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2022-04-11 13:53黄巧云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文言文

摘 要:由于文言文字词不易理解,句子翻译难度大,同时初中文言文数量剧增,这就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惧怕学习文言文。由此可见,搭建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桥梁,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实践,浅析衔接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及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文言文;部编版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5-0061-03

引  言

部分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文言文特别吃力,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文言文字词不易理解,句子翻译难度大,实词有多种含义,虚词用法灵活,较难理解,词的用法和句式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小学阶段文言文篇目不多,内容比较简单,学习要求也较低。到了初中,文言文数量剧增,教学难度及考查要求也变大,学生大多难以招架。翻开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册教材目录,我们发现文言文多达36篇,而小学阶段只有14篇。教学要求逐步过渡到了解文言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针对文中内容,表达阅读感受。因此,搭建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桥梁,顺利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现结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学实践,对如何做好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谈谈看法。

一、克服畏难心理,培养文言文阅读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文言文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积累了不少的文言文知识,如大量的成语,常见的文言字词,同时也掌握了一些文学常识。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将学生小学学过的知识运用起来,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一)创新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種多样,可以从思想内容方面进行,也可以从写法方面进行。创新的导入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其情不自禁地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世说新语》这篇课文时,可以尝试从文学常识方面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向大家简单介绍《世说新语》。学生可以讲解出《世说新语》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的一些儿童智慧故事,由此,教师可以顺势补充有关这部作品的更多信息。这部作品共有一千则故事,语言简练、人物形象鲜明,为后人创作古典小说提供了参考。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过哪些描写儿童智慧故事的文言文,很多学生能脱口说出《司马光》《学弈》《两小儿辩日》等文言文。接着,教师可以以柔和的语气引入本课教学内容,如“今天,我们学习《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陈太丘与友期》,故事中的儿童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学习这篇文章会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课内表演,增强兴趣

小学生都演过课本剧,初中不少文言文故事性很强,都可以用来表演。如教学《咏雪》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表演,一人演谢安,一人演谢郎,一人演谢道韫,一人旁白。在表演时,学生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加深了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外阅读,提升兴趣

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要从平时做起,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文言文。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阅读《弟子规》等简短易懂的文言文。到了初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阅读一些熟悉的中国古代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学生可以多次阅读并进行对比,逐步理解作品内容和深意。

课内课外相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中小学的文言文知识得到无缝衔接。

二、借助注释工具,自主学习文言文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多数采用传统的串讲法,教师讲,学生听、记。教学重点是词语解释,意思解释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升入初中后,学生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应教授学习方法。教师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教师要在每一篇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课前预习,自主译文

学生经过了小学阶段的训练,在预习时,逐渐能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或借助工具书,逐词逐句尝试理解每句话的大概意思。但到了初中,学生在疏通文义时,难以把词意串起来,这是因为有些句子在表达时,语序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句子不一样。我们可以用“调序法”翻译文言语句,也就是将古代汉语中语言顺序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部分进行适当调整,使它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咏雪》中“白雪纷纷何所似”一句中的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放在了谓语前面。我们翻译时,应调整为“白雪纷纷所似何”,也就是翻译成这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用“调序法”翻译文言文语句是衔接中小学文言文阅读翻译的一种必要方法,着重考查初中学生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及翻译句子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修辞手法、省略成分等方面入手,理解文言文句意。

(二)课堂质疑,自主思考

学生要能大声问答、大胆质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文中将大雪飘飞的景象分别形容成‘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们认为哪个比喻更贴切?”大部分学生以课文中谢安的“大笑乐”为依据,认为“柳絮因风起”的说法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纷纷扬扬的样子,写出了雪花的动态美,给人以春天就要来到的感觉。也有学生对此质疑,认为把雪花比作盐更好,因为雪的颜色和形状跟盐更相似,而柳絮是灰白色的。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答出理由,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教师都应予以肯定。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多角度思考,能逐渐把课文理解引向更深处。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细微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升了他们品味语言的能力,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后迁移,自主巩固

要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仅依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文言文。如在本课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读一些与课文相关且难度适当的文言文来加以巩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疏通文义;自主思考,加深感悟;自主复习,巩固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

三、重视朗读背诵,强化文言文语感

初中文言文朗读教学和小学文言文朗读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教师可以采用范读、领读、自读等方法,让学生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句意、把握文章内容,进而读出感情。

(一)读准节奏,把握断句

文言文的朗读有其特殊属性,读准节奏才能准确地理解意思。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停顿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到了初中,把握节奏的关键是准确断句。也就是在一些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根据句子的内部结构拖个长声。这样能让听的人更容易听懂,自己也比较好理解。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把握停顿、准确断句之外,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还应注意把握语气、语感。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进一步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例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字音,如“尊君在不?”中“不”是通假字,同“否”,读fǒu。接着教师可以出示例句划分节奏,如“陈太丘/与友/期行”,引导学生读好停顿,准确断句。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韵味,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展示。教师要让学生重点把握语气、节奏、重音、表情,将人物的特点演出来。如“友人便怒曰:‘非人哉’!”学生要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最后师生评价,共同纠正。学生要将元方虽然气愤,但却不急躁,冷静机智地维护父亲尊严,驳斥友人的情态表现出来。

(二)多样诵读,强化语感

《世说新语》这两篇文言文短小简练,对其进行朗读的次数可以适当增加。教师应力求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如对比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一人一句轮流读等。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文本,了解文言文的学习技巧。为了激发学生认真朗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开展“朗读接力赛”之类的游戏活动,还可以通过微信发送一些文言文的录音朗读视频,让学生观看倾听,并模仿着去读,读顺了自然就不觉得拗口难懂了。在学生读通课文、疏通文义、脑海中有了故事框架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如人物的对话,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特点,再熟读全文,直至能够背诵。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语感,慢慢消除对文言文的陌生感,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是诵读。但所谓读并不是一读到底,而是要注意读的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初读感知、研读理解、品读评析、美读感悟的策略,最终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四、兼顾文言文学习,表达阅读感受

(一)借助成语,积累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积累词汇外,还可以借助成语帮助他们理解文言词语,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如学习“期日中”中“期”的意思时,学生很快就能从注释中找到“期”的意思为“约定”。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带有“期”字且词义为“约定”的成语。学生纷纷说出不期而遇、如期而至等。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予以总结。文言文中的有些词义和成语中的一些词义相近,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成语大大拉近文言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如,“太丘舍去”中的“舍”的意思为“放弃”,和成语“舍本逐末”“舍己利人”“舍近求远”中“舍”的意思一样。通过类似的方法,学生还能积累“去”“信”“引”“顾”等文言字词。因此,教师利用学生小学学过的成语来进行文言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文言文词法、句法特点的融会贯通,加强学生对文言词汇的积累,为其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抓住细节,感悟形象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对故事主人公的形象已经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出对主人公的印象。学生在小学阶段惯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除了从故事情节中分析,还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形象。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人物的语言反映人物的性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元方与友人的对话,可以揣摩友人的语气。友人到来之后,问尊君在不?表现较为礼貌,当得知元方父亲已离开了,不反思自己迟到,反而怒责元方父亲,显得十分无礼。在元方理直气壮批评后,“友人惭”又显得较为诚恳,知错就改。

(三)探究深化,表达感受

在人物形象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深化。如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教师可让学生联系文中的具体词句和生活实际进行小组合作,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回答:“没有失礼,客人没有守信用,未按约定时间赴约,反而怪元方父亲。元方据理力争,批评友人,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是聪颖、有智慧、善辩、勇敢的孩子。”有的学生表示赞同:“元方把无礼无信的客人拒之门外,表现出他不亢不卑的性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该完全责备。”还有的学生回答:“应该算作失礼。客人已经认错了,况且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应该谅解他,请他进屋。而元方居然不理睬客人,让客人非常尴尬。”通过发表不同见解,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白要做讲诚信的人,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念。

结  语

学好文言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成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中小学文言文知识、方法和习惯等内容的衔接,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夏灵.浅谈在初中起始年级如何优化文言文[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9(01):2.

作者简介:黄巧云(1977.12-),女,福建宁德人,任教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七中学,一级语文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中小学文言文
雏燕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