering Major in Beih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G Wen-jiang ZHU Jia-hui BAI Ming-liang WANG Wei-zong TANG Hai-bin
(1.a.School of Astronautics, b.School of Space and Environment,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 2.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Soci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level, innovative ability,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master’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uch as students’ incomprehension, inactive tutors, unclear training plans of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and incomplet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hang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group has deeply thought and actively practiced, and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ve training ideas of “Advance, Cooperation, Innovation, Pithiness” engineering master’s postgraduate students. Also, a joint training model of “university + enterprise + joint research on topics + innovative output of results”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ombination, quantitative-oriented, and result-oriented” has been formed, which may provide some new ideas for the high-quality postgraduates training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ocial practic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ostgraduates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