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龙
鲁迅不刻意追求所谓书法艺术,也无意做书法家,但其书法艺术成就却为世所公认。鲁迅从小接受严格的书法训练,幼而抄书,长而抄碑、校碑,打下了深厚的书法功底。鲁迅文稿几百万字,鲁迅现存25 年间的所有书信和日记原稿,都用毛笔写成,其数量之大,在现代作家中绝无仅有。这些文稿书写工整平稳,清雅有致,体现出鲁迅高超的书法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鲁迅所写诗文条幅,大都是应人之请,书写他人或自作诗句以赠人,有更自觉的书法艺术追求。鲁迅的书法融合篆隶,出以楷法,形成了古朴典雅、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被人称为“鲁迅体”。这一风格与鲁迅厚重深刻的小说和匕首投枪式的杂文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鲁迅性格和艺术风格的另一个侧面。
鲁迅;书法;碑刻;旧体诗
书法巨匠颜真卿的远祖南北朝时著名学者颜之推在谈到书法时说:“此艺不须过精”“慎勿以书自命”。并举王羲之为例说:“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惟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1]我国近现代在书法界竭力提倡碑学的康有为也说:“夫学者之于文艺,末事也。书之工拙,又艺之至微下者也。学者蓄德器,穷学问,其事至繁,安能以有用之岁月,耗之于无用之末艺乎?”[2]颜之推和康有为并不反对书法艺术,但反对过分追求书法艺术,甚至唯书法是求,而舍弃更重要的道德学问。
与我国许多文人学者一样,鲁迅无意做书法家,也不刻意追求所谓书法艺术。但他非常清楚书法的表情达意功能。他曾说:“因为有人谈起写篆字,我倒记起郑板桥有一块图章,刻着‘难得糊涂’。那四个篆字刻得叉手叉脚的,颇能表现一点名士的牢骚气。足见刻图章写篆字也还反映着一定的风格……”[3]。虽然主要说的是刻图章,但与书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绍兴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文化发达,书家辈出。古代的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陆游、徐渭,近现代的赵之谦、杨守敬、吴昌硕、章太炎、蔡元培、李叔同、沈尹默、马一浮,皆为一代名家。鲁迅出生于书香之家,祖父是进士、翰林,父亲是秀才,都很重视书法训练。那时,只要参加科举考试,都要写出工整平稳、乌黑发亮的“馆阁体”。这虽然被许多书法家所鄙视,却是非有相当的功夫不能做到的。在鲁迅的青少年时代,科举制度还未废除,他接受的仍然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练习毛笔字是必修课。他七岁描红,十二岁入三味书屋学习6 年,日课不辍,以欧体(欧阳询)为主,书法成绩为同窗之冠。
与一般孩子不同的是,鲁迅从小就特别喜欢抄书,非常勤奋,近乎痴迷。他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抄录了《二树山人写梅歌》,抄录了祖父的诗作《桐华阁诗钞》和治家格言《恒训》,抄录了玉田公公所作《鉴湖竹枝词》。对于特别喜欢的书,鲁迅也整本抄录下来,如《花镜》《茶经》《南方草木状》和《兰蕙同心录》等。他还喜欢抄古文奇字,最初是从小本的《康熙字典》的“一”部抄起,把上面所列的古文,一个个地都抄下来。在三弟周建人眼里,大哥放了学,就喜欢趴在小桌子上画画、抄书。少年时代的这些工作为鲁迅的书法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9 年从日本回国后,鲁迅一直热衷于搜集汉魏六朝的古砖瓦当和碑刻拓片,并研究上面的文字和图像。鲁迅曾在绍兴附近进行考察并拓碑,这些碑拓中的文字有的古意盎然,对鲁迅形成古雅平和的书风有一定的影响。
1912 年到北京后,鲁迅对此兴致更高。1915 年4月19 日,鲁迅从朋友钱稻孙处借得《秦汉瓦当文字》一卷,用22 天的时间影写完毕。鲁迅收藏的瓦当拓片有169 种317 张,其纹样种类十分丰富,有云纹、山纹、花纹、动物纹、树形纹和文字纹等,以文字纹数量最多。汉代的瓦当往往把文字进行艺术化处理,作为装饰图案使用,形成了汉字独特的装饰风格。鲁迅于1924 年编成《俟堂专文杂集》(“专”即“砖”,“俟堂”是鲁迅的别号)。此书鲁迅生前未能出版,直到1960 年才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鲁迅终生喜欢购买碑刻、墓志、造像拓片,达五千余种,整理编成《汉画像目录》《六朝造像目录》《唐造像目录》《六朝墓名目录》等。鲁迅在北京绍兴会馆时期的主要业余工作是校古书、抄古碑。如从1913 年8月下旬开始,至同年11 月26 日,历时80 天,用蝇头小楷抄录了宋代戴复古的《石屏集》(又作《石屏诗集》),共10 卷,272 页。1913 年10 月1 日夜,鲁迅抄录《石屏集》时发病。他在日记中写道:“写书时头眩手战,似神经又病矣,无日不处忧患中,可哀也。”[4]从1915 年到1918 年,鲁迅仅抄录古碑一项就达790 种,手稿1700 余页。甲骨文、金文、篆、隶、真、草各种字体,均摹写得非常逼真。鲁迅辑录、校订的古籍手稿达50 种,其中经部1 种,史部16 种,子部27 种,集部6 种。鲁迅曾想编辑《中国字体变迁史》,可惜未能如愿。这些工作虽然目的不在书法,不同于临帖,但都需要大量书写、临写,对书法基本功训练和书法习惯的养成都是大有好处的。古人云:“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康有为说:“学者若能见千碑而好临之,而不能书者,未之有也。”[5]当时与鲁迅朝夕相处的挚友许寿裳说:“先生于著译之外,复勤于纂集古书,抄录古碑,书写均极精美。”[6]
这时,鲁迅还大量购买浏览历代书家名帖观摩学习,如《六朝人手书左传》《林和靖手书诗稿》《元明古德手迹》《祝枝山草书绝句》《文衡山手书离骚》《吴谷人手书诗稿》《傅青主自写诗稿》《王觉斯自书诗》《金冬心自写诗稿》和《佩文斋书画谱》等,开阔了眼界,为鲁迅在书法上广采博收、熔铸百家奠定了基础。
鲁迅的书法可分为两类:
一是小楷文稿,包括作品手稿、书信和日记。
《鲁迅全集》手稿几百万字,鲁迅现存25 年间的所有书信和日记原稿,都用毛笔写成,其数量之大,在现代作家中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这些文稿工整平稳,清雅有致,体现出鲁迅高超的书法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鲁迅手稿全集》的出版为我们研究鲁迅的小楷书法提供了数量巨大的第一手资料。《全集》60 册,共十函,每函约1000 页。
鲁迅在书写此类文稿时只是作为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不会刻意追求所谓“书法艺术”。但因鲁迅的书法、文化功底深厚,便自然具有相当的艺术性。鲁迅喜欢用毛笔写字,甚至他在日本时开西文书单,也是拿毛笔写德国字。但鲁迅从不把自己的习惯强加于人。当有人责备学生使用钢笔和墨水,使中国的笔墨没有出路时,鲁迅说,使用者的多,原因还是在便当:“洋笔墨的用不用,要看我们的闲不闲。我自己是先在私塾里用毛笔,后在学校里用钢笔,后来回到乡下又用毛笔的人,却以为假如我们能够悠悠然,洋洋焉,拂砚伸纸,磨墨挥毫的话,那么,羊毫和松烟当然也很不坏。不过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写得多,可就不成功了,这就是说,它敌不过钢笔和墨水。”[7]鲁迅还说,毛笔字的粗细,是全靠手腕作主的,很容易疲劳,越写越慢。闲人不要紧,一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
既然如此,鲁迅为什么还一直使用毛笔呢?这大概是由鲁迅长期形成的书写习惯和他得心应手的过硬基本功决定的。其挚友许寿裳解释其使用毛笔的原因:“(一)可以不择纸张的厚薄好坏;(二)写字‘小大由之’,别有风趣罢。”[8]
鲁迅特别喜欢用“金不换”小楷毛笔书写,这种笔由绍兴城里的一家笔庄卜鹤汀制作,以正冬狼尾(黄鼬尾)为主,以江苏句容所产野兔毛为辅,又用芙蓉花皮混合制成,能吸水,细软而劲健,书写自如。鲁迅在北京、上海时还曾托人或写信到绍兴购买“金不换”。
中国的笺纸,上面往往印有淡淡的国画小品如山水花鸟之类,鲁迅非常喜欢。他曾与郑振铎合作编辑出版《北平笺谱》。鲁迅后期写的信,有许多是写在彩色笺纸上的,清淡素雅,饶有诗意。如他1929 年到北平探望母亲时,就到琉璃厂的几家纸铺买了很多笺纸。有一次给许广平写信,就特意挑选了一页画有三个大枇杷、一页画有两个莲蓬并有题句的信笺。因为许广平爱吃枇杷,当时正有身孕,莲蓬寓意得子也。许广平在回信中也深会其意。
二是诗文条幅。
这些一般都是大字,应人之请,书写他人或自作诗句以赠人,有更自觉的书法艺术追求。鲁迅一生关注的焦点是思想革命,主要工作是著述和翻译。他无意作书家,在世时也不以书法名家,但因他是文化名人,书法也好,常有人请他写字,大都写他自作的旧体诗。《鲁迅诗稿》中收集了鲁迅四十二题四十七首旧体诗、六首新体诗的手迹以及录写的二十二幅古典诗文的手迹,可以窥见鲁迅的书法的特点。
许寿裳说:“鲁迅之旧诗,多半为有索书者而作,例如《自嘲》一首是书遗柳亚子先生者,《所闻》一首书贻内山夫人者,《亥年残秋偶作》书贻余者,又诗集第一首《自题小像》亦赠余者。诗虽不多,然其意境声调,俱极深闳,称心而言,别具风格。”[9]
鲁迅的《自题小像》《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无题(洞庭浩荡楚天高)》《答客诮》《亥年残秋偶作》等,诗书俱佳,既代表了鲁迅的旧体诗水平,也代表了鲁迅的书法艺术水平。
如《自题小像》作于留学日本时,后书赠许寿裳: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933年1月10日,应郁达夫之请写自作诗《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1933年1月26日日记:“夜为季巿(即季黻,许寿裳)书一笺。”即《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1933 年12 月日本友人增田涉由上海启程回国,鲁迅作七绝一首为赠: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1935 年12 月5 日鲁迅日记:“午后,……为季巿(许寿裳)书一小幅云:‘曾惊秋肃临天下……'。”此即《亥年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另外,鲁迅设计的许多封面,也是自己直接用毛笔题写书名、署名,如《热风》《中国小说史略》《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有的则以书法为基础,再进行艺术设计,如1926 年《呐喊》再版时的封面、《鲁迅自选集》《引玉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等,有的则进行匠心独具字体设计,已超出书法艺术的范畴了。
1927 年初,鲁迅离开厦门时,曾送给川岛一幅字,写的是司马相如《大人赋》中的一段文字。川岛后来回忆说,鲁迅在送字的时候半开玩笑又比较自信地说:“不要因为我写的字不怎么好看就说字不好,因为我看过许多碑帖,写出来的字没有什么毛病。”川岛评价道:“尽管鲁迅先生不自许为书法家,亦无心作书家,所遗字迹确都不难看。笔致娟秀,不媚不俗,就是好嘛。”[10]
对鲁迅书法颇有心得的日本友人增田涉这样评价鲁迅的书法:“他写的字,决不表现这锐利的感觉或可怕的意味。没有棱角,稍微具着圆形的,与其说是温和,倒像有些呆板。他的字,我以为是从‘章草’来的。因为这一流派,所以既不尖锐也不带刺,倒是拙朴、柔和的。据说字是表现那写字人的性格的,从所写的字看来,他既没有霸气又没有才气,也不冷严。而是在真挚中有着朴实的稚拙味,甚至显现出‘呆相’”。[11]
对于鲁迅的书法,郭沫若评价道:“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12]
的确,鲁迅的书法融合篆隶,出以楷法,形成了古朴典雅、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被人称为“鲁迅体”。这一风格与鲁迅厚重深刻的小说和匕首投枪式的杂文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鲁迅性格和艺术风格的另一面。早在2003 年,已有学者编辑出版《名人书法字汇·鲁迅卷》,说明鲁迅的书法作为一“体”,已得到公认。
鲁迅对自己的书法非常谦虚。1927 年7 月7 日,他在广州给川岛写信说:“看我自己的字,真是可笑,我未曾学过,而此地还有人勒令我写中堂,写名片,做‘名人’做得苦起来了。”[13]1933 年1 月10 日致郁达夫信说:“字已写就,拙劣不堪。”[14]1934 年8 月22 日,鲁迅写好英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草鞋脚》的书名,并致信译者伊罗生说:“书名写上,但我的字是很坏的。”[15]1935 年5 月,友人杨霁云寄宣纸请鲁迅写字,鲁迅于5 月24 日回信说:“如此拙字,写到宣纸上,真也自觉可笑……因为我没有写过大字,所以字愈大,就愈坏。”[16]当谈及撰写《北平笺谱》的小序及题签时,鲁迅于1933 年9 月29 日致信郑振铎说:“我当作一点小引,但必短如兔尾巴,字太坏,只好连目录都排印了,然而第一页及书签,却总得请书家一挥,北平尚多擅长此道者,请先生一找就是。”[17]1935 年4 月30 日,鲁迅致日本友人增田涉信说:“我的字居然价值五元,真太滑稽。其实我对那字的持有者,花了一笔裱装费,也不胜抱歉。”[18]
鲁迅所说不免谦虚,但也自有其道理。鲁迅的眼界很高,对自己的书法不满意也在情理之中。鲁迅长期用毛笔书写文稿,写小楷得心应手,写大字较少,所以,鲁迅的一些大幅作品用笔稍显拖沓,线条的力感、韵味稍显不足。
许广平回忆说:“迅师于古诗文,虽工而不喜作。偶有所作,系应朋友要请,或抒一时性情,随书随弃,不自爱惜,生尝以珍藏请,辄遭哂笑。”[19]
正因为如此,鲁迅的书法流落民间的很少,弥足珍贵。2013 年中国嘉德秋拍,鲁迅的一封信函拍出了655.5万元的天价。这是1934 年6 月8 日鲁迅写给民国时期出版人、编辑家陶亢德的信。2015 年12 月5 日进行的匡时秋拍“澄道——中国书法夜场”中,鲁迅的一件书法作品拍出304.75 万元。此幅鲁迅书法的尺幅仅为20 厘米×24 厘米,内容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只有十六字。此幅上拍作品源自周氏兄弟故人、日本教育家清水安三的后人。
注释:
[1]李花蕾导读注译:《颜氏家训》,长沙:岳麓书社,2019 年,第254-255 页。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注》,崔尔平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 年,第45 页。
[3]鲁迅:《鲁迅全集》第5 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第392 页。
[4]鲁迅:《鲁迅全集》第15 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第81 页。
[5]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注》,第43 页。
[6]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第205 页。
[7]鲁迅:《鲁迅全集》第6 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第406 页。
[8]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第93 页。
[9]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55 页。
[10]川岛:《关于鲁迅手书司马相如〈大人赋〉》,见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第3 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年,第322 页。
[11]增田涉:《鲁迅的印象·鲁迅书法的风格》,见钟敬文著/译《寻找鲁迅·鲁迅印象》,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年,第305 页。
[12]郭沫若:《鲁迅诗稿序》,见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诗稿》,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年。
[13]鲁迅:《鲁迅全集》第12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5 页。
[14]鲁迅:《鲁迅全集》第12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5 页。
[15]鲁迅:《鲁迅全集》第14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20 页。
[16]鲁迅:《鲁迅全集》第13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66 页。
[17]鲁迅:《鲁迅全集》第12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51 页。
[18]鲁迅:《鲁迅全集》第14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57 页。
[19]转引自许寿裳:《鲁迅旧体诗集序》,见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第5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