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2022-04-09 03:33孙成立张晓娇孙志海李德怀王新涛张桂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股骨髋关节骨折

孙成立 张晓娇 孙志海 李德怀 王新涛 张桂玲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属于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其多发病在老年群体,男性比女性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大,其发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2]。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由于直接、间接暴力造成,可单独发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因机体股骨髋部细小,且负重比较大,尤其老年人存在骨质疏松,容易暴力冲击而骨折。相关研究发现,粗隆部位血运比较丰富,当骨折发生后如果不能愈合,容易出现髋内翻等事件发生,且因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康复质量[3-4]。因此,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临床需要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包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等,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达到治愈的目的。为有效探究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情况,本研究对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诊治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经医学伦理会相关批准,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诊治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老年患者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69.23±6.59)岁,摔伤12例,跌倒18例,交通事故1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69.83±6.37)岁,摔伤13例,跌倒17例,交通事故1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症状、影像学等资料确诊是《骨科诊疗技术与应用》股骨粗隆间骨折[5],符合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相关手术指征者,资料完整患者。排除标准:其他骨折疾病,手术禁忌证患者,肝肾功能疾病,免疫血液疾病,精神心理障碍疾病,因某原因退出者。

1.3 方法

患者给予临床常规、X线及CT等影像学检查和对症干预,对照组予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患者选择仰卧位,下肢踝关节固定在牵引床的支架,全麻处理后,结合患者骨折情况牵引、复位,切开大粗隆皮肤、筋膜,置入导针,近段扩髓并研磨胫骨颈相关皮质骨,结合髓腔大小置入主针,股骨颈放置二次锁紧,提拉加压骨折端,髓内钉的远端选择螺钉固定,封闭切口注意术后感染预防。研究组予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采取患侧上卧位置,挡板固定前后侧,全身麻醉处理,选外侧切口以髋关节暴露,外旋肌群切断,切开髋关节的关节囊,保护筋膜组织,复位大小转子及固定,截骨干预,处理骨折端,重建股骨距,骨髓腔显露后,逐级扩髓到合适、试模,放置股骨假体柄、骨水泥,髋关节复位后,明确关节松紧程度及稳定性,放置引流后,缝合切口,注意术后不良事件预防。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疗效情况: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骨折位置血运正常,愈合良好表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血运及愈合良好表示有效;否则表示无效,总有效=有效+显效[6]。以及两组治疗前后(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疼痛度:依据VAS(视觉模拟评分法)量表评估,分值0~10分,0分表示无痛[7];两组治疗前后(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指标: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分值0~100分,分值高表示功能好[8];并发症: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泌尿感染等情况。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依据SF-36(健康调查简表)量表评估,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一般健康等,分值0~100分,分值高表示生活质量高[9]。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资料应用SPSS 25.0统计包处理,年龄、疼痛度、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疗效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是97.50%,比对照组的7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例(%)]

2.2 两组疼痛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疼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术后1周(2.32±0.62)分,术后1个月(1.35±0.56)分,疼痛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度指标(分,±s)

表2 两组疼痛度指标(分,±s)

组别 手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对照组(n=40) 6.82±1.51 3.58±1.03 2.01±0.84 0.66±0.23研究组(n=40) 6.76±1.48 2.32±0.62 1.35±0.56 0.57±0.19 t值 0.180 6.629 4.135 1.908 P值 >0.05 <0.01 <0.01 >0.05

2.3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髋关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术后1周(72.26±5.26)分,术后1个月(76.27±4.23)分,髋关节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髋关节功能指标(分,±s)

表3 两组髋关节功能指标(分,±s)

组别 手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对照组(n=40) 49.13±6.68 63.58±5.92 72.36±3.68 80.92±5.82研究组(n=40) 48.65±6.34 72.26±5.26 76.27±4.23 83.34±6.23 t值 0.330 6.932 4.411 1.795 P值 >0.05 <0.01 <0.01 >0.05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泌尿感染3例,研究组发生并发症2例(5.00%),低于对照组11例(2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例(%)]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研究组心理功能(86.32±5.29)分,躯体功能(85.36±5.32)分,社会功能(86.35±5.24)分,一般健康(86.12±5.63)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分,±s)

表5 两组生活质量(分,±s)

组别 阶段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一般健康研究组(n=40) 治疗前 56.82±5.36 55.58±5.33 56.01±5.82 55.66±5.19治疗后 86.32±5.29 85.36±5.32 86.35±5.24 86.12±5.63对照组(n=40) 治疗前 55.91±5.19 55.76±5.27 55.85±5.13 55.91±5.21治疗后 71.76±4.98 72.32±5.32 71.35±5.29 73.57±5.29 t治疗后组间比较值 12.675 10.962 12.741 10.274 P治疗后组间比较值 <0.01 <0.01 <0.01 <0.01 t治疗前组间比较值 0.771 0.152 0.130 0.215 P治疗前组间比较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临床关节囊外相关骨折,主要指的是机体股骨颈基底到小粗隆间发生骨折,男女发病比例可达1.5 : 1[10]。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为患肢活动障碍、疼痛、肿胀等,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影响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11-12]。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通常采用非手术、手术治疗干预,但非手术由于卧床久,容易发生并发症,因此,临床需要尽早诊治,采用早期手术干预,手术尽量48 h内开展完成,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康复[13-14]。为提高患者疗效,本研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老年患者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分析。本研究中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张柏[15]临床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4.21%,高于对照组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符合,且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髋关节功能(72.26±5.26)分,术后1个月(76.27±4.23)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58±5.92)、(72.36±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具临床应用有效性。考虑分析可能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原因主要为直接暴力、间接外力和骨质疏松造成,当患者跌倒强力外展、内收,下肢扭转突然,直接的外力撞击等,大部分是粉碎性骨折,多发在老年群体,若患者存在骨质疏松,更容易造成发病[16]。当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时,患者存在外伤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大粗隆压痛、肿胀等症状,临床可辅助X线、CT与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制定手术方案[17]。因此,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尽早开展手术治疗,包括外固定支架、髓内钉系统、多枚钉、人工假体置换手术等,本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能够早期下床,卧床时间比较短,能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利于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18]。另外,术后结合患者病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医务人员及家属辅助尽早下地开展活动,及功能训练干预,加强患者科学、营养饮食,提高身体素质,从而有效提升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质量及临床疗效。

同时,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临床常见并发症,脱落血栓会造成肺栓塞,术后患者卧床容易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因此,临床需要注意围手术并发症的药物、物理等方式的有效预防。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疼痛度评分(2.32±0.62)分,术后1个月(1.35±0.5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2例(5.00%),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能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预后尽快康复,具临床应用安全性。另外,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理功能(86.32±5.29)分、躯体功能(85.36±5.32)分、社会功能(86.35±5.24)分及一般健康(86.12±5.63)分,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71.76±4.98)、(72.32±5.32)、(71.35±5.29)分及(73.57±5.2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其预后快速康复。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属于骨科四类手术,临床技术较成熟,手术时间相比短,经验丰富医生操作,术后效果显著,配合术后早期落地、下床活动及锻炼,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发病在60岁以上群体,其中50~80岁更为多见,且男性比女性多,偶见儿童和青壮年群体,其他的年龄段并不常见,没有好发的季节及地区,因此,需要加强老年群体的相关风险意识及知识普及,结合发病原因有效预防。当患者受伤不能站立行走且髋部活动障碍时,立刻就医,尽早检查及治疗,加强术后恢复重视度,有效加快预后恢复。受样本、时间等因素,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远期效果的影响,待临床研究证实分析。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能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度,提高髋关节功能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股骨髋关节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