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淑琴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文系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优秀文学自古以来具有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价值功能,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对受教育者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红色文学经典,对品德观念、高尚情操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高度弘扬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红色文学经典如何应用于新疆高校课堂思政教育,怎样抓住大学生三观树立的特殊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宝贵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当代红色文学经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内容主要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生产生活为主要题材,突出对革命历程和建设时期的重点描写,作品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内容话题、价值取向的文学作品。”[1]这些作品主要涌现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文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如《山乡巨变》《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岩》《创业史》《红日》《保卫延安》,等。在革命战争的年代,红色文学经典在年轻人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红色的种子。作品中流露出的勤劳勇敢、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主导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经过时间的检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值得继承与发扬。“‘红色经典’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画卷。作家们以革命亲历者的身份,实实在在地经历了时代的更迭,感受到社会的脉动,以自己对中国翻天覆地、艰辛革命历程的独特体验与感知,运用文学艺术手法创作出的“红色经典”阐述了他们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使读者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背景下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在作品中都有据可寻。”[2]与“红色文学经典”相应产生的“红色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见证、文化精髓,在当下社会依然是富有生机活力的文化生命。
时至今日,不少高校的思政教育仍然避免不了标语口号式的宣传教育、枯燥空洞的教条公式,减弱了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侵蚀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思政教育离不开对“实效性”的关注,近年来出现了呼吁思政教育对文学性的重视与回归。中国古代便有文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传统。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杂货》里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足以彰显当时社会教化对文学的倚重,也为当下高校解决思政教育空洞化,提升实效性提供了一种参考:关注文学的思政教育价值。“文艺历来是陶冶人们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3]
值得注意,与思政课堂不同,“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思想,他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4]“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构建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正在成为高校重要的实践与探索课题。”[5]将红色文学经典引入新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红色文学经典与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打破不同学科间的壁垒,在知识交叉中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利用文学优势为课程思政教育增添亲和力、感染力。文学具有的情感性、人文性、趣味性,使红色文学经典在精神层面对学生的熏陶感染远比说服教育、理论灌输更加深入有效,易于接受。
作为中国战略要地的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几何中心,与俄罗斯、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是亚洲陆地通道的核心,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更是当代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新疆作为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地。西方别有用心之徒在中亚、西亚打着“民主、人权”等的幌子,大肆传播形形色色的民族分裂和原教旨主义,使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活动猖獗,不法分子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利用群众朴素的民族宗教感情,煽动民族仇视,制造宗教狂热,大搞暴力恐怖活动。新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平台,是境内外敌对势力进行颠覆和渗透的重点,他们将“魔爪”伸向了新疆高校学生,蛊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严重危害校园稳定和民族团结。新疆高校课堂是新疆各族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有效抵制“三股势力”向高校渗透、避免不良思想腐蚀青年大学生的头脑,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青年学生辨别是非、抵御反动思想侵蚀的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培养新疆各民族大学生维护祖国完整统一、各民族团结和平的反分裂意识。
大学阶段是一个特殊时期,价值观正在形成,世界观正在确立、人生观正在发展,是大学生人生路上的转型时期。新疆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抓住了这一关键时期帮助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在当代培育大学生正确三观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国际的环境因素,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文化多元化,多元价值观并存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西方国家积极宣传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思想,通过互联网等各种平台向高校宣传渗透,与我们争夺年轻一代。新疆高校必当警惕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消解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其次是国内的教育因素,中国教育历经改革多年,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樊笼,重智育而轻德育,重技能而轻育人。德育也未能打破理念灌输的窠臼从而落实到实践,与习总书记指出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仍有距离,新疆高校在打破说教、结合实践方面还需做出更多的努力。最后是学生的个人因素,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大学生的发育都尚未成熟,生活经验缺乏,社会阅历相对不足,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还不能站在正确的立场,用理性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判,往往在无意识中随了大流而不自知。“社会上一些错误价值导向在网络上被放大,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机会主义等,表现为在网上的“炫富”、“攀比”等现象,极少数大学生在物质吸引下容易迷失自我,幻想不劳而获,进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6]新疆高校在充分认识这些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继续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新疆各族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变思政教育的“理论之深”为“实践之强”;将培养新疆各族大学生健康正确的三观落到实处。
文学具有教化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丰富的道德内涵,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达到教化的目的,拥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红色文学经典与思政教育在精神层面是相通的,它们的价值观都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将红色文学经典运用到新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有助于切实帮助大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的认知能力。“这些难得的红色文化资源,被历史赋予了博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强劲的社会感召力,已逐渐形成了红色文化,嵌入中华儿女的灵魂深处,成为民族生存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同样,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对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功能。”[7]红色文学经典具有浸润人心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双重价值,在新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学经典,是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不落理念之俗套,从而更高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疆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结合当前的一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将红色文学经典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所谓翻转式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它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利用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翻转课堂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如何将红色文学经典引入新疆高校课堂是目前的主要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文学的思政教育功能,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及了解新疆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学经典的学习现状和喜爱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笔者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的学生展开抽样调查;共回收网络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79份,有效率为95.8%,调查结果为表1、表2所示。
表1 新疆部分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表2 新疆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学经典的学习现状及喜爱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目前思政教育的途径仍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实践类活动占比比较少。学生对目前的课程思政教育满意度比较高,但仍有欠佳之处,有改进的余地。影响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资源未充分利用占了很大比重。近一半的学生认可当前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但总体上来讲,仍有近70%的学生认为当前模式需要创新甚至革新。最后,从学生对文学性、趣味性、真实性等多方面的诉求侧面反映出新疆课程思政教育仍未摆脱传统模式的桎梏,这也是其未来创新的方向。直观的数据给我们以启示,新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与红色文学经典结合的同时,需要打破传统课程思政教育之“旧”而立“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借助红色文学经典情感熏陶和艺术魅力以达对文学性的追求;将红色文学经典蕴含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完成从精神观念到行动实践的转化。
可以看出新疆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学经典有一定的阅读量,但大部分学生阅读量不大,近一半的学生仅仅是有所涉猎甚至毫无接触。阅读红色文学经典的原因,仅有20%是出于个人阅读口味,更多的是因为学校课程需要,为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而阅读。新疆高校课堂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进红色文学经典,20%的学生认为应该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上升到具体可感的实际生活,实际上对真实性的追求;30%学生认为应该开展与红色文学经典有关的趣味活动,反映出学生希望打破无聊乏味的课堂的愿望。另外,红色文学经典以其经典性常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话剧等影视资源,在课堂上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对文本的拓展延伸,在可利用资源中挖掘更丰富的思政元素。最后,关于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除了讲授式教学,其余的教学模式赞成比例均衡,说明单一说教式教学已经丧失其时代,教学模式多样化,随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而切换更符合当下教学的主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讲授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新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入红色文学经典,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学的思政价值,延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科学化、艺术化、实效化。
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红色文学经典与新疆高校课堂的有力结合需要做到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总结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有机统一。下面就以《红旗谱》《红岩》等红色经典为例,浅析翻转课堂模式下红色文学经典融入课堂的途经与方法。
朱老忠是《红旗谱》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从中国农民英雄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体现了他最终的价值选择。高校学生处在大学生这一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英雄模范的带头作用,学习朱老忠的转变及对主流价值观的最终选择,不失为人生成长路上的一种参考。首先,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在班级群里布置预习任务:阅读《红旗谱》中有关朱老忠的片段,借助文献资料或多种手段,对朱老忠的形象进行速写。在1957年《红旗谱》小说问世后,于1960年被改编成同名经典电影、2004年被拍成红色电视连续剧、2014被编排成大型红色经典话剧,多种媒介为学生了解《红旗谱》提供了不同方法和途经。雨课堂、钉钉群等学习平台层出不穷,教师将电子版文献材料和影视资源上传至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自主选择阅读文献或观影。有关于朱老忠的补充材料在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也可方便获得。其次,课堂教学阶段,在对《红旗谱》故事梗概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朱老忠回到阔别二十五年的锁井镇为父报仇,以及决定将大贵送去当兵,以实现他“一文一武”的理想,其实质都是出于什么心理动机?参与反割头税运动时,他发出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要想打倒冯老兰,是万万不能”的肺腑之言,这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其心路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5—10分钟后,由小组代表收集组内成员答案进行回答。老师最后高度凝练学生答案:前者是朱老忠出于个人本位的报复性心理,是一种报私仇的体现;后者是将自己与被压迫阶级的命运连在一起,为被压迫的人民而发声,上升到了革命的层面。朱老忠心理机制的变化,由开始时自发的复仇意识,成功地转换成自觉的革命使命。最主要原因是他在优秀共产党员的启发下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被压迫的命运,认识到了在黑暗环境中,出于个人主义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将个人融入集体中,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的力量,在集体的胜利中获得个人的胜利。教师进而向学生发问:在当代社会中,有哪些人和朱老忠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在这一过程中,朱老忠这一文学形象不再虚无,其承载的精神也会落实到当代实际人物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真实性的诉求。教师此时不再是传统的讲授者,而是将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引领学生思考。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化为自主学习者,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回答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积极回应,鼓励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教师再次对朱老忠形象进行总结: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朱老忠身上有燕赵遗风、侠士柔情,但是使他血肉丰满真实的,是他既有中国农民的传统性格,又有新时代英雄的革命精神,而不是“高大全”的完美人物。教师进一步启示学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要在正确道路上不断完善自身,将个人融入集体当中,就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最后,课后总结阶段,也是反思阶段,教师从学生对《红旗谱》的课前准备情况、课堂回答情况、小组讨论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点评,鼓励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这个阶段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反思阶段,教师与学生互为灯塔,教师也要根据学生课堂反应与表现来反思教学设计不足之处,在教学上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更深入挖掘《红旗谱》的思政价值而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本应具有的文化含量的丰富性与不断提升性在有意无意中常常为我们忽略,本可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读物有时成为政策、文件、语录的简单汇编与转述。本可情趣盎然、文采飞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成为枯燥、空洞的政治说教与道德说教。”[8]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可以融入趣味元素,寓教于乐。教师可以选取红色文学经典中具有戏剧性的情节片段,挑选几名具有表演天赋的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对人物心理进行揣摩,排练这一戏剧性情节,并在课堂上进行演剧活动,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方式。学生在情景剧的排练中,必须设身处地地站在人物的处境中进行思考,并设法通过神态、表情、动作和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红岩》中“无耻的叛徒”这一章节,反动派抓捕江姐并将她押解重庆,双枪老太婆和华为与革命党反动派斗智斗勇,试图用计谋救出江姐。这一章节的亮点体现在双枪老太婆与警察局长的对峙,人物的性格与智谋在这一选段中逼真再现,比如,警察局长在见到双枪老太婆时吓得绊倒了椅子,等等。学生在情景剧排演中,体会并表演出其惊慌失措的样子,揭露纸老虎们欺软怕硬的丑陋面目,同时表现双枪老太婆智勇双全,足智多谋的形象,其他同学作为观众也能有很强的代入感。课堂表演情景剧,能够有效发挥寓教于史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其中的学生在课前所做的练习能够打破专业壁垒,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自主查阅资料的习惯,学习如何通过动作、语言和表情来表现内心活动,有助于他们学会积累经验与归纳总结。排练和表演过程中需要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并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任何学习终究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课堂思政教育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学习方法论的过程,以人为镜提升自身。
红色文学经典把握了爱国主旋律,可以引导高校学生循序渐进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价值认同感;其蕴涵的革命精神,如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等优良作风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着导向作用;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高校学生积极学习和效仿。红色文学经典作为红色精神的有效载体,将之引入新疆高校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极大增强新疆各族大学生忧患意识与民族自尊心,引导学生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红色文学经典融入新疆课程思政教育的途经灵活多变,也说明课程思政教育可以一改单调冗长的理论说教传统,以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实效化、灵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