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国外视角、研究方法与本土启示

2022-04-06 15:28廖建媚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资本社区体育

廖建媚 陈 萍

(1.厦门理工学院 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24;2.宁清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宁清 352106)

体育参与和社会融入之间的关系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既有研究表明,体育和休闲活动是可以建立社会关系和发展社会资本的舞台,进而促进社会包容和融合[1]。体育是控制社会融入的一种手段,将社会关系、社会资本和社会融合的话语嵌入到社会治理中,能够推动基于体育干预的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发展[2]。体育参与和社会融入是个体改变和适应新环境的双向过程,体育是移民产生新文化资本的场所[3]。体育参与可以建立相关的纽带和桥梁社会资本,从而使公民产生相互的联系和信任[4]。体育运动将各种社会和经济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具有内在价值的体育团 队;为个体提供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意识;为个体发展有价值的能力提供机会;为个体扩展社交网络,增强公民自尊心和社区凝聚力来增加社区资本等,为社会融合作出积极贡献[5]。但是,国外关于体育和休闲活动是促进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的适切手段[6]和社会资本促进社会融入[7]的观点目前仍然存在争议。

国内学者自2000年开始关注中国城市新生代移民社会融入议题,诸如城乡移民、城市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经历、现状、特征、影响因素、身份认同、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等。国内学者认为,体育因其社会整合机制而具有巨大而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社会整合力量[8]。体育的特殊价值在于具有其他文化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现实可行性,是群际增进接触,从而促进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9]。体育运动的社会资本功能与人力资本功能显著性相关,两者是相互影响的,既能共同作用正向影响随迁子女融入城市新环境[10],又能激发“老漂族”融入社会的主动性,消解其社会融入的各种阻滞[11]。然而,通过体育参与改善和促进社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育参与虽可提供独特的兼容机会,成为促进新生代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理想方式和手段,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12],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合的期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13]。纵观国内外文献,体育参与对社会融入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虽因国情体制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以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运行机制和作用原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对1995年以来国外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探寻其理论与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提供参考。

1 文献检索及梳理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时间范围限定为1995年1月1日-2020年7月30日,外文数据库主要选取美国科学引文Web of Science核心合辑数据库,使用布尔逻辑词“AND”、“OR”连接各检索关键词,包括“society inclusion”OR“social cohesion ”OR“social integration” OR “social adaption” OR “social incorporation” OR“social capital”OR“social exclusion” AND “sport”。中文数据库主要选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Fulink、台湾华艺数据库等,检索关键词为“社会融入”、 “社会融合”、“社会包容”、“社会整合”、“社会适应”、“社会资本”、“社会排斥”含“体育”、“体育参与”、“运动”等。检索设定在主题、标题、摘要和关键词。

1.2 文献筛选标准

共检索出英文文献 483 篇,并参考以下筛选标准进一步剔除:1)会议论文(Proceedings paper);2)综述性论文(Review);3)短篇评论(Letter /Comment/Communications);4)会议摘要(Meeting Abstract);5)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最终选取英文相关文献(Article or Original Research)共89篇。

2 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理论视角

2.1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社会关系中的资源,可由个人和团体积累,帮助人们获得利益或采取集体行动[14]。关于社会资本的原始定义,经典研究学者Bourdieu、Coleman、Putnam分别强调了不同的方面,学界认为,Bourdieu将社会资本视为提供资源是理论上最合理的社会资本概念,Putnam以公民为导向的社会资本定义是社会资本文献中最常见的一种。体育与社会资本研究发端于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D.Putnam,他将体育团体和体育俱乐部作为测量社会资本的主要指标。之后,体育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其研究知识体系在范围和程度上都在逐渐增加,国外许多学者将体育视为社会资本积累的工具,进而可以培养公民自豪感、社区认同感、社会凝聚力,为社区居民提供相互信任、互利互惠的坚实基础。

体育参与可以产生或积累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文化、经济、人力、心理等)。体育参与具有促进社会融入的潜力,其过程包括:使来自各种社会和经济背景的个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拥有本来有价值的活动空间(团队、俱乐部、项目);为个体提供归属感;为个体发展有价值的能力和功能提供机会……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是目前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入研究的主要领域。在过去几十年间,国外学者们较全面地研究了社会资本概念的含义、应用和理论,进行了许多相关主题研究,包括但不仅限于体育参与和社会资本、体育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本、体育运动项目和社会资本、体育赛事与社会资本、体育志愿服务与社会资本[15]、体育场地设施与社会资本、体育参与和社会排斥等。

2.2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跨文化适应研究开始萌芽,涉及多学科领域移民群体或个体研究。有学者认为文化适应适用于群体或个人层面上的研究,并且通常更加注重个体层次这个领域,强调文化适应对各种心理过程的影响[16]。也有学者认为心理适应与社会适应都属于文化适应的内涵[17]。当代跨文化传播研究奠基人John Berry 升华了文化适应理论,提出了四种文化适应策略——同化、分离、整合、边缘化,认为通过这四种适应策略,文化资本有可能得到发展或否定。不同的适应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本,这些文化资本在不同的情况下将具有不同的价值[18]。

国外体育参与研究中,突破了文化适应理论的传统框架、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将Berry的文化适应框架广泛应用于社会融入领域,认为当移民融入主流社区,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水平。同时,体育参与对于克服文化和社会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作为移民群体融入社会的一种工具得以传播,成为社会科学与体育研究议程的重要部分。该视角下的研究议题主要从多元文化和社会多样性的角度以及地方包容和排斥过程的角度来考虑移民和难民的参与性体育活动。在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体育是可以超越政治、种族和促进群体认同的重要工具;可以使移民和难民适应和融入主流社区,并产生积极影响;可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文化意识,发现社会纽带,加强社会网络,从而增加社会资本。研究关注的焦点在社区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实施过程、作用发挥以及管理实践。

2.3 基于治理理论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以“治理”作为讨论公共秩序问题的新话语体系,“治理”概念在公共问题理论与实践中备受关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全球治理等诸多话题陆续演变派生出来,逐步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治理理论,以解释不同背景下的复杂政治过程与治理次系统,产生了具有明显差异性的不同治理观念[19]。随着现代政治经济的出现和对人们福利的关注,治理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概念被引入体育社会学领域,以体育为特定形式和手段的治理被用来分析政府机构、利益集团和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国外社会中,常常使用体育作为媒介对不同类型群体和个人的生活、行为进行干预,其重点旨在塑造、引导和指导个人或团体的行为、行动的思维与技术朝公众期望的方向发展,以应对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各地人口流动迅速增长,导致一些国家政局和公众对社会排斥、犯罪等社会问题的担忧。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工具,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和其他地方都被列为政策优先议程。治理研究对体育与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及体育发挥社会治理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体育被管理机构作为一种应对或解决社会问题的积极手段——预防犯罪、控制冲突与暴力、减少越轨行为、消除阶级与性别障碍、消解种族隔离、增强市民化或公民建设、建立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融合等。国外许多学者强调,具有特定社会目标的体育参与实践,既能保留特定移民的文化资本,又能促进新形式的文化资本空间;既增强了身份认同,又能减轻对社会的排斥。

2.4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

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最早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1988年,Wellman提出了较成熟的社会网络定义,把网络视为联结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认为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决定的[20]。随着社会网络理论应用范围的广泛发展,它已逐渐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无论个人还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都可以成为网络的行动者。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彼此间的纽带关系形成相似的思考和行事方式体现了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观点。国外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研究中,通常从该理论视角出发,将社会网络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体育社会行为,关注既定的社会行动者所形成的一系列关系和桥梁作用。既有研究表明,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深刻影响社会融合程度的网络社会结构、网络密度、公民凝聚力和形成方式都与体育参与密切相关。

2.5 基于赋权理论的研究

1976年,为了提高弱势群体的权利和社会参与,美国学者Barbara Solomon率先提出“增强权能”的概念。此后,关注增权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甚众,该理论成为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新兴核心概念。他们普遍达成的共识是:增权/赋权是个人、组织与社区借由一种学习、参与、合作等过程或机制,获得掌握自己本身相关事务的力量,以提升个人生活、组织功能与社区生活品质的手段[21]。可见,赋权是一个含有公民参与、协同合作、社群意识等概念范围的较广泛的过程。增权/赋权理论在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领域主要运用于社区弱势群体,特别关注处于体育参与正常化边缘的社会弱势群体融入社会的途径和工具研究,通过各种赋权解决弱势群体通过体育参与融入社会的问题。目前国外学者已经针对残疾人、青年、吸毒者、妇女、移民、老年人、贫困人群、少数民族、囚犯、无家可归者等特定边缘人群开展此类体育运动的逻辑和背景进行了许多研究。

赋权理论应用在体育领域的国外研究主要是将体育实践与权力、资源和协作相结合。基于赋权理论的体育实践主要包括选定特定社区实施赋权方案;赋权社区弱势居民;寻找、组织和动员热心人士、资源、权力和社交网络;发展集体身份和社会团结;发展社区学校;利用基于宗教信仰的机构;确定和促进社区积极体育锻炼和体育教育的社会规范等,通过持续发展和利用社区体育活动和计划,作为发展人力资本和关键能力的重要路径,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效益。

3 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研究方法

国外学者关于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研究方法体系具有显著的实证研究特征,既倾向于使用量化研究,又重视质性研究,且存在质性研究占较大比例的现象,近年来学者们趋向采用基于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在方法论方面,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中有67篇论文是质性研究,13篇论文是量化研究,9篇论文是混合研究(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在质性研究论文中,国外学者们最常采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是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化访谈和焦点小组三种。另外,有10篇论文使用了案例研究法,4篇论文使用了人类学民族志方法,4篇论文使用了三角剖分法。在这些论文中,学者们通过借助Nvivo、Atlas.ti、Asksam、Maxqda、IPA等数据分析工具进一步为其研究带来价值贡献。而他们在大部分的定量研究以及混合研究中的量化部分则主要使用了标准化问卷调查,少数论文辅以心理学量表、对照实验和社会普查数据作为补充,数据统计主要采用了SPSS、AMOS和MLWIN等软件工具。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1)综合来看,国外学者对社区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展开了多视角、多维度、多议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论证了体育参与在诸多领域具有促进社会融入的功能。西方学界关于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研究存在几个鲜明特征:一是研究者普遍使用多学科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综合运用了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二是研究方法体系具有显著的实证研究特征,既倾向于使用量化研究,又重视质性研究,且近年来倾向于使用混合研究方法,采用静态量化指标测量分析动态行为;三是强调理论视角的分析,对主体行为动机的内部质性研究较少,强调移民、难民等弱势群体的被动融入,缺乏对其主观感受的观照。正是由于对“社会融入”概念的理解不足,导致了学者们将其应用到体育参与领域中的政策与实践时被限制为提高特定目标或问题群体的参与率,而没有对社会排斥的机制进行充分研究。

2)国内外研究的对象、单位与内涵存在着本质区别,应该准确理解、区分和把握国内外关于“体育参与”概念的界定范围。国外的“社会融入”和“社会排斥”既有和中国不尽相同的产生背景,又有因经济一体化趋势而形成的相似现象。他们的运用是基于西方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针对其各自语境中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而展开的,当我们借鉴时,应该充分考虑中外文化差异,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加以验证和完善,批判性地观察将体育参与作为促进社会融入手段的概念和知识的基本假设、区别、意识形态和研究立场。特别是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背景下,开展我国社区体育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应用研究,寻求社区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切入点。

3)体育参与对社会融入的正向作用毋庸置疑,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寻求二者的结合点。第一,通过体育参与进行的任何干预措施,其设计和参与不会自动地或必然地产生亲社会的结果和效果。只有在适当的或充分的条件和资源下,通过有效设计和定向规划,这些效果才能呈现出来。第二,如果要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发展目标,体育计划必须与其他类型的计划相结合,尤其应关注“体育+”和“+体育”的区别与联系。换句话说,真正有效的、以体育为基础和导向的参与干预,并不能单独实现效果。第三,体育参与必须强调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应作为各级各类体育政策和实践的出发点和旨归。既不能高估体育参与的社会力量,又不能低估体育干预和发展所面临挑战的深度、广度。

4.2 本土启示

1)重视体育参与的治理功能,强化体育治理的顶层设计。国内无论在政界还是在学界,对体育的功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仅仅重视体育参与的生理学、生物学价值,关注强身健体的效果。对于体育参与之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重要价值未能予以充分开发和利用,而中国社会发展却对之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基于此,政界和学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重视体育参与对中国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治理功能,强化体育治理的顶层设计,并对其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审视中国体育治理的内生逻辑和可能阻滞,创新提升体育治理能力和成效的实施路径,准确制定当前体育治理的中国方案。第二,摒弃传统的“一元”治理模式,营造多元社会主体协同参与基层体育治理的格局。注重政府与市场、社会体育组织、草根体育组织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了解公众的多样化体育需求,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并将制度架构与人民生活勾连与互嵌。

2)借鉴国外经验,丰富国内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入的理论与实践。关注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个体或群体体育参与的内在动机、现实需求与社会融入过程;从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取向探讨体育参与对经济、社会、文化及心理影响;体育参与促进个体或群体社会融入的特殊价值、理想载体、外界环境、社会支持体系和运行机制;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或群体体育实践与社会融入的现实可行性、存在问题、未来挑战与实现路径等领域的研究。以及新时期政府、市场、社会体育组织、居民自治体育组织和个人等多元横向主体供给与协同合作;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纵向权力关系调整与方式改变;体育公共服务跨界合作空间规则与机制建立;优化社区物质、社会、邻里环境,合理布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与社会治理方案。

3)提升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首先,应该发挥每个中国公民的作用,既主动担负社会治理的责任,又享有社会治理的权利,配合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以城乡社区为重点进行实践培育,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其次,培育城乡社区实践,应以体育为媒介和手段,增强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增进社区内部凝聚力,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建设社区共同体,进而建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猜你喜欢
资本社区体育
社区大作战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VR 资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