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实境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2-04-13 01:56沈馨怡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三全育人

[摘 要] “三全育人”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倡导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多元整合。立足于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校企合作的实境學习中,切实发挥企业在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通过企业对实境学习成果的重要性评估,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高职学生实境学习的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实境德育评价工作,以期提升实境学习的有效性,打造校企育人共同体,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关键词] 三全育人;实境学习评价;因子分析法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跨界与融合: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专业课程嵌入‘1+X’证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C20210344);2021年度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五育融合视域下1+X证书制度运行机制研究”(LX0245412);2021年度苏州市职业大学“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沈馨怡(1990—),女,江苏南通人,硕士,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企业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1-0045-04 [收稿日期] 2021-10-17

引言

实境学习是指学生在强大的学习环境(Powerful Learning Environment,一般是真实工作情景)中,通过完成真实工作任务进行的实践学习。实境学习效果依赖于其评价体系,研究指出学习效果评价对学生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产生正向引导与激励作用。英国学者Jan Herrington指出,评价实境学习效果一是采用真实工作情景的评价标准,二是从教学标准出发采用固定的评价量规[1]。目前,实境学习评价指标多采用后者,以知识为本位的评价指标过多重视学术标准的考量,在评价指标设置上存在雷同性,忽视了教育对象主客体的差异性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评价指标与就业能力脱节,造成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供需错配”的问题。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不同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需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也为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提出了优化的方向。鉴于此,高职院校的实境学习评价也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考查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获得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社会服务成果,为此,需要发挥企业在实境学习中的育人作用,坚持“德技并修”,将立德树人、培养职业素养贯穿学习评价过程中。

一、理论基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三全育人”的要求,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三全育人”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始了创新实践[4]。在围绕“三全育人”理念的相关研究中,李翔、刘彬等学者提出高校要增强“三全育人”实践路径创新,整合优化校内外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5,6]。因此,要重视企业的育人作用,与高校联动形成“一体化”育人系统,实境学习评价也应引入企业的评估视角。由于企业的主要收益来自雇员为企业创造的各类价值,因此企业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终接受者,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尤为重要。

学习成果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能力结构,但国内外学者对学习成果的内涵与要素理解不尽相同。国际合作组织的CDIO能力大纲将实境学习成果分为职业道德、专业技术知识、个人职业技能、个人交流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ASTD)认为其包含基本技能、人际沟通技能、自我发展技能、自我适应能力等[7]。从能力素质模型角度来看,学习成果分为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从就业能力角度来看,可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工作能力等三个维度[8-10]。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实境学习成果的研究虽然探讨角度不同,但普遍认为学习成果代表了一种能力结构,其中对于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三类要素已形成共识。上述能力结构通过学习成果体现,因此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应与能力结构形成清晰的映射关系。从企业需求角度来看,企业参与实境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筛选、聘用具有职业素养和劳动精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学生学习成果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决定了实境学习评价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最终表现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供需平衡,以此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水平。基于上述分析,从实境学习成果出发,细化为可定量评估的指标,以企业评估视角为指标赋值,反向构建实境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实境学习培养成果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衔接度。

二、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实境学习评价指标的确定

遵循“三全育人”理念,实境学习评价应包括职业素养、劳动精神、专业思想等学习成果的评价,从现有研究出发将学习成果分为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三大维度,进而细化为可量化的具体观测指标。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结合教育部发布的《营销专业教学标准》中确定的素质、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营销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细化为14个具体观测指标,分别为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文化基础知识、营销专业知识、专业外语水平、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市场营销策划与推广能力、客户开发与管理能力、商业谈判与沟通能力,以及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采用Likert5级量表设置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者的重视程度划分为5个级别:十分重要、较重要、程度中等、较不重要、完全不重要,赋值为5、4、3、2、1。本次调查对象为苏州市参与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合作的企业,同时深度访谈了苏州市职业大学营销专业的25家合作企业,涉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房地产销售、汽车销售、新零售等领域,共收回调查问卷26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88份。

三、主成分分析—熵值法实境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量表Cronbach’s alpha值为0.826,满足下一步分析的条件。效度检验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的方法,KMO值为0.785。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Sig值为0.000,适合进行下一步的因子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变量进行抽取,提取出四类主成分因子,累计解释率为60.769%。使用最大方差法对主成分因子进行标准化正交旋转,根据上述分析中的四类主成分因子和各自所包含的指标,运用熵值法确定各类指标熵权,指标的信息熵越大则熵权越小,以此构建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实境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主成分因子C1在指標文化基础知识、市场营销策划与推广能力、营销专业知识、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专业外语水平与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的载荷最大,体现在学习成果中的基础专业知识和营销技能。因此,C1命名为“基础营销能力”,方差贡献率最大。主成分因子C2在指标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学习能力的载荷最大。从各指标包含的内容上来看,能力素质模型中的通用技能是在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社会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将C2命名为“专业通用能力”,对于适应当前开放的学习型社会、增强个人就业和职业生涯的适应力和可转换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成分因子C3在指标商业谈判与沟通能力、客户开发与管理能力、创新精神中的载荷最大。根据动态营销理论,顾客的联结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企业衡量动态营销能力的要素。随着市场环境的复杂化和顾客需求的多元化,企业将创新能力、客户开发与管理能力、商业谈判与沟通能力作为营销人才的选拔标准,此类能力也是提升企业整体营销绩效的关键,将C3命名为“动态营销能力”。主成分因子C4在指标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载荷最大,将C4命名为“专业素养能力”。职业素养包括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以此形成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认同感,这些可视为促进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对于协调个人职业流动与职业发展、平衡自我认知与自我实现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以上只是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细化各项指标的权重。

结语

本文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探讨实境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四类公共因子,解决了多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明确了学习评价的重点;从合作企业的视角对实境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测评了学生的特定岗位能力;将学生素质培养列入学习成果的考核中,通过以评促育的方式增强育人实效。根据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加强基础营销能力和动态营销能力的评价力度,满足企业需求。上述能力属于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这是因为实境学习要求教学要置身于真实世界的复杂工作情境中,必然增加了企业对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入,而企业同时追求这些专用资本回报的最大化。同时,有利于增加学校专业对口就业率,缓解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问题。因此,实境学习评价应以专业人才需求和产业应用需求为逻辑起点,同时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动态性,不断思考更合适、更有效的要素架构和评价手段。

2.兼顾通用技能的考量,平衡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评价权重。能力素质模型理论认为通用技能是针对组织中所有员工基础且重要的要求,诸如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对于适应当前开放的学习型社会、增强个人就业和职业生涯的适应力,以及可转换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专业技能相比,这类通用技能更具有普适性,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灵活性与竞争力。因此,在实境学习中,学校要合理加强对学生通用技能的考察和评价,指标权重既要体现主导,又要兼顾平衡。

3.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与评价工作,增强学习评价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正向影响强度。职业素养可视为一类促进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在平衡个人职业流动与职业发展、自我认知与自我实现等方面产生社会价值。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中,通过以评促育,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纳入职业素养、劳动精神等方面的考核与评价工作,发挥学习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为学生搭建德育育人和劳动育人平台,提升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HERRINGTON, J., PARKER, J. Emerging Technologies as Cognitive Tools for Authentic Learning[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3(4): 607-615.

[2]习近平: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EB/OL].(2021-04-13)[2021-10-0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897308947133348&wfr=spider&for=pc.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裴以明.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0):44-46.

[5]李翔,巩建华.全媒体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94-96.

[6]劉彬.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2021(6):21.

[7]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8] MCQUAID R.W., LINDSAY C.The Concept of Employability[J].Urban Studies,2005,42(2):197-219.

[9]胡剑锋,程样国.基于OBE的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J].社会科学家,2016(12):123-127.

[10]陈晓倩,戴光麟.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5(4):464-467.

Stud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life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all Education”

SHEN Xin-yi

(School of Management,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04,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three-all education”, which is around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nhance Morality, Foster Talens advocates the concept of “all staff, all process and all-round educati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three-all education” is to establish morality and train students, which advocate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all staff education, all-round education and all process education, and realizes the diversified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all staff education, we will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enterprises in education in the practical study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king the marketing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important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 on the results of real-life learning, this paper uses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real-life learning to promote the evaluation of real-life mo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al-life learning, build a school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 community and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three-all education”; real-life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factor analysis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法三全育人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基于因子分析对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的研究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快递服务配送环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