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亮
(漯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河南 漯河)
教育部在2017 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作业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商的重要方式[1]。因此,不仅课堂教学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设计与实施,教学后的作业设计也要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和归宿。生物学科作业的设计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部分题目内容 选项 比例您觉得生物难吗?容易不太容易很难19%49%32%您经常主动进行知识总结吗?经常偶尔老师要求了再总结65%24%11%您画过思维导图吗? 画过没画过您了解概念图、模式图吗?了解不太了解不了解78%22%非常愿意愿意一般您是否愿意尝试完成画图式的生物作业?36%25%39%58%26%16%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大家普遍感觉生物不太好学,但是他们还是希望把生物学好,问题是缺少方法指导;老师迫于升学的压力,希望通过生物学科作业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应付考试,所以更倾向于利用手中现成的资料来布置作业;有一半多的学生会在练习过程中主动进行知识总结;大多数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了解了概念图、思维导图,并且更愿意去完成自我创作类的作业。
绘图式作业是一种借助图表、模式图、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依据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的原则,结合文字和图式的双重编码方式,通过分类、归纳、总结、联想等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构建知识网络,展示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作业形式。
高中生物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并发展终身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所以,绘图式作业的设计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2]。
目前,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一般是先背记知识点,然后完成学校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或者配套的教辅资料,而且作业的数量和内容也比较多。这种作业不仅形式枯燥、单一,而且不能照顾到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导致学生抄作业、应付作业的问题突出。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也不能全面、有效地发展各项能力。
绘图式作业是学生在理解零碎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教材主干知识体系,将原本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理顺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促点成线再成面,对知识进行再加工的学习过程。通过完成绘图式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死学习、浅思考的状态逐步过渡到构建知识体系的状态,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内在动力。
生命观念是学生通过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必须达到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并以此为指导探究生命的活动规律,服务于实践活动。而生命观念需要学生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3]。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追求“少而精”,因此,教材每个模块在内容设置上都聚焦在几个重要的概念上,减少不必要的学习内容,实现少而精,有助于学生把书越学越“薄”,这也引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突出“精炼”这一特点。绘图式作业有助于学生将“小块”知识联结成“大块”知识,形成对生物学知识整体、连贯的理解,加深对科学的认识,避免机械、重复的记忆,从而减轻学生负担。例如,在学习“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组成细胞的分子”时,首先通过每一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到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然后以此为骨架,以细胞中的化合物为轴线,通过完成绘图式作业将整章零碎的知识内容串联起来,加深学生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细胞也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这一生命观念的理解。
绘图式作业中包含了图表、模式图、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简明扼要、直观形象地把一节、一单元甚至整本书中的知识联系起来。这种作业形式可以有效改变过去那种孤立地复习、记忆知识点的方式,使学生把所学习的新知识的各个部分放在一个整体中来理解,更容易理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对比,形成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联想能力的发挥和记忆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4]。
例如,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知道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理清了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和关系,同时联系前面学习的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然后借助结构模式图和概念图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更深地理解线粒体、叶绿体各自的功能。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材也很注重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后,能够做出理性的解释和判断,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如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学生在阅读教材资料后,可以先通过图解的方式列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过程,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艰辛,认识到“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然后通过列举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价值和终极目标是为人类生活服务,从而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落实和培养。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需要注意的就是把理念付诸实践。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班级之间存在差异,一个班级内部学生之间也存在分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在作业的质和量两个维度下功夫,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必修一中“细胞呼吸”章节作为学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在设计绘图式作业时,可以要求基础薄弱的学生只是简单从细胞呼吸的类型、条件、产物、场所入手整理绘图,而对于知识水平高、态度认真的学生,简单的作业设计不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创造,可以在绘制细胞呼吸相关知识的同时联系有机物的来源(光合作用)以及所释放能量的去处(消化、吸收),以此使不同的学生均得到个性发展[5]。
作业作为日常教学的一个环节,是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好的作业设计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生成,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并绘制头脑中生成的章节知识,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指导章节教学;课堂中也可以要求学生追随课堂进程绘制概念的生成过程;课后还可以要求学生绘制本章节的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真正内化于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设计作业优劣的又一个衡量标准。绘图式作业尤其要注意其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具体参与度及操作性。绘图式作业设计时必须从开展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知识点的特征着手,综合考虑,全面衡量,确保所设计的作业质和量符合学生特征,学生切实地参与到绘图式作业中,并能从绘图式作业中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过程,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总之,绘图式作业的设计既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兼顾落实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同时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提升,空间布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学以致用,为培养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