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2-04-07 03:17梁小娟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党史思政院校

梁小娟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湛江 52403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更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史,是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党史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发展规律、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做好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在坚持科学的党史教育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党史教育素材、创新党史教育形式、丰富党史教育课程、完善党史教育机制以及加强党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党史教育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党史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两者具有目标一致、内容相融、原则统一的特点,在思想内容、价值导向等方面高度契合。开展党史教育是践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3]的必然要求,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培养远大的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干苦干中勇担时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1.1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4]这就是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学习党史就是学习我们党在历史实践中所秉承的初心使命,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而“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5]。

具体来说,“学史明理”即通过党史学习明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6]这些科学道理;“学史增信”即通过党史学习明确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学史崇德”即通过党史学习涵养自我道德,崇尚高尚品德,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7];“学史力行”即通过党史教育,明确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刻苦学习,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

党史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党史观,这关系到我们党的前途和命运。党史观是对我们党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的看法,正确的党史观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肯定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看待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客观正确地评价党的历史人物,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党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其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而党史教育目标从“认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现了党史教育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1.2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将党史教育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政治立场上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从历史根源上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学习党的历史中帮助高职学生把握时代大势,使其树立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1.2.1 有助于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8]理想信念是人生的重要航标,为人生奋斗指明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前提。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深刻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必须加强党史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2]青年理想信念的实现离不开青年自身的真才实干,党史教育对青年提出了学史力行的现实任务,要求青年要从吸取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中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及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概括起来说就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挣扎上百年,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前仆后继,直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自己的路,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从总结历史中开辟未来,科学分析和把握历史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6]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根源在于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的摸索和实践,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领路人,由此开启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高职院校开展党史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长期执政的历史必然性,解读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而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引导青年学生的认知向更为客观、公正、主流的方向靠拢,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党史教育要向青年学生传授党的历史,讲好党史故事,更重要的是向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党史蕴含的政治理论和思想精髓传承下去。通过党史教育,使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更浓。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引领和旗帜方向。

1.2.2 有助于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9]中华民族历来就高度重视历史,强调尊重历史、赓续传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些古语既道出了先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注重以史为鉴,并依托历史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而新时代的党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思想道德教育。党的历史是一部党的不懈奋斗史,生动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优秀的道德精神和丰富的育人资源。在道德价值观教育上,党史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感受到奋斗的精神力量,从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的故事中感受到崇高的道德价值,帮助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守好意识形态这块阵地。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还创造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精神谱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民族复兴为己任,锐意进取、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精神风貌。翻开我们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一幅幅恢宏磅礴的历史画面,可以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勇于牺牲、敢于担当的壮志雄心。在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伟大精神,共同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奋力前行。这是我们党所特有的,也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4]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传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资源动力,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将为革命精神在当代精神传承阵地中获得更多空间与载体,有利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族复兴培养具有正确政治立场、崇高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党史教育不仅是对党史知识的传授,更是立德育人的途径,具有培根铸魂的功能。青年学生能够从党史教育中获得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认同和精神感召,不断加大爱国主义在自我成长历程中的植根深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年党史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斗志与伟大形象,而且彰显了其所缔造的社会制度、国家形态的优越性,党史教育也就成为青年学生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1.2.3 有助于激励青年学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为青年学生明确时代使命、投身新时代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前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10]新时代青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将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讲活、讲透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引领青年学生在党史学习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做出新贡献,从而使青年学生在党史学习中坚定“四个自信”,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自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党史是一部生动的实践史,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鲜活历史。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学党史,就是要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实践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落在“担当作为”上,将“力行”落到实处,做到内容“实”、形式“实”、办事“实”,以“实”为主基调。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教学,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以行动践行初心、以实干砥砺初心,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到社会最底层、最艰苦的地方锻炼,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2 当前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说,目前高等院校的党史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党史教育在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院校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导学生学好党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1 思政课教学对党史教育资源的挖掘不充分

在思想内容上,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党史教育直接相关。首先,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年学生党史教育学习至关重要。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党奋斗历程的见证者,凝结着党走过的百年峥嵘历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具有思政教育“辅助课堂”“实践课堂”的内在价值。如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就是党史的生动见证。然而,当下部分学校对红色教育资源的利用尚未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同时思政教师思想较传统,教学方法落后,较注重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党史学习教育应与伟人故里、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鲜活生动的红色教育资源相结合,从而造成对红色教育资源的浪费,导致党史教育无法走深、走实。其次,高职院校党支部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对思政课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党支部成员存在与思政课教学脱节的情况,有些干部缺乏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的带头和引领意识,造成对高职院校内部党史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损耗,因而“党建+思政”互融模式亟须建立。最后,随着大众媒体兴起,各种高质量的党史栏目、视频层出不穷,但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对网络媒体资源的认识不到位,利用不充分、不达标,也造成对党史教育资源的浪费。

2.2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填鸭式”“满堂灌”“接受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先生讲,学生听”,教师是课堂一切活动的中心。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无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造成他们自我判断、自我分辨信息、自我感知能力的丧失。然而,当下部分高职院校依旧在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过程中沿袭这种旧有模式,以课本、教师为本,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忽视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局限于接受性学习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党史教育的效果。因而,要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体自觉自愿地学,就必须在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摆脱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寓教于乐。

2.3 部分思政教师党史知识结构未能与时俱进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离不开教师,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师。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树己,作为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主导力量,教师队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素养,直接决定了党史教育的成效。因此,高职院校务必切实提高思政教师的党史知识水平,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思政教师拥有丰富的党史知识,还必须要求其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及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使其充分理解立德树人的具体内涵。思政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党史业务能力,才能激发青年大学生学习党史的浓厚兴趣,使其深刻感悟党的崇高品德和优良风格,树立为民服务、为国奉献的信念,从而取得党史教育的最佳效果。然而,当下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对党史的系统性、整体性、预见性把握不足,对重大事件和人物的了解不充分,党史知识结构有待完善。因而,要想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铸魂育人价值,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思政教师政治站位与专业站位的设定,打造一支具备创造性、理论性、前瞻性的“又红又专”的思政教师队伍,使其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和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3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思政课堂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党史教育的主渠道。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是融入思政课教学与实践之中。高职院校要以思政课教学为切入点,寻求与党史教育的契合点,促进党史教育有效转化为思政课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实现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3.1 丰富思政课的党史教育内容

要促进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首先要搞清楚“融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把党史的哪些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其次要搞清楚“怎么融”的问题,即以什么样的形式把党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形式与内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推动党史教育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深入开拓思政课开展渠道,将党史理论与素材结合起来,融入思政课,丰富思政课的党史教育内容,从而凸显党史教育的价值意义。

具体来说,要使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广大思政教师首先需要加强对党史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深入挖掘党史教育的新鲜素材,对党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容,把握党史教育的基础性、系统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党史的规律性和时代性,促使学生对党的思想理论形成深度认同,在党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文化自信以及家国情怀。比如说,当思政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中国近代史纲要”这一门课程时,就可以此为载体,为学生展开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在引导学生感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党史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习党史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中国人民如何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从解放与独立走向富裕和幸福,总结党史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并以党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充分感悟革命烈士坚定的革命信念,领悟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学生在感悟党史人物先进事迹中涵养品德,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针和政策主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3.2 建设高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1]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是对大学生开展党史教育的主体,党史教育也应融入教师队伍的培训提升过程。一是党史教育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思政教师要站稳思政课堂这一主阵地,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青年学生在价值上接受、在思想上认同党史及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培养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此,要积极开展师资队伍培训,加大党史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增强思政教师党史教育意识,锤炼其党性修养,提升教师综合水平。要以德施教、以德立学、以德立身,注重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提升党史教育的专业能力水平。思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党史修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始终保持自身党史知识与国家、社会需求相一致。要加大教师的党史理论学习力度,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座谈会、同行交流会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史理论修养,夯实党史理论根基。三是以生动灵活的方式讲授知识。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座谈交流等生动灵活的方式讲授党史知识,让学生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可以学生会、党团支部为载体,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演讲、党史教育舞台剧等活动,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党史的认识,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此外,思政教师应重视网络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构建“互联网+党史”的学习模式,精准分析高校青年的特点、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讲好党史故事、传播党的历史知识。

3.3 举办形式多样的党史专题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又坚持教师的主导性,是一个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党史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党史的主观能动性。党史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教师在为学生组织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时,必须帮助学生理顺党史脉络,找准主题重点,而举办专题教育活动则是方法之一。为此,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需要关注党的最新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学生设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百年党史理论”等党史教育专题,确保学生可以在专题学习中系统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进历程。可通过设置富有趣味性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党史教育,如红歌演唱、讲党史故事、朗诵红色家书等活动能让学生置身于党史教育情境中,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感悟党史,教师适时启发引导、释疑解惑,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此外,院校方面应定期集中组织开展报告会、辅导报告会、座谈讨论会等活动,丰富党史宣传教育形式,确保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可以在座谈交流中落实党史专题教育活动部署,真正将党史教育和日常教育工作联系起来,让先进的思想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为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条件,从而达到预期的思政育人、党史育人效果。

3.4 促进党史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因此,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党史知识和理论、掌握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善于从党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辩证的眼光来分析社会发展形势、认识基本国情、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坚定“四个自信”,从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归宿与落脚点,这也要求高职院校的党史教育不能局限于理论层次,而应该理论联系实践,做到“学史力行”,在社会实践中彰显党的先进理论和观念,为学生的人生道路选择提供方向指导。只有充分挖掘党史教育的丰富内容,使之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为此,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要针对党史教育开展制定研学实践规划,鼓励有意向深入学习党史的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定期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党史教育示范基地,在参观党史文物以及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历程,感受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出的时代风貌,用事实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感。此外,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设党史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基层,了解工农群众的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文化知识的认知。

3.5 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史教育机制

在推动党史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确保党史教育贯穿思政教学全生命周期,保障课程思政、专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紧密衔接,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素养,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为达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还应该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史教育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升党史教育活动的耦合性和严密性。此外,在丰富多样的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实践中,高职院校应尝试将经验整合为理论,加强教育宣传,健全组织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综上所述,党史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行为引领、思想观念塑造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加强党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通过课程思政、专题教育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完善党史教育体系,激发学生党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地跟随中国共产党的脚步,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党史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