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社会化教育的视域

2022-04-07 09:52
文教资料 2022年21期
关键词:社会化硕士导师

张 睿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高校的社会化教育就是要把大学生转化成一个履行社会角色、适应社会文化的人。[1]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能够乘势而行,在社会变革中有所作为。这与高校社会化教育的目标不约而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学习、技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比本科生要成熟一些,但是其本质身份并未发生改变,仍是作为学生的身份在校进行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不少研究者从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方面对综合素质的概念进行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综合素质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其中各种能力包括人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在体育、美术、文艺、音乐、语言等方面的特长。[2]而孙平将高校社会化教育的内容表述为人生目标、做人教育、正确的社会观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由此可见,高校的社会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在内容上有高度的重合性和相融性。[3]

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来看,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再聚焦于某一个点,而是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更高质量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课本内容,而是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施行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多种原因促使人们选择继续深造。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幅巨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对象也就越来越多元化,教育关系也更加市场化,也更渴求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融入更多的社会化元素。由此可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和社会化教育密切相关。下文就如何在社会化教育视角下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

一、将社会化教育元素融入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人才过剩”与企业岗位人才短缺这一矛盾持续出现,一边是高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边是企业根据岗位要求难以招聘到人才。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原因之一在于高校在培养人才定位上缺乏社会化教育思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匹配到合适的岗位,进而快速地适应社会,并抢占职业发展的先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历史悠久,成效显著,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生存挑战,若在校期间缺少社会化教育,其将来进入社会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甚至会影响就业后的进一步发展。

要解决这一矛盾,高校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关注市场变化,建立融入社会化教育元素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保证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充满社会化元素,重新确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在此基础上,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要求能动态适应社会岗位需求,尽力缩小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差距,在教学方式和内容选择上,要能够较好地培养和训练学生适应社会以及诸如自我表达、自我营销、信息收集与分析等基本技能;在心理健康方面,要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虽然研究生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偏向稳定和成熟,但是在诸如挫折耐受力等方面仍需要加强训练。[4]熟悉社会基本规范和社会礼仪,改变过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书呆子”等刻板印象,进而达到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理想教育,培养正确的社会观

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独立向社会性独立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务必要找到人生目标。孙平将人生目标分成三种:职业目标、发展目标以及成才目标。[5]这三个目标从社会化教育的角度来看,由浅入深地表达了学生在离开学校后的发展轨迹,也就是说,对研究生的教育要有预见性,要帮助学生在学校阶段就确立好人生的方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但是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几乎弱化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因此,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更要依托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等载体,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条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理想教育,较早地确立人生目标。

以学生的身份观察和了解到的社会终究是不完整的,学校教育向学生传递的始终是积极正面的,较少涉及社会负面的影响。孙平认为现实的社会不可能单纯地以好或不好来进行区分,它更加客观和复杂,既非如童话般美好,也不是人间炼狱,而是真善美与假恶丑混杂在一起,需要我们去认识和辨别,因此正确的社会观教育包含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动适应社会和准备改造社会等三方面内容。[6]而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真实的世界。因此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培养其正确的社会观,引导其客观认识现实世界,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三、重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研究生阶段培养的人不是要高高地搁置进行展示,而是要在各个具体职业岗位上“生根发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最终要面对竞争激烈的生存问题。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先驱舒伯的观点,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处于即将告别探索期,从而进入职业生涯的建设期,对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质是极其渴望的。[7]在社会化教育的视角下,学术型硕士研究要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务必要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融入社会化教育元素,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进行职业认知训练,引导职业探索,训练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以便较早地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专业教育入细入深,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院校进行的入学专业教育存在完成任务、追求速度、忽略入学专业教育的实际成效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院校在入学教育的专业教育环节应结合既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捋清学习体系外,应为学生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给出一定的建议,可在明确相应专业已毕业学生就业去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身的未来职业方向并思索要为理想的职业做出何种准备,帮助学生克服对研究生学习生活“认知”上的差异,消除“有人说”引发的误会,让学生在目标清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研究生教育都未开设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只在毕业季为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服务。多数研究生虽然本科阶段曾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由于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加上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归根结底其身份仍然是学生,社会身份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因此高校很有必要在研究生阶段继续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职业探索训练项目,通过提升对职业环境的认知以及工作能力训练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提前做好准备,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二)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导师

在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体系中,实践训练环节以及内容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有很大的不同,因而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高校可以结合院校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导师,以应对学生群体中“高分低能”的尴尬处境。借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双聘导师”制,吉林大学针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也制定了“双聘导师”制,除了有主要负责学术规范训练、论文写作选题等方面的学术业务指导导师,还聘请了一部分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导师。这些导师借助已有的工作平台,如学校的学生工作组织等,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并为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宝贵的建议,帮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实践中更好地锤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8]

四、搭建学术科研训练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具有以下特征:渊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术科研能力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区别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重要衡量指标。[9]

(一)组建以导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以及马斯洛关于“需要”的理论,都提出了归属感的需要。虽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个性特异,专业发展前景不同,但他们个人仍然渴求团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10]目前高校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基本上采用的就是导师负责、班主任辅导的培养方式。多数学校弱化了班级这个同学们很熟悉的团体组织,因而多数同学在研究生期间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像本科阶段一样的归属感,而导师作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施者,就要组建这样一个组织,帮助同学们迅速找到归属感,在这个团体中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化活动。扩招后,师资匹配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加上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较为敏感等原因,和导师直接沟通较少。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偏见和误解。因此,高校应构建以导师为核心的学术团体,通过团体内部诸如学习成果讲述、读书心得分享以及讲座会议等方式,不仅使同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多,也有助于同门之间情谊的发展和深化,从而达到预期成效。

为真正发挥以导师为核心的学术团体的效力,学校有关部门(如科研处)应根据这些学术团体的特性,设置一定的竞争机制,如定期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大比武,并将比赛成果纳入学生的评优评奖体系,对表现优秀的团体的导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荣誉感和良性竞争会激发导师和学生重视自己所在团体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激发团体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合作和竞争中提升团体成员的综合素质。为了团队的整体荣誉,团体的成员加强沟通交流,增强合作,进而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从社会化教育的角度来看,构建以导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同门之间的情谊。根据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观念来看,在团体中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网络,在以后学生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思想准入—执行—反馈”的学术 训练模式

多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基础较好,但是在学术能力的实际训练上,姚佳良等通过对研究生所投稿件的分析,认为多数研究生的稿件仍存在格式不规范、内容质量偏低等问题。[11]学术素养作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关键素养,必须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得到一定的锻炼并有所收获。学术科研须得“精挑慢捻”,在学术团体这个平台上进行“思想准入—执行—反馈”这样的训练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思想上做好进行学术科研的准备。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以帮助同学们预见学术训练上可能出现的困难,在全局思维的角度下做出整体规划。作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成就大小也因人而异,时间成本的付出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应牢记“初心”,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出击,从内心真正接受它,视其为当前阶段最重要的“人生大事”,认真对待,在思想上做好一切准备,伴以持久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其次,课题或者方向选定后,就需要执行。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出击,和导师以及同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而有效的沟通在于及时反馈,导师针对学生的疑惑,及时解答。双向、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在师生之间产生有益的积极影响,来自导师的重视不但会增加学生坚持学术训练的信心,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亦有裨益。

最后,深入习得,成果反馈。学术训练的成果可以是一份调查报告,也可以是一篇论文或是其他形式。经过自我的反复修改,同门的建议,导师的指正,最终形成一份较好的成果,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在这一漫长的学术综合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将得到极大的锻炼,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从社会化教育的角度来看,美国生涯咨询理论家约翰·伯朗克兹认为兴趣是通过积极的学习经验培养出来的,是因为有某一领域的学习经验才导致人们进入某一领域或是从事某一项职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和学习的过程中要找到学术科研的兴趣就必须要通过一定的任务为载体进行,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社会化教育,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效果。基于任务载体的“思想准入—执行—反馈”可以快速地帮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训练学术科研能力,达到核心竞争力的强化带动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

五、结语

研究生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而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更具艰巨性,需要各方参与进来。在提倡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高校需在各个方面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搭建科研学术能力训练平台,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学生个性成长,添加社会化教育元素,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所扮演的角色中承担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社会化硕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