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所英,李志超
(滨州市引黄灌溉服务中心,山东 滨州 256600)
滨州市地处黄河下游,渤海之滨,土地总面积96万hm2,辖4县1市2区和3个开发区。全市有农村供水村庄5 165个,其中规模化水厂供水村庄4 803个,单村机井供水村庄362个,农村供水覆盖人口278万。
目前农村供水单位只管理到村头总表,村委会负责村内部分。村委会负责村级管网维修维护、村内到户水价核定,村内供水计量多数实行一户一表,各村配有水管员进行抄表与水费收缴工作,半年或一年收一次水费。村级水管员大部分是兼职,素质不一,只负责抄表收费,不负责村内供水管道养护,村内供水管道养护资金短缺,不能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检修,管道养护率低[1]。
滨州市农村供水工程多数建于1990—2000年,受当时资金、材料、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村内供水管网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多数材质为PVC管材,时至今日供水设施已运行近30年,村内管网已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老化损坏严重,管网管理维护跟不上,有些村庄农村饮水困难出现回弹现象。
由于村级供水管网老化、漏损率高,导致村内水价提升,有的已达5元/m3,部分村庄为减轻群众用水成本,实行定时供水,通过缩短供水时间降低水费。通过调研发现,全市有128个村庄实行定时供水,有的村庄一次供6 h,有的村庄一日3次供水,每次2 h,尽管符合水利部对农村供水时间限定的最低要求,但村民普遍反应用水不便,很多洗衣机、太阳能现代化家电、物品无法使用,生活幸福指数感降低。村内“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如遇发生管道破裂、堵塞等情况,因管道建设年代久远,具体漏水位置很难找准,需要整村、甚至整条管网线路停水进行维修,严重影响村民用水。
为彻底解决以上问题,滨州市自2019年开始分批分次逐步将村内供水管网实施更新改造,至2021年底,改造村庄275个,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9.2万。但村内供水管理升级改造施工中遇到问题较多。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多数村内道路(至少主干路)已硬化。在北方冬季气候寒冷,为防止供水管网冻裂冻坏,供水管网一般埋深于地下1 m左右[2],这就需要对已经硬化的村级路面进行开槽挖沟或者顶管穿越施工。直接开挖路面相对来说施工快,但修补恢复硬化路面需要费用;顶管穿越施工难度大,需要有技术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度较慢,但不破坏硬化路面,节省修复费用。两者各有利弊。
根据《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2009年第212号)规定,农村公共供水工程村内部分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方式进行建设,入户部分由村民自行筹资解决,农村居民多为较低收入群体,筹资改建村内管网意愿不大。现有的少量省级以上财政资金使用方向明确用于村级以上管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路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已不需村民缴费,农村自来水村内管网及智能水表却需靠村民自筹资金解决,群众不满情绪提高。
农村供水管网升级改造中,村内迁占工作是难点之一,因为农村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投资少,项目多,不列迁占费。每家每户群众对各自房屋保护特别重视,都不情愿让供水管线在自家房屋附近走线、穿越,怕漏水造成房屋地基损坏。以沾化区场直村为例,当时村内5条主管线,15条入胡同管线,施工布线时村民都不愿意靠近自家房屋,村两委班子协调作用甚微,最终管线走在了路中间,即不美观,又影响管线安全与村民出行。
村内千人千户千要求,为缩短村内施工停水时间,制定统一施工标准,施工队伍加班加点赶工期,让群众早日接上自来水。但统一标准只能满足多数群众意愿,仍有部分群众意愿难以满足,施工中遇到阻挠不少。
农村整体供水量很小,有些村集体条件好的村庄,不向群众收取水费,由村集体统一交纳,造成群众无节水意识,改造与不改造都无影响,随意变换改造意愿。
目前乡村供水管网规划远没有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与完善。前些年未对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住房统一布置,农村住户想对分散,供水管线铺设杂乱无章,寻找管线困难。只有做好村内供水管线的规划,布置好走向与位置,工程建设才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为今后工程维修改造提供方便。
农村供水本身公益性较强,全市农村供水水厂都在亏损运行,大部分靠工业供水利润补贴亏损。前些年引入一批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供水,但效果不理想。因此,财政资金仍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只有农村饮水问题解决了,农民的健康才能有保障[3]。
根据水利部关于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文件要求——俗称“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地方人民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水行政主管部分负行业监管责任。在农村供水管网施工中,乡镇政府有义务协调村内施工遇到的各类问题与矛盾,推动施工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水是一种公共资源,但利用这种公共资源,需要经过取水、净化、检测、输送、废水处理等服务输送到用户家中,这期间产生的费用,就体现为供水水价[4]。这种循环要良性运行,需要集团化运营管理,制定合理的供水服务价格,走“以水养水”之路,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受益。
利用水利科技手段,进行规模化供水工程关键参数在线监测[5]、主要供水设施设备实时监控等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推广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方式支付水费,方便群众,降低收费成本,减少成本支出。
农村供水问题是一项长期民生工程,尤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的关心度和要求不断提高。2020年水利部对“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提出要求,要求供水质量有保证,24 h供水入户。滨州市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对未实行管网改造的村庄进行升级改造,借鉴2019年以来工程升级改造经验,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建成标准高、质量好、用得住的农村供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