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文本视域下中国风动画的叙事策略

2022-04-06 20:10杨波罗思嫣
电影评介 2022年19期
关键词:唱诗班动画文本

杨波 罗思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风动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唱诗班》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突破创新,从观赏性、传播性、思想性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改写,起到了示范作用。[2]《中国唱诗班》是由中共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于2015年11月推出的系列原创公益动画片,截至2022年1月,已推出《元日》《相思》《游子吟》《饮湖上初晴后雨》《夜思》《咏梅》6部动画短片,每部时长从5分钟到23分钟不等。[3]截至2022年7月2日,《中国唱诗班》B站播放量超4500萬,点赞量超85.5万,转发量超41.5万,豆瓣评分9.2,有较好的口碑与市场表现。《中国唱诗班》立足嘉定历史风貌,展现嘉定人文风情,以中国古诗词为引,融合工笔画、水墨画等多种技法,刻画江南风采,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

学界有关动画短片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以动画短片为整体,研究其本体特性、叙事特征、剧本创意、技术呈现等;二是聚焦具体动画短片作品,探究其视听语言、叙事技巧、艺术解读、角色塑造等。截至目前,从伴随文本视角切入研究中国风动画的不多。符号学学者赵毅衡在“语境论”“符号域”“羊皮纸稿本”“文本间性”“潜文本”等相关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伴随文本理论。[4]伴随文本是指那些伴随着文本一同发送给接受者并对其表意产生重要作用的附加因素。[5]2010年,赵毅衡把表层伴随文本分成六种:“类文本(框架因素),型文本(类型因素),前文本(引用因素),元文本(评论因素),超文本(链接因素),次文本(续写因素)。”[6]2016年,在其所著的《符号学》修订版中又增添了“同时文本”。至此,伴随文本共有三大类七小类,分别是显性伴随文本(副文本、型文本)、生成性伴随文本(前文本、同时文本)及解释性伴随文本(元文本、链文本、“先/后文本”)。[7]本文基于伴随文本理论,以《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短片为例,探讨中国风动画的叙事策略,以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一、设置显性伴随文本,确定主题框架

显性伴随文本并非潜在的、隐藏的,而是浮现在文本表层的伴随文本,涵括副文本与型文本,副文本勾画框架,型文本指涉类型。[8]《中国唱诗班》通过设置副文本、型文本等显性伴随文本,勾画主题框架,关照受众期待。

(一)副文本:指引主题偏好

副文本是显现在文本表层的框架式附加因素。[9]电影的副文本包含片头、片尾、片名、导演、编剧等,《中国唱诗班》的副文本主要涉及片名、片尾、制作团队。

一是以古诗词为名,暗示故事主题。片名是观众了解电影的一扇窗,《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短片以中国古诗词为名,含蓄透露了故事主旨:《元日》写春节团圆,《相思》道少年情愁,《游子吟》咏母爱孝道,《饮湖上初晴后雨》叹失意书生,《咏梅》求心中至美。

二是诗词唱诵结尾,再次呼应主题。片头、片尾是电影的构成要素,也是副文本的表现形式。《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短片,每篇都以在诗词吟唱中介绍故事主人公的生平相关历史作为结尾,颇具特色。《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片尾便是如此:中秋月夜,《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被反复唱诵,一叶扁舟在西湖中摇曳,船上师生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微风轻拂柳枝,湖面散落着数盏河灯,那一叶扁舟渐行渐远,故事主人公娄坚的生平缓缓展现于观众眼前。

三是公益动画属性,指引选题偏好。《中国唱诗班》为上海市嘉定区委宣传部投资出品的系列原创公益动画片,制作方为兆德文化传播(上海)工作室及北京璀璨星空。地方政府投资,专业团队制作,《中国唱诗班》立足嘉定历史,取材嘉定文化,展现嘉定风貌,不以经济效益为指导,追求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在时间沉淀中打磨艺术精品,在瑰丽想象中捕捉传统文化风采。

(二)型文本:关照受众期待

型文本是文本与文化连接的主要方式。[10]型文本是文本框架的一部分,它涉及文本的集群归属,即文化背景规定的文本“归类”方式。[11]《中国唱诗班》的型文本构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本体特性上属动画短片。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是电影的三大类别,故事片以表演影像叙事,纪录片以实录影像叙事,动画片则以造型影像叙事。[12]动画短片常指时长在40分钟以内的动画片,10~20分钟居多,几分钟的也有,常以艺术片、实验片形式出现。[13]《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属于动画短片。

二是文化内涵上属中国风动画。自1941年《铁扇公主》起,中国风动画已有80余年历史,从早期耳熟能详的《大闹天宫》《九色鹿》到近期票房火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中国风动画不断发展,技术手法不断更新,尽管走过坎坷低谷,但对中国地域特色的关注,对中国历史资源的汲取、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是其始终如一的坚持。[14]中国风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国传统元素、各民族文化等因素,中国风动画也常取材于古代文学经典、民间神话传说、民俗传统和现代日常生活。[15]《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取材嘉定人文历史,以水墨写意,以工笔写形,在诗、画、人、情、物、景等的交融间描绘江南风采,展现中国风格,弘扬中华文化。

二、设计生成性伴随文本,诠释主题意蕴

生成性伴随文本是文本生成时各种影响因素留下的痕迹,囊括前文本与同时文本,在文本生成时对其表意产生重要影响。[16]《中国唱诗班》通过设计前文本、同时文本等生成性伴随文本来诠释主题、建构意义。

(一)前文本:以引用诠释主题

前文本是一个文化中先前的文本对此文本生成产生的影响,引文、典故、戏仿、剽窃、暗示等是前文本中比较明显的类型。[17]《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在前文本构成上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共性体现在固定结构的引用中。古诗词的引用,古诗词既作片名暗示故事主题,又作内容参与意义建构,还作音乐烘托情感氛围。例如,王安石之《元日》,王维之《相思》,孟郊之《游子吟》,苏轼之《饮湖上初晴后雨》,李白之《静夜思》及王安石之《梅花》,既是经典古诗词,又被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成《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的片名,其内容也深度参与故事意义建构,还被改编为同名歌曲作为片尾曲烘托情感气氛。

特色则是指每部动画短片中具体的前文本构成。例如,《咏梅》主要从背景、人物、情节三方面建构前文本:一是以史为鉴,建构故事背景。故事发生于清代前中期的嘉定,在青砖黛瓦、竹林田间、阴雨蒙蒙的江南,竹刻大师周颢踏上了寻求世间至美之路。“嘉定竹人周颢一生未曾刻过仕女,也未刻过梅花”[18],制作团队以此为灵感制作了《咏梅》。二是虚实相生,刻画故事人物。《咏梅》的主人公是周颢与梅娘,周颢是史册留名的竹刻大师,梅娘是血气所化的自然精怪。窗前木桌上散落着笔墨纸砚与数把刻刀,少年周颢手持竹片端坐于桌前仔细刻画着,窗外梅花随风飘摇,惊扰了这个认真的少年。忽闻一声“又贪玩耍赖”,少年周颢回头,只见一身梅色的小女孩赤足站立,梅色衣裳、梅色眉眼,就连发梢处也装饰着几片梅花瓣,梅娘模仿周颢师傅的腔调,细数着师傅训他的话语,这是他们的初遇。三是母题想象,建构故事情节。遇仙问道、异类相恋,这是中国传统故事的母题,《聊斋志异》《剪灯新话》《太平广记》等便是例子,《咏梅》化用《竹人录》相关故事加以创作,形成动画①。在《咏梅》开头,周颢病卧榻中,顺着飘落的梅花回忆他追求世间至美的一生:少年时偶然结识梅娘,青年时踏遍山河寻访世间至美,终南山下逢卧雪盘龙。梅花顺着窗户缝隙飞入周颢榻旁,周颢伸手为梅娘拭淚,忽觉世间至美原在身旁,梅娘见此痛哭流涕,周颢梦见梅花片片消散,醒来时身体大好,身旁只余关切的父母与落下梅花的湘妃竹。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看,“前文本是文本生成时受到的全部文化语境的压力,是文本组成无法躲避的所有文化文本组成的网络。”[19]在此层面,《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的前文本还涉及历史积淀与时代需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为作品生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漫、美漫等外来动漫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受其影响,许多国产作品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主题画风都带有日式热血清新、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20],因此观众容易对这类作品产生审美疲劳,而这为《中国唱诗班》等中国风动画作品再攀高峰提供了契机。

(二)同时文本:以互动建构意义

在文本产生同时出现的影响因素可称之为“同时文本”[21]。弹幕是常见的一种同时文本,弹幕视频具有保存弹幕功能。[22]大多数观众在观看时同时接收视频与弹幕两种文本,因而需要同时对这两类文本进行意义接收和解释,薛晨曾据此研究弹幕视频的伴随文本构成及其传播特性。[23]B站是国内著名的弹幕网站,在B站播放的《中国唱诗班》也少不了弹幕的陪伴,通过弹幕互动共享意义空间,引发情感共鸣。

在《中国唱诗班》系列短片中,最引发热议的是《夜思》篇。《夜思》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作为国联调查团中国代表的顾维钧亲赴东北调查伪满洲国真相的故事,其同时文本构成主要涉及三类:一是对故事内容的感触。动画片《夜思》讲述的这段内忧外患的历史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有观众直呼“猛男落泪”“看得又气又难过”。顾维钧的爱国热忱触动了观众,他们表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致敬先生感谢每一个前辈”,“致敬”一词刷满屏幕。二是对表现方式的讨论。电影级镜头水准、华丽精妙的转场、代入感强的置景等,观众对《夜思》的制作水准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本集转场好评!!!!!”,感叹“我天,这么细节的吗”。三是对现实社会的联系。《夜思》对于家国情怀的刻画点燃了观众深切的爱国之情,他们铭记历史,反思当下,在对历史的回顾以及现世的实践中书写着当代青年的抱负与热血,表示“勿忘国耻,吾辈自强”“日后国有难,吾辈必先行!!”。

三、引导解释性伴随文本,开放意义空间

解释性伴随文本是指在文本阐释时起作用的伴随文本,囊括元文本、链文本及“先/后文本”。[24]《中国唱诗班》通过引导元文本、链文本等解释性伴随文本,开放意义空间,吸引受众深度卷入。

(一)元文本:多元解读意义

元文本是原文本生成后、被接受前,所有影响意义解读的各类附加因素,包括原文本相关评论、报道、指责、八卦、标签等。[25]李玮、蒋晓丽在赵毅衡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元文本”概念进行了修正与拓展,将元文本定义为“关于文本的文本”,不局限于“评论因素”,拓展了元文本的范畴。[26]鉴于此,本文将《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的元文本分成三类。

一是评论因素塑造意义。评价性信息是元文本最直观的体现,《中国唱诗班》整体豆瓣评分9.2,单篇最高评分8.5,最低评分7.8,观众对其品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制作精良的画面”“电影级镜头水准”“代入感超强的故事”“运用自如的中国元素”等溢美之词数不胜数,更有观众称赞其“不只具有中国风,更具中国骨”。

二是资讯因素丰富意义。评论之外,有关《中国唱诗班》的预告、报道、解释等也是重要的元文本参与意义建构。如公众号“wuhu动画人空间”曾在《咏梅》上线后独家专访其主创团队,就灵感来源、镜头表达、创作感触等问题进行探讨,揭秘了创作的台前幕后,丰富了文本意义解读的空间。

三是“二创”因素延伸意义。B站是青年亚文化的聚集地,拥有一批极富创作力的用户。粉丝是一个非正式的亚文化群体,他们不只是文本符号的消费者,也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者。[27]《中国唱诗班》的粉丝基于自身的认知框架,对原符号文本进行结构与重组,创造出链接自身情感价值的新符号文本使意义得以无限衍生。[28]如up主“花町公馆”以《相思》篇为蓝本创作说唱视频“《中国风rap》你听过王维的相思吗?”,以潮流rap碰撞国风动漫,广受热议,视频播放量突破300万。

(二)链文本:无限衍生意义

链文本是解释文本时,自觉或不自觉同时接收的其他“可链”文本,如注解说明、延伸文献、参考资料、网络链接等。[29]回帖、评论区、关键词、相关链接等各种“微文本”都是链文本元素。[30]本文以B站官方网页《中国唱诗班》播放界面信息为例,结合上文描述进行分析,发现其链文本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视频上方链接提供网站指引。网页导览行的前半部分是“主站”“番剧”“直播”“会员购”“漫画”“赛事”“下载客户端”等B站官方站点的指引,后半部分是“会员”“消息”“动态”“收藏”“历史”“创作中心”等用户相关数据的链接,用户可以根据这些指引,清晰便捷地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跳转。二是视频下方链接提供内容反馈。视频下方除了视频内容简介外,其他链文本大都指向视频内容的用户反馈,“点赞”“投币”“分享”“点评”“追番”等数据是视频的直观反映,简单一键便可参与互动反馈,而其后的“评论”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讨论,吸引观众深度卷入。三是视频右侧链接提供衍生推送。视频右侧除了显示正片六部的所有链接供观众自由切换,显示正片预告方便观众跳转外,还有“相关推荐”一栏,推送与该视频内容相关的其他视频,吸引观众在平台停驻、流转,如《南烟斋笔录》《一禅小和尚》《镜花缘》等。链文本在吸引观众流连链接跳转的乐趣时,丰富了观众对原文本的了解,拓展了原文本的诠释空间,以空间上的链接唤起意义上的连接,增强了意义解读的多样性与无限可能性。此外,李玮、蒋晓丽拓展了链文本意涵,强调其“可链接性”,将其视为文本接收时所面临的全部文化语境,在此意义上,除自身外的几乎所有文本都可视之为链文本。[31]

结语

除“先/后文本”外,本文已对《中国唱诗班》所涉六种伴随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其叙事策略有三:一是设置显性伴随文本,确定主题框架,利用前文本、型文本等显性伴随文本,勾画主题框架,关照受众期待;二是设计生成性伴随文本,诠释主题意蕴,运用前文本、同时文本等生成性伴随文本,设计故事细节,引发观众共鸣;三是引导解释性伴随文本,开放意义空间,应用元文本、链文本等解释性伴随文本,引导意义解读,开放阐释空间。考虑到“先/后文本”关系明确,后文本情节从特定先文本化出[32],更强调其对大纲的框定作用,而前文本强调引用意义和文化背景[33]。即使《中国唱诗班》所涉诗词有非常明确的指向,但其作用主要在于唤起文化共鸣,而非提供情节大纲,所以本文将其归为前文本。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唱诗班》各篇之间的确构成“先/后文本”关系,但囿于篇幅和笔者自身能力,本文未能充分论述,期待今后能有学者更加详实、深刻地考察中国风动画。

①2022年更名《中国古诗词动漫》,但《中国唱诗班》一名使用时间更长且大众认知度较高,故本文仍沿用《中国唱诗班》一名。

①《竹人录》中记载“(周颢)少时尝病疮,一夜醉归,逢老叟衣冠甚异,出一丸药啖之,五脏皆暖,忽失叟所在,经夕犹有异香,自是宿疾尽去,终身无纤介之疢。年八十余,善饭健步,不异少年。”详见:微信公众号“wuhu动画人空间”推文:主创独家专访 | 被全网粉丝催更多年的中国唱诗班最新佳作《咏梅》幕后最全大公开!!https://mp.weixin.qq.com/s/9gv0iQmXUVnGV166jNJVdQ。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EB/OL].(2022-05-28)[2022-07-07]http://www.news.cn/2022-05/28/c_1128692207.htm.

[2]高博.传统文化的新载体——动漫影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改写[ J ].电影评介,2017(21):83-85.

[3]李茂华.“趣”谈《中国唱诗班》——兼论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探索[ J ].电影评介,2019(09):98-101.

[4][5][6][8][9][11][16][17][19][24][25][32]赵毅衡.论“伴随文本”——扩展“文本间性”的一种方式[ J ].文艺理论研究,2010(02):2-8.

[7][10][21][29][30]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140-144,142,143,145,145.

[12]蓝凡.电影类型新论[ J ].艺术百家,2012(06):133-144.

[13]苏延辉.动画本体研究——浅谈动画短片与动画长片的异同[ J ].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5(03):9-11.

[14][15]肖林,李炫錫.中国风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以“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为例[ J ].出版广角,2019(14):82-84.

[18]wuhu小精灵.主创独家专访|被全网粉丝催更多年的中国唱诗班最新佳作《咏梅》幕后最全大公开!![EB/OL].(2022-01-29)[2022-07-07]https://mp.weixin.qq.com/s/9gv0iQmXUVnGV166jNJVdQ.

[20]林浩晗.国产“中国风”动画电影的解构与重构[ 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142-148.

[22][23]薛晨.弹幕视频的伴随文本构成及弹幕文本的传播特性研究[ 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6):23-29.

[26][31]李玮,蒋晓丽.试对“伴随文本”理论进行修正与扩展——与赵毅衡教授商榷[ J ].甘肃社会科学,2012(04):251-255.

[27][28]邓年生,姜博文,范玉吉.粉丝自制视频“盗猎者”的符号生产机制[ J ].编辑之友,2017(08):53-56.

[33]张慧倫.电影作品伴随文本的考察互鉴——以网络文学改编电影为例[ J ].当代电影,2019(11):150-153.

【作者简介】  杨 波,男,贵州普安人,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主任记者,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编辑出版、高校智库建设研究;罗思嫣,女,湖南冷水江人,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生。

猜你喜欢
唱诗班动画文本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儿童之声促社会变革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英国
亨利打嗝
我是动画迷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