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慧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俗称“农民工”。农民工外出务工,享受到了城镇福利,增加了家庭收入;城市得益于充足的人力资源,在规模和经济上快速发展;同时,农村地区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城市崛起的代价是农村的凋敝,这是不符合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的初衷的。“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城乡之间只有形成不同功能的互补,才能使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健康推进。”[1]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乡村旅游是乡村的新兴产业,其自身特质可以促使乡村的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达到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同时,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于乡村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质量的旅游开发必然会带动乡村的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因此,乡村旅游不失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具备深厚的基础,截至目前,乡村旅游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也存在一些失误,需要通过总结和反思,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好规划。
国外的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 世纪的欧洲,到20 世纪 70、80年代已处于兴盛时期,大致形成了以下八种类型:1. 观光旅游型;2. 休闲度假型;3.参与体验型;4. 文化娱乐型;5. 学习教育型;6.品尝购物型;7. 疗养健身型;8. 回归自然型[3]1597。各国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中十分重视突出特色和优势,如英国注重保护乡村自然风光,法国发展特色农场, 荷兰主打手工艺品和花卉, 德国在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 美国让游客体验原始风光和地方娱乐项目,日本着重展示乡土文化等。在乡村旅游兴盛的同时,西方各国都意识到乡村旅游不仅具有旅游功能,还能对乡村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促进落后乡村地区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多国相继出台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如欧盟1991年开始实施的LEADER项目,对乡村旅游提供大量资金资助;2000年欧洲多国联合提出“支持和促进欧洲农村落后地区的一体化旅游”倡议,确立了“一体化乡村旅游”( IRT: Integrated Rural Tourism)发展框架[4]。另外,在土地开发与使用、旅游经营规范、生态环境保护、职业教育等方面都有相关的政策指导[5-8]。这些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和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乡村发展旅游业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平原、山川、盆地、滩涂、森林、草原、湖泊、大海应有尽有;气候、地形等环境因子的差别,又造成各地动植物种类不同,生态各异。可以说,祖国的每个角落都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这些自然风光基本上都分布在农村,有的远离城市,有的在城市近郊,构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坚实的物质资源基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活动开启了古中华文明,千百年来,先祖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劳动中,探索积累出农时节气、耕作经验,又由此创造出各种祭祀庆典、习俗节日等农耕文化,代代相传。为适应不同的地貌和气候环境,大江南北的村民创造出各种与自然和谐相映的村巷建筑,因地制宜生产出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的特色美食等,都成为隐匿于乡村的宝贵生活文化。此外,各地乡村农民以地域为界,以乡规民约为法,形成团结有序的乡土社会,村民之间和善睦邻、耕读知礼的人文氛围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乡土社会文化。这些不同地域特色各异的文化构成乡村旅游发展的厚实的文化资源基础。
乡村旅游的游客大多为城市居民,高楼林立的压迫感和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让城市居民对乡村的宁静悠闲产生向往,希望到乡村体会回归自然、释放自我的感觉。而且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祖籍在农村,他们对乡村的牵挂始终是心中抹不去的乡愁。所以,乡村旅游对城市居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是乡村旅游能够兴盛发展的需求侧基础。
农村改革40 多年,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必须承认,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逐渐失去吸引力,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乡村社会缺乏活力,城乡差距拉大。改变这种状况的最根本途径是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旅游首先能拓展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其次能促进与农业相关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观光旅游业(第三产业)必定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第二产业),通过加工、包装、品牌打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反过来又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经济利益驱动了乡村的内生动力,激发了乡村的发展活力,乡村旅游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手段之一,让农民产生投入建设的供给侧需求。
1998年,原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主题,在我国第一次兴起了乡村旅游热。发展之初,关于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散见于国土资源、文化、农业等其他行业的相关政策中。2006年8月,原国家旅游局颁布《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促进农村旅游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之后,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政策开始密集发布。2007—2022年16年间,共计有13年的中央1 号文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出了部署,如2022年1 号文件要求“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此外,专门针对乡村旅游的文件也纷纷出台,如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等12 个相关部门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同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文物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7 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除宏观性指导意见外,支持乡村旅游建设的具体措施性文件也应运而生,如2019—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评出三批共计1199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而在2019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就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明确在未来5年中国农业银行将提供1000 亿元人民币意向性信用额度,用于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开发。2020年旅游业遭遇疫情重创,2020年7月,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之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统筹做好乡村旅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场复苏有关工作的通知》,促进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地,推进乡村旅游复工复产复市。
舒伯阳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中国乡村旅游政策大数据监测网络平台”,通过全面搜集和研究1989—2018年国家层面颁发的乡村旅游政策文件,总结出乡村旅游政策的演进特点:1.乡村旅游政策的数量和结构与乡村旅游阶段发展特征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意志导向;2.伴随乡村旅游发展推进,相关政策发文主体层级逐步上升,发文部门日趋多元,政策统领性与协同性不断增强;3.乡村旅游政策的内容和体系始终与国家战略目标相契合[9]。
相较于国外的乡村旅游,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逐步兴起。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模式大致发展为以下三种。
1.农家乐
农家乐是最早出现的乡村旅游模式,主要集中在景区周边和城市郊区,最初由这些区域的农户瞅准商机,以家庭为单位自发发展起来,主要活动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向游客提供低廉的餐饮和住宿服务。农家乐因在最初发展时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农户看重短期经济利益,提供的旅游产品单一雷同,游客基本上属于过客性质,简单消费一下就离开,休闲性和参与性不够充分。近年来,农家乐开始规模化发展,经营逐步规范化,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2.特色农业基地
随着乡村旅游扶持政策的加大和人们深入乡村、了解乡村的渴求的增长,既能够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又能够让游客休闲游览并深度参与的特色农业基地逐步兴起,比如果园、茶园、酒庄、奶源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游客可以参观现代农业技术、参与农事活动,甚至可以投资合作。农业基地旅游同时带动了当地特色美食、特色民宿、休闲娱乐的发展。特色农业基地经营方式为政府、公司、社区和村民共同参与,充分体现了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
3.景区
为实现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各地政府鼓励村庄景区化、乡村旅游精品化。景区化的乡村旅游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引进外来资本,对拥有独特自然景观、人文风貌,传统文化保持完好的乡村进行景区化开发改造和管理经营。景区化后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与原始乡村比较起来,公共设施大为改善,餐饮、住宿、娱乐、康养都按规划配套发展,游客可以在此享受轻奢型、微度假、慢节奏的乡村休闲新生活。景区化的乡村经营方式也是政府、公司、社区和村民共同参与,旅游产业成为此类乡村的重要经济支柱。
剔除新冠疫情的影响,已经在实施乡村旅游的县市乡都通过乡村旅游改变了农村的单一经济结构,不同程度地达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但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普遍的痛点和问题,需要及时认清并在后续发展中纠正。
1.生态破坏
各地在对乡村进行旅游开发的初期,容易将经济利益视为压倒性的目标,生态环境被忽视。如农家乐开发阶段,为快人一步抢占市场,农户简单搭建起餐饮、住宿设施,无暇顾及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在乡村景区开发过程中,为了建造游乐设施、大型宾馆等,存在毁林平地、填湖造地等破坏生态的现象;在旅游旺季,乡村景区不顾接待容量,超量接待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和影响。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原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组成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在深入研究了影响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后,指出我国旅游业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生态与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与旅游需求的快速扩张形成强烈反差;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是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10]。有学者选取了我国30 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建立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加权法计算2010—2019年各省份指标的评价指数,对我国省域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近十年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大量省份由旅游滞后型转变为生态环境滞后型。尽管我国 2016年开始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但按照目前形势而言,生态环境发展短板短期内并不会消除,未来应当重点予以关注”[11]。
2.文化迷失
当乡村由相对原始的封闭状态转变为对国内外游客开放的状态时,随游客而来的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地对乡村本土文化产生冲击。通常而言,“由发达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并会促使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12]。乡村旅游的游客一般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对乡村本地居民而言,有一种天然的高级感,因此本地居民会在衣着打扮、言行举止、生活方式上模仿游客,长此以往,乡村居民在外来文化中迷失自我,对城市文化的迎合使得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别逐渐消弭,乡村的地方特色不再显著。
另一种情况是乡村改造过程中盲目追求市场利润,旅游场所过于商业化,乡村本土文化让位于商业文化。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比如原本古朴的历史村镇,经过旅游开发后,村镇主街沿街古屋改造成面向游客的商铺或酒吧,并且售卖的商品大部分不具本地特色,而是来自义乌批发市场;不谙经营的本地居民无奈搬离村镇主街,商铺由外来商人经营,生活性的村镇逐渐变成商业性村镇,乡村本土文化中断甚至丧失。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阳朔的西街,有学者对西街多次田野调查后总结道:“他们的繁荣和扩张所表征的并非西街的地方性,更多的是与其他旅游地并无二致的现代旅游消费文化,而西街也在此过程中逐渐走向‘非地方’”[13]。“地方性”即一个地方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质,对于乡村来说,丢失了乡村文化即丢失了地方性,意味着其核心吸引力的丧失。
3.人才缺乏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实施必然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旅游产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式服务,每个环节都需要合格的服务型人才。乡村旅游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精加工等需要技术型人才。除此之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能组织好各产业内部运作、协调三个产业之间高效对接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解决人才需求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当然是启用当地人才,而且实施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农民富”,本地村民应该也必须作为主体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中,让村民在该产业的经营服务中获利。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乡村人才外流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都进城谋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乡村子女不愿返乡就业,留在乡村的人才数量不足、年龄老化、受教育程度偏低,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良性发展的一个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乡村旅游也应该从遍地开花的高速增长状态及时转向注重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已出现的问题,本文从生态、文化、人才三个方面提出解决路径。
优美的田园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地方性,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起点,乡村旅游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守护好这个起点。
首先,政府和投资公司在开发乡村旅游之时,要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维护好当地的农业生态,保护好当地的农业自然景观,杜绝“开发性”破坏。事实证明,单纯的旅游产业非常脆弱,如果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过度依靠旅游产业,其抗风险能力就弱。其一,旅游产业本身一直都存在淡季和旺季之分;其二,在重大事件或灾害面前,旅游产业不堪一击,比如疫情期间,全国的旅游景区全部关闭。因此,乡村要产业兴旺,还是应以农业为本,“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二者互相补充、协调发展”[3]1603。把农田、林地、渔场、牧原等原生态的乡村风貌展现给游客,邀请游客参与农事劳动,体会耕种和收获的快乐,这样农味十足的乡村旅游会让游客恋恋不忘,甚至可能多次重游,由此,旅游业和农业都能得以持续良性发展。
其次,游客的到来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支出的占比,如“建设垃圾治理、污水整治、环境保护的纵向机制,改善乡村环境质量;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实施乡村旅游地区公厕无害化、生态化改造”[14],提升游客的舒适感和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感。
2018年5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乡村旅游开发要不忘留住绿水青山、守住绿水青山,用生态和谐的美丽乡村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乡村祖辈在劳动和生活中长期形成和积累下来的原生态文化同样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地方性之一,这些先辈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文化,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科学、艺术、教育价值。然而在城市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许多乡村文化正在没落,甚至消失,我们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不让这些文化从人类的记忆中消失。
如何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许多学者提出了旅游活化这一路径,即以旅游驱动乡村的文化要素活起来,达到文化活态传承的目的[15-18]。对文化的旅游活化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客观主义的活化模式,即博物馆模式;建构主义的活化模式,即实景再现模式;述行主义的活化模式,即舞台化表现模式。”[19]具体到各乡村,就需要根据自身的文化资源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模式来活化。
博物馆模式适合展示古代农具、古代生活器皿、古籍、族谱、古文物等有形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等展示民俗文化。如位于苏州市东山镇陆巷古村的陆巷社区博物馆,原址为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尚志堂吴宅”,馆内收藏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青铜器、玉器、乐器、刺绣、戏装等,展示了江南古村落的风貌及生活方式。
至今仍在发挥生产生活功能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如村落建筑群,则适合采用建构主义的实景再现模式,尽量保留原貌,仅对内部结构进行改善,以适应现代生活,典型的例子有福建土楼、湖南上甘棠村。乡村地方性的生产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适合采用实景再现模式来活化,乡风民俗、岁时节令、民间曲艺、传统竞技等都可以实景再现,并邀请游客参与其中,村民和游客共同在真实的活动中让乡土地方文化得以延续。例如,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羌年(羌语称日麦节),是四川省羌族人民庆祝羌族新年的传统节日,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庆祝羌年的人越来越少,陷入即将失传的险境。1988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将日麦节确定为羌族同胞的法定节日,此后每年羌族地区的县镇乡都举办庆羌年活动,2019年起举办羌历新年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达到了旅游活化的目的。实景再现模式利用的是“用进废退”的动态进化论思想,乡土文化在这种模式中以活的姿态得以传承和发展。
通过舞台化来表现活化文化的例子也很多,舞台化活化能在短时间内将一个地区的文化精华向大量观众传播,最著名的如广西桂林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演出推广了广西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的故事,还通过故事情节传播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再如湖北宜昌《梦回车溪》演艺秀展示了山歌对唱、大型哭嫁等传统土家文化。
旅游活化不仅起到了很好的对外宣传作用,还促进了乡村本土文化的真正复苏与发展,唤醒了当地乡村的集体文化记忆,“提升地方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具有持续吸引外来游客或新居民的机制”[20], 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互相促进的局面。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对乡村文化活化的目的是使乡村本土文化得以再生,乡村在开发文化活化项目前一定要深入挖掘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开设的文旅活动项目必须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打造真正具有本土特色的文旅乡村,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牌,避免同质化开发。
针对乡村空心化、人才缺乏的问题,需要从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三个方面来努力。
1.培养人才
留守乡村的村民对外界的发展了解不多,缺乏创新意识,但他们是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主体,所以非常有必要通过专业培训与教育提高村民对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的认知,帮助他们增强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一方面,对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村民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乡村旅游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村民按自身特长和意愿加入不同产业,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所以可根据村民的岗位为他们分别提供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产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礼仪、导游讲解、烹饪、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培训。同时,对乡村干部提供景区管理、生态环境建设、旅游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形式可以是开办乡村夜校或技能培训中心,邀请高校教师或相关领域专家定期授课,或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
另一方面,乡村可依托本科或职业院校定向培养村民及其子女。村民及其子女在高校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有利于提升整体文化素质。合作院校应针对此类定向培养人员开发适合学员返乡后投入乡村建设的课程,让村民及其子女返乡即能上岗,所学皆能所用。定向培养需要各省市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如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制定政策,依托浙江农林大学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依托浙江农林大学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定向培养基层林技人员,定向培养生本科4年免学费,毕业后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和基层林业技术机构工作,签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201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同年起,高职院校采用扩招的方式招收社会考生(含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对扩招学生采用弹性学制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为村民及其子女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高职院校在招收扩招生后,要注意开发相应课程与乡村产业对接,比如为来自旅游开发地区的村民及子女开设乡村旅游开发、乡村规划设计、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视频制作等课程,填补乡村这些方面技术人才的缺口。
2.引进人才
培养人才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在急需人才的情况下,人才引进是最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首先,地方政府、投资企业和乡村村委都应出台政策,吸引有志于投身乡村发展的大学生、农村户籍大学生、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等返乡就业。其次,推进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建设,通过房租、水电费减免,提供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文化、艺术、设计、科技、经济学等领域的大学生、专业人员、甚至城市居民等在乡村开创中小微企业,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创、营销和服务水平。再次,邀请能人返乡。早期外出谋生的村民,经过多年的奋斗,有部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人脉,也有了创业和管理经验,村三委可以向这批从乡村走出去的能人发出邀请函,并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如优惠的资金信贷政策、创业补贴、提供场地、减免税费等,从情感上打动、从政策上支持能人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能人返乡能带回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并通过自身的人脉招募到更多的投资者。如湖北武汉黄陂杜堂村在返乡能人葛天才的带动下,对村庄进行统一改造,实行景村一体化发展,杜堂村逐步从“空心村”发展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外来人才的引进丰富了乡村人才队伍,改善了乡村人才结构,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3.留住人才
培育人才、引进人才,最后还要能留住人才。要留住人才就要为人才提供有发展前景的工作环境。投身到乡村旅游建设的各岗位人才,无论是基层的服务人员,还是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抑或返乡创业的管理人员,都应该给他们创造职业成长的空间,如“使事业编制、专业技术职称、经济待遇等资源向乡村倾斜,把到乡村基层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21]。另外,通过设计合伙制、奖励机制等合理的分配机制留住人才。
想留住人才还要为人才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政府需要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乡村的住房、通讯、网络、交通、物流体系建设,让人才能安居乐业;加强医疗、教育、养老保障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人才的看病就医、子女教育、养老保险等后顾之忧,让人才能够安心留在乡村就业创业。
人才是乡村旅游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基石,在人才储备问题上,地方政府和乡村基层组织一定要主动而为,出台政策、创造条件、多措并举,逐步使人才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成就聚集年轻人、技术人、创业人的人才济济的乡村。
我国的乡村,自然资源禀赋佳,文化特色鲜明,在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导和市场层面的供需双向需求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好资源优势,利用好一方乡土,同时也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守护好一方乡土,使乡村的生态、文化、人才、产业、经济各方面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模式,通过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从而逐步实现2018年中央1 号文件中设置的目标任务: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