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浓
(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江门,529000)
抑郁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具有病程长、治愈难的特点,患者主要以思维迟缓、显著且持久的情感低落、言语动作减少为主要症状,常伴有饮食差、入睡困难、无法深度入睡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3.1%,预计截止到2023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重视。有相关研究指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起到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1]。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其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但内容简单,不能满足患者的个性需求,导致其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属相互配合,联合音乐疗法对患者的心情进行放松的综合疗法,通过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帮助患者实现放松心情、稳定情绪,临床上常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干预中,疗效显著[3]。本文选取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家庭康复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6.56±6.21)岁,病程5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3.25±1.21)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6.75±6.45)岁,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3.45±1.29)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ICD-10《抑郁症》[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入组前未接受干预者;3)临床资料与病历档案齐全者;4)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排除言语及智能障碍,无法沟通者;2)排除合并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3)排除有自伤、自杀行为者;4)排除精神活性物质使用者;5)排除无法完成实验、中间退组者。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 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叮嘱患者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并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与干预。
1.4.2 观察组给予家庭康复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干预 1)家庭康复干预:患者家属需要固定1名成员陪同患者治疗,向家属详细讲解抑郁症形成原因、治疗措施、治疗意义、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指导家属怎么鉴别患者是否吃药,叮嘱患者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严禁患者多服、少服甚至停服药物;同时向患者家属阐述家庭的关爱对患者康复的积极意义,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聊天,引导患者回忆美好事物,激发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陪同患者参与社交活动,促进患者情绪的改善,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护理人员每周至少1次通过电话、邮件或微信等方式解答患者以及家属的疑惑,家属及时反馈患者抑郁症恢复效果,指导患者及时调整康复方案;2)音乐放松疗法:成立专门的音乐干预小组,包括2名主治医师,负责指导、培训及量表评定工作;1名音乐治疗师,5名护理人员,1名秘书,负责音乐治疗与患者护理:a.统一培训方案:为所有患者建立电子信息档案,认真记录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抑郁病情及严重程度等,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音乐放松疗法相关资料,消除心中顾虑;b.在活动正式开展前7 d,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本次放松疗法的流程、方法及意义,通过多方面了解患者的音乐喜好,在正式音乐放松治疗活动前,由音乐治疗师评估患者身心状态,观察患者情绪是否适宜开展,结合患者意愿及喜好选择本次活动的曲目,开始播放音乐后,家属可在旁边朗读具有积极、鼓励向上的文章,辅助患者进入优美的意境,达到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快速进入深度睡眠的目的;c.将所选曲目下载至入耳式随身听中,由护理人员在每晚21:00临睡前协助其戴上耳塞,播放音乐,叮嘱患者闭上双眼,静静欣赏乐曲,采取循环播放的方式播放约30 min,控制音量在50~60分贝,播放结束后安慰患者卧床休息,2组均干预1个月。
1.5 观察指标 1)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价2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变化情况,该量表共涉及7个评分项目,具体包括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主观)、睡眠效率、使用安眠药物、睡眠及入睡时间等,PSQI量表总评分0~21分,分数越高则提示被评价者睡眠质量越差。2)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ly Scale,HAMA)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的变化情况,该量表由躯体焦虑、精神焦虑两大类组成,包括14个条目,严重焦虑:>29分;明显焦虑:>21分;明确存在焦虑:>14分;可能有焦虑:>7分。无:<7分。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的变化情况,该量表由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绝望感、睡眠障碍、日夜变化、体质量组成,严重抑郁:>35分;轻/中度抑郁:>20分;无:<8分,总分越高,病情越重。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HAMD、HAMA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分)
表3 2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分)
抑郁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情易反复的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有研究统计,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抑郁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抑郁症患者中失眠症状发生率高达84.7%,睡眠障碍的发生与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消极思维模式、主观幸福感较低、情绪感受持续降低等原因引发,导致抑郁病情加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4-5]。
常规干预模式虽可传授相关知识,但并没有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患者长期处于陌生环境中,容易产生紧张、恐慌、悲观情绪,未起到调整负面情绪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也逐渐由单纯的生理活动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旨在促使患者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完好状态,帮助患者健康完整地回归到正常社会生活中。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时多在医院进行治疗,而返回家中后家属往往未给予充分重视,而是等待自然恢复,错过了病情康复的最佳时机[6]。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为患者提供家庭康复干预,家庭康复干预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及医疗资源,调动患者及其家庭、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患者康复,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经济、熟悉的治疗环境,引导患者积极地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最终实现回归社会的目的[7]。音乐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特殊方式,能够通过声波刺激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调节机体生理及心理变化,提升个体自信水平,降低患者对于外界不良刺激的关注度,分散对于悲伤意境的感受性,帮助患者建立愉快的思想联想,有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家庭康复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可有效调节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改善负面情绪,原因在于,家庭康复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可调动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得到来自家人的关爱及肯定,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负面情绪;同时,通过睡前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描绘了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使人心情舒畅,快速深度地放松身体,提高睡眠质量[9-10]。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聆听音乐,对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有一定的帮助,可引导患者的情感转向积极状态,让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得到慰藉,使患者得到身心的全面放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命质量。且音乐疗法可以调节体内免疫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减弱交感神经反射,增加副交感神经及内啡肽的分泌,降低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从而达到缓解焦虑、抑郁、改善睡眠的效果[11-12]。
综上所述,家庭康复干预联合音乐放松疗法可有效调节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