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双创职业核心能力教育 与专业教育融合途径探究

2022-04-11 06:27胡虹
中国新通信 2022年3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    互联网时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变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的滞后、人才培养缺乏协调性、资源配备不平衡等。高校应当从革新教育理念、调整大学生课程结构,创建双师型创新创业团队、开拓大学生创新创实践平台、设置合理的学分置换制度等途径来促进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会贯通,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核心能力    专业教育

互联网时代使中国经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由单一的生产力要素叠加向创新创业驱动倾斜,科技的进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创新创业更是大势所趋。中国的高等院校一直以来基于专业教育核心理念,以培养优秀素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来体现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然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标准;培养专业素质单一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育的改革必须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变成了高等教育新的社会责任。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新视角和新实践,是切实发挥高校育人优势,适应经济新常态,建设创新型强国的需要,也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许多实体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改革。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企业的优质岗位青睐的是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展潜力强的学生,他们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企业招聘更重要的考量因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发散思维弱、实际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几乎没有,总体来说,其就业能力不足以胜任工作要求。而创新创业能力的普及和重视,弥补了专业教育存在的缺点,是促使专业教育符合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助力,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融合应用,才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专业知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创新创业深化人才培养的内动力,旨在强化学生在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引导下的勤奋刻苦之“德”、专业之“技”、动手之“能”、发展之“力”。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能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通过实践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就业竞争力,保障高质量就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思想认识不到位

高等院校重专业教育,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忽略了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培养核心职业能力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带来的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启专业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但是“学好专业就能找到好工作”的传统就业理念在高校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认识,没有深入的剖析其本质,依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简单的传授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把创新创业实践当做小部分学生、少数教师参与的课外活动,忽视了其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和健全高素质人格的功能;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重视,内在动力不足,造成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去建设创新创业课程,缺乏创新创业激情,专业教育无法注入新的活力。

(二)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导致人才培养缺乏协调性

课程体系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的上层设计,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点缀而不是支撑,多是一些素质拓展和创业基础知识在专业课程上的简单叠加;且不同的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完全一样,并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课程内容的深度缺乏针对行,实用性不强,无法激发学生对双创课程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和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如果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需求,就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人才培养形式化。同时,在实践教育中,过度的专业化教育会造成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缺乏动手能力,思维保守,难以跟上创新技术的革新,更阻碍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于是,创新创业就被孤立为一个脱离专业教育和实践的新模块;而且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归属于就业工作,并未纳入人才培養方案的内容当中,这就使创新创业教育边缘化,只能成为小部分学生额外的技能培训,更难以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三)内部资源配备不均衡

因建设时间短、资金配备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硬件设施不齐全,运行利用率低,与专业教育相比明显落后;比如创新创业实验室、创业园实践中心一般占地面积不大,目前无法对全校学生开放,只能针对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实践课程。其次,受经费限制、工作量增加以及人员不足等原因,专业教育的工作室只能负荷日常的教学任务,无法进行额外的创新创业实践,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整个过程极其复杂,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许多高校都存在大量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在传授学生如何去创新创业;所以在师资队伍上,有丰富实战创业经验的教师力量匮乏、结构不稳定,新引进的教师有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优势,更擅长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却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对行业的发展认识不足,不能胜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深入发展和改革。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究

(一)革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理念的革新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本质要求,所以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要提高思想认识,改变高等教育就是传授确定性知识和技能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其次,高等教育改革必须要向大学生植入创新创业观念,教育的方向要从专业知识培养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转变,细化大学生核心能力需求,优化课程内容,以促进大学生运用型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创新创业特色理论知识,制定新的教学考评标准,以深刻的教育理念改革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所以,创新创业思维应该渗透到授课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从浅到深、从理论到实践、从面向个别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实施,以创新创业教学深化专业教学,以创新创业实践引领专业实践,为社会培养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人才。

(二)调整课程结构,设立分层分类“差异化”教育目标

高校的课程结构不仅具有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等特点,更应该注重实践性、创新性的效果提升。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其特征是全覆盖、由浅入深、螺旋式递进;结合学生各阶段的需求,把创新创业课程分层次、分类别模块化,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基本技能。第一,面向大一新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是传递创新创业理念和普适性知识能力。通过开展专业领域成功的毕业生讲座、创新思维讲座、创新创业沙龙、论坛、研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业动机;同时,所有专业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必修课,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文化导入发挥公共基础课的促进作用,培养大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促进创造性心理特质的发展,提升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并结合特色专业课程,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二,面向大二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是学习系统的创业知识与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开设《创业模拟实训》、《精益创业》等公共选修实践课程,实践类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创业模拟实训课程能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担任企业的创始人,通过经历公司创办到初创公司的运营管理全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目的。实践课堂上专业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突显学生的主体位置,引导学生“做中学”,指导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掌握科学的前期规划、财务分析、多角度考虑、资源整合等创业运作技能,学生也在创业资金筹备、业务经营、企业竞争实践中明白了企业部门岗位的职责及创业的整个流程;角色扮演的创业实践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能力、办公能力和业务能力,增强学生自身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第三,针对有强烈创业愿望的大三学生设立可操作性更强的精英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型”的培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创业实战技能。开设《SYB创业实践》课程,并结合自身专业,由专业老师建立双创团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选拔准备创业的学生和可孵化的创业项目;同时把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同校企合作项目紧密结合,能通过得到企业的技术、资金等有利资源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并借助学校创业园平台,进行为期一年的创业经营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嵌入”的方式,而不是“外挂”的方式有机地嵌入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中,启发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出色的创业人才。

(三)制定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认定体系

为激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推进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的深入融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化、课堂化、学分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至少需要设置2个创新创业学分,还应将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计入学业成绩,作为大学阶段的必修课程,让大一學生一入校就明确自己必须要参加哪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获得创新创业学分也是毕业要求的条件之一,对超出规定学分的可以用来替代其他的选修课学分,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结合专业教育,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学分认定的范围包括专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培训、论文发表、创业成果专利等方面,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等级划分,换算成等级学分。学分换算需要由学生提出申请,后附有效的证明材料,由学院组织专业对材料进行审核、答辩,然后结果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学生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对双创能力突出、表现优秀、创新创业学分多的学生,在学院评定奖学金、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时优先考虑,作为评优评奖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协同育人

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实践训练,也是提升大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内驱动力。一是高校应完善实践体系,强化实践环节,积极和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合作,创立创新创业项目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商铺、大学生创新创业援助咨询中心等实践服务平台;整合校内外的可用资源,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的模拟的企业经营环境,让学生在实践实训中学习企业初期日常事务管理、融资方式、市场营销、技术开发等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二是加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以“专业导师+学生团队+创梦项目”模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互联网+”、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开发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鼓励专业教师牵头成立创新创业类社团组织,指导学生团队开展市场调研、产品定位、财务管理、销售和市场服务等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创新能力和信心。三是优化校企合作模式,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零距离的创业实践指导。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地。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难度最大、最关键性的一步。初创者因为自身没有任何创业经验,创业实践指导就变得尤为重要,校外企业专家的指导实践性更强、更务实;为了不受时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可以很好地搭建起双方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通过邮箱、微信等方式给校外企业专家留言,开展零距离的交流指导。 同时,要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邀请企业专家作为外聘教师,协同校内专业教师参与教学;学校教师也可担任企业的理论指导,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技术研发,以项目训练的方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贯通,确保能够让高校展开的教学活动所培育的学生的能力是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会贯通,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当做是重要的人才培育方向。

(五)优化教师资源,创建新型的教学团队

优秀的师资团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复合型的教师团队,包括理论型专任教师、实操型社会兼职教师、全能型校内外双兼职教师。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团队发展机制,鼓励教师多参加培训、进修,切实提升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把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作为新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使他们能够把创新创业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丰富专业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深入企业实践调研,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合作开展技术研发、项目训练,指导专业教师调整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方向;三是设立创新创业的专职管理岗位,选拔有扎实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和指导工作。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以学生培养为纽带,搭建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创新创业基地,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提高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转化率。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全能型教学团队:能讲课,有广而深的理论知识;能指导,有精而专的实践能力;能实战,有丰而强的创业经验和能力。同时,要需要加强思政辅导员的创新创业咨询能力,鼓励高校辅导员参加创业指导师、就业指导师的培训,在思政教育的引领下,能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咨询、服务工作,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协助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四、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的根本任务目标已经转化为培养有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需要有全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教育为载体、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环境。要推进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还需要高校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学习,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激励政策,以创促新,实现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综合性提升。

参  考  文  献

[1]唐昊,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J].学习时报,2021,11(1).

[2]蒋丽君.赵玉林,试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构建分析[J].山西青年,2021,10(1)

[3]郭晓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螺旋结构推进模式构建[J].河南教育,2021,7(2)

作者单位:胡虹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

胡虹(1983.06- ),女,汉族,四川资阳,硕士,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思政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DjSZ201910)

胡虹(1983.06- ),女,汉族,四川资阳,硕士,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思政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