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角下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2-04-09 15:47贠艳培
文化产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技术型民办高校美育

贠艳培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民办高校的发展从前期注重外在规模的扩建逐步转变到内涵建设上。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民办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所涵盖的内容

从一些相关文献资料可知,有关校园文化内涵的阐述可谓众口铄金,各执已见,但从总体上说具有一定的共性,在此谈一下笔者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首先,校园文化从字面上分为“校园”和“文化”两个部分。不难发现,“文化”依附于“校园”这个载体,反映着“校园”的面貌、办学特色以及教学和管理特点。广义的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最终目标,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群体的总称。狭义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其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抽象文化概念,是被师生普遍接受、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园文化是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例如,自控能力差,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学习基础差,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弱且道德颓废等。对此,各民办高校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必须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文化发挥其隐形的育人作用。

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优良的“三风”文化氛围以及体系完善的管理机制等良好的配备促进了校园群体文化的形成,引导着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品格进行自省和提升。正如古人所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优秀的校园文化代代相传,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锐意进取,成长成才。

校园文化是民办高校稳固师资队伍的重要“法器”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是民办高校能否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然而,由于民办高校并非依靠国家专项经费办学,而是自给自足、自负盈亏。所以为了开源节流,大部分民办高校采取了削减教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的措施,故而造成了民办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等问题。各民办高校面对教师队伍建设难的问题,除了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创造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搭建有效的教师晋升通道等保障措施外,还应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层面着手,与青年教师在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上达成共识,使其从根本上做到“以校为家、荣辱与共”,定下心来努力钻研和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学校才可能长期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学科研能力过硬且师资比例均衡的稳固的教师队伍。

校园文化是民办高校优胜劣汰、可持续发展的“利器”

校园文化是学校有序传承、代代相传的内在精神的灵魂所在,也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潜藏在深处的隐性教育资源。校园文化是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在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并行之有效的重要助力,是直接助推高校师生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内核因素。

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走访调查数据上来看,我国多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探索阶段,需要克服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有许多。通过走访调查,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顶层设计问题

面对新媒体、多元文化价值以及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顶层设计问题,主要是民办高校实权归属于“教育集团”的董事会,但董事多数是商业领域的精英而非教育专家,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如下问题。第一,重外在,轻内在。面对办学经费紧张的实际情况,办学者多将资金用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设施扩建和改善上,从而出现“校园规模建设金碧辉煌”而“内在缺乏文化底蕴”的校园氛围,使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功利化和世俗化。第二,制度文化建设问题。例如,存在“拿来主义”式的规章制度,同时也存在管理人员不断更替导致校园制度建设无法实现长期性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效实施和基层工作的开展。第三,未能彰显自身特色。由于各个学校所在地域不同、生源质量不同,自身的发展历程也有一定的差异,“拿来主义”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体现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这导致校园文化特色并不鲜明。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文化活动问题

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其发挥着隐性教育的功能。然而,目前多数民办高校组织和设计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是为了应付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或者丰富师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比较缺乏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的导向原则。所以,出现了学生无目的的、被迫参加各种“形式主义”的活动的现象,校园活动也缺乏了趣味性和实效性。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员参与意识

无论是教育集团董事会、高校行政和党委领导班子,还是全体师生,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目前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全员参与意识,广大师生和学校其他职工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各单位各部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扫门前雪”的不协调、不作为现象仍普遍存在。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

探索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新方法、新路径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民办高校应抓住機遇,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特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径。

从做好顶层设计着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优秀的大学文化传承历史历经千年不灭,民办高校建设时间短,文化内涵建设匮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故而“重视招生和物质建设、忽视文化内涵建设”成为各民办高校亟待解决、重视的问题。对此,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从做好顶层设计着手,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引领学校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弯道超车,为建成“双一流”的民办高校、建成中国知名、世界知名的百年高校指明前进方向。具体来说,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教育集团董事会、高校行政和党委领导班子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听取专家的建议和同行的成功经验,积极改善校园环境,建立起完善的保障制度,“量身定制”出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认可度和参与度,让学生可以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此外,只有让全体教职员工体会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地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为建成“最广泛的校园文化建设统一战线”而努力奋斗,从而做到全员育人,共同促进学校快速、长远、良性发展,缩小与公办高校之间的差距。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体现应用技術型的文化特质与内涵

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要适应当前社会人才市场对求职者提出的人文素养需求,形成应用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和企业生产技术紧密联系。在这种大环境下,仅仅依靠学校自主培养学生,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这就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企业文化引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构建多层次、多方向的校企合作平台,校与校、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国内外各个民办高校之间也可以相互协同,打造5G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中建立国际合作交流班、信息化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在此基础上,民办高校之间实行师资互聘,从而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在人事关系不变的情况下跨校授课,解决师资队伍紧缺、师资质量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同时促进教师团队自发交流学习、提升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及道德素养。

加强校企合作,把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学校无缝对接,共建课程资源库,把企业项目引进到实际教学中去。让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选题与企业项目相结合,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培养应用型、知识结构完备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美育视角下持续开展校园“三风”文化建设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品牌意识和企业品牌一样,是民办高校综合实力的标志,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特色明信片。所以,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应该在不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立足于自身所具有的办学特色以及所属地域文化的特点,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品牌。

在美育视角下开展校园“三风”文化建设活动,就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三风”指学风、教风以及校风,它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三风”文化建设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流于形式,必须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确保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统一,将校园文化内容全面地融入到“三风”文化建设活动中,还要注重广大师生的参与性,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效性。美育属于隐性课程体系,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三风”文化建设活动,将美育贯穿其中,激发学生和教职工发挥出特长和潜能,从而增强全校师生的自信心、自我价值以及归属感。这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艺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全校师生可以同心协力共同构筑健康向上、良好的“三风”校园文化氛围。

美育视角下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和良好的愉悦功能,它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形式对高校师生进行引导启发、熏陶和激励。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代宗教说”,就反映了美育的重要功能。美育对于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形式和潜在的驱动力与校园文化建设不谋而合,二者具有共通性。通过审美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在精神上得到净化和升华,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认知美的能力以及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从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美育”等一系列课程的设置,可以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有效地改进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专业水平扎实、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加快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以传承、发扬、创新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为核心,加大“文化自信”教育,以“美育”为着陆点,发挥“以美育人”的直观性、生动性、创新性、多样性的优势,深化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开创校园文化建设新方法、新路径。

美育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推进教学模式、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改革。美育还可以在课堂中推动教学发展,提升教学效率,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新媒体工具完善课堂教学。通过多种视频资源,给学生带来丰富多样的视觉体验,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通过先进的绘图软件、绘画材料、人工智能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开启“万花筒”似的教学手段,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的优秀综合人才,这些教学方式的实施背后都离不开美育。民办高校应以专业技能教育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交叉学科为特色,引领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机制,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人才培养链,不拘泥于传统专业技能教育,与时俱进,培养“道”(人文内涵)、“艺”(艺术修养)、“技”(专业技能)兼备的复合应用技术型人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批综合素质过硬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的民办高校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做出适当的调整。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民办高校必须打造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新时期,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接下来要走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长。所以,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学校总体规划,从学校顶层设计着手,在完善制度文化和凝练升华精神文化等方面改革创新;立足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办学特色,以文化品牌为目标,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独具特色的民办高校会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增添更多光彩。

参考文献

[1]吴玫瑰.基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以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为例[J].纳税,2019,13(19):297-298.

[2]徐靖宇.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4):77-78.

[3]肖红,左燕.文化自信视角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探索[J].才智,2020(25):17-18.

[4]葛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25):16-17.

[5]顾德库,刘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J].林区教学,2017(12):107-110.

[6]李林.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思考[J].学理论,2016(07):165-166.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2021年度立项课题: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编号:HNMXL2021044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技术型民办高校美育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技术型管理者的成长修炼
浅析民办高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钢琴课程的特点
美育教师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