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燕 李洋洋
(肇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探寻社会主义起源、发展、变革及其延续进程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他分别于2013 年与2020 年的重要会议上,从不同的角度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与教育,尤其是针对高校学生。如今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国多样化的意识形态逐渐凸显而出,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历史观等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中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是必要的,同时也要探索更多推进其融入“原理”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以真正获取社会主义历史教育的实效性。
1. 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内在要求
回顾我国思政课的建设历史,不同时期所建设的思政课都发挥着相应的历史教育作用。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国家不断完善思政课的教育方针政策。从1991 年开始推行“85 方案”,而后经过不断探索,进行“两课”改革,于1998 年实行“98 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进行再调整,建设“05 方案”。这些方案不断改进与补充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提升历史教育的效力。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重视历史教育。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进一步加强“四史”教育,将“四史”与思政课程以及新时代的发展贯通起来。这些课程成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政策的重要基础。其中,“原理”课作为高校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是大学生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渠道。在“原理”课中深化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不仅契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也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使大学生真爱党、真爱国家、真爱社会主义,使他们“由内”真懂马克思主义、“而外”真信马克思主义。
2. 深化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需要
客观上讲,高校教学中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弱化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与教育的现象。一方面,在“四史”教育尚未提出之前,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基本没开设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课程。虽然当前部分高校开设了“四史”的选修课或“四史”讲座等,但这些教学模式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历史教育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虽然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与“原理”课导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以及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相契合,但大部分“原理”课教师难以深入展开此内容的教学。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从教材内容上看,二者内容虽有契合之处,但课程体系没有明确规划和深化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内容。且内容过于高度概括、简单明了,导致社会主义理论笼统抽象、支撑度不足。从教师自身上看,极大部分高校“原理”课教师的专业基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他们在专业上缺乏对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入了解。在讲授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时部分教师一带而过,甚至直接忽略这部分内容,致使大学生缺失这一历史的教育。从教学方式上看,目前传统灌输式教学仍然占主导,部分教师未能准确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对历史欠缺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2]的思考,也未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3]。而且,思政课教学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部分也是形式主义。这些使大学生在掌握历史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与现实活动的感知作为支撑,导致有些大学生感性地将历史与现在割裂开来,无法理性且全面系统地把握历史事实,正确的历史观也难以得到内化。长此以往,大学生学习历史逐渐变得表象化,他们树立的历史观不深刻,容易被多元价值观所冲击。从其他方面的原因上看,有苏联解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出现的失误、资本主义敌对势力的极力抹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冲击与遏制等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种种原因也使教育者缺乏讲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自信。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十多年的发展与成就令世界震惊,这增强了我们讲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底气和骨气。
3. 引导大学生直面意识形态挑战的需要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所处的环境已发生极大变化,面临诸多意识形态的挑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元的信息真假难辨,尤其影响信息辨析能力不强的大学生。而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恰恰又依赖于网络,以此冲击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借助自身的经济、科技等优势,极力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等错误思潮,以侵蚀青年学生。这些意识形态渗透的范围越发宽广,内容愈发丰富,手段愈加多样化。各类意识形态渗透与打压,看似波澜不大,实则暗潮汹涌。
例如,网络上出现历史虚无主义的文章、视频等,以偏概全,截取某个历史内容加以评论得出所谓的“历史真相”;为了博取流量和关注,不惜添加其他庸俗、娱乐性文化,降低了文章的思想性与历史性,使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沉迷于此,忘却了思想文化的本质以及历史的本真;一些内容张扬所谓的创新性,无充足史料依据的情况下就从“新视角”解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等,实则就是主观性歪曲历史事实;有的则是有预谋地错误引导,甚至偷梁换柱,恶意篡改历史。大学生在这样环境中学习成长,意识形态难免产生波动。
为减少和防止这些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教育不可懈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4]
1. 培养正确的历史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生的历史观具有主观性、多样性与复杂性,而且又正值不断塑造的关键阶段,其是否正确关系到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承。由此,深化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育,使大学生接近历史的真相,不再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一知半解或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真正让大学生明白“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历史和事实”[5]。诚然,“原理”课教学不仅要教授大学生历史事实,同时也要深化他们的社会主义历史思维。大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主义历史的曲折性与上升性,把握历史之间的关系和本质,进而从大的历史视野中剖析社会主义历史的脉络,熟知以及运用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换言之,也就是将大学生从狭隘的历史视野引入历史的全局视野之中,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更加科学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地预测国内外的局势变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6]总之,大学生充实了社会主义历史知识,厘清了我国从何发展而来,又将去向何处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们抵制违背社会主义历史史实观念,鉴别目的不纯的社会思潮,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士气。
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原理”课的教学从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道路探索以及制度完善的历程进行考察,使大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以更加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
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上看,历经艰辛探索且具有实践检验性的社会主义理论,值得大学生坚信它的科学性。社会主义产生于1516 年莫尔的空想理论,虽然存在缺陷,但却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并对未来社会的建设提出设想,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与此同时,马克思与恩格斯也不断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可取之处,在总结工人运动失败原因的过程中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观,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之后,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彻底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的这些理论使许多革命青年尝到了“真理的味道”,真理的力量也让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此外,马克思耗尽一生心血书写的《资本论》,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客观事实根据。在历史的进程中,科学社会主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不断丰富发展。
从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看,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与成果,足以令大学生确信它的正确性。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尝试的“实业制度”“和谐社会”与“新和谐公社”都未取得成功。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激化,欧洲掀起的工人运动也均以失败告终。这个时期,中国众多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之路,进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维新求变,但都未能改变中国的悲惨命运。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使受压迫的世界各民族人民以及处于迷茫中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然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但中国根植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经验以及把握其规律,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科技、政治、民生等领域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也重振了人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从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曲折艰辛中开拓进取,增强了大学生对它的坚决拥护。社会主义从抽象理论到确立现实制度,其确立之后面临诸多问题需进行革新,而革新是否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这是一个制度能否长期存在之根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当中,南斯拉夫的铁托最先进行,其后是苏联的赫鲁晓夫。然而,他们的改革举措均不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以致革新成为解体的因素之一。中国则不同,中国的改革结合城乡的发展状况、地理位置的优势等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在全球化时代开辟了一条符合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在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中,我国的农业、经济、科技、城乡发展等得到了历史性的突破,逐渐形成了一套结构完整且具有显著优势的制度。这一创举所获得的成就,引来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效仿,但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促成的发展是无可超越的。
1. 内容选择具有针对性
内容作为教授方式及其效果呈现的支撑,必须进行针对性选择。从历史视角上看,社会主义发展史从1516 年莫尔的《乌托邦》开始到现在,涵盖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后几百年的历史,也涉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它的整个历史发展可被划分为六个阶段:空想的美好憧憬—创立伟大的科学真理—列宁开辟与探索社会主义历史—新中国成立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中国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焕发新气象。从整体上看,其历史时间跨度极长,涉及的历史内容十分广泛,这些也就决定了“原理”课教学并不能详细讲述这段悠久的历史。这需要教师充分掌握社会主义历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融入教学,以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从理论视角看,社会主义发展史可分为三个层面,即思想理论、社会制度以及实践运动的社会主义。由于“原理”课本身的理论概括性极强,作为理论性同样较强的思想理论的社会主义和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在“原理”课教学中要适当略讲。而作为实践运动的社会主义应适当详细展开,其内容包含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尝试、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实践。相对于思想理论和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而言,其历史人物的个性及工人运动、阶级斗争更为突出,更能深化社会主义历史的教学。从教材的视角看,“原理”课教材中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有限,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或延展。如分析教材,寻找切入点切入典型素材,以挖掘其中的深意与时代价值,使教学更加形象化,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此段历史。从教师的视角看,恰当选择内容的前提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了然于心,于此,也才能讲得透彻且具有逻辑性。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教师具有系统的社会主义历史理论时,在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能够统筹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突出历史主线,也能统筹其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内容联系,避免与其他思政课程的历史内容过度重复。同时,选择的内容也更具科学性,以及能够客观还原历史的真相和规律,使学生正确了解社会主义的来源,切实掌握社会主义的历史事件和经验教训、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后逻辑以及厘清社会主义与其他历史的深层次关系。
2. 课堂教学加强互动性
传统的单边灌输已不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改革要求,加强双边互动性是教改所趋。深化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学,并非简单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和梳理,而是需要通过多样的双边互动以启迪学生思考与反思历史。首先,加强多媒体的合理应用。部分高校思政课课堂使用学习通、雨课堂、畅课平台等开展教学。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认可度较高,可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参与抢答、投票、疑难问题讨论、课堂反馈等,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但在运用这些平台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课堂管理,避免课堂讨论无秩序,或讨论无总结、无升华而终止;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避免参与互动的学生基本固定化。其次,为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有历史使命地备好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根据社会热点、结合历史史实等进行教学设计,疑难问题讨论有始有终,终有升华。此外,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史背景阅读经典。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精华史料,是任何时代对社会主义的研究都不能忽略的经典文本。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是“原理”课建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方式。阅读形式以小组阅读的方式进行更有利彼此的交流学习,阅读成果则以小组PPT 或视频的方式展示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存在的疑问、思考与感悟。最后,教师总结展示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评析,也对存在的疑问展开探讨与引导解决。在这些互动中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进而渐渐参与互动,从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取良好的双边互动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重视实效性
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才能真切将社会主义历史理论渗透于心。实践教学就是拓展教学空间。适当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原理”课深化社会主义历史实践教学的方式多样,其一,采用历史情景剧的教学方式。各班级分小组开展,小组明确主题后,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经典影视桥段模仿表演或配音,或者结合史实自主创作。表演场景多样复杂的可选室外表演和拍摄后在课堂上播放,简单的可在课堂现场进行,时间控制在15 分钟左右即可。表演展示可安排在课前,以提起学生的上课兴致,或者安排于学期中期集中演出,不要堆积在学生忙碌的期末开展。对于每一段表演,教师与部分学生进行点评和评分,在点评中加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评分作为平时分的参考之一。这样一种方式不仅促进师生、生生彼此的交流学习,也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历史“在场感”。其二,建设并开展体验教学,让大学生超越时空沉浸式体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沉浸式参观数字博物馆等,使历史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触摸历史的细节,进而真正有所思、有所悟。其三,口述历史,即将社会主义发展史以时间与事件为线索,阐述历史。用声音忆起被遗忘的历史,感受历史的温度,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论水平。其四,利用好重要节日的氛围感,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参观纪念馆、红色景区、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与生动的史实产生情感共鸣。总而言之,“真正的历史并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文本中,还存在于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的历史场景中,存在于每个经历者心中”[9]。实践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历史知识,同时,也让他们感受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提升他们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