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付艳 周鑫 吴帮启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针灸临床部,2骨伤科(天津300381);3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381)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弹响和关节伸屈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1]。流行病学显示[2],我国75 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达80%,KOA 是临床上给患者带来疼痛的主要疾病之一,制约患者功能活动,病情严重者可导致膝关节畸形,甚至致残。因其病因复杂,呈进行性发展趋势,不同的病理阶段,治疗方法各有局限性,终极关节置换手术,因创伤大、风险高,且效果不稳定,备受争议。目前治疗该病,主要以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消除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防止膝关节畸形为主要目标[3]。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KOA 不改变膝关节骨性结构,可以调整膝关节力学平衡,解除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运,消除炎症,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本院采用此种方法获得了显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就诊患者,经过筛选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者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治疗组(n=45)。男36 例,女54 例;年龄53~69 岁;病程1.5~6 个月。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许可。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χ2值P 值例数45 45性别(例)男19 17 0.213 0.641女26 28 1.739 0.194年龄(岁)61.3±7.8 62.1±6.9 0.179 0.782病程(个月)3.4±1.9 3.3±2.1 0.341 0.516
1.2 临床诊断标准 KOA诊断参考《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4]:(1)临床反复出现膝关节疼痛症状;(2)膝关节X线片提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骨质增生;(3)年龄>50 岁;(4)晨僵<30 min;(5)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具有(1)+(2)条、(1)+(4)+(5)条或(1)+(3)+(4)+(5)条可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标准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VAS 评分>6 分,WOMAC 评分>60 分,根据X 线改变的Kellgren&Lawrence 分级Ⅱ级及以下者;(3)同意使用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者,并同意随机分组治疗;(4)最近1 个月未使用其他药物及治疗方法者。
排除标准:(1)有局部皮肤红肿、溃烂、感染、肌肉坏死、深部组织脓肿,合并开放性损伤者;(2)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患;(3)伴有严重的心功能异常、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衰竭及恶性肿瘤者;(4)伴有意识障碍不能配合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取针刀治疗。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垫软枕,使膝关节呈半屈曲状,以舒适为度。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无菌操作。常规膝关节术区消毒、铺无菌巾。根据患者疼痛部位,选取治疗点:鹅足囊、髌下脂肪垫、股四头肌腱、侧副韧带、髌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戴无菌手套,双手持Ⅰ型2 号针刀,术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托住针刀的中上部,另一手捏紧刀体的下部。进针时,垂直于施术区域的皮肤表面,按照四步进针法刺入针刀[5]。避免损伤膝关节周围神经、血管及肌腱,使刀口线与其方向一致,快速刺透皮肤表面,缓慢进针。采用纵疏横剥离法,剥2~3 针,范围不超过0.5 cm。当感觉针刀下松动时,及时停止,原路出针刀。针孔处压迫止血,无菌辅料覆盖,保持干燥,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7 d 治疗1 次,每患者治疗2 次。
1.4.2 治疗组 采取射频针刀联合膝关节腔臭氧注射治疗。使用带有绝缘涂层的射频针刀(皇龄牌,0.6 mm×50 mm),射频针刀操作后(步骤同前),连接射频针刀系统(电外科能量平台YT99D),2 W 为起始能量,先检测治疗点,无疼痛麻木及肌肉抽搐感,每个痛点分3个能量级别进行(5、8、10~15 W),最后一次以患者耐受为度,每个级别3 s(以局部酸胀为度),后拔出射频针刀,随即行膝关节腔臭氧注射。从髌骨下方内或外侧膝眼处进针(图1),通过膝关节间隙刺入关节囊,即感觉落空感时判断已进入关节腔(图2),回抽无回血,注射的医用臭氧5 mL(浓度30 μg∕mL,德国卡特臭氧治疗仪Ozonmed Basic 型),若患者胀痛感显著,无法忍受,及时停止注射。无菌辅料覆盖针孔,嘱减少膝关节负重活动。7 d 治疗1 次,每患者治疗2 次。
图1 射频针刀操作图Fig.1 Radiofrequency acupotomy operation diagram
图2 射频针刀X 线片Fig.2 X-ray film of Radiofrequency acupotomy
1.5 疗效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计算方法:(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 100%。VAS 评分[6]评估患者疼痛症状,疼痛程度由轻到重分别为0~10 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WOMAC评分[7]评价膝关节功能情况,采取无(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严重(3 分)、极度(4 分)的等级评分法,总分为各项得分之和,分值越低表示患膝关节的功能状态越好。Lequesnse 指数[8]评估关节疼痛和功能,分值越低表示疼痛越轻、功能活动度越好。两组患者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表示,两组间VAS 评分、WOMAC 评分、Lequesnse 指数、TNF-α、IL-1β 及hs-CRP 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膝关节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损伤,无伤口感染、局部红肿、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82.22%,治疗组达到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见表2。
图3 术后X 线片Fig.3 X-ray film after Operation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WOMAC 评分和Lequesnse 指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WOMAC 评分和Lequesnse 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 评分和WOMAC 评分下降更为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WOMAC 评分和Lequesnse 指数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VAS scores、WOMAC scores and Lequesnse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WOMAC 评分和Lequesnse 指数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VAS scores、WOMAC scores and Lequesnse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45 45 VAS 评分治疗前8.19±1.21 7.98±2.34 0.074 0.973治疗后2.83±1.34 3.84±2.47 3.571<0.05 WOMAC 评分治疗前79.14±6.35 78.19±7.02 0.132 0.893治疗后37.24±5.94 48.76±5.36 4.374<0.05 Lequesnse 指数治疗前12.78±2.36 11.92±2.57 0.672 0.512治疗后4.73±1.26 4.92±2.36 2.374<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β 及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hs-CRP 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β 及hs-CRP 水平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TNF-α,IL-1β and hs-CR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β 及hs-CRP 水平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TNF-α,IL-1β and hs-CR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45 45 TNF-α(pg∕mL)治疗前77.93±26.7 77.45±28.45 0.174 0.834治疗后29.35±17.8 39.47±18.35 4.167<0.05 IL-1β(ng∕L)治疗前177.37±21.93 179.51±25.48 0.232 0.572治疗后77.59±22.46 99.47±23.58 3.381<0.05 hs-CRP(μg∕mL)治疗前11.94±2.38 12.12±1.81 0.573 0.673治疗后7.48±1.38 9.88±1.71 3.493<0.05
KOA 不仅与膝关节软骨退变、损伤和骨质增生有重要关系,而且与关节周围韧带纤维变性、肌腱钙化、关节囊粘连、滑膜增厚等同样有密切联系。生物因素和机械力学失衡,是KOA 致病的最重要两个病理学基础[9]。
针刀医学认为,KOA 根本原因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动态失衡和骨关节应力平衡失调,异常的压应力、抗应力及张应力,引起筋膜、关节囊、肌腱、韧带等产生慢性损伤,一系列力学刺激极易引发炎症反应,最终造成软骨退化、变性,出现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构架呈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包括不同组织间的挛缩、瘢痕、粘连和堵塞,针刀对这些网状结构病变处进行减张减压,可恢复动态平衡,从而消除应力直接刺激,松解卡压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10-11]。调整局部组织代谢,迅速恢复体液回流,激发生物能量转变成生物电流,加快无菌性炎症的消除,促进能量释放,推动代谢产物向四周辐射,防止了组织瘫痕和挛缩的形成。实验证实,针刀显著改善了股四头肌肌腱的拉伸力学特性,从而促进膝关节恢复力平衡[12]。电外科能量平台(射频等离子针刀系统)能将射频电极工作区域周围组织离子激发,切断共价键,使蛋白三维结构发生变化,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减压、松解、液化粘连的纤维组织[13]。将等离子射频与针刀结合在一起,即可消融靶点的化学感受器,直接阻断炎性物质的释放,毁损神经末梢,亦可减张减压,进而达到抗炎止痛、调节力学平衡、恢复功能的效果。
医用臭氧具有较好的镇痛及消炎作用,氧化能力强,广谱杀菌,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医用臭氧注射到关节腔内,可快速分解为活性氧和多氧化物,改善组织低氧环境,诱导SOD 抗氧化酶的生成,激活免疫生化反应,对神经末梢起到调控作用,快速缓解疼痛。膝关节臭氧注射可瞬间充盈关节腔,扩张关节囊,剥离粘连滑膜,梳理筋膜,解除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效调整关节腔内及周围软组织力学分布。通过物理作用,力偶动静平衡,可恢复韧带、肌肉张力,加强骨骼力学支点,维持膝关节稳定性。臭氧能降低关节内TNF-α、IL-1β的水平[14],抑制IL-4、IL-10、TNF-β 及MMPs 的形成,增强软骨细胞活性,减缓关节软骨退变,同时有助于胶原蛋白和软骨蛋白聚糖合成,促进关节软骨修复[15-18]。射频针刀术后关节腔臭氧注射既能止痛,又能松解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治疗后,VAS 评分、WOMAC 评分和Lequesnse 指数比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VAS 评分和WOMAC 评分下降更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1β、hs-CRP 水平比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相关功能评分,降低疼痛评分[15],有效缓解疼痛,改善KOA 患者的症状和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16]。说明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在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方面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然而,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访时间不长,例数不多,后续需要长期观察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本研究提出“腔内腔外,动静平衡,兼顾功能”的理念,即是减轻腔内的炎性反应,另外恢复其力学平衡。本研究发现,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KOA 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