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配配 杨爱杰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9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航指路。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
“川江”是指四川省宜宾市至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上游河段,川江支流众多,多发源于高原山地,流经深山峡谷,落差巨大,水量丰富。川江绞滩站作为重庆市首批的工业遗产,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沉淀,对重庆及沿江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力。2003年6月,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川江绞滩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其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珍贵文献资料和精神力量仍然具有时代价值。以川江绞滩站为物质载体,逐步形成的“川江航道精神”具有独特的内涵意蕴,在新时代航运事业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为传承川江文化和弘扬“川江航道精神”,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川江文化的开发保护,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积极开展了川江文化的挖掘传承工作。新时代保护和弘扬川江文化,需要立足于社会实际,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创新性转化,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川江文化和“川江航道精神”。
物质载体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传承精神文化的物质产品,通过载体取得的基因符号是我们的精神产品[2]。例如,在工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工业文化精神和工业文化基因都离不开工业遗产这个载体所提供的“物质产品”,没有这一“物质产品”,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则会缺乏实际性和客观性,其精神生活也会变得乏味,这说明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川江航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是承载精神基因的物质产品。“川江航道精神”起源于古时的苦力拉纤,即“滩夫”,丰富于百年来川江绞滩的伟大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3]。这表明了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产品决定精神产品,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精神产品需要借助物质这个实践载体呈现出来。“川江航道精神”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其发展起来的物质载体。目前根据现有资源,“川江航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有以下三类。
物质载体的直接客体对象是指某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物,一般包括具体文物、遗址、遗迹等具体实物。“川江航道精神”物质载体的具体实物主要是指川江绞滩站在类的工业遗产,其中川江绞滩的历史文物包括:绞滩指挥旗、绞滩船名牌、船令钟等,船标方面的煤油航标灯、水泥标志船、老式航标船,最早船员制服、信号台照片、老式测深仪、八角舵盘、各个时期的工作证、老交换机等。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作为有形的物质载体,承载着无数个川江航道人的精神追求,呈现了“川江航道精神”的丰富内涵。
“川江航道精神”物质载体的精神客体对象,包括文艺工作者创造出来的系列文化产品,如宣传标语、小说、诗歌、歌舞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川江回忆录和其他创作作品等[2]。例如,在木船航运时代,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只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为了协调步伐和鼓舞士气,船工们就在号子声中掌握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逐渐形成了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是三峡地区的船工们拉纤、摇橹、推桡时唱的歌谣,是“川江航道精神”发展起来的精神客体对象。由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策划、川江文史研究者陶灵编著的《川江记忆》,是第一部反映川江航道古今治理的纪实文学作品,是“川江航道精神”得以丰富的精神客体对象和弘扬的物质载体。
从古至今,从事于川江航运事业的船工们和见证川江绞滩的亲历者们都是“川江航道精神”物质载体的主体对象。如川江第一绞滩人——肖方木,他作为“川江航道精神”发展的主体对象,将其一生奉献给了川江航运事业,创造了连续33年无绞船事故的优异成绩,以高尚的品质和价值追求影响着无数个川江航道人。重庆市航道局对亲历者和见证者进行人物专访,根据相关口述材料和对绞滩资料的数字化梳理形成了《川江航道绞滩大事记》,印证了川江绞滩的发展历史,使川江绞滩更加生动、翔实地呈现在大众视野,更好地宣传和弘扬川江文化和“川江航道精神”。
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川江航道精神”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存在形式,离不开川江绞滩的工业遗迹、遗物、遗址等在类的具体实物,离不开文艺工作者创造出来的系列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离不开川江航道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离不开多种形态下的物质载体。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物质载体,使这些物质载体获得“新生”,不被时间所淡忘,“川江航道精神”才能达到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目的,才能具有独特的内涵意蕴和时代价值,才能在新时代实现赓续发展。
航道工人作为川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川江航道精神”焕发出蓬勃生机的重要物质载体,其口述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形载体,“川江航道精神”借助这些精神主体及其口述史在新时代闪耀着独特的内在意蕴。
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是每一个川江航道人的精神追求。西南地区多险峻,蓄水前的川江是典型的峡谷河流,山岭险峻,滩多流急。重庆至宜昌间660 公里航道有险滩128 处,甲级险滩35 处,狭窄单行航道46 处。绞滩是设置在急流险滩上游的助航设施,对无法自助上滩的船舶船队实施牵引上滩,被称为川江航道上的“大力纤夫”。但因绞滩设备笨重、体积大,川江险滩大多处在悬崖峭壁、乱石嶙峋的河段,既无码头,又无趸船,绞滩管理委员会向一些轮船公司借用趸船和起重机械,才得以完成绞滩设施的安装工作。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川江航道人不变的奋斗底色。川江航道人作为“川江航道精神”物质载体的主体对象,在他们身上总能看到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和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川江绞滩站设施简陋,工作环境艰苦,绞滩技术欠缺,除了少部分蒸汽机绞滩外,其余都为人力绞滩。即使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油榨碛绞滩站工作人员们也能做到“有请必绞”的工作方针和服务理念,同时为了保证行轮安全快捷过滩,高效优质完成船舶绞滩任务,始终坚持“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行轮一分难”的服务宗旨。不论什么年代,川江航道人都始终秉持着“有请必绞”的敬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以自己的拼搏付出、奋发进取汇聚成守护川江航道的磅礴力量,正是因为有了这群爱岗敬业的川江航道人,“川江航道精神”才有传承的精神主体。
“在最需要的时候拉他一把”,是每个航道人的座右铭。当代著名作家、诗人雁翼1976年5月在川江三峡体验生活时,看到绞滩船的施绞过程后吟唱道:“拉他一把,拉他一把,在他最需要的时候……”[4]。恰如其分的比喻,非常形象地描绘了绞滩工人之间互帮互助、相辅相成的和谐画面,赞颂了绞滩站的作用和功劳。绞滩船的作用是助力,利用机械设备帮助上行船舶安全过滩。每当轮船逆流而上无法自主穿过险滩时,就会拉响一长一短的汽笛声,当绞滩站接到这个请求施绞的信号后,就会派一艘机接船牵引着一根钢缆绳开到需要上行的轮船旁,把钢缆绳拴在被绞船头的缆桩上,而绳子的另一头则在停靠在险滩上方岸边的绞滩船上。绞滩船上的指挥员拿着旗子指挥,船上的卷扬机慢慢转动,缆绳牵引轮船使其慢慢前行,最终牵引上滩,整个助力的过程就是施绞。
川江绞滩作为助航设施,从诞生之日起,只要有人需要它,无论条件如何艰险,它都义无反顾“站出来”拉一把。绞滩船“拉他一把”助力其他船只过险滩,绞滩工们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助力绞滩船,这些共同奋战的场景正是“川江航道精神”的真实写照。正如绞滩工肖方木所说:“一人一双手,办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大山能搬走”,他们亲如一家,每一个人都在奉献自己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因为川江航道人团结一心,披荆斩棘,战胜了无数个山体滑坡和险滩恶水,才能促使川江航道运输平稳运行,才能促使川江沿岸地区带来经济发展。
历年来航道每次出现安全事故,不同年代的“航道守护人”都会主动请缨,毫不犹豫地冲在前线,积极完成各项艰难任务。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绞滩职工们都坚持定期巡航,维护航道;不管是炎热的盛夏,还是寒冷的隆冬,即使绞滩工人们忍饥挨饿,战枯斗洪,也会坚持不懈地守护辖区航道的安全畅通,为川江航运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其中优秀的绞滩技师郑家林在鸡扒子大滑坡这场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毫不退缩,主动请缨,力挽狂澜。郑家林在航道工作生涯中兢兢业业几十年,他先后转战泄滩、青滩、冷水碛滩、喇叭滩、鸡扒子滩等多处,一生没有离开过川江绞滩,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与年华都奉献给了川江航道。
川江航道人舍小家为大家,有千千万万个“航二代”为川江航运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航二代”肖凤林眼中,自己的父亲肖方木长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里,即便是家中至亲生病住院也来不及照顾。在父亲肖方木的影响下,儿子肖海兵成长为一名船长,女儿肖凤林不仅成为一名川江信号员,而且成长为优秀的信号台台长,他们都将其一生奉献给了川江,成为川江航道“守护人”。虽然绞滩站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一代又一代川江航道人在守护航道上所遗留下来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无数个航道人,他们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新时代仍然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在奋进新征程的伟大时代,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像川江航道人一样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做社会发展道路上的“点灯人”。
“川江航道精神”内涵意蕴的这三个方面具有内在耦合性,在价值目标上相互接近,在情感上相互嵌入,在实践指向上相互融合。“有请必绞”的敬业精神体现着川江航道人的价值追求;“拉他一把”的互助精神彰显着川江航道人的精神特质;“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展现了川江航道人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三者贯穿于川江航道人社会实践的始终。
“川江航道精神”厚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其中包括了丰富的红色文化、抗战文化、航道文化和长江文化等在类的优秀文化。依托文艺工作者所创造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在内的有形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文化承载意义,以其自身的独特性赋予“川江航道精神”新的价值意蕴,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川江绞滩站建立以后,长江船舶航行数量逐步增加,物资运输保障安全畅通,峡区人互通有无,他们将当地的土特产品运往山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川江水道也成为了长江沿线省区物产流通的黄金水道,带领建在长江边的重庆城一步一步走向繁荣。川江绞滩站的设立很大程度上给川江沿岸地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促进了当地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沿岸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力量是以物质力量为基础的,并反作用于物质力量,两者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5]。在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中,广大的航运工人尤其是大批劳动模范作为传承“川江航道精神”物质载体的主体对象,他们积极参与到守护航道的各条战线中,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创造了中国速度,谱写了一曲曲抗洪赞歌,见证了川江航运事业的一步步繁荣,充分体现了航运人在新时期的担当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精神力量离不开物质载体,新时代应充分发挥长江航运事业中的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带动和价值引领作用,传承“川江航道精神”。“川江航道精神”引领新时代航运事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更多“守航人”,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长江航运工人队伍,为长江航运事业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在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中积淀精神力量。
川江绞滩历史悠久,川江文化承载着地域、行业、民族、时代精神价值。在川江绞滩站锤炼形成的“川江航道精神”蕴涵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虽然绞滩站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遗留的绞滩7 号、18 号绞滩船和近百年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沉淀着浓厚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资源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家园,是时代新人肩负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6]。红色文化是红色历史、红色符号与意义的统一,川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深化川江绞滩中的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丰富了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拓宽了红色文化学习渠道,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系列的川江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是传承“川江航道精神”物质载体的精神客体对象,通过这些精神客体对象,能够满足社会主体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生产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社会实践。以“川江航道精神”为价值取向发展起来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如《川江号子》《川江记忆》等优秀文艺作品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思想境界,弥补了川江社会记忆中的空白,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传承川江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作为重庆市首批工业遗产的川江绞滩及相关文化资源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所遗留下来的川江文化基因逐渐被大众所熟知,深度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使“川江航道精神”体现出它的时代价值,成为传承川江文化的存贮器。
在航运发展中形成的“川江航道精神”,在新时代展现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是伟大航运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川江航道精神”不仅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时代新人,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7]。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下的公众呈现着年轻化趋势,但由于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涌现出了许多错误观念,加上网络舆论具有导向性和干扰性,会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判断,不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习近平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8]。“川江航道精神”内涵丰富,继承和发扬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等优良品德在类的中华传统美德,承载着川江航道人的英勇事迹和价值追求。将“川江航道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不仅能发挥“川江航道精神”的育人价值,还能提高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培育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对“川江航道精神”的学习,能够使青少年们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美德,能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能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川江航道精神”的育人价值不仅表现在丰富个体思想境界,增强个体活力与创造力,促进社会个体全面发展,还能将“川江航道精神”内化为个人的精神需求、个人意志,实现个人精神价值与社会精神价值的统一,使之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传播器。
“川江航道精神”的时代价值包括了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在于为长江航运事业蓬勃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是长江航运事业发展的推进器,是传承川江文化基因的存贮器和弘扬川江文化的“根”与“魂”,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传播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新征程上,只有立足于“川江航道精神”的物质载体,多层次、全方位地保护利用具体实物、川江文化作品、文艺作品和口述史,才能在新的交汇点上发挥“川江航道精神”固有的价值,为实现丰富社会主体的精神生活提供不竭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与价值引领。
工业遗迹好比历史的照相机,记录着川江航道的发展历程,即使蒙上了岁月的尘埃,但其文化底蕴并没有被时光掩埋。工业遗迹、遗物、遗址是传承“川江航道精神”的有形物质载体,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物,要发挥这些有形载体的功能,就要保护好这些具体实物。现今保存完好的绞滩7 号、18 号绞滩船、历史文物和近百年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是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都是传承“川江航道精神”的物质载体。
依托川江绞滩丰富的馆藏资源,积极开展长江文化的挖掘传承工作,对现有川江航道的实物档案进行展存;做好文物修复以及绞滩故事的编写,开设档案类博物馆。立足工业遗产和珍贵文献资料这些物质载体而设立起来的档案类博物馆,不仅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而且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绞滩的历史和价值,使得川江绞滩在大众面前呈现出更加准确、生动的形态。川江绞滩站所遗存下来的工业遗产作为“川江航道精神”传承的物质载体,在新时代注重川江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深挖其特有的价值,能够促使“川江航道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激励着千千万万个航道人砥砺前行,自觉发扬航道精神,为发展长江航道事业贡献力量。
物质载体是一部活着的历史,虽然以往的宣传方式很重要,但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化技术的创新为弘扬“川江航道精神”提供了新的方式,要借助数字媒体化技术展示具体实物和宣传“川江航道精神”工业遗迹、遗址、遗物。首先,要积极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媒体传播手段,实现对川江航道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同时运用多媒体和5D 数字技术布展陈列室或电影室,演示或者体验绞滩,以全新的视角带领人们走进川江绞滩背后的故事,以身临其境的感触领悟川江航道人的“三特精神”,让其具有观赏性和代入感。其次,创新多方位的交流学习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微电影、网上直播、短视频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增设川江绞滩相关论坛。依托社会记忆创设学习情境,让川江航道文化走入大众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鼓励人们学习弘扬“川江航道精神”,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通过挖掘绞滩7 号等在内的工业遗产,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绞滩资料开展数字化工作,以及在川江绞滩发生的那些精神不朽的人和事,较为系统地梳理绞滩的价值,可将其打造成展现航道发展历史、传承航道精神的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基地,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川江航道文化以及“川江航道精神”,更加有效地激发起航道青年对航道的认同感与使命感,为长江航道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奋斗。
百年历史激荡,工业遗产见证荣光。“重视工业精神的凝练塑造和工业文化的传承发扬”[9],促使工业精神和工业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川江文化在百年的历史沉淀中产生了大量丰富的文字宣传资料、图片资料、影视资料等,为弘扬“川江航道精神”提供了物质载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以优秀文化为创造源泉发展起来的相关文艺产品、文创产品和文旅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体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发扬“川江航道精神”,需要立足于川江文化,以川江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贴近人民大众生活的文创产品,挖掘创意灵感,通过美学设计与文化包装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深度,同时大力发展相关文化产品的配套设施,即相关互补产品,以此拉动川江文化产业发展,促使“川江航道精神”走进社会大众的社会实践中。如依靠川江文化发展起来的《川江号子》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表演和文化教学上,在传承和发扬川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体系,不仅使得川江文化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形成的文化产业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地文化传播和旅游的“名片”,同时在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中发挥出重大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抓手和重点发展方向。但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和部分学习内容错综复杂,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们很容易受到迷惑,因此需要挖掘优秀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真实发生的事件作为教学的案列,才能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蕴含着多种文化的川江绞滩,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为川江保驾护航,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首先要讲好川江故事,《川江航道绞滩大事记》中记载了许多川江航道人的英勇事迹,深入研究这些事迹,根据川江绞滩亲历者的记录编写川江绞滩故事集,运用互联网多形式地进行传播,发扬川江航道人的“精神”。其次将川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深入开展研究,将川江文化以及川江人物事迹运用到课堂教学和实际的学术研究中,挖掘川江文化内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真真切切地反映川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追求,引导学生们向上向善。红色研学是贯彻“教育即生活”理念的社会拓展平台,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10]。最后打造课外教学实践基地,根据川江绞滩所遗留下来的工业遗产和珍贵文献资料,打造青少年实践学习基地,以创新实践学习的方式,使其置身于川江绞滩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亲身体验川江航道人的伟大,促使青少年们将“川江航道精神”内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和工作中砥砺前行,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川江航道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当代传承,其有形载体是孕育“川江航道精神”的物质主体,要保护好川江绞滩的工业遗产,创新发展物质载体的不同形式。深挖工业遗址、遗迹、遗物,打造川江航道博物馆;依托数字化媒体技术,创新川江文化交流实践传播平台;整合川江丰富的文化资源,促使川江文旅融合;创新文化传承方式,依托“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打造研学教育阵地,通过这些实践路径传承“川江航道精神”的良好风气,实现“川江航道精神”的赓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