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接受方式的挑战

2022-04-06 06:13刘畅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

刘畅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讨论了中、西方的艺术接受传统。通过对传统的艺术接受体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艺术的接受是维持在一个小圈子里的。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垄断,对传统的接受方式也造成了重大影响。笔者认为,新媒体技术至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接受体制构成挑战:数字复制的挑战;人机接受界面的挑战;虚拟信息的挑战。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是其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最本质的特点,它以充满想象的动感画面,加之对技术的绝对依赖,使得新媒体艺术以更加容易理解的形式和内容在大众文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艺术接受;新媒体艺术;传统与挑战

人们一般将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特指数字化的媒体艺术,其表现形式包括:录像艺术(Video Art)、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数字艺术(Digital Art)、网络艺术(Internet Art)、虚拟现实艺术(Virtual Art)等。[1]在世界范围内,新媒体艺术从电子音乐起步,至今已经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严格意义上的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比较晚,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全方位地进行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媒体艺术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2]在我国,新媒体艺术实践过程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出新到整体创意、从单一媒体到多媒融合、从技术的跟踪到观念的升华的转变。新媒体艺术已经完成了由十年前的不知为何物到今天成了数以千万计的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角色转变。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看待新媒体艺术的接受机制,以及这种接受的机制将给传统的艺术接受论带来何种挑战,便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将从对历史上的艺术接受传统讨论开始,对新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的艺术接受问题做一番初步研究。

1.艺术接受的传统

认识一种艺术门类,并从中得到相关的信息,这首先是一种接受行为。艺术作品的接受行为使艺术作品本身变得完整、丰富,而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被理解和接受。所以,存在主义者萨特说:“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也指出:“观众不仅是认可作品的证人,而且还是以各自方式完成它的执行者;要显现,审美对象就需要观众。”[3]而艺术接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自从艺术产生以来,中、西方都有非常悠久的艺术接受传统,这种“传统”毋宁说是一种艺术接受的机制,它随着人们关于“艺术”的看法的改变而改变。

埃及人的艺术接受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巫术”,艺术在埃及人那里只是一种法老来世权势的隐喻和象征。古希腊的艺术,由于其民主的社会体制和城邦制度,而更加具有一种公共性。城邦内部的人民可以在广场上品评艺术,并借以讨论绘画技巧的优劣,但是,希腊城邦的艺术总体上来看仍然是服务于他们的异教信仰,这种情况在古罗马得到延续。一直到中世纪,艺术仍旧是基督教神权的附庸,在1000 多年的时间里也并没有很大的改变。中世纪的艺术,无论是建筑、绘画、雕刻还是工艺美术都服务上帝的荣耀,我们只要看看那些聚集了欧洲中世纪几乎所有珍宝的教堂和修道院的收藏便一目了然了。在中世纪,艺术接受的机制受制于宗教,美只能是上帝的名字。古代和中世纪的情况到文艺复兴开始得到了实质性的改观,绘画和雕刻渐渐像文学那样成为“自由学科”,从而受到了知识分子们的重视。艺术品开始成为人们主动欣赏和接受的对象。一直到18世纪,欧洲终于以法国巴黎为中心形成了一种近代接受体制。这个体制是由有着高雅趣味的贵族社会、新型的资产阶级、沙龙、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组成的,人们把绘画悬挂在高高的殿堂供有教养的人品评,后来近代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日趋形成,艺术的接受问题成为一种无法避免的体制化现实。[4]艺术接受的机制,即阿瑟·丹托(Arthur Danto)所谓“艺术的世界”(art world)逐渐成为这个体制的运作本身的法则。[5]

中国到魏晋时代之前,艺术都是为“权力”服务的,特别是政治权力,看看那些被今天称之为伟大艺术的青铜器和兵马俑,再研究一下它们作为明器的用途,这种情况便非常明白了。魏晋是一个分界点,中国的文人开始摆脱汉代明教对于人性的束缚,转而寻求一种解放,艺术渐渐摆脱了那种非常功利化的用途,而是与个人的“自娱”“怡情悦性”结合了起来。[6]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境内寺庙增多,我们现在说的寺观艺术,在那个时代开始得到空前的繁荣。寺观艺术如果单纯地从艺术角度讲很像中世纪教堂的宗教艺术,具有公共性。因为在古代中国的城市中没有供平民言论的“广场”,寺庙充当了一个公共交流的空间。许多寺观艺术的创作都受到了当时公共趣味的影响,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魏晋时代的“瘦骨清像”。根据文献的记载,吴道子等寺观艺术家的创作也具有公共的表演性。但是这种接受的机制,毕竟不是体制化的,它的形成得益于一个个性开放的时代。如果我们走进一个明、清时代的寺庙,哪怕是像双林寺的彩塑那样伟大的宗教艺术,我们都很难说那些作品是可以参与公共接受的,因为明清寺庙的空间大都结构低矮、照明昏暗,宗教艺术的公共性其实很受限制。所以,我认为,中国传统上形成的真正的成熟的艺术接受机制是由卷轴画所规定的文人画的鉴赏和品评开始的。文人画的接受传统兴起于宋代,文人雅集、鉴赏博古成为艺术接受的一种基本模式。因为古代经典的艺术作品基本流向宫廷内府和巨富的收藏家手里,普通人难得一见,即使是文人士大夫,也必须通过这种雅集来分享他们对于艺术经典的认识。对于接受者来说,文人画的接受除了艺术的技巧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才情、学问和文章。这本质上也是一种精英的接受方式。文人画的创作以及对文人画的理解都被严格的限制在有知识的“士”的阶层中。只有在这个阶层内部,文人画的知识才是一种公共知识。

中国艺术传统的接受方式在近代开始转变。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包括:1、清廷被辛亥革命所推翻,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千年的皇家珍藏一瞬间在理论上变成了全民的财富,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见到那些传说中的作品;2、印刷复制的技术提高,画册大量印行,见不到真迹的观众也可以通过画册和复制品窥得原作面貌之一般,而不至于全凭想象;3、博物馆、美术馆等展览机构的建立,使得参观美术展览成为一种公共性的接受艺术的方式。这样,传统上的那种文人雅集式的欣赏方式便逐渐被大众的、公共性的美术展览所代替了。[7]但是,作为专门性、专业的机构存在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作为专业行为的美术展览仍然维持着一种艺术的话语霸权。也就是说,艺术仍然是一部分艺术“精英”才能进行实质参与的圈子。

中外的艺术史发展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艺术的接受方式促使艺术的“神话”成为现实。有教养的人们总是在传颂某位艺术家是如何的伟大,他的哪一件作品是如何的神奇、珍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事实上都无法参与到这种体验中去。印刷和摄影首先改变了这种局面,人们可以看到逼真的复制的画册,但是因其在技术上的限制(有限的复制),以及在印刷技术和纸张上的昂贵,这种改变是有着很大的局限的。新媒体技术改变了这种情况。

2.新媒体对传统接受体制的挑战

技术上,人们一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也就是新媒体艺术的载体。从上述关于传统的艺术接受体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艺术的接受是维持在一个小圈子里的。这个小圈子里的人必须有足够的修养,而且他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接受变成一种“权力”,接受行为变成一种话语霸权。新媒体技术地出现在现代社会中进一步从技术的层面上打破了这种垄断。笔者认为,新媒体技术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接受体制构成挑战。

2.1 数字复制的挑战

在新媒体技术产生之前也有复制技术,西方的铜版画最初就是用来复制传播油画的。中国的印刷术、书法里的拓本,绘画里的摹本都是复制技术的体现。特别是中国的木版水印技术,几乎能乱真。近代,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为了获得逼真的效果,印刷复制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铜版、到石版、胶版、珂罗版,到后来的照相制版、激光排版,技术日臻完善。但是所有的这些技术从没有达到数字技术那种简单易行的程度:只要你有数字文本,点击鼠标复制,你就能快速地得到高清晰度图像。数字文本将不再像纸面上的文本那样千金难求,复制已经变得简单易行,再也不会有那么多权力关系横在面前了。当然,如何在一个公民社会里面解决原数据库资源共享的问题,仍然是任重道远的问题。

近期,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加入了“CC0”协议(无权利保留协议),如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中国台北故宫、美国国家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开放和授权了高分辨率的、数字化的馆藏图片,让需要的人免费下载。这意味着欣赏艺术不再是某一阶层享用的特权,公众可以无须申请、不限用途、无须付费地下载和使用那些加入CC0 协议的著作物。艺术品在虚拟世界真正实现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美好夙愿。(图1)

2.2 人机接受界面的挑战

“人机接受界面”指的是我们的眼睛将更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即通过人机界面,而不是通过印刷的纸张去获得图像信息。比如看画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清晰度就是出版者能达到的最高清晰度,它几乎不能满足我们更高的对于细节的要求。新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数据资源足够,我们可以得到欣赏艺术作品细节的无限快乐,而储存图像信息的硬盘或U 盘所占的空间却是非常小的。之前,整套中国美术全集的实体画册两个书柜都盛不下;而如今,承载整套画册的电子数据硬盘则不过一本书的厚度,甚至更小。当然,在这个问题上,制作这些数据则需要充分地考虑接受者的需求信息。点击、拉伸、拖拽等交互功能使用户体验更加友好和人性化。人机交互界面可以智能地根据用户行为以及使用的环境进行相对应的布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使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观看作品的细节,这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展的方式。

2.3 虚拟实境的挑战

虚拟现实融合了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创造了一个超越现实的虚拟环境。通过环境模拟,感知人类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甚至嗅觉和味觉等,捕捉人体头、眼、手或其他行为动作,并由计算机产生相应的交互数据,从而对用户的输入行为作出实时响应。关于这个问题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线上虚拟博物馆,可以像虚拟的“极品飞车”那样,让你足不出户浏览一个博物馆的丰富藏品。我们知道那是虚拟的,但是它的逼真程度,使你不愿意再去花钱找时间跑博物馆。这样的高仿真体验,也为懒人在网上逛美术馆提供了无限方便。例如: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保护虚拟工程,通过将石窟和相关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最终将图像、视频、三维等多种数据和文献数据汇集起来,30 多个经典洞窟以惊人的清晰效果呈献给观众,其中29 个洞窟还能使用3D 眼镜进行全景漫游。这种可以细入毫发、虚拟又真实的观感,以前真是难以想象。(图2)如今,虚拟技术更多地应用在文物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如巴米扬大佛的光影项目,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和还原,从视觉和艺术的角度弥补战争或外力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以此来提醒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更好地保护。

以上,我们简单地讨论了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的接受方式造成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要讨论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新的接受机制。

3.新媒体艺术的接受机制

新媒体艺术的接受机制与传统的艺术十分不同,我认为它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3.1 动感画面

在此,借用一句广告词“动感画面”来说明新媒体艺术在艺术形态上与传统艺术的区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艺术接受的机制问题。动感画面要求人充分地调动想象以及叙事的综合能力,美感的问题必然变得不重要,对高雅趣味的追求将不复存在。运动的时间在新媒体艺术的接受中将代替静止的时间状态,视觉将变得更加不稳定,当然也会变得丰富多彩。

3.2 技术拜物教

当我们在观赏毕加索的作品时,我们一般会怀着一种非常崇敬的心情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细节。对一件古代或者近代的名家创作的中国画,我们心情也几乎一样。也就是说,在传统的艺术品面前,我们有着一种类似于拜物教的态度。这种气氛使得我们不敢随便说话,恐怕被别人讥笑。而新媒体艺术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你所看到的新媒体原作和复制品没有任何区别,可能由于存储的问题,只有格式上会存在差别。但是,你并不带有一种对作品的拜物教态度,那么这种拜物教是不是没有了呢?我认为还是有的。艺术的拜物教在新媒体艺术这里被技术的拜物教所取代了。我们崇拜无所不能的各种功能强大的软件和高科技。新媒体艺术创造了一种新的接受氛围,也就是对技术的绝对依赖。

3.3 时尚化、娱乐化与大众化

传统的艺术因为它的精英性,一直以来是反对商业和时尚化的。但是新媒体艺术因为它的动态性,以及无限的复制性和迅速的传播使得它的风格和样式变化异常迅速。只要有网络,北美刚完成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可以立刻传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新媒体艺术将像时装那样去变化,甚至比时装还要快。时尚化与娱乐化是孪生兄弟,它将以最快的速度吸引眼球,制造财富。而大众社会则是娱乐和时尚的最终归宿。新媒体艺术将以更加容易理解的形式和内容在大众文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接受的机制必然是世俗的、平民的。(图3、图4)

3.4 参与与互动

信息时代,新媒体艺术的产生给以往的艺术接受机制所带来的重要的两个概念就是“参与”与“互动”。传统的艺术无法参与,你无法参与画家的创作。当然,如果你是赞助人,也是艺术的接受者,你可以给他建议。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传统艺术的接受是单向的、垄断性的。作为一个接受者,我们只能对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猜测和阐释,但是我们不可能去参与创造。以参与性和互动行为特征的新媒体艺术,特别是网络互动艺术,将使我们亲身参与到一个个网络虚拟的艺术游戏中。有时候,新媒体艺术家就像是在与我们做游戏,鼠标的点击将给人们带来发现的乐趣。有时候,新媒体艺术家则似乎是给我们提供了一块可以无数次使用的黑板,你可以在上面任意发挥,自得其乐。通过互动装置,新媒体艺术使艺术家的想法和观众的想法产生一种真正的交流。当然,创造在本质上仍然是属于艺术家的。(图5)

4.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都有一种感觉,即传统的艺术在来势凶猛的数字艺术面前显得手足无措。人类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从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受到了数字技术空前的挑战,艺术亦然。许多人认为,传统艺术正在衰落,它必然会像正在或已经消失的手工艺那样渐趋消亡。这当然只是一个预言,我们也并不希望传统艺术消失,但是人们对新兴的媒介技术和新媒体艺术和设计语言的接受,在最近20 多年的发展中确实是超乎想象的。我们关于艺术的看法,或者说我们关于艺术的“神话”,在很大程度上与观看(接受)关系很大,可以说艺术接受的传统促成了艺术神话的形成。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有着先天的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史。新媒体艺术是当代信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产物。就这一点来说,技术对艺术来说是重要的,媒体技术对于新媒体艺术就更加重要。然而,再重要的技术也是手段,而不是本体。在技术拜物教充斥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自身的真实感受的价值。而从新媒体的工具理性上升到对于艺术观念的高度和艺术价值追求将是新媒体艺术继往开来的重要责任。

注释:

[1]林迅:《新媒体艺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106 页。

[2]迈克尔·拉什:《新媒体艺术》, 俞青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年年,第82 页。

[3]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年,第321 页。

[4]李军:《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119 页。

[5]王春辰:《艺术的民主》,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13 年,第96 页。

[6]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点书店,2009 年,第97 页。

[7]薛永年,邵彦:《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421-429 页。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竹”的传统与创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