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振悦
摘 要:职业教育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取得的业绩存入学分银行,建立积累学生成长进步零存整取、灵活存取的成果库,在校园层面全面落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理念。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值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观能动性,为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驾护航。
关键词:增值性评价 学分银行 综合素质 过程评价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要求,从此揭开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序幕。
近年来,中考分流使得中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他们文化基础薄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但家长望子成龙,社会选拔淘汰,由此引发的中考分流讨论此起彼伏。探讨实践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培养国家需要、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自豪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学校肩负的历史重任。
2 增值性评价探析
2.1 增值性评价的缘起
传统学生评价通常采用统一的評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形式主要以卷面考试为主,根据“分数”和“排名”决定评价结果,甚至左右学生的前途命运。从职业教育角度考量,传统评价模式强化“知识”的掌握,忽视“能力”的发挥,主要以理论为基础做出评价,而职业教育更多考察学生对技术、技能的运用,属于实操性评价,因此,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机制,增值性评价应运而生。开展增值性评价,为每一个学生注入正能量,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给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是教育评价的初心和使命。
2.2 增值性评价的内涵
增值性评价理念最早出现在美国,随着统计技术的发展,增值性评价方法率先在英美两国得到广泛应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始推介增值性评价,近年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方面逐步深入。
增值性评价是将学生入学时的初始学业水平一并考虑进教育质量评价中,用以比较学生入学时和接受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后学业成绩逐年增进的情况,考察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净效应,进而实现对学校效能、教师绩效和学生成长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增值性评价考虑学生原有基础,把学生差异考虑在内,针对学生全方位的进步通过“输出-输入”进行价值判断,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评价更为公平。简单来说增值性评价就是看进步,是对自身的纵向突破,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引导学校、教师和学生多元发展。
2.3 构建职业教育增值性评价体系框架
增值性学生评价是基于每个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来对学生进行“增值”考量,这样就使学校和教师的关注点从个别学生身上转移到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同时兼顾全面发展,学习成绩较弱学生取得的进步得到肯定。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各方面的增长值,即在知识、技能、身心、品德等各方面的成长。摒弃了过去只看重教育结果,忽视教育过程的弊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
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着重阐述的重大要求,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所在、关键所在。基于此,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增值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从德育水平、学业成绩、身体素质、美学素养、劳动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合理设定量化指标和权重,让全体学生忙起来、动起来,实现人人成才,促进社会进步。有国家一系列政策体系支撑,得益于现代网络技术和科技进步支持,成就增值性评价的实现。
3 学分银行在增值性评价中的实施
3.1 学分银行的内涵
我国在大学教育阶段普遍实行“学分制”,在校学生可自主选择部分课程,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201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国家学分银行,构建分级认证服务网络,对学习者不同形式学习成果及学分进行认定、记录和存储。鼓励区域、联盟学校建立学分认定、积累及转换系统。学分银行认定的学习成果,分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其他非学历教育项目三类,逐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职业学校 “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累积学分,学生只要学完一门课程就计一定学分,参加技能培训、获取相关证书也按相应规定计一定学分,将一定时间内所得学分累积,便可直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增值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3.2 学分银行存储学分指标设置
“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实现学习成果可存储、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不仅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还能够打破“唯成绩”、“唯分数论”的桎梏,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职业教育增值性评价体系框架为基础,将德、智、体、美、劳列为五大评价系列,相当于学分银行的五大存储系列,各系列下设置可量化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级学分指标、二级学分指标并逐步细化。
(1)德育学分指标 德育学分指标应以意识形态工作为统领,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思政课程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针对中职学生思想发展特点及要求,引导学生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关注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的表现。B7CF044E-29E3-4739-8D56-0F70DB4106D8
(2)智育学分指标 智育学分指标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内容,是体现职业教育知识加技能的重点所在。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技术技能的培养,从参与工学结合、双元育人、订单班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环节的表现,到“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培训考核情况,以及各级专业和素质能力大赛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专业学习与实践当中,兼顾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拓展性学习情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学生获得“增值”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办学效能的增强,国家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3)体育学分指标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有健康体魄。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分银行的学生体育素养水平应包括《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情况、两操表现、课外活动等指标,还要根据地域、学校特点,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运动特长,综合素质评价的增值效应逐渐显现。
(4)美育学分指标 美育是通过培养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方面既要考察学生才艺、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还要着重考察学生的美学修养,包括语言行动是否文明,卫生习惯是否良好,仪容仪表是否规范,有无吸烟酗酒纹身等不良嗜好等。有些指标不太容易量化,可以结合社会、学校、系部、班级等范围组织的集中展示、比赛等活动,也可以通过日常或专项监督检查统计等手段记录有关数据,实现伴随学生成长的过程评价。
(5)劳动学分指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美。劳动能力不仅包括劳动意识、劳动技能,也要考察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服务社会情况等。包括学生参加班级卫生值日、宿舍内务整理、学校义务劳动、校企合作实践,志愿者服务情况等。
具体实施过程中,学分银行指标体系在统一格式基础上,各系列学分指标可根据学校、专业、班级等不同设置不同的内容,以灵活反映实际情况,兼顾到特色和差异。
3.3 全方位教学改革为学分银行实施提供保障
3.3.1 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理念为学分银行指引方向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作用,将传授知识与锻造品格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将青春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3.2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为学分银行奠定基础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1+X证书制度是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实训基地建设,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把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合理培训计划,坚持育训结合,强化学生技能训练。通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试,促进书证融通,充分激发学生崇尚工匠精神、热爱专业技能的主观能动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作出贡献。
3.3.3 各级专业和素质能力大赛为学分银行添砖加瓦
职业学校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活动此起彼伏,各類竞赛如火如荼,学生在竞赛项目列表中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特长、才艺和技能。校级职业技能节和才艺展示月吸引学生全员参与,市级专业和素质能力大赛为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崭露头角的舞台,省级专业和素质能力大赛是学校综合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而国家级技能竞赛则是检验某个地区职业教育水平的风向标。通过各个层面的活动、竞赛,不仅为全体学生提供人人成才的平台,更让学习成绩、技能水平、才艺特长表现突出的学生站到金字塔的顶端,为学分银行建设注入活力。
3.4 学分的输入、转换与评价
学校在网络学习平台中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职业教育个人账号,通过输入和输出系统,在互联网+平台支持下,可实现学分银行各指标项目的申报、认定、存储和积累,根据预先设定的级别、权重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取得的成果由学生、任课教师或班主任按照规定标准输入学分银行,统一的成绩类项目由班主任组织统一录入,学生个人取得的荣誉、证书类项目由学生申报,班主任把关,学校认定,再根据需要进行学分的转换与评价。
4 学分银行应用于中职学生增值性评价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19级、20级、2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群部分班级学分银行增值性评价的试点和逐步推广,根据学生入学初存储的初值和各学期、学年存储的终值,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开展增值性评价,评价结果既可用于对学生的专项和综合素质评价,也可用于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在学生增值性评价方面效果尤其显著。
4.1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通过合理设置学分银行系列指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方向,换来丰硕成果,获得相应学分,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有了成就感后,学生重树自信,主动参与,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郁氛围,阶段性肯定学生的学业进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增值性评价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作用日益增强。
4.2 学生量化考核的依据
在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要求下,评优评先不再以投票表决为主,量化考核成为相对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方法,学分银行为评选各类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选拔专业和素质类竞赛选手等活动提供全面详尽的基础数据。
4.3 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学生通过在专业实践环节的岗位实习证书,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证书,各种活动的荣誉证书,培训考试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经学分银行系统认定积累学分,可转换取代部分文化课成绩,达到规定标准即可获取毕业证书,为部分文化基础较弱学生成就个人成长的立足点,充分体现人人有才,人尽其才,调动学生融入校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走进社会的自信心。
4.4 就业创业的重要参考
职业学校毕业生既可以选择升学也可以选择就业,学生学习本身就是在为将来的工作积累经验,通过学分银行学习成果的积累,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优势所在,做好职业规划,提前获得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统计发现,持有技能证书人员就业机会更多,工资待遇更好,适应能力更强,职位升迁更快。
4.5 对口升学优势明显
中职学校学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升学,目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的录取成绩一般由文化素质测试成绩+职业技能测试成绩+职业技能水平评价成绩组成,多数学校针对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结果,录取时采取加分或免试录取两种方式。考生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者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情况折算考分,审核通过者加入考试成绩。对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职毕业生,可免试录取。
5 结语
随着“三教”改革的扎实落地回归育人初心,思政课程与课堂思政的协同效应把握育人方向,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创新突破提升育人质量,1+X证书制度的稳步推进契合社会所需,“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支撑评价模型,学分银行理念在中职学生增值性评价中的应用必将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刘尧.教育困境是教育评价惹的祸吗[J].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第6期.
[2] 刘志春,吕宏伟.增值性学生评价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第4期.B7CF044E-29E3-4739-8D56-0F70DB4106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