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尼
◆摘 要:近年来,教育界对“核心素养”这个词的讨论度越来越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做一个全面的、有能力的人,就是指一个人的修养。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想象力是否丰富,是否有良好的审美能力等。学生只有在表达中才能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情感中体会美好。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新课改;策略研究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修订版高中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这让语文教师有了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兼顾语言构建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提升,不断地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不断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能力,成为了语文课教学的重点内容。
二、教师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新课改离不开理念的更新,课程改革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知识,推翻旧的理论,拓展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被历史淘汰。大家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新的热点词汇在不断的产生,老师要努力接受,使用在课堂中。这样不但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让学生明白这个词语应该使用的场景[1]。
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内容,盲目学习,没有效率,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才能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钻研,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明确的告诉学生,本节要学会什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六国论》的教学目标可以明确如下:
1.通过让全班学生通读课本内容,体会本文论点的严密性,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写论点;
2.可以设置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并辩证的看待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3.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是史论文写作的基本中心——借古讽今,和两个基本写法——叙史实、论史训;
4.提出问题,学生是如何思考六国灭亡的原因,并提出论点,进行论证;
5.最后,让学生思考并总结经验教训,借古看今。
四、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思考
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说,学生就等着老师灌输,一下课就抛之脑后,至于听懂了多少,或者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和老师也不会关心。新课改明确提出了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明白道理。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也是理解文本知识的过程,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细节中总结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比如在《琵琶行》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原因是什么”、“发挥想象,这个故事会怎么继续”、“模仿一件乐器的声音”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理清作者的思路,并了解文本的内容,着眼于细节,在细节中了解作者的感情,真正的做到教师、文本、学生为一体。
五、安排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中加入游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同时也有提神醒脑的作用,通过一些游戏,故事分享等提高课堂氛围。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大王、邹忌、妻子等,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性格,了解语言的魅力。这样的活动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大家都有课堂参与感,活跃课堂氛围。
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要让一个人明白自己名族的来源、形成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特色,未来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源远流长的,是一个民族延续的根本,所以,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不断的传达爱国情怀,让学生了解中国先哲们的伟大,并从中总结经验,进行传承。中华名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天文学、医学、地理、数学等学科的自古就领先于世界,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时时刻刻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不断的启发他们,树立名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领会中华神秘文化的精髓和无穷魅力。学生受网络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功利,也越来越浮躁,攀比等现象屡见不鲜。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透过文本体会先哲们的不易和今天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七、让学生学会表达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有很多,就看能不能发现,不但要发现美,还要将自己发现的美表达出来,不能看见月亮只会说“好大好圆的月亮”。高中课本所选的课文都是大家名家的作品,他们的语言表达简洁优美,而且寓意也非常的深刻。教师可以从这些名作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鉴赏名作并发现其中的美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多媒体设备是教师课堂上的好帮手,为播放一些优美的画面,或者动听的旋律,在声画世界里,体会语言的美好,进而激发他们创造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結束语
总体来说,高中生即将成年,进入社会,所以,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一个学生是否具备核心素养能力,是对高中语文教学成果最好的检验方式。因此,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课本为根本,并充分发掘教材的美,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沈蓓莉.浅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读天下:综合,2019(09):1.
[2]车闻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J].文教资料,2021(13):2.
[3]刘文贤,张燕.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高考,2019(11):1.
[4]匡林刚.浅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文理导航,201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