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摹国乐侧脸,奏响国乐新声
——评介央视纪录片《国乐的侧脸》之《和鸣》

2022-04-06 11:46:16白佳欢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曾侯乙国乐编钟

◆白佳欢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打造的系列纪录片《国乐的侧脸》在今年中秋期间特别呈现与观众见面。《国乐的侧脸》精选《知音》《和鸣》《霓裳》《离骚》《春江》五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国乐经典案例,以游目流观、散点透视的方式,寻访院团高校与民间基层的艺术实践者,对话台前幕后、山间里坊传播经典绽放精彩的文化传承人,记录经典国乐背后追寻者的心路历程,感受他们鲜活多彩的艺术人生,探索传统文化背后的无限可能。《和鸣》一集以曾侯乙墓与叶家山出土编钟为切入点,透过以音乐考古学家李幼平为代表的学者、音乐家们的文化视角,从历史、人文、科普、艺术等角度勾勒编钟的前世今生,描摹国乐的正面侧脸。在对国乐的追根溯源中,追寻国乐的历史与传统;在对千年古乐的传承中,聆听古乐的时代新声。

追根溯源,探寻传统

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将编钟这一中国古代礼乐重器带入到当代中国人的视野中。作为目前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铸造最精美的一套编钟,它展现了古代先人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独具风格的审美追求,是人类智慧在“轴心时代”的集中体现。它在带给国人震撼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吸引着无数学者逆流而上、追根溯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家黄翔鹏先生曾说,传统是一条河流。意在说明文化背后的传统如河流一般浩浩汤汤、绵延不断、由古至今,奔流到远方。作为“一钟双音”规律的最早提出者,黄翔鹏虽几经质疑,但经过不懈地调查、考证,最终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证实了“一钟双音”这一伟大创举的存在。多年后,中国音乐考古学家、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李幼平接过先师的衣钵,将考古学与传统音乐研究相融合,继续着古代编钟的研究与实践。他认为对曾侯乙编钟的认识应当关注它作为响器、礼器和乐器的三种功能,在声音特性、礼乐属性和艺术表现力“三位一体”中把握曾侯乙编钟的历史定位。在对制造技术的研究中体悟古人的高超智慧与“和而不同”哲学理念,实现从研究“制造”到感悟“智造”的认识升华。

物以载道,鉴往知来,合和为美。李幼平认为,中国古代编钟承载着古代美学、历史与科学的多维统一,体现出一种融合之美。编钟在形制、组合、声响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审美要求,因此,不但要认识曾侯乙编钟的历史传统,还要认识与它一同出土的琴、瑟、笙等乐器组合,去探求金石之声与丝竹之声如何和鸣共响,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之间的互动联系。这为当代音乐家的艺术实践确立了发展方向。

李幼平把曾侯乙编钟的研究心得运用在宋代大晟钟的研究上,并延及宋代礼乐的复原实践,提出怀古音乐的概念,这无疑是一种对音乐传统的延续与突破。他认为怀古不是复刻再现,也不是求新求异,而是有依据、有传统、有发挥的艺术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编钟与怀古音乐的实践必须在尊重历史传统、立足史料研究的基础上,给予作曲家一定的艺术发挥空间,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融合,才能让观众在历史与当下的和鸣中,感受到千百年积淀的传统的力量和魅力。

创新融合,古乐新声

传统之河奔流千年,也必将经由当代流向未来。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国乐的未来只有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才能与当下贯通,彰显中华文化精髓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面对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李幼平认为编钟的文化价值远不止考古挖掘和理论研究上,编钟必须走上当代舞台,面对当代大众。因此,他提出由器到物,由物到事,由事到人,由古人到今人的发展思路,并牵头成立“怀古宋乐——宋代宫廷礼乐研究”团队,在乐器复原、怀古音乐创作、表演上不断践行这一理念,让编钟走入当代观众的艺术欣赏中。在编钟复原上,李幼平秉承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理念,根据文献记载、考古成果重制编钟,力求在尊重原物形制、纹样、声响特点的基础上注入当代艺术审美趣味。在表演曲目上保留宋代经典古曲,从史料、古谱中尽可能还原古曲神韵。李幼平携手美国密歇根大学华裔教授林萃青对南宋礼乐进行译谱、编创,并以新制编钟在现代音乐厅中奏响遥远的礼乐之声。同时他联合音乐学院专业作曲家创作编钟新曲,在编钟与传统八音乐器的组合之外,挖掘、拓展编钟的音乐表现力与呈现方式。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黄汛舫是最早介入编钟作品编创的作曲家,他多年尝试编钟乐器组合的多种可能性,探索编钟艺术新风格。他们合作完成的《编钟交响乐新作品音乐会》包括编钟独奏、编钟与钢琴、编钟与交响乐队等多种形式,赋予编钟新的艺术生命力,让编钟这一古老的东方乐器在与西方交响乐队的同频共振中,奏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古乐新声。

面向未来,无限可能

国乐是中国辉煌灿烂的音乐文明的见证者,也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舞台的文化名片。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角色的学者、音乐家参与到编钟、琴、瑟、笙等国乐的复原、编创中,特别是青年学生对乐器制作、表演的参与实践,展现了国乐传承与创新的新后备力量,前行不辍,未来可期。

纪录片录制结束后,编钟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走出国门走向了国际舞台。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事业高度重视,在物质保障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助力下,国乐也在逐渐科技化、国际化,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绽放魅力。李幼平对编钟国际化的普及与推广正在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关注到编钟这件古老乐器。2021年,武汉音乐学院携手美国瓦尔普莱索大学发起首届金编钟国际奏作曲大奖赛,并将于今年秋冬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颁奖并首演。这场比赛旨在让更多人领略古老编钟的气韵风华,并鼓励音乐家们以编钟为灵感创作,与古老的编钟对话,开拓编钟发展新道路,创作编钟新作品。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让中国传统音乐在世界舞台上彰显新时代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这是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可以说,编钟及国乐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仍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弘扬。面向未来,国乐发展具有无限可能。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面对传统的态度;旁观于侧、游目于情,这是当代中国人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国乐的正面是精妙绝伦的工艺与绕梁不绝的动人旋律,国乐的侧脸则是鲜活多样的历史表情,以及一代代传承者、基层文化工作者倾注心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追求。金声玉振、琴瑟和鸣,奏出的不仅是古乐新声,更是天人合一、天地和畅的时代华章。它是穿越时空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是打破地理界限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是面向未来谱写出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文化强音。

猜你喜欢
曾侯乙国乐编钟
吃饭喝水伤身体?吃饭喝汤养生?快看看协和医院的标准答案
祝您健康(2024年4期)2024-04-08 16:18:08
江苏常州市歌舞剧院—国乐现场《听见·大运河》
音乐生活(2023年11期)2023-12-25 03:02:08
金石齐鸣话编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曾侯乙的音乐之声
曾侯乙编钟
军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44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Stories of the Chime-bells—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State
Special Focus(2019年11期)2019-12-17 01:46:24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金桥(2018年5期)2018-09-22 02:16:54
On Musical Forms —— One of Presentation of the Social Ideology〔*〕
学术界(2015年3期)2015-02-25 07: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