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纪录片中的互文性建构

2022-04-07 19:48杨柳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3期
关键词:互文性

【摘要】互文性呈现为文本间的交织相拥,承认文本创作过程中运用效仿借鉴手段的合法性,已然成为新时代媒介融合的突出表征。文学纪录片是纪录片艺术与文学艺术相生相融而成的产物,其互文表达涉及作家、观者、现实生活、文学信仰之间的交织呈现,在视听转化实践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关键词】文学纪录片;互文性;视听转化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3.072

李啸洋基于电影史视角,对于我国文学纪录片的不同阶段创作取向进行了研究。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文学纪录片与同时代的其他纪录片一样,多属于科教片范畴。90年代则是文献式的文学纪录片,依托“证据考古”,通过旁白、口述等线性呈现作家生平,如余纪导演的《鲁迅之路》(1999)。2000年之后,文学纪录片开始以人文性为导向,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样貌,包括陈说文学家的历史人文纪录片、有特定主题的文化专题片、“故事化”的文学纪录片、互动式文学纪录片这四类。

2010年以来,我国迎来了文学纪录片的发展高潮,特别是近几年,文学纪录片在内容策划、叙事策略、审美呈现等方面进行了多元化的创新和尝试。如张同道团队拍摄的《文学的故乡》(2020)、王圣治导演的《文学的日常》(2020)、贾樟柯执导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2020)、陈传兴创制的《掬水月在手》(2020)、台湾目宿媒体策划的系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2011-2021)等,这些纪录片阐释了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以文学精神为核心,以微小的个人视角透视社会和生活,重塑了我们对文学艺术的认知。

“互文性是指文本与其他文本、文本及其身份、意义、主体以及社会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之关系和过程。”当今时代,媒介融合日渐成熟,其日益紧密的内部联系导致当代互文性的表现分外鲜明,互文性中强调的“文本”从纯文本逐渐扩展到了戏曲、音乐、美术、影视等更广阔的领域。文学纪录片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艺术作品,其中的“文本”构成也是多种多样,相应的,可以与文学纪录片互文的文本也非常丰富。

每一个文学人物背后必定有一段历史渊源及时代背景,因此与古老历史文化文本的互文是文学纪录片中一种互文性叙事策略。文学纪录片通常使用文学大家作为线索,通过人物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和作品的深度阐释,并通过采访的形式,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因此,文学纪录片也与文学大家的行为表述及作品阐释产生着互文关系。此外,文学精神及文学创作本身的描述,包括其创作过程,将占据纪录片的很大一部分篇幅,毫无疑问,这是文学纪录片与文学本身之间的互文。最后,文学来源于生活和现实,文学关注人类的命运,展现独特的民族特质,带有特别的时代精神,所以,与当代主流价值观的互文也是文学纪录片互文性策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 文學纪录片中的五种互文方式

德国学者泼利特将互文本间转化分为:替换、添加、缩减、置换和复化。其中,替换、添加、缩减、复化这四种转化方法在文学纪录片中比较常见,且随着蓬勃发展的参与式文化而出现的互动叙事也成为了文学纪录片中的一种新可能。具体来说,新语境下的文学纪录片具有延伸、系列化、碎片化、主题化及互动性这五种互文方式。

1.1 延伸:文学纪录片产业链

作为互文性中最惯常的类别,表现为不同媒体及艺术类型的置换,在纪录片领域具体衍变为产品链的延伸与拓展。2014年,目宿媒体创作方为了强化系列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季)上映的热度,出版了同名书籍,分享了影像拍摄过程中的诸多幕后故事,并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弥补了影片中缺场的作家及导演的个人背景,一方面让观影者更好地理解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更精确地洞察创作者的拍摄视野。纪录片《我的诗篇》(2015)与同名诗集、线上读诗音频等形成丰富的产业链条,延伸了纪录片的内涵和价值。聚焦于诗人余秀华日常生活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2016)播出之后,其所在故居被打造成以诗歌为特色的旅游景点,成为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部分,这使得诗歌寄生在具体的空间和环境中,拓宽了读者对作家及其诗歌的欣赏途径。

1.2 系列化:文学纪录片的品牌拓展

添加,表现为以源文本为由头,衍生出丰富的新文本,通常在文本解读上依赖源文本,在纪录片中具体表现为系列化。系列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2011)第一季热播后,目宿媒体与行人文化实验室又合作推出了第二季(2015)和第三季(2021)。第一季到第三季,《岛屿》不变初心,纪录中国文学大师的珍贵身影及精神,传递文学之火,同时,它也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及改变,如第二季延伸了“岛屿”的地理范围,选择了香港贸发局设立“年度作家”后,前三年的获选者“西西、也斯、刘以鬯”,作为探讨人物,还如第三季将目光聚焦到了文学家族朱家,在家庭这个整体中提升文学人物的叙述厚度。《岛屿》的系列化运作,一方面在内容上大大丰富了文学大师的人文内涵,使得观者得以在丰富的整体中体会文学精神;另一方面在传播上化繁为简,便利了纪录片的宣传和营销。工人诗歌纪录电影《我的诗篇》在2015年众筹上映后,凭借独特的工人视角和令人沉思的呈现方式有口皆碑,主创者在2018年启动了其续篇《炸裂志》的众筹,相比第一部的工人个体化的感情抒发,续篇聚焦于打工阶层具有自觉意识的文化实践。

1.3 碎片化:新语境下的叙事切割

在这个新媒体被广泛使用的时代,纪录片创作者跟随着观众的口味不断变化纪录片的形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当下观众碎片化的娱乐习惯使得短视频的形式更受青睐,因此创作者们做出了新尝试,把较长篇幅的作品切割为系列化的微片段,通过这种“缩减”的互文形式更好地宣传纪录片。优酷开播的文学纪录片《文学的日常》(2020),除了5集正片外,还设置了“精彩周边”这一栏,将每一集的金句、花絮等剪辑成数十个1分钟到三分钟的短视频,并配合王鸥、黄轩、张静初等明星的推荐短视频,达成观者简洁有力的初印象,增强观看兴趣。同样,优酷根据不同的人物故事,将纪录片《我的诗篇》分解成了10个5分钟左右的系列短片,也是迎合了碎片化时代观者的观看需求。在央视频上,针对纪录片《文学的故乡》每一集正片推出一个30秒的先导片,力图在短时间内呈现纪录片的精华部分。

1.4 主题化:文学人物的多角度挖掘

“复化”是文本间的一种互文形式,即各创作方围绕同一题材,策划多样化、个性化的主题,从多个侧面、多个维度来阐释同一个文学对象。具体到文学纪录片中,是说不同创作主体根据不同的创作主题,针对同一个文学人物、故事或线索等做出不一样的影像呈现。在我国的文学领域,鲁迅、贾樟柯、莫言、阿来、余华等知名作家是文学纪录片的常驻嘉宾,作为“文学素材”,经常被不同导演在不同的维度和主题下“挖掘”。在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和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作家阿来都独成一个篇章,在“日常生活”和“故乡”两个主题下被阐释。在《文学的日常》中,阿来和朋友谢有顺在成都街巷边逛边谈,从书切入,逐渐深入写作体验、生命感受,最后回归阿来的生活日常。而在《文学的故乡》中,创作方跟随阿来回到故乡四川阿坝,以阿来在故乡的生活痕迹为引,展现阿来丰富的创作内心。

1.5 互动:纪录片创作的新形式

全媒体时代,兼具多模态、连接性、非线性、多向性、沉浸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的互动叙事成为视听话语实践的重要方式。传统纪录片单向创作与输出,忽略了观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互动创作,强调用户主动性,注重文学自带的参与性与现实性,实现了影像与观者之间的互文,重构了文学纪录片的视听实践。如工人诗歌纪录电影《我的诗篇》在创作之初采用互联网众筹的方式,在这种互动逻辑下完成了生产及上映。影像与观者之间的互文,一方面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回归受众文学情怀降低了票房风险。

2. 文学人物及作品间的互文:编织文学链条

文学纪录片作为视觉文化时代对传统文学的回望,将观众的关注从屏幕欲望的宣泄引向文学的思辨,重建了知识分子与大众话语的交流空间。文学纪录片呈现文学,须得将文字语言转化为视听语言,这之中就蕴含着作家与作品阐释、作家与文学、作家与时代、作家与现实生活之间复杂交织的互文关系。

2.1 作家、作品的互文与自我精神的阐释

文学创作者们从单一的纸张跃上多彩的屏幕,从幕后现身,在故乡、历史及时代的场合中回望文学,实现作家、作品的互文与自我精神的阐释。《文学的故乡》借助贾平凹、莫言、刘震云、阿来等作家的眼睛展开影像叙事,在阿来这一集中,阿来现身故乡,诉说他在乡野中生长出的“边缘意识”,而这种边缘意识的镜头呈现,则主要依靠阿来对其作品《尘埃落定》创作过程及故事的回顾与再现,在更迭的环境和氛围中对作品进行重释、对自我精神再次回望。如對于小说背景“十八家土司”的设立由来,认为自己并没有特意去构思故事,当因为兴趣了解到故乡的这段历史之后,那种边缘、民族的感觉自然就出来了。

2.2 作家、精神偶像的互文与信仰的重释

在镜头中,作家不再只有作品这一件武器,纪录片文本的开放性使得作家

的精神偶像、信仰等都能够被具象化呈现,使得作家的文学链条更加清晰。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呈现了大量作家对信仰、对崇拜的文学大家的谈论与对话,在这些日常对话中作家与精神偶像之间、与信仰之间达成互文叙事。在马原这一期中,作家谈及自己设计的九马路书院,镜头相应展示了八角屋书房,扫过每一间房屋的风景和名字,马原的声音配合说出书院的每一间房屋都是用文学大师来命名,如格林屋、加缪屋、福卡纳屋和卡夫卡屋。这些文学大师的作品较为意识流、有较强的先锋性,而马原本身也是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

2.3 作家、朋友的互文及时代的图绘

文学纪录片的创造与生产核心就是文学的视听建构,文学语言与文学精神作为文学视听建构过程中的重要要素,多以同时代作家朋友的采访口述片段呈现。通过作家周围文人朋友的声音,一方面让观者对作者有多方位、多侧面的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作家及其文人朋友对历史、时代、社会的讲述,汇聚成多方声音,有助于图绘当时的文学时代。系列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将镜头对准了港台的现当代文学家,包括白先勇、余光中、痖弦、西西等13位作家,在“岛屿”的大主题下让不同的导演针对不同的作家进行个性化创作与呈现,每个人物独成一个篇章,但作家与作家之间通过采访形成经历和命运上的互文,每一个篇章凭借相关联人物的采访构成紧密的联系,勾勒出战争年代的时代脉络及流浪文学的主题。如林海音、痖弦拥有因为战乱从大陆过去台湾的共同经历,他们对大陆故土的思念、对自身流浪经历的反思、对文学价值的追求都形成“互文”。纪录片将这些流浪文人整体编码,使他们的人生互相解释、映照。

3. 艺术与现实的互文:映照民族特质

何苏六、韩飞认为:“纪录片的互文是与一个国家和民族时代的互文,因为纪录片相较于其他文本,具有真实客观的特点,将一个时代的民众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记录下来形成互文,这样纪录片就能够成为见证国家和社会变化的历史镜像。”由此可见,纪录片凭其纪实性魅力,本身就与现实社会及生活构成互文。文学艺术以关照人类命运为生存宗旨,它与时代、与社会、与人类息息相关,本身与现实世界也达成互文。而文学纪录片,实现了纪录片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相生相融,显然也达成了与现实的多重互文。

3.1 文学与社会现实的互文表达

《文学的日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他们在岛屿写作》、《我的诗篇》、《摇摇晃晃的人间》等文学纪录片的出现,发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价值,唤醒了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精神,将文学从单一的文字中解放出来,用视听语言重释了文学。《文学的日常》的叙事方式从惯常的宏观大局转向了微小日常,五位作家与朋友的对话涉及生死、故乡、青春、社会等当下热点话题,以文学反思现实。如马原与其好友谈到自己孩子的阅读情况,认为孩子受碎片化阅读和视听文化的影响,不习惯严肃文字,相反很喜欢看搞笑视频,作家像无数个家长一样担忧孩子以后的文化水平,这个孩子及其阅读的困境其实就是当代中国无数个孩子的投影,是赤裸裸的现实映照。纪录片《我的诗篇》,聚焦于边缘化的工人群体,以微小的视角表现个人的诗歌创作与生活经历,于边缘中反思诗歌精神,诗歌与现实交相辉映。如陈年喜为自己的爆矿生涯写诗、邬霞为自己在制衣厂缝制的吊带裙写诗、诗句出现在烟盒、说明书、工作报表等各种介质上,强烈彰显着现实与诗歌的寄生关系。

3.2 文学与民族特质的互文呈现

文学艺术和纪录片艺术中毫无疑问投射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或多或少,或浅或深,或在创作思想,或在表达方式,总能在创作者身上找到民族文化的影子。文学纪录片因其文学价值和精神的独特魅力,对民族特质的呈现尤甚。在《他们在岛屿写作》中,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现当代作家,如周梦蝶、白先勇、林海音等,展示出了文学理念及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联系。白先勇这一期以“姹紫嫣红开遍”为主题,而“姹紫嫣红开遍”这句话是来源于汤显祖的《牡丹亭》,揭示出作家白先勇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之间的交叉,同时纪录片记录了白先勇的《红楼梦》导读课程,显然又串联起了作家与曹雪芹的创作。同样,周梦蝶这一期以“化城再来人”为中心,通过“庄周梦蝶”的传统故事,显露出其日常的修行生活与写作生涯。

文学纪录片既可因其根本的纪实性而与现实社会联动,同时也能凭借其携带的文学价值、意义及浓重的责任感而与当下的热点及传统文化映照,在创作手法、主题内容及精神传达上表现出独特的互文魅力。

不容忽视的是,文学纪录片的互文建构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通过互文运作延伸文本的内涵与价值,另一方面如果冲动追求文本扩张,可能导致文本意义泛滥,反倒产生弱化效果。互文性虽然注重文本间的联系,但是其成功的基因还是文本的异质性,合理且有个性的影像互文至关重要,而文本是否适用于互文性运作,可以依据是否具有丰富的文本底蕴及是否拥有打破单一边界的运作空间这两个标准。在跨媒介文化、粉丝文化及IP运作盛行的时代,文学纪录片创作者要擅于利用互文运作来挖掘纪录片价值,对经典的、受欢迎的且影响范围广的纪录片主题进行个性化延伸,同时在视听表达上拓展互文的空间,从多个角度进行叙事。

参考文献:

[1]比爾.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

[2]李玉平.互文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M].商务印书馆,2014

[3]聂欣如.尼科尔斯纪录片分类刍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4]李啸洋.文学纪录片:民族记忆的相册[J].文艺报,2020(8)

[5]张萍.新语境下中国纪录片的互文性[J].纪录片研究, 2019(7)

[6]惠东坡.卢莎.互动叙事:全媒体时代视听话语实践的新走向[J].新闻论坛,2019(3)

[7]卞祥彬.具身、隐身、去身:文学纪录片叙事主体的多元复现[J].当代电视,2021(2)

[8]何苏六、韩飞.时代性互文互动: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谱系[J].现代传播,2018(12)

作者简介:杨柳兰,1997,女,汉族,江西上饶,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文化.

猜你喜欢
互文性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关于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思考
谈互文性与翻译的创造性
《红线》与《浮生六记》的互文性解读
红楼若梦,游园乍惊
肯尼迪就职演说中的互文性策略解读
电影和戏剧的互文性初步研究
电影与文学创作间的互文研究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名声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