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精心预设和灵活生成的价值
——基于师幼互动的视角*

2022-04-06 11:26韩春红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师幼预设高质量

饶 植 韩春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从教育学视角看,预设主要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育对象特征对教学活动开展过程进行的系统性规划,生成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师依据现实中产生的问题或是学生的需要所创生出的不同于原有设计的教学安排。〔1〕国内外有关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然而,在学前教育领域,当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集体教学活动应当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2〕考虑到学前教育中“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当前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在除集体教学活动以外的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师幼互动的视角,讨论幼儿园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价值。

一、师幼互动的价值探寻

1.关注师幼互动质量的政策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作为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师幼互动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3〕我国学前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于师幼互动质量很关注,提出了许多教师与幼儿互动时的具体要求。例如,2001年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又如,2012年发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2022年发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明确将“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的15 项关键指标之一,并且下设7 个具体的考查要点,对教师“平等对待每一名幼儿”“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等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指导建议。至此,师幼互动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在政策层面获得了认可。

2.探讨师幼互动质量的理论成果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不同研究者对于师幼互动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但总体而言可以将其定义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一切行为和心理上的相互影响。〔4〕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师幼互动质量可能会受到幼儿特征、教师特征与班级特征或者是所采用的课程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特征包括教师的专业背景、学历水平、教龄等,班级特征包括师幼比、年级等。这些都可能会对师幼互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已有研究显示,师幼互动质量与幼儿语言、数学等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情绪、心理健康等社会性的发展都具有相关性。相关追踪研究显示,学前教育阶段的师幼互动质量对于幼儿小学阶段甚至是初中阶段的学业发展水平同样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5〕

师幼互动质量已经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衡量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和评价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讨论教师从多维度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方法及其潜在价值具有现实意义。〔6〕

二、精心预设:优质师幼互动的发生前提

1.预设是优质师幼互动发生的前提

当今幼儿园教育实践注重课程的生成性,以期立足于教育实际为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的活动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注重课程的生成性绝不等同于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是毫无准备的,反而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好地处理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因为有效的生成是需要以精心的预设为前提的。〔7〕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带有教育的根本特征,即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不能全然只有生成而毫无预设。甚至可以说,有效的生成是根植于精心预设的。〔8〕正如蒙台梭利所强调的,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即富有吸引力的玩教具和舒适、安全、布置妥帖的环境。〔9〕当今评价师幼互动质量的主流工具——课堂互动评估系统同样将教师是否做好准备、是否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形式和活动材料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师幼互动的发生应当是以教师有一定的准备和预设为前提的,绝对意义上的和完全的生成在学前教育中是不存在的。

2.预设游戏化学习环境,为高质量师幼互动奠定基础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主要是在游戏中学习的。因此,高质量师幼互动更可能发生在游戏化学习的背景下。〔10〕柏拉图关注了游戏对于儿童学习和职业选择所具有的价值,在教育史上最早倡导“寓学习于游戏”。〔11〕伴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深度学习理念受到重视,而优质的游戏本质上是蕴含着深度学习的要素的。〔12〕总之,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具有自身优越性的活动组织形式。教师应当注重为幼儿预设既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的游戏活动,并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优化游戏指导策略,以开展高质量的师幼互动。〔13〕

在课程与游戏相互交融的环境中,幼儿与教师之间更可能呈现出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安吉游戏便是在高质量游戏活动背景下孕育出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典型案例。在安吉游戏中,一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起点是现实游戏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幼儿游戏之中的现实问题从而做到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互相交流,明晰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了经验的组织整合以及螺旋式提升;三是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运用于游戏,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反思已有经验。〔14〕其中发生的一系列高质量师幼互动,若是脱离了教师所预设的宽松和自由的游戏化学习环境,是很难发生的。由此可见,师幼互动虽然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但却需要以预设的静态准备为前提。

3.预设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和自主探索机会,为高质量师幼互动提供条件

从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强调教育者应当为幼儿提供高质量学习材料的主张早已有之。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早期教育应该包括故事、音乐和运动等多种内容,并对这些教育内容所采用的学习材料提出具体的要求。随着学前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自主探索形式多样的学习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界的共识。蒙台梭利重视感官训练,在强调科学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材料的基础上,重视为幼儿提供探索的自由,以培养幼儿的感知觉。〔15〕皮亚杰提出,个体通过使物体发生变化并进一步把握这些变化,从而获得对物体的认识。〔16〕具身认知理论也强调身体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作用,关注了身体对于思维和行为的影响,并且证明了精心设计的动作体验更能够促进幼儿学习。〔17〕由此可见,从操作材料中学习既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又能够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虽然在操作材料的学习过程中,幼儿更多的是一种自主探索,教师较少进行干预,而幼儿只有在需要帮助或愿意分享时才可能发起与教师的互动,但是正如建构主义者所说,与教师及时有效的互动往往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脚手架”的重要作用。〔18〕因此,在幼儿操作高质量材料和幼儿的认知发展之间,师幼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部分中介的作用,有效地增强了学习材料在促进幼儿发展上的影响力。一方面,高质量师幼互动的作用表现在教师在幼儿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对幼儿进行相应评价,肯定幼儿的创作和思考,培养幼儿学习的坚持性。另一方面,高质量师幼互动的作用表现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给幼儿提出新的挑战,从而促进幼儿经验的提升。综上,教师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并创设良好的自主操作和探索的环境既是服务于幼儿的发展需要,也是在为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出现创造条件。教师应当善于察觉幼儿的需求,把握教育契机。

三、灵活生成:优质师幼互动的精彩演绎

1.生成是优质师幼互动的灵魂

如果优质师幼互动发生的前提是教师的精心预设,那么灵活的生成则是在实践中对高质量师幼互动的精彩演绎。师幼互动其实是教育活动发生的过程。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教师无法预设的部分。譬如,教师无法预设幼儿由于在户外活动时发现草丛中不知名的昆虫而引发了探索兴趣。这些所谓的“突发性情境”正是考验教师是否能根据实际情况生成教育活动从而开展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契机。教师能否基于意料之外的事件,敏感地感知幼儿实时的发展需要,创造自由探索的机会,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或学习机会,采用适宜的方式强化幼儿的学习行为,既是教师以幼儿为本的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判断师幼互动质量的着眼点。〔19〕总之,生成是教育活动开展中的必然。做到灵活有效的生成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考验,也是高质量师幼互动的体现和灵魂所在。

2.基于幼儿兴趣生成教育支持,满足幼儿实际需要

教育常常被比作一个“抛接球”的过程。以学前教育为例。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都可能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认知挑战并向教师发起寻求帮助的互动,这便是从幼儿处抛出的球。为了接住幼儿抛出的球,教师必须根据幼儿所展现出来的发展需求灵活生成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在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中,教师往往能够很好地接住幼儿抛来的球,甚至能够以适宜的方式再次抛出球。〔20〕蒙台梭利主张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通过运动和活动,能够不断吸收外部环境信息,形成和完善各种印象。这是幼儿独特的认知特征。因为各自已经形成的经验有所差异,所以幼儿会表现出个体差异性。〔21〕在实际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这种不同既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更是教师设想与面临的实际境遇之间的。因此,基于并通过师幼间的互动,教师更能明确何种教育支持是符合幼儿期待且切实有效的。

在理论层面,研究者们已经关注到了幼儿园教育实践应当是具有灵活性的,即当预设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或新的情况时,教师应当从儿童的需要和现实的问题出发对原有活动的目标和方法等进行调整。〔22〕在教师组织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点和需求,而教师灵活生成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能够尊重幼儿的认知特征与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真实需要。〔23〕以瑞吉欧教育为例。项目式活动的主题选择基本上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而非预设。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围绕某个主题进行长期的探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与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24〕当然,教育支持不一定是以教育活动的形式出现的,也可以是提供探索材料和问题解决方法,如为好奇植物生长过程的幼儿创设植物角,提供多样的种植体验和自由的观察记录机会等。不论教师根据幼儿表现出来的需求提供何种形式和程度的教育支持,其过程本质上都具有高质量师幼互动的特征。综上,在原有互动的基础上生成新的互动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精彩之处,而教师则需要及时抓住这种机会,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3.基于“在场”和“倾听”生成有效反馈,促进幼儿后续发展

作为古代中西方教育史上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苏格拉底二人在思想上有诸多共通之处,其中一点便是在教育活动中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法。〔25〕无论是孔子在与学生的问答中所展现的因势利导和循循善诱,还是苏格拉底在对话中使用的产婆术,都证明了互动中教师有效的回应与反馈是优质互动的体现,而有效的反馈必须以互动时的“在场”和“倾听”为基础。〔26〕

埃米·多姆布罗等人主张优质师幼互动的第一步就是教师“在场”。这里所说的教师“在场”绝不仅仅是指物理层面的存在于某个教育场域之中,更多的还是指心灵层面需要排除一些杂念和干扰,真正地关注自己面前的幼儿。〔27〕只有以“在场”为基础,教师才能够真正地“倾听”幼儿的心声。幼儿是具有差异性的发展中的个体。因此,高质量的互动和反馈需要教师倾听每个幼儿并且发现其现有的不足和未来进步的空间,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为幼儿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28〕虽然当代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常能够做到尊重幼儿的观点以及在倾听后及时地肯定幼儿,但是教师的部分回应存在缺乏情感表达、言语单调笼统等问题。这样的反馈不能被当作高质量的师幼互动。〔29〕

在实际的互动中,教师可以考虑灵活运用反馈策略,兼顾回应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引导幼儿深入学习。〔30〕在日常的师幼互动中,教师应当关注幼儿的表现以发现幼儿后续发展的可能性,立足当下,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反馈,从而为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纵使由于幼儿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依旧无法立刻得出真理性的认识,但这一过程本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幼儿向真理靠近,还有助于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尽量避免在互动中只是浮于表面回应,而是应当在“在场”和“倾听”的基础上给出因势利导的高质量反馈。只有这样的反馈才是真正为幼儿所需的,也是教师结合教育活动的实际生成高质量师幼互动的重要体现。

随着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成为学界讨论的话题之一。大教育学背景下的已有研究成果能够一定程度上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启示。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大量研究者从预设与生成的角度出发,主张教师应当尽可能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活动兼具目的性、计划性和开放性、动态性。〔31〕要提升学前教育的过程性质量,即师幼互动质量,可以借鉴实现有效教学的这一思考维度。因此,本文深入分析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预设与生成,探讨了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对于教师开展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巨大价值。师幼互动虽是发生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的动态过程,但实现高质量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在交往过程发生前的精心预设和过程进行中的灵活生成,以及二者的相互调和与互动共生。〔32〕精心的预设为高质量师幼互动提供了发生的可能性。缺少了预设,生成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灵活的生成为高质量师幼互动注入了灵魂,能够将预设提供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从而在预设的土壤上开出美丽的花朵。综上,预设与生成对于教师实现高质量师幼互动有着各自的价值,二者不可偏废。幼儿园教师需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回归促进幼儿成长的大方向,实现高质量师幼互动。

猜你喜欢
师幼预设高质量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