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社会实践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科教公益创业实践》为例

2022-04-06 06:30于学斌于惠舒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益科技课程

薛 瑾 于学斌 于惠舒 庄 喆

(1.沈阳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70;2.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70;3.沈阳工业大学团委组织部 辽宁 沈阳 110870)

一、研究背景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150所高校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同年9月,第一次由中央组织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实施意见》首提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并在《“双万计划”国家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中对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规范标准作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最直接的载体,如何使社会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认识、研究、理解、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最显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需要优化重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面对新领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一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一方面需要不断探索基层实践。

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5118门,其中社会实践课程认定184门,认定比例相对较低,课程类型集中在思政类、创新创业类、专业类。由于在建设初期,在知网以“社会实践”关键词检索大学本科社会实践课程研究成果,结果非常有限。从建设及改革路径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例如潘鹤立等提出结合比赛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建设综合改革实践教学模式[1]。二是从体系化建设考虑,例如王海娥主要从完善实践课程、完善评价体系、改变教学模式、建设校企合作育人平台、落实应用型人才模式、丰富社会实践教学资源、社会实践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七个方面对影响本科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路径进行研究分析[2]。三是从落地实施出发,例如韦夏婵、许霞从循序渐进的实践项目、真实情景的实践教学、校企结合教师团队建设、“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学过程管理优化和多元化评价考核等举措进行课程建设改革[3]。

社会实践课程的本质是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用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社会问题。本研究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公益创业角度探析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与实践。通过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推动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全面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通过设计、开发、推广产品和服务,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价值创造能力的综合培养。

二、课程改革与实践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个人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在非盈利领域援用商务领域的专业作风,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在争取慈善资金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将公益事业办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竞争力的实体[4]。公益创业的本质是发现社会问题并用创新性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辽宁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科技教师极度匮乏,沈阳工业大学每年有近千名学生走进青少年中开展科技志愿服务,面对青少年渴求知识的眼睛,特别是乡村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更加激发了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变青少年科技创新现状的愿望,于是2012年学校面向这部分学生开设了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课《科教公益实践》,与沈阳市文化路小学、铁路五小等重点中小学达成长期合作协议,通过科技课程共建等大手拉小手模式申报了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在辽宁省定点扶贫与驻村帮扶工作的推动下,通过驻村干部,建立了阜新市阜蒙县东红帽子村等长期社会实践基地。2019年得到沈阳市科技局、教育局支持,参与组织了沈阳市第一届青少年3D打印设计大赛,丰富了课程实践的载体。2020年开始完善课程体系,面向科教志愿服务中有创业意愿的团队进入第一课堂教学,开设《科教公益创业实践》全校公共任选课程,使得理论教学更有针对性,实践教学更加多元,组织实施完善有序。

《科教公益创业实践》课程主要面向学校大一、大二低年级学生开展,课程结合高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和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遵从科教兴国战略,利用学校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专业优势,在课程中传授学生利用专业开发科教课程、制作科教教具、进行科教公益创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将课程成果在辽宁青少年中传播推广和实践检验,从而达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双向驱动。

(一)课程目标突出“专业性+综合性+责任性”

聚焦科技教育公益创业主题,注重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新能力,兼顾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发展。在知识探索层面,掌握公益创业、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基本理论类的基础知识;前沿科技、专业知识;调研分析、教辅工具等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创新知识。在能力建设层面,掌握社会问题调研、分析、解决能力;自我学习、逻辑表达;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在价值提升层面,为推动“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国家战略贡献智慧,为乡村振兴“智志双扶”赋能,增强大学生专业学习与使命报国的情怀与责任。

(二)课程解决的重点问题突出“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

相对于学生前期的科技教育志愿服务经历,公益创业更突出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创新性体现在通过学生的深入调研分析问题,提供创新性的科技教育解决方案,通过新产品或新服务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助力家乡发展,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因此课程有效解决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发展联系不紧密问题,解决了思创教育深度融合的问题。

市场导向性体现在竞争性和前瞻性,为了让产品或服务具有竞争力,学生不断思考提升科技教育质量的方式方法。为了准备一个课时的授课内容,学生常常查阅五六本专业书籍及几十篇科技文献,为了有效解决线上教学互动,主动研发交互式教辅工具。特别是面对青少年随机提问的不确定性,迫使大学生加强学习的广度深度、提升理论与现实应用结合的敏感度、促进各学科基础知识的融合学习、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因此课程也解决了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问题、深度学习主动性不足问题、多学科交叉学习不够和组织协调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设置突出“产品设计+产品开发+产品推广”

根据习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突破性新产品开发流程与产品创新流程循环体系,将公益创业和科技教育双螺旋匹配开展,涵盖7个模块,14个知识单元。具体为:概述(公益创业+科技教育)、起点(科技教育问题的发掘与分析)、设计(科技教育项目设计与创新)、产品(科技教育产品设计与迭代)、管理(资源+团队+过程+风险)、实施(测试与反馈)、品牌(建设与推广)。既涉及学生需要宏观认知的形势政策,也需要具体掌握的调研方法和科技教育的实际操作。

(四)课程资源建设突出“校内校外+硬资源软资源”

将先天资源用到极致,提升项目独特价值,吸引外部资源加持。一是建立“校内+市内+市级贫困地+省级贫困地”四级长期定点实践基地。市内两个基地与学校仅有1公里距离,满足学生实践的日常化需求。省级贫困地最远单程3小时,承担学生假期集中实践的任务。二是组建校内外联合教师团队。校内教师由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课教师担任,校外辅导教师由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担任。三是建设青少年科技教育教学教辅产品、教案库,为后续成果集奠定基础。四是基于课程形成实际公益创业项目,持续运营。五是积极联系校外社会资源,积极申报教育、科技等政府相关部门的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获得政策支持及资源共享。

(五)课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交叉轮流+纵横矩阵”

一是“理论教学先导+实践检验主体”交错贯穿始终。每次实践课程前设置理论教学辅导,通过科学理解理论知识,让理论指导实践。深学笃行,能否学以致用是关键,通过深入基层实践检验理论学习效果,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二是开展“分方向授课+分项目指导+集体测评”教师矩阵式指导。如图1所示,横向:每个教师分别承担理论授课内容,并在每个实践阶段组成测评小组集体辅导。纵向:每个教师分别指导1—3个实践团队,全程参与实践团队活动。

(六)社会实践环节训练安排“工程训练+环环相扣”

一是社会调研。主要从报告完成度、调查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一手资料)、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作业呈现方式例如调查报告《农村地区青少年“志智双扶”提升对策研究——以辽宁省康平县北三家子街道为例》。二是项目设计。主要从项目可行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考核。作业呈现方式例如开发科技教育公众号,发布科教网络产品,消除疫情带来的空间阻隔。三是产品设计,研发教学教辅产品。主要从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等方面进行考核。作业呈现方式例如《小小的静电》自然科学动画微课。四是实施迭代。主要从科技教育的过程(团队组织架构与分工协作、开展科技教育情况)和效果(受众覆盖面、创新、效果、可复制推广)方面进行考核。作业呈现方式例如实践过程图片或视频展示、网络微课的播放量等数据展示,等。(见图1)

图1 “分方向授课+分项目指导+集体测评”教师矩阵式指导图

(七)成绩评定方式“团队化+多元化”

实践环节划分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整体考核采取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方式。百分制设置,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各占50%比例。过程考核由问题调研20分、项目设计10分、产品研发20分组成,成果考核由科技教育过程20分、科技教育效果20分、答辩情况10分组成。

(八)课程评价方式多维度进行

课程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社会实践基地鉴定、同行评价、实践成果转化多维度进行评定,获取课程评价及改进建议。通过评价数据显示,学生学习实践后,认知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为学生高年级系统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一方面实现了服务社会的效能。在课程的运行过程中,学生设计并实施了科普行动、创客夏令营、网络微课等八个种类的科教项目及产品,优秀的科技教育方案复制至全校志愿服务团队,动漫微课等科技教育网络产品亦可在网络进行共享推广。科技教育的项目累计覆盖辽宁省8个市、23个县区、30个乡镇,为辽宁省60多所中小学学生的梦想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成功辅助小学生申请国家专利1项、获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科技教育项目获中国青年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15篇,科技教育公益创业项目获辽宁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点亮行动”优秀团队,等。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奉献中实现了自我激励。近一年来,课程班学生科技教育成果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年会创新创业实践优秀案例、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调研报告类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微课类三等奖、辽宁省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数字媒体技术类二等奖,等。

三、结语

公益创业社会实践课程实现了大学生专业应用与中小学生科技学习的双向齐飞。大学生从接收知识转为传授知识,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由理解、应用的初、中级认知走向分析、创新的高级认知,在教育他人的同时实现自我提升。课程突出了出“专创+思创+双创”三结合的培养模式。专创体现在以专业所学开展创新创造,思创体现在以创新创业服务回报社会,创新创业体现在学生大多来自辽宁生源地,候鸟归巢,以创新为本质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增强家国情怀。但课程在提升产品品质、促进成果迭代升级方面还不够深入,例如设计科普教具申报专利方面,等。未来课程在调查研究环节可以探索做青少年科技能力社会学研究。应用实践大数据,对青少年创造力进行社会学研究,以期形成科学可靠的评估体系和工具量表,为辽宁省基础教育发展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拓展科技教育内容与对象,让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有更多的应用空间。

猜你喜欢
公益科技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公益
公益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公益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科技助我来看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