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 融入大学生使命意识培育探析

2022-04-07 10:05
文教资料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中国化中华

张 新 王 毅

(烟台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两个结合”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在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中再次强调、在党的二十大中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的理论精华和实践总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该论述在精确定位中国具体实际、深度融合中国特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使党的任务得以明确、党的初心使命再次彰显。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富有激情与活力的中坚力量,要使其肩负起党赋予的为人民谋幸福、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培育其自发自觉承担起党的时代任务的使命意识,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厚植中华优秀文化为其补足精神之钙,把握中国具体实际提升大学生对自身及国内外局势的认知,持续践行 “两个结合” ,为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使命意识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引领。

一、 “两个结合” 是培育大学生使命意识的历史使然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不断践行 “两个结合” 的过程中,中国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充实。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梦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1]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世界的未来和人类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大学生使命意识教育,在进行教育和为中国发展指引方向的过程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历史文明和时代背景相结合,勤于分析和明确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扬弃中华传统文化,坚持以生动活泼的、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独具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进行教育和指导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理论实践创新和经验总结中,伟大建党精神亦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使命意识提供内生动力。

(一) “两个结合” 所赋予的使命担当

十月革命打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大门,《共产党宣言》阐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大学生为首发起的五四运动及其思想解放运动革新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赋予了共产党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和历史使命,其在中国的实践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为中国人民的民生福祉,直至为今天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并踏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涌现出一代代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挥洒青春、接续奋斗、担当使命的大学生。

“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化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将有效灌输科学理论、培育青年使命意识作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任务。 “两个结合” 是新时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和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践行 “两个结合” 的过程,遇见不可调和的矛盾都是在两个结合的践行过程中找到答案,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明确将其概括为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践行 “两个结合” 为中国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使得破解发展瓶颈、争取人民解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遇见的诸多困难迎刃而解。 “两个结合” 的成功实践亦启示大学生要铸牢使命意识,在作为实践主体和运动客体及其在主客体相互交融转换的过程中,持续践行 “两个结合” 。

(二) “两个结合” 所取得的理论成就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2]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文豪教授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层面深刻分析了 “两个结合”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指出: “两个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机理的深度诠释、根本经验的深刻提炼和时代诉求的深刻关怀。[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实践 “两个结合” 的过程。党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接续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庞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其艰辛的探索与理论的总结更是离不开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群体的参与。这一庞大而又具有深远指导意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指导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世界上渴望独立发展又不知何去何从的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方案。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力量和中国未来理论创新创造的关键力量,在学习党的理论创新史和党的最新理论硕果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对深厚理论的吸纳,而且对于其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使命意识内驱力的培育和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两个结合” 所取得的实践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实践性,传达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原则,不断结合中国历史上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实践,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通过不断深入基层调研不同时期中国的民生、经济,调整国家政策,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国家重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熟悉的话语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大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它正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在马克思主义斗争性的指导下,结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所处境地而发起的。这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为全国性的救亡运动打下了基础,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新时代大学生需要汲取党的伟大历史经验,深化践行 “两个结合” ,致力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幸福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实践。

“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4]毛泽东同志是率先提倡和亲身践行 “两个结合” 的楷模。他在深研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熟稔国学经典的基础上,深入群众内部,亲身体验人民疾苦,切身感受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将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深湛造诣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培养了饥寒交迫中人民的自信心,为贫穷落后的中国找到了正确出路,在结合、实践和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邓小平同志不仅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关于温饱社会、小康社会的构想也是分别借鉴了孟子和儒家学派的表述,使得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话语体系展现出来,从而真正成为为国为民所用、可以解燃眉之急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 “两个结合” 运用得淋漓尽致、在其讲话中引用的历史典故俯拾即是,从国家大政方针到基层实践再到大学生教育等方方面面随处可见践行 “两个结合” 所取得丰硕成果。当今时代,亦有无数青年大学生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奋斗在抗疫的一线、扶贫的一线、科技创新的一线,挥洒自己的青春,身体力行践行初心使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90 后” “00 后” 现已担起国家大任,投身于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中。

二、 “两个结合” 是培育大学生使命意识的客观需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学生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在世界高度开放、各国文化多样复杂、多种意识形态不断交织的当今时代,大学生既面临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大环境下,如何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为大学生铸牢历史使命、补足精神之钙,融合 “两个结合” 的教育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 “两个结合” 理论的提出为新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其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和价值体系的性质对于激起大学生的共情和共鸣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两个结合” 是提升内在动力的要求

内在动力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整体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大学生担当使命的内心驱动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大学生使命意识又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铸牢大学生使命意识需要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寻求二者的契合与融会贯通点,并用大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表达出来。这便是结合具体实际,在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博性中激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中之所以可以做到始终践行、不断升华 “两个结合” ,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认同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二者有许多的相融相通之处。比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在几千年前就倡导构建大同社会,这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建构的 “共同体” 虽然方法路径不同,但是他们的主旨是一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地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命共同体” 等共同体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成果。深刻把握、悟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才能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理解这个理论,增强其认同感。

同时二者又是有所区别的,中国具体实际可以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它是指现存的具体事物及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所呈现的具体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它是指经过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所形成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及思维方式。只有始终发展和践行 “两个结合” ,才能从物质和意识层面全面把握中国的问题与实际,才能将其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发挥不同的效果、解决不同的问题。践行 “两个结合” ,创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于提升国家内生动力和国际地位、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 “两个结合” 是应对外部环境的需要

外部环境是指国内外大环境及大学生成长学习生活的小环境。进入后疫情时代,国际环境复杂,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使得大学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此外,科学技术水平飞速提升和理论知识不断充实,人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思想变幻莫测,大学生正值人生阶段中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易于接受新思想、乐于传递正能量,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大学生成长在物质充足、生活较优越的和平年代,社会实践经验不足,难以辨别信息的正误。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 “普世价值” “文明冲突” “个人主义” 的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今天,铸牢使命意识需要高校教师深化践行 “两个结合” ,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寻找践行切入点并亲身实践 “两个结合” ,营造校园大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的 “校园共同体” 文化氛围,巩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大局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年来根植于中国的沃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形成了强大的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勇于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儒家思想文化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君子的使命责任和践行引领;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下写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晚清林则徐亦具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家国情怀和人生追求。这种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精神与马克思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相结合,将使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意识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三) “两个结合” 能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

激发内在动力和应对外部环境,都是当下铸牢大学生使命意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都需要结合中国大环境和大学生成长的小环境,结合深入中国大学生骨髓的文化基因和思维方式,找到矛盾产生的根源并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可以不断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从而避免 “教条主义” “本本主义” ,焕发生命活力、常用常新。践行 “两个结合” ,即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创新与升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以此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发展性,也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践行 “两个结合” 。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在当今时代以不同的方式重现;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历史积淀,渗透在人类价值观和精神谱系中。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每个个体都是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能割裂历史谈当下的矛盾,应该把矛盾放在历史的整体中去把握和理解。

毛泽东指出: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6]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两个结合” 为铸牢大学生使命意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发展指明方向,也是其重要切入点。大学生使命意识培育工作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直作为高校重点关注、重点研究的项目课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照本宣科现象仍然存在,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课程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教师对理论的解释以及对理论的现实指导作用关联性不足,使得大学生对其兴趣不大、只背理论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结合当下时政和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是当代思政课教师及理论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学生的教育背景和思维方式各异,如何在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寻找共鸣,践行 “两个结合” ,迫在眉睫。

三、 “两个结合” 是培育大学生使命意识的必由之路

“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7]大学生使命意识培育是思想价值引领极其重要的部分,需要高校践行 “两个结合” ,积极探索并用好深化培育大学生使命意识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与此同时引导大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使命意识培育过程中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和发展、课程思政的有效探究以及选择性必修课作用的充分发挥,是铸牢大学生使命意识的主渠道;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红色基地鲜活教材的充分应用,是铸牢大学生使命意识的主阵地。在探索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全过程中, “两个结合” 需要为其提供灵感。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融合第一个相结合,与大学生所处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同时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互交织;在实践的过程中,关注学生行为与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跨学科交流,将普遍性教育与个体性教育相结合,以此铸牢大学生的使命意识。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学术研究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使命意识教育的主渠道。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其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大方向,做好高校教师、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学科创新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和方向引领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研究及学术研究要以 “两个结合” 为原则,着重解决当下的问题,增强课程感召力,发挥铸魂育人的功能。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机制,鼓励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精神等有机融入大学生课堂中,达到盐溶于汤的效果,使中国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大学生的每一个细胞中。

(二)深化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可以发挥每一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充分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和情怀融入课程中。牢固树立 “三全育人” 理念,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思政工作与课程教育同频共振。基于 “课程思政” 的专业课课程改革,首先,高校各专业课教师必须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国家的理论旗帜作为自身实践的方法论,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辅导员和班级导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也要坚持学习,以身作则。同时在组建班级活动和进行班会教育、党课教育时,引入时政的元素、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用 “四史” 中的英雄事迹与民族精神感染新时代大学生,引导其树立远大志向,巩固大学生的使命感,增强齐心向党的凝聚力,以此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改变专业教师教书与育德相脱节、思想政治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营造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学习氛围,达到思想政治教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效果,铸牢大学生致力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终生的历史使命和伟大梦想,使大学生在无时无刻不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价值和幸福感。回望历史、立足当下、把握未来,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国内国际时政热点,结合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身边事,深化结合自幼即习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大学生兴趣点及心理特点为基础,创新教育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激起青年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铸牢其使命意识,进而使大学生也能做到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三)创新选择性必修课的发展

“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9]高校要根据国家政策改革、时代特征和学校地域特点创新发展选择性必修课,目前高校思政类选择性必修课的设置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及实践成果、 “四史” 、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交叉学科类课程较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印有中华民族符号的、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内涵的中国智慧,亟待深入挖掘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大学生日用而不知的,处于无意识的使用状态,不是主体所自觉接受的,更没有进行深入认知,就像黑格尔所说的: “熟知并非真知。” 一方面,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梳理、再认识。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抛弃封建迷信的糟粕,大力弘扬能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重新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并且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在无引导学习中自我曲解和自我阐释中华理论宝库与民族精粹。另一方面,要扩大受教育群体。教师和大学生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认知,发扬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共同参与选择性必修课的完善和发展,使其在学习诸子百家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陶冶情操,在欣赏传统技艺和感受传统风俗文艺中培养兴趣,在理论应用实践中收获幸福感和获得感,在灌输与融入中使得观念自觉地内化为大学生所固有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

罗伯特·欧文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 “学霸宿舍” “学霸班级” 现象可以很好地证明以上观点,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风清气正、钟灵毓秀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培育和铸牢大学生的使命意识。营造校园文化良好氛围需要学校工作人员与大学生的共同参与。首先,基于共赢的思维塑造大学生未来发展共同体的理念,形成 “比学赶帮超” 的大学生学习生活软环境。一种方式,赋能网络新媒体,即通过大学生使用频次较高的网站、小程序(App)等利用富有当代大学生语言特点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表情包等生动的形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讲好历史和当代社会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故事,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另一种方式,赋能艺术。以艺术的形式践行 “两个结合” ,创作的文艺节目及工艺作品设计中要赋予其国家具体实际元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中华文化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形式传递给大学生,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其次,营造学生日常接触的硬环境。比如,在改造和装潢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的过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具有当地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更新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与时政动态,使得大学生不自觉地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并关心关注时政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 “四个自信” ,铸牢使命意识。

(五)用好红色基地的鲜活教材

红色基地是红色资源的承载地,是进行使命意识教育的鲜活教材。大学生成长在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和平年代,缺少老一辈革命家和实干家艰苦奋斗的精神。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性红色基地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真正做到以红色文艺滋养人心、以红色故事启迪润心、以红色课堂入脑入心、以红色研究传承创新、以红色基地感悟初心,使大学生置身于红色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从红色基地鲜活的教材中铸牢大学生使命意识,汲取持续奋进的力量。

通过 “两个结合” 来培育大学生使命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时期成长发展的心理需求,更是当前面临复杂的国内形势及国际各种意识形态持续渗透形势下做出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 “两个结合” 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主渠道和主阵地, “两个结合” 的践行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并为其创新发展指明方向。高校在践行 “两个结合” 的过程中,通过主渠道的创新发展和主阵地的渗透加强,实现理论教育的深化创新和多种实践方式的文化精神渗透,开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在理论创新和应用的过程中实现铸牢大学生使命意识新飞跃。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中国化中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