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诱发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2022-04-06 04:30刘丽山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精神病障碍个性化

刘丽山

(泉州市第三医院,泉州,362000)

睡眠障碍主要是指睡眠质量出现异常以及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的一种睡眠表现,睡眠时间少,睡眠时间增多,睡眠期出现异常行为等均属于睡眠障碍的范畴[1]。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较多,通常与患者躯体患有疾病相关。睡眠与机体健康具有重要关联性,有调查显示,成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占30%,而精神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概率更高,针对精神病患者人群,年龄越大,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风险越高,对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质量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2]。为进一步缓解精神病患者的病情,需要积极分析造成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3]。个性化护理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护理手段,具有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以及安全性的优势,对于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升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进程[4]。本文选取泉州市第三医院内科收治的精神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诱发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泉州市第三医院内科收治的精神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6.46±2.13)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56±0.44)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6.35±2.25)岁,病程1~2.9年,平均病程(2.51±0.43)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精神障碍患者诊断标准;2)严重睡眠障碍患者。

1.3 排除标准 1)排除严重脏器损伤者;2)排除不配合医生护理患者;3)排除不接受临床医学观察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充分掌握患者基本信息以及疾病情况,分析不同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具体原因。

1.4.2 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干预:1)用药指导:精神病患者通常会服用药物来缓解自身疾病症状,但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按医嘱用药,错误服用或者过度服用药物的情况,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指导用药,说明药物正确使用对自身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对于记忆力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将药物使用情况写在便利贴粘贴在床头,叮嘱患者按时用药,不能随意更改药物使用剂量,针对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也要进行及时处理;2)心理护理干预:出现睡眠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常伴有心理障碍的出现,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情绪评估,同时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多陪伴、安抚患者,倾听患者内心声音,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营造温馨舒适环境;3)为患者营造舒适生活环境:定期清洁病房,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患者睡眠习惯,按照医生叮嘱为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加强夜间巡逻,睡前指导患者深呼吸,让患者放松情绪,指导患者白天多参加体育活动。

1.5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PSQI量表总评分0~21分,分数越高则提示被评价者睡眠质量越差;采用生命质量评分量表(SF-36)比较2组患者生命质量;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比较2组患者精神状态,轻度≥21分,中度10~20分,重度≤9分;采用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比较2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独立100分,轻度依赖75~95分,中度依赖50~70分,重度依赖24~45分,完全依赖0~20分。

2 结果

2.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我国约有40%以上的人群存在睡眠障碍,其中3/4是40~60岁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人数是男性发病人数的1.5倍,长期睡眠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大脑反应迟钝,机体免疫力下降,皮肤老化,影响生长发育的同时影响患者记忆力,使患者出现神经系统衰弱症[5]。而睡眠障碍在精神病患者中属于常见疾病,导致睡眠障碍出现的原因较复杂,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精神活性物质因素、躯体疾病因素、精神疾病因素等,这些情况都是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当精神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时,对患者自身病情的恢复以及生命质量均有不利影响。

通过导致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显著价值。个性化护理是目前临床较为新型的护理方式,该种护理方式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的特点。在护理过程中针对心理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同时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保证病房通风,保持恒温恒湿,这样更加有利于患者入睡[4]。对于情绪异常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增强治疗信心,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同时积极为患者开展健康知识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良好健康心态。针对患者生理性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或者由于病痛导致的睡眠障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白天要积极鼓励患者参加体育活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运动量。睡前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情绪,同时播放舒缓轻柔音乐,协助患者入睡。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相关学者[6]以182例精神病睡眠障碍患者为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一致,进一步说明了个性化护理在改善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精神病障碍个性化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跟踪导练(四)2
都有精神病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同桌宝贝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