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官
(黄河交通学院 河南 焦作 454950)
高校开展业余体育训练一般是在课余时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能水平,而且通过这种集中的、大强度的训练也能够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同时通过业余体育训练大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通过参加市赛和省赛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训练目前发展迅速,各个高校以及相关的领导对于业余体育训练都给予一定的重视以及相应的支持。作者通过对河南部分高校训练队的教师以及训练队的学生进行访谈及调查发现,目前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训练在开展时面临阻碍,这种阻碍有来自主观的因素,也有来自客观的因素,作者期望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业余体育训练队的现状,找出现阶段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更好的发展尽一份力。
以河南省7所高校(黄河交通学院、中原工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升达大学、郑州西亚斯学院、郑州经贸学院、郑州商学院)的体育训练队为研究对象,以这7所高校的的14名教练员以及200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
(1)文献法。
通过知网、万方数据库、图书馆馆藏书籍等查阅大量的有关运动训练、学校体育、体育训练队等相关方面的资料,为文章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及研究思路。
(2)问卷调查法。
为了取得较为客观的数据材料,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14份,其中学生问卷200份和教练员问卷14份,总回收问卷214份,两类型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问卷调查搜集到的结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能够更好的了解现阶段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训练现状。
(3)访谈法。
对7所高校体育教研室领导及个别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各高校的训练队开展现状。
(4)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1)训练队组建的目标定位。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训练队教练员的调查以及相关领导的访谈发现,现阶段河南各个高校组建训练队的初衷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校组建训练队的目标定位中,4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方面意义重大;38%的人认为在“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意义重大;41%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提高学生竞技水平”方面的效果不好,靠业余体育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很难达到提高学生竞技运动水平的需求,只能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竞技体育教育体验的经历。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业余训练队在训练方面的目标定位是相对客观且全面的。
表1 高校教练员对课余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2)训练队的训练时间安排现状。
充足的训练时间安排是保证训练队训练效果的基础,在对高校各个训练队的调查中发现,现阶段高校业余训练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次数的安排上不能满足训练的需求。
作为高校训练队,如果想提高整体竞技水平是需要充足的训练时间来做保证的。从表2中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训练队中,87%的被调查高校的训练次数能保持在2-3次,57%的高校的训练时间在1.5-3h。教练员还提到在平时的日常训练时,训练次数一般是能保证一周两次,但在比赛前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训练次数以及训练时间。
表2 高校训练队的训练时间安排现状
(3)业余体育训练教练员现状。
高校业余体育训练主要是学校的体育老师或者是教练员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运动训练学的方法规律,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技能练习。整个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起到主导的作用,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亲和力、组织领导能力是保证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
从表3中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训练教练员的运动等级水平普遍偏低,有27.9%的被调查教练员是没有运动等级证书,他们好多是体育教育专业直接毕业,且自身没有接受过十分专业的训练,甚至很多教练员自身都没有参加过校级以外的比赛。有47.5%的教练员是二级运动水平,技术上基本能够满足训练的需要。从表中可以看出健将级的教练员更是凤毛麟角,教练员的运动等级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训练及学习的经历,这种经历是进行带队训练所需的必要财富。
表3 高校训练队的教练员现状
具有多年带队经验的教师相对来说其训练水平较高。从表3中可以发现,60%被调查的教练员的带队训练的年限是低于五年的,这一点在民办学校更明显,很多高校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开始大量的招聘教师,同时将条件限制在近三年毕业的博士或研究生,这样招聘过来的体育教育方向的教师是缺少教学以及训练的经验的,公办学校体育教师的带队经验相比于民办学校要丰富一些。
学历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教练员对前沿训练理论与方法掌握的多少,现阶段河南省被调查高校训练队中的教练中没有博士研究生,有个别学校体育系有博士,但是都是作为学术带头人做研究的,没有专门训练方面的博士。由于招聘门槛的提升,近几年高校招聘教师的最低门槛基本都是研究生,从表中可以看出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占72.3%,高校训练队教练员的学历普遍是研究生,能够满足高等学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但是依然存在本科及专科的教练员,而且通过访谈发现他们大多数具有较长时间的工作年限以及多年的带队训练经验。
从表3中得知,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训练队中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且81.6%的教练员都是靠自学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获取前沿训练方法和手段。有个别教练员有外出进修的机会,占7.1%;外出比赛、观摩的教练员占5.6%;上培训班的教练员占4.7%。教练员通过进修或专门的培训班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的机会比较少,通过访谈也了解到,很少有教师能够有专门的校外观摩学习的经历,基本都是观摩校内的一些优质课。
综上所述,河南省高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的学历普遍为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能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求,但是带队训练的年限不高,训练经验相对较少;教练员的技能水平相比于学历水平较低,且工作以后技能水平及理论水平提升的途径都比较单一。
(4)业余体育训练队的场地、器材现状。
河南省高校中室内体育设施和室外的设施主要是一些比较大众的运动项目,比如,学校的篮球训练场馆、排球训练场馆、羽毛球训练场馆、乒乓球训练场馆基本都有室内和室外的,但是室内馆的场地大小只能是勉强满足训练。
从表4中可以看出被调查高校的训练场地、场馆处于“基本满足训练”水平的占43%,5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学校的训练场地和场馆不能满足训练的需求,这可能与大多数学校的体育馆是多功能的因素有关,一个训练队占用了场地,另外的训练队就没办法同时在训练场地上训练。51.2%的高校的体育器材能满足训练的需求,25.3%的学校体育器材是比较充足的,这说明高校中体育器材基本没有给高校各个训练队的训练带来阻碍。
表4 高校训练队的训练时间安排现状
(5)业余体育训练的内容、方法陈旧。
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训练队的训练一般是由体育部的相关老师进行带队,比如,篮球水平相对高一些的老师带篮球队,排球水平相对高的老师带排球队。这些老师中大部分是没有在专业运动队训练的经历,在训练的时候大多数是采用上学时他们的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这就导致他们的训练效果不理想,制约了运动队的发展。传统的、落后的教学内容已经不符合新时代青年学生学习的需求,一味的运用陈旧的教学内容会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使运动队的成绩有明显提升。新时代高校运动队教练员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方法不断的丰富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频次。
每周训练时间和训练频次的多少是取得训练效果的重要保障,河南省很多高校在训练时间的安排上都是不合理的,大多数为一周两次训练,一次的训练时间在1.5h。课余体育训练想要真正的实现其训练效果,首先就要保证训练的时长,应该每周最少3-4次的训练,每次的训练时间维持在2h左右。因为各个训练队在正式技术动作训练之前都是要先进行专项的身体素质练习,这项练习的时间一般是在0.5h左右,每次的训练时间如果过短就很难保证技术动作学习的时间。在训练频次的安排上要考虑到疲劳与恢复的规律,每天都训练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一周至少训练一两次这种间断式的训练又是很难取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2)丰富训练内容、方法。
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的选择能够为训练效果“锦上添花”,一个好的训练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现阶段河南高校各个训练队中学生的训练方法大部分比较陈旧,传统的讲解、示范法偏多,训练内容安排上也较单一。在训练前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然后开始技术动作的分解练习或完整练习等,最后是放松,甚至有些教练员并不重视对运动员放松技能的教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在内容的设置,还是方法的选择上都要符合时代发展特点,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需求,教练员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可以引用多样的训练手段来丰富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敢于尝试新兴的训练模式,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训练课的练习密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训练方法的选择上更是要仔细斟酌,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训练内容,合理的安排训练方法。
(3)提高教练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河南省高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的学历普遍为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教练员在带队训练时间的选择上一般都是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段学生没课,同时也不会与自己的上课时间有冲突,但是教练员在结束一天的课程之后额外在加时间给训练队的学生训练,会导致教练员精力不足,学校应该给带队训练的教练员适当的减少课程,让带队教练能够专心训练。在教练员的选取方面,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严控选拔渠道,尽量聘用一些综合业务水平高、技术水平高的教练员,并定时的对他们进行考核,防止教练员懈怠训练的现象。在教练员的继续教育方面,学校也应该拓宽对教练员继续教育的途径,丰富教练员视野,给教练员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的提高教练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使教练员外出学习优秀教练员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
(4)加大对学校运动场地、场馆的建设。
充足的运动场地、场馆不仅是课余体育训练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学校体育课、学生体育活动的基础保障,相关领导需要大力支持体育场地、场馆的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各级学校需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场馆、设施和器材,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擅自挪用。学校应该建有运动场馆,这样在恶劣的天气时能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很多学校只有室外的训练场,而且还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训练的中断,这就很影响训练的效果。对于室外的训练场地要进行适时的维护或翻修,给运动员提供安全的训练环境。针对训练的器材要保证训练队使用的器材的质量,比如,训练队用球要相对好于普通学生的上课用球,以保证训练的效果,将损坏的器材及时报损,进行更新。同时也要购买一些丰富学生训练内容的辅助性器械以满足学生日常训练提高身体耐力、力量、柔韧或放松的需求。
(5)改革竞赛体制,提高运动员的参赛机会。
训练效果的好坏还是需要靠比赛来检验,如果高校业余训练队的学生一味的闭门造车自己训练是没有意义的,各个训练队应该走出校园多去参加各种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达到“以赛促练”的效果。同时经常参加比赛不仅可以促进战术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不断的磨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河南省针对大学生比较大型的比赛很少,各个学校参与度最高的就只有“华光杯”体育活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河南省业余体育训练队类型多举办一些大型的比赛,也可以和周边省份合作,举办跨省比赛,为各个高校的训练队提供多的机会参与到高质量、高层次的比赛中,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运动成绩。
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训练队在训练方面的目标定位是相对客观且全面的,各个训练队的训练次数一般是能保证一周两次,每周训练时间1.5-3h,教练员的学历普遍为研究生,但训练经验相对较少,教练员工作以后继续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高校的场地、场馆设施还达不到训练的需求,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陈旧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使运动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升。河南省高校业余体育训练队在未来发展时应该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频次,应该每周最少3-4次的训练,每次的训练时间维持在2h左右,丰富训练内容、方法,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在内容的设置还是方法的选择上都要符合时代发展特点,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需求,提高教练员的综合业务水平,给教练员提供较多的继续教育学习的机会,加大对学校运动场地、场馆的建设;改革竞赛体制,提高运动员的参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