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波 李 伟 都晓娟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020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的出台立足于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为依托,为体育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创造了空间。然而审视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仍存在内容单调重复、形式缺乏创新、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面对当前现状如何借助“双减”政策红利,解决体育课后服务一系列问题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视角,聚焦体育课后服务问题,厘清体育课后服务当前现状困境及优化路径,以期为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外一体化建设提供启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来自于西方著名经济学家萨伊所创造的“萨伊定律”,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萨伊定律以“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的核心要义占据着欧美经济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以“满足高质量供给”为出发点,利用市场变革和技术创新等手段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以纠正生产要素分配扭曲,增加市场有效供应,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之需要,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主要包括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由于学校体育既属于经济领域供给侧的主体,也属于社会领域供给侧的主体,而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作为学校体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其符合供给侧结构改革要素特点。
体育课后服务是在学校教育结束之后学生通过参与课后体育活动,实现其享受运动乐趣与补齐体质健康短板良性互动的一种体育课后托管教育服务。当前我国体育课后服务领域出现学生对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与体育课后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供需矛盾,且此结构性矛盾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将难以解决[1]。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全国各地中小学就学校体育课后服务采取了多样举措,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体育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保障等方面仍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调整供给形态及方式,满足学生多元化体育需求成为了提升体育课后服务质量的必要举措。
“双减”政策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做出了重要指示。其中政策提出“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为新时期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如何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是有效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缓解家长教育焦虑、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重要政策保障,更是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而做出的重要举措。
“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是“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为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给内容的选取及供给形式的设置指明了正确导向,以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与时俱进的体育活动形式及兴趣主导型的体育活动方式,来适应学生日趋多元、个性化的体育运动需求,并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给体系。同时体育课后服务以“五育并举”为出发点,将“育德、育智、育美、育劳”元素注入其中,不但促进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而且为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注入动力。
“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中小学纷纷作出响应,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体育课后服务活动,但仍有学校对相关政策理解不到位,举措落实不力,特别是在供给内容的选取上存在不足。首先,当前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内容主要以田径、三大球及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主,缺少受广大学生喜爱的健美操、游泳、武术等非测试项目[3]。各地学校对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挖掘不够深入,对当地特色校本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使体育课后服务供给内容民族特色不足。其次,学校对学生的安全与发展关注度失衡,使体育课后服务内容过于关注学生健康安全,却忽视其对学生长远发展作用。例如供给内容以安全性较强的健身操、体育游戏为主,缺少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有益的服务内容,继而难以落实“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再次,年级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供给内容杂乱无章、无效重叠,致使体育课后服务内容体系整体性不强。体育课后服务内容的选取未考虑不同年级学生之间能力差异、兴趣需求及身心发展等特点,就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致使学生在每个阶段接受重复性的课后服务,继而难以系统培养体育核心素养,无法熟练掌握运动技能。
体育课后服务是以“政府主导、教师主体、社会补充、学生和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开展的,供给主体由政府、教师、社会及家庭共同组成,但各供给主体职能模糊,致使应有效能未能充分发挥。首先,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的力度不足,难以从顶层引导体育课后服务的完善与发展。如体育课后服务经费保障、课后服务安全细则、教师课后服务劳动量的计算、校外师资聘任管理等相关政策的不够健全限制了学校课后服务的高效推进实施[4]。其次,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增加了教师除授课以外的工作任务,教师在教学与非教学工作重心上难以取舍,难以专注履行职责,继而使体育课后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再次,社会助力不足及家长理解偏差,家庭、社会难以与学校形成治理合力。“双减”政策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而学校与校外机构未能建立有效联系与合作,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致使社会补充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双减”政策加大了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但同时可能会致使家庭教育功能与责任的过度转让[5]。随着课后服务的深入开展,家长照看孩子的负担有所减轻,加之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活动具有的官方属性,让大多家长更为放心,家长会逐渐认为教育学生及课后服务完全是学校与老师的职责,却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生活习惯培养的作用,淡化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供给形式缺乏创新,体育课后服务效果不佳。首先,以传统“行政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课后服务,难以适应学生自身素质及兴趣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技能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难以在同一班级或小组中对其因材施教,难以实现培养良好兴致及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的目的,致使体育课后服务效果受到影响。其次,以教师为主导课后服务形式,学生主体性体现不足。“教师讲与教,学生配合学与练”是当前体育课后服务的主要形式,而学生自主支配活动与比赛时间较少。学生往往只被动地重复基础练习动作,相对缺少自主参与体育活动与比赛的机会,不仅削弱了体育运动具有的竞技性,学生还难以享受到竞技体育带来的乐趣。再次,供给形式以社团活动形式居多,研究小组类形式较少。虽然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及学生课余生活,但大部分学生只停留在了“玩与练”的层面,缺少对体育运动更层次的了解。例如通过足球运动,学生学会了足球的进攻、防守以及配合,却不了解踢球时腿部肌肉的发力原理、足球运动的历史来源及足球比赛规则等,而开展足球活动的意图,不仅是教会学生“踢足球”,还要通过足球运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多方位、深层次的理解能力与研究能力。
充足的供给资源是满足高质量供给的重要条件,而师资配置不达标,场地器材不健全,数字化资源未能充分开发与利用,影响体育课后服务高效供给。首先,当前体育课后服务专业管理人才引进不足,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归属于教师工作范畴,因此,体育教师除了负责好日常课堂教学工作外,还要处理好课后延时服务产生的等一系列问题,非教学性工作量增多,使其工作效率受到影响。部分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难以对体育课后服务进行科学组织与管理,也影响了体育课后服务质量。其次,运动场地、配套器材等硬件配置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实际锻炼需求。虽然大多学校配备了标准田径场,但是田径场仅限于跑步,缺乏跳高、跳远、铅球等运动项目的场地搭建,学生难以接触到更多运动项目。特别是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资金补助存在较大短板,难以保障学生参与多样化的体育课后服务,教育公平难以实现。再次,教师淡化数字教学手段,体育课后服务工作效率不高。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逐步常态化,线上授课已成为当代教师开展教学以及课后服务的必备手段。但部分教师忽视线上资源共享的优势,单靠人力组织与指导,不仅加大了教师工作负担,还禁锢了学生的视野。另外部分老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够熟练,无法通过数字教学手段开展课后服务,致使体育课后服务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供给保障机制的缺失阻碍了体育课后服务稳步发展。首先,“保障学生安全”是体育课后服务实施开展的首要原则,但体育课后服务并非义务教育,属于学生自愿参加的教育范畴,因此先前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细则并不适用于学校组织开展的体育课后服务,特别是学校委托社会体育组织在校外开展的体育课后服务,难以对学生实施安全保障监督[6]。其次,经费保障是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基础。由于我国学校课后服务起步较晚,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相对滞后,政府拨款不到位、经费分摊不明确将难以保障课后服务的顺利开展。当前经费保障机制主要存在场地器材经费未能满足,体育教师课后服务补贴未能落实、困难家庭课后服务费用未能报销等问题。再次,体育课后服务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服务效益反馈不够及时,致使调节改善缺乏针对性。体育课后服务的内容及手段未经过专业部门审核就直接采用,致使“华而不实”的课后服务难以适用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评价内容对学生课后服务的参与度、满意度不够重视,致使课后服务的优化缺乏针对性。评价手段过于单一,往往以偏概全,仅通过体育测试实现对学生的评价,造成服务评价人本性、素质性不足。
供给内容的选取应立足于学生实际锻炼需求与兴趣特点,开展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并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后服务。首先,体育课后服务不能仅围绕着体育中考以及健康测试项目而开展,不能为了提高达标率、升学率组织与引导学生去学习某项技能,应立足于“立德树人”,提升学生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内心驱动力,继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体育课后服务项目更应注重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掘,鼓励创办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校本服务,在丰富体育课后服务内容体系的同时,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次,服务内容选取的标准不止局限于是否安全,是否便于操作,更应注重通过体育课后服务实现对体育课堂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在“五育融合”背景下,体育课后服务中注入“育德、育智、育美、育劳”元素,安排“跨学科”多样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再次,保持体育课后服务供给内容的整体性,实现课后服务一体化设计。以小学阶段强调供给内容“趣味化”,初中阶段强调供给内容“多样化”,两学段之间建立有效衔接,同时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在不同学段的特点,贯彻“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最后,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及社会资源特点,因地适宜地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如在学校开展耕读类劳动实践活动,共享农耕资源;开展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共享社会资源[7]。
明确各供给主体职能,加强政府、教师、家庭及社会之间的协调与衔接,强化供给主体的合力,继而共建多方供给协作新格局。首先,积极稳妥推进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政府必须着力于构建与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一方面全面、准确领会体育课后服务的顶层设计,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如加强体育课后服务的服务指南、活动体系以及场地器材的建设。明确体育课后服务经费保障,配套补贴与奖励措施,让教师有条件参与、愿意参与、主动参与等。另一方面结合政府与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计划,实现顶层设计与地方措施有机融合,确保相关政策的细化和可操作化,如加强体育课后服务安全化建设,严格把控服务质量,细化安全管理条例,并将学生安全责任精确到每一位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其次,强化教师自我提高意识,扩大专业能力范围。体育课后服务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衔接课上与课后服务内容、如何活跃服务过程氛围、如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体育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得以解决。再次,社会与家庭要给予充分支持,强化“家、校、社”合力。一方面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后服务氛围,避免社会机构利益化。另一方面家长要明确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的价值,全面支持与配合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且明确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作用,切实回应学校教育,实现协同育人目的。
通过创新供给形式,激发学生主体性及积极性,继而打造体育课后服务新样态。首先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课程改革理念,提倡体育课后服务的重心向“常赛”上倾斜,摒弃“说教课”,把更多比赛与活动时间留给学生。立足于“提高学生参与度、扩大学生参与面”,通过开展各类综合性“运动会”“体育节”以及“单项体育竞赛”,使学生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在比赛中得以巩固与应用,并培养其顽强拼搏的竞技体育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其次,通过体育课后服务走班形式,适应学生自身差异特点。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素质特点、技能水平选择合适的运动班级及小组,与兴趣爱好及运动水平差距不大的同学共同参与体育课后服务,共同进步。再次,开展多元化主题体育研究小组,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更深入的研究能力。通过“讲好体育故事”“体育画报展览”“韵律啦啦操”等形式各异的体育课后服务,促使学生多方位、深层次感受体育运动,并保有兴致地研究体育运动;通过组织观看比赛录像,结合比赛来了解运动项目规则,并能学会分析比赛中的现象与问题,推动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运动、懂运动、乐运动”。最后,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设置相应体育课后服务形式。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开展团体互助活动;针对初三学生升学压力,开展游戏类活动。切实根据学生所需,开展具有实际效益的体育课后服务才是应有之义。
统筹规划利用各类体育课后服务供给资源,切实推动体育课后服务高效治理。首先,壮大课后服务专业师资队伍,提升体育课后服务质量。鼓励退休职工重返校园,通过开展体育与健康知识讲座或者体育史、体育规则类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其多年教学经验与专业优势进行体育课后服务理论指导。吸纳在校大学生进校实习,积极参与体育课后服务的组织与指导,在锻炼自我、强化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在校教师的课后服务工作负担。开展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通过奥运冠军讲述夺冠历程,使青少年感受“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榜样力量,通过传授专业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其次,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体育硬件配套设备的完善。完善学校场地器材配置,加大中小学对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费投入,除了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之外,还应保障相应的配套器材,切实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硬件要求。再次,合理开发、利用网络新媒体,搭建互联网共享平台。如开通“线上答疑”平台,安排经验丰富教师进行答疑解惑,提高服务质量。开通“成果展示”平台,相互分享活动成果并进行投票评比。开通“专题教学”平台,使学生深入了解与学习不同地域特点的体育课后服务内容,继而拓宽知识视野。
强化体育课后服务安全、经费、评价等供给保障机制,筑牢服务质量红线。首先,“落实监护责任,保障安全供给”是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问题。活动内容、方式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器材设备的采购要严格把控安全生产标准。同时各学校需制定体育课后服务的安全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建立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提高教师以及服务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应急能力等。其次,构建合理、灵活的经费保障机制是保障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落实授课教师以相应的酬劳与补贴,保障老师“加班权益”,提升老师参与课后服务组织与指导的积极性。明确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收费细则,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课后服务资助政策。再次,健全体育课后服务评价机制,汲取多方位的实时反馈,以增强评价效能。聘请相关专家对体育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等进行试点研究,严格筛选服务内容与形式,切实把控体育课后服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加强对教师以及体育课后服务的工作者的能力与行为的评价,促使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扩大专业能力范围,以推动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注重对学生参与服务效果与满意度的评价,减少传统量化指标,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侧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性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