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然然
(武汉大学 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2)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历经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迈向产城融合发展,并逐步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在促进文化企业集聚、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城市更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园区仍然面临着与城市发展脱节、内生动力不足、发展模式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聚变效应不明显等问题的严峻挑战。聚焦新时代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命题,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武汉大学于2022年8月7日在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翟雅阁主办“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由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承办,武汉武昌古城文旅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文化产业学会协办,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来自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文化企业的60余名嘉宾参加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文化产业学会会长傅才武教授主持,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劲松、武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磊分别致辞。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执行总编辑管宁教授主持主题报告议程,中央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化产业园区的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模式”“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的武昌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并针对“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路径形成了学界共识。
文化产业园区是在规范中创新发展,规范发展是创新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列入“十四五”时期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级规划文件中。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着哪些规范发展的问题?“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园区如何在规范发展中实现创新发展?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教授以《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发展的若干思考——以北京文化产业园区景气指数为例》为题,对我国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北京文化产业园区景气指数以52家北京市认定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样本,涵盖总体环境、园区运营情况、园区产出情况、入园企业情况等指标。通过对北京文化产业园区景气指数的量化分析,魏鹏举教授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规范发展主要面临着常态化统计监测几乎空白、地租式运营、政策依赖性较高、主客共享的文旅融合机制尚待构建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推进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通过部门协调和领域联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文化产业园区统计体系,发挥常态化统计监测和持续性运营评估的引领作用;二是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杠杆撬动作用,发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开发与运营;三是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从地租运营的“瓦片经济”模式向企业孵化、空间运营、资本运营的综合运营模式转型升级;四是适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功能,建设文旅赋能、园城合一、主客共享的文化产业园区,拓展园区综合价值,塑造园区特色品牌。
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以文化资源要素禀赋作为重要支撑。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类型,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与现代文明相融相生。将工业遗产活化为现代文化新场景,可以丰富城市历史底蕴,增加城市文化厚度,是实现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教授以《文化园区与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为题,探讨了通过对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实现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方式方法。他指出,文化园区和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本质上是文化产业的一体两面——文化的产业化与产业的文化化,文化园区体现了文化的产业化,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则代表了产业的文化化。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实现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必须积极构建“五位一体”的创意生态,即遗产原真性与商业性开发、文化遗产与产业业态、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历史遗产与现实生活、产业园区与城市街区的协同发展。该模式要求,一是充分挖掘和传播工业遗产的原生价值;二是发展与工业遗产适配的产业业态,形成遗产与业态的良性互动;三是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根本原则,在保护好遗产完整性和叙事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四是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要渗入城市文脉肌理、保留生产生活活力,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相融共生;五是推动产业园区和城市街区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助推城市更新。
2021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技术是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文化产业园区应抓住数字时代机遇,积极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走一条智能化、数字化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教授在《人工智能开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中,对人工智能给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展开了详细分析。他指出,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新兴产业,包括产业数字化——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及数字产业化——依托数字技术形成的文化新业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增长点。黄永林教授认为,在强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文化产业将向数字化、交互化和沉浸化的方向发展,表现出平台化、场景化和体验化的产业特征:一是数字化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平台的多元性;二是交互化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场景的生动性;三是沉浸化赋予数字文化产品体验的丰富性。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先导性技术,人工智能将开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
2019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并明确提出“到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任务。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是以城市文化意象为核心,依托一定的夜间景观环境,形成的基础设施完备、业态产品丰富多样、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特定区域,具有空间集聚、业态耦合、场景交互、体验多元的特征,发挥着满足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完善城市功能、推动文化创造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贾旭东教授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的基本问题》中探讨了我国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主要类型、现实问题及其创新发展路径。他将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划分为城市街区、文体商旅综合体、旅游景区、省级及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商业区域等四种类型,指出其目前存在着业态单一、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业态仍以餐饮为主、购物和其他业态为辅,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程度低,地域文化活化利用不足,呈现出同质化态势。实现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关键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共生、文化基因与产业业态共融、居民与游客共享、文化园区与城市街区共长,实现城市共同体内部文化与经济之间、园区创造力与街区创造力之间的良性循环。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创建工作始于2007年,截至2020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已推动建设4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其中,已建成21家,在建19家。《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方案》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定义为: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集聚了一定数量的文化企业,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具有独立的运营管理机构,为文化企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提供相应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的特定区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是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教授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性探析》中将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的示范效应总结为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实现城市新旧动能的转换,二是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四是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五是形成完备的孵化服务体系,六是以创新为核心发展动力,七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八是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九是践行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十是人文情怀与文化坚守。
作为湖北省、武汉市和武昌区三级政府重点扶持、打造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于2020年12月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武昌区以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为抓手,推动文化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在实现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的“武昌经验”。
“武昌经验”立基于武昌区资源禀赋要素基础上。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劲松在致辞中指出,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深厚的长江文化底蕴,是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关枢”之地。作为武汉的中心城区,武昌区通过对长江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积极打造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长江文化是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的重要底色。武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磊在致辞中强调,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科教发达、生态优良、交通便捷的发展基础优势,以及知音传媒、湖北日报传媒、湖北广电等文化企业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为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舒伯阳教授以《园梦之城:从文化产业“园”向武昌文化“城”的拓展与升级迭代》进行主题演讲,探讨了武昌区如何实现从封闭的文化产业“园”向开放的文化“城”升级迭代。他认为,有“文化空间”“文化认同”“文化消费”“文化价值”四大抓手。第一,在文化空间上,从产业园区向全域扩散。积极贯彻人本理念,从产业发展逻辑——资源配置与供给转向城市发展逻辑——产城人融合。第二,在文化认同上,从生产过程转向生活方式。文化认同不再仅仅是文化产业园区的商业生产方式,而是升级成为城市日常生活方式,创造出一种城旅共融、主客共享的新都市生活。第三,在文化消费上,从百年传承向千禧渗透。对接新时代消费语境,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打造适合年轻族群的文化消费新场景。第四,在文化价值上,从地域符号向全价值链延伸。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一符号拓展到文化产业全链条,深化产业融合,推动产城融合。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钟晟副教授在《文化产业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的武昌经验与实践》中,对武昌区推动文化产业园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的实践举措和典型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依托“文旅胜地”“科创强区”“设计之都”“商贸中心”“金融之城”五大特质,武昌区积极打造“人文武昌”“科创武昌”“设计武昌”“消费武昌”“市井武昌”五大名片,形成了“一城三带一谷”的空间格局,以及一级园区、二级园区和文化企业协同发展的“雁阵模式”等具有创新性的经验举措。“一城三带一谷”是武昌文化城区的基本发展框架:“一城”即将武昌古城建设成为武汉历史之城的启动与展示区;“三带”即武昌滨江文化景观带、楚河汉街文化旅游带和东湖西岸文化传媒带,分别打造世界级滨水景观大道和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武汉市文旅消费核心区,以及传媒、文创、设计产业集聚带;“一谷”即将中科·武大智谷打造成为武昌区创新园区建设的标杆和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区。在“雁阵模式”中,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作为一级园区,发挥着平台功能、服务功能、产业功能和政策功能;二级园区包括昙华林艺术区、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一、二级园区与100余家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各类重点文化企业三级共治、协同发展。
曾繁文教授、舒伯阳教授、钟晟副教授还针对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曾繁文教授指出,可在引导园区变化、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支持力度、形成示范经验、明确发展蓝图等方面提速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内涵、提高创新发展水平。舒伯阳教授建议,武昌区以文化IP为抓手打造“主客共享、有情有义,有趣之城”,成为武汉的精神高地,并推动武汉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战略支点。钟晟副教授则建议,将政府、园区、社区、大学、企业紧密融合,实现文化园区、大学校区、街道社区的联动发展,大力培育中心城区文化创新生态。
针对如何推动“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与会专家达成了以下五点共识。
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已经从早期的空间集聚转向现阶段的空间生产,园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租赁关系发展成为产业共同体,园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也从“产城分离”进阶为“产城融合”,因此,文化产业园区具有多重治理面向,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生态营造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外部效应”,必须从与区域互动融合发展的视角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园区的公共价值。文化产业园区的公共价值不仅体现为在园区这一特定空间范围内发挥的内部孵化带动作用,还包括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正向辐射扩散效应。新时代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必须突破封闭的空间限制,向文化创意城区转变,积极融入城市发展脉动,实现园区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文化产业园区离不开由政策、产业、文化、资本、服务等资源构成的要素结构的支撑和保障,不管是自发形成还是规划建设,都必须重视文化创新与文化积累。文化产业园区本质上是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文化资源与商业应用链接,将文化基因与产业业态融合,形成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因此,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最大动力。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创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形成与资源形态相适配的空间形态、产业业态,为新时代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仍是传统的“瓦片经济”、地租模式,即通过对园区空间的运营获得租金收入,园区孵化器功能发挥不足,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联动效应不强。新时代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需要向服务经济模式转型,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文化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沟通、投资融资、人才培训、行业管理、发展指导等多层次创新创业服务;另一方面需要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提升园区企业资源运营能力,积极孵化新业态、新模式,向园区运营、产业孵化、参与共生的全产业链生态模式升级。
科技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构筑文化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数字经济时代已然来临,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必须抢抓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机遇,提高作为创新孵化空间的创新培育功能,加大对文化科技型项目、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和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以文化科技融合为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赋能。
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运营管理模式、优化创意生产网络、打造产业共生系统等措施构建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创意生态,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和孵化功能,推动文化产业园区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空间聚合”向“产业聚变”转型。
本次论坛以“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为主题,架构起学界与业界的沟通桥梁,为助推武昌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贡献了学界智慧,为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