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海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职业教育培养从事某一行业、职业的应用型人才。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引起职业加速变迁,从而影响一些职业、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也发生改变,由此引起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麦可思每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黄牌专业和红牌专业就业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岗位的动态变化与人才培养的“静态”模式不匹配,与社会需求吻合度不一致。社会需求的变化反映的是职业要求、岗位内容或者岗位本身的变化,对职业院校来说,人才培养必须考虑产教融合、岗需对接[1]。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受技术变革对职业变迁的影响,如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重视产教融合的作用,通过产教融合保持社会需求的变化与岗位的要求、人才需求与供给的一致与平衡。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除了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外,我国社会形态变迁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化[2]。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新兴产业的崛起,引起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职业和岗位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新的职业、岗位产生。在社会转型时期,职业的变迁促使职业教育要与行业、产业合作,根据产业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1.1.1 职业的技能性不断提高
在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和消费主要围绕家庭耐用品进行,在当时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些物品是每个家庭的刚需。随着脱贫攻坚的实施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刚需品质量不断提升,刚需品更新的时间变长,人们对刚需品的需求逐渐下降,商品的必需价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降低,人们已经从生存性消费走向了发展性消费,高价值量的商品需求逐渐扩大。由此相对应地,表现为刚需的一些传统行业、产业正在消失或比重减少,如铁匠、木匠、磨刀匠等;一些传统的职业向技术性转变,如理发匠,其从以前的剪发、饰发、剃发、修剪胡须向从美学、营养学等角度去设计发型、护发、养发、烫发、卷发、美容等方向变化,变成了美容师、发型师、理发师,并需要沟通技巧、美学、素描、发型设计、脑部营养学等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性的不断提高,需要产教融合才能适应技艺的精细、复杂。
1.1.2 职业的要求(门槛)发生转变
传统的职业在新时代不断发生变化,技术不断更新带来新的要求。工人为适应新技术的要求需要更新原有的知识结构,适应因技术革新带来的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变化[3]。例如,秘书以前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现在更需要的是公关能力、辅助管理能力、外语能力等,甚至要求成为贴身保镖、司机,而其常见的能力,如速录能力已经完全被电子产品所替代。
1.1.3 职业的专业性不断增强
职业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发展,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简单的体力劳动、机械操作、固化的技术动作在职业要求中的占比降低,从“蓝领”“白领”“粉领”到“金领”,技术应用、解决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要求也更高,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往往成为衡量失业率的一个标准。掌握了最新技术的工人比一般的工人更容易就业;从事研发工作的人比从事一般性服务工作的人更好就业;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掌握最新技术的人员,在就业中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1.2.1 职业的实体性发生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新,带来生产领域和相关岗位的变化,虚实结合,共同发展。例如,网上购物的发展,使实体店铺的形式发生改变,由此带动了所有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如数据分析师、云服务专家、朋友圈包装师等。这些职业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上班地点的要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跨越了很多管理的限制,没有了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很多是基于某一平台服务的从业人员。
1.2.2 职业的稳定性遭遇重构
随着技术的发展,职业和岗位跨界性更强,原有的工作对象不断扩展,公司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活动增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职业或消失,或更新,或重构。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比1999年版新增了347个职业,取消了894个职业。一些以前被认为是端着“铁饭碗”的职业,现在岗位需要的人数大为减少,甚至已经不见,如钢铁工人、织布工人。有的把流水线分解成不同的流程,有的把职能、职责进行分解,有的把工作临时分解出去,做成项目外包,有的甚至当成“工程”交由其他团队完成。还有一些职业消沉滞后又“老树发新芽”,有了新的发展,如拍卖师、典当师。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第一、第二产业很多岗位或被重组或消失,一些人工体力岗位、机械性的岗位被机器所取代,不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职业很容易被下沉、剥离、取代,使其岗位价值降低,或移交给机器、人工智能完成。
1.2.3 职业的时代性引起分化
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产生了新的职业和岗位。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直接影响职业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引起高端人才需求增长、低端人才需求下降。随着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部分职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也有部分职业逐渐被淘汰。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时,一方面,与技能相结合,产生新的职业,如包装设计师、动画绘制员;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需要,催生了新的职业,如集成电路测试员等。职业和岗位不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分化、发展的。
总的说来,在商品和物质不再匮乏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的种类在变化、职业内容在改变、职业结构在调整,我们缺乏的更多是“精神食粮”,缺少“知识型产品”。社会将需要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这些人会通过实体或虚拟平台参与价值的输出,能力越强、特长越多的人,越不需要依附在某个公司、单位、组织,而是成为能释放自己创造力的独立经济人,从而促使个体经济的繁荣发展。如果工作的性质是只要训练即可获得技能、重复性劳动、工作空间固定,这种工作就极容易被取代。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是把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所学的知识是为了应用,所学的技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其应用性体现在就业与学习之间的无缝对接。或者说,学校按照职业和今后就业岗位的要求分解成知识、技能和素质,通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是相对应的不同类型的概念。
因此,无论职业院校如何改革,其核心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把社会需要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通过分解、整合,再设置课程,从而缩短人才走向社会时适应岗位的时间。要了解社会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必须从职业分析开始。职业分析、岗位分析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一旦确定人才培养从事的行业、职业或岗位,后续的培养过程就是基于职业、岗位分析进行的,培养的结果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与其今后从事的职业、岗位相匹配,这个过程就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
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逻辑的指引下,职业院校设立相关专业,根据职业分析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职业教育以能力为主线培养人才的基本路径。但是,因为逻辑起点是动态变化的,如职业的要求、岗位的存在、工作的内容会发生变化,若后续的人才培养过程难以保证与这种变化保持一致,或觉察了这种变化但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人才培养就会滞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就需要更长的适应期。此外,当职业教育不是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培养,而是各校按照自己的调查认为社会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时,因调查的局限,有可能使培养的人才太多,以致只能在其他的职业、岗位就业,学非所用,或可能无法就业,造成人才的过度培养。
要避免以上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除了要对人才培养服务的区域进行调研外,还需把握相关行业、职业、岗位的变化,通过产教融合,准确预测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引领未来岗位人才的需要。同时,职业教育要改变“工具性”价值取向,还应有诗意地栖居生活[4]。一旦就业不再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是最重要目标),如主要是培养个人素养和兴趣,职业教育原来的培养人才的逻辑起点就需要改变。要培养适应未来职业、未来岗位的人才,职业教育应当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和培养目标。
社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职业岗位的变化直接影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职业院校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从长远看,产教融合是重要且有效的路径,使其能科学预测职业岗位的变化,随岗位能力的变动动态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跨界就业或创业。
高职生的基本目标是就业,就业需要具备岗位能力,但学习了知识并不代表拥有了能力。知识是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理解的,而产教融合就是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即其在岗位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企业的实习、实践、岗位历练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如对方案做出选择,对项目进行完善、思考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完成任务,需要有创造欲和不怕失败、开拓进取的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和交际的能力,在工作中需要协调、组织、管理、配合等才能完成团队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说是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在学校课堂上难以学会的,是学生成功就业的“护照”。实施产教融合无缝对接,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使学生能更快适应岗位的要求。
近十年,中国的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买东西有区域的划分,如在乡村、城镇、大城市,是分级、分区的,在不同的区域买到的东西,其品牌、质量、价格是不同的,如农产品在乡村与在城市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品牌商品只能在大城市买等。电商和物流改变了区域的差异,现在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只要是交通能到达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到相同的商品,这就是技术满足人们需求的表现。为满足人们的需求,技术淘汰了中间的类似中介的岗位、职业,创造了新的职业、岗位,如数据侦探、基因产品组合导演等。市场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中间的岗位被淘汰以后,学生面对的是新职业或新岗位,而职业院校要培养同一岗位不同层次、不同专长、不同个性的人才,就需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多层次化,使学生因个人发展需要有多样选择。人才培养过程不再是除选修课以外学习相同课程的过程。
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潜在需求,因为有的需求超出了自己的认知和习惯,尤其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存有余钱的年轻消费者,随着收入的提高,手上的余钱不知道如何花的时候,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他们的需求,由此产生新的消费方式,出现新的职业、新的岗位。以前,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只是让学生尽快上岗,尽量缩短从学校到职业之间的距离。现在,面临新技术、新职业、新岗位的挑战,学生更需要的是自我创造岗位、根据人们需求设定岗位的能力,这是对学校固化岗位分析的挑战。创造岗位是无法事先进行岗位分析的,学校必须预见不同专业就业的新情况,通过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突出思维培养(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技能训练(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活学活用、能悟能想,在岗位上具备跨界就业的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职业已经受到影响,如口译人员,因为自动翻译比口译人员更快、更准确;无人驾驶技术的运用发展也将迫使的士司机转行。可以感觉到,一些服务行业的岗位正在被智能化所取代,如银行的雇员正在减少并有可能消失,售货员、收银员数量正在萎缩;机器人软件、财务机器人正在占据财务岗位。技术变革深入人类的各个方面,几乎冲击了各种行业、各种群体,在人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突然之间就可能压垮一个行业、职业。人类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与机器或机器人的竞争中失去工作,也创造了新的职业和岗位。职业和岗位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人类正逐渐从简单的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低端的技术、简单的技能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技术,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被淘汰。是否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直接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我国过去的几十年,随着市场化、国际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从农村人口占多数到农村人口不断萎缩,社会阶层结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行业的发展已经从追求数量向质量要求转变,职业和岗位往往看上去很“固定”,而实际上已随着技术高速发展发生了显著变化。职业教育如果没有看到这种变化,没有体会到大众的需求,必然会落后于这个时代,无法成为时代的领跑者。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应从专业建设目标不变向动态调整、从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从知识学习向知识应用转化,这种转化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动态性的。
了解社会的经济结构、价值观念和消费文化,能从居民的消费需求中把握不同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感受到社会发展带给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与需求的满足,从中理解职业的不稳定性和引领性。职业教育要改革,不能仅仅依据原先确定的建设目标“一竿子到底”,而应产教相融,尽量走向市场,办什么专业、怎样办专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由市场说了算,应建立根据市场反馈的动态调整机制[5]。学校应和企业、行业合作,了解市场,了解职业的现实地位、变化,把市场的需求转化到人才培养和创业教育上。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国家高新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6],根据行业需要、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超前建设专业。
职业教育在教学中以显性知识教学为主,这种培养方式对学生迁移性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对于以较低的分数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其知识学习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何况还必须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教学目标应从传统的知识教学转到思维发展的迁移能力的培养上[7]。知识应是人才培养的中介,从知识的总体框架到知识的每一个点,不是教会学生记住知识的结论,而是重点在知识的形成过程,追求知识的形成逻辑,由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企业、行业合作的过程中,通过特定学习领域的技能培养,注重隐性知识的学习、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才会根据实际和生活需要进行思考,追求实用、应用和创新。在技能方面,熟悉技能形成的过程,不是简单模仿和学习,而是追问技能灵活运用的流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关注前沿的未知领域,以此学会如何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工作、新兴岗位的挑战。
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不应该是填补性的培养,“一个坑种一个萝卜”,“萝卜”多了只能等待“坑”。“刚需品”时代已经结束,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创造“新坑”的跨界人才;不仅要促使原来的“萝卜”有危机感,还要引领“萝卜”的规模化、质量化发展。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才培养数量的增长,不再是把人才的培养主要放在“填坑、补坑”上,而是在倾听时代发展脉搏下捕捉、塑造新的社会需求,是“找坑、造坑”的高质量培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从培养能上岗的人转变为能上岗并能创造岗位的人。职业教育不再单纯培养以就业为目标的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富有创造力、想象力和有特长的“造坑”人才。如果仅仅局限于培养适应某一岗位的人员,也许我们也是在培养下岗人员,他们或毕业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或从事下游岗位、含金量更低的工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学生创业、兴趣、爱好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过去一些人因为职业技能低而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倒逼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要有所超前、示范引领[8]。技术的迭代发展、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就业是一种新挑战。在一定区域内,职业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职业结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结构和功能定位的发展趋势[9]。职业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智能化、专业化、综合化发展的,新技术、人工智能的要求与职业教育培养的知识技能结构存在“间距”,鲁昕认为“现代职业教育要迈向更好的明天,须做到‘五个服务’”:“职业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社会需求、服务百姓需求、服务对外开放”[10]。要具备“五个服务”的本领,必须培养掌握新技术的人才。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改变的不是需求,而是工具,如农业技术的发展,从锄头到机械再到现代化工具,工具的变革是技术发展的标志,使有些工作被一些工具所取代。因此,掌握了新技术也就是掌握了从事工作的本领,而掌握单一技术的人在工具的变革中就更有被淘汰的危险。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技能,这种技能应是能适应新技术的技能,而不是单一的某项传统技能,单一技能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新技能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11]。新技能一旦被应用到现实,最容易反映到企业中,因此,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可以使学生保持拥有先进技术学习的能力(文科专业更多的是素质和潜质),具备技术开发能力是学生的发展性能力,技能二次提升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人才,需要用新技术、新工具引领学生的发展。
总之,应用型人才是应用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在高职扩招百万、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更要思考人才培养的逻辑。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下,基于但不局限于职业分析,以科学预测职业的未来发展变化,多方面考虑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把统一的培养标准变为多规格、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的同时,变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素质培养,把就业变为以创业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