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4-06 04:30王蕊张瑞磊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后遗症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王蕊 张瑞磊

(1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蚌埠,233000; 2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蚌埠,233000)

脑中风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脑损伤疾病。脑中风后遗症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还会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因此,需要引起全社会的极大重视[1]。对于脑中风后遗症的防治,目前主要从早期康复训练入手,而中医针灸治疗各种肢体障碍性疾病效果较好。为此,本研究将针灸用于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观察其对脑中风后遗症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5.7±6.1)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5.1±5.9)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脑中风及后遗症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2)年龄40~80岁者;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精神病患者;2)患有先天性认知障碍者;3)合并神经、肌肉相关疾病者;4)合并其他重大器质性疾病者;5)不能耐受本研究的康复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1)心理康复训练。由专业的心理医师对患者脑中风后的心理状态及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或者睡眠障碍的患者,积极为其治疗。与患者深入交谈,了解其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指导其对自我情绪进行疏导,提升其康复训练的积极性。2)针对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对其实施肢体康复训练,待其病情稳定后,帮助其翻身及进行床上肢体被动运动。评估肢体康复情况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主动运动及关节活动训练[2],并逐渐过渡到床上坐起、扶床站立、床旁行走等运动。患者能够自主站立后,可在病房内行走,进行各关节抬、伸运动。指导患者如厕、刷牙等训练,采用抓握、提拉等锻炼,提升手部精细活动能力。对于失语及认知障碍患者,可采用经常与患者交谈的方式,刺激其表达的欲望,并用吹气球锻炼其口腔活动能力。通过语言训练、复述训练以及认知卡片的训练,逐渐提升患者的语言及认知能力。

1.4.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失语等语言障碍者取穴哑门穴、廉泉穴,偏瘫者取穴风池穴、百会穴。肢体障碍者取穴极泉穴、曲池穴、外关穴施针。选择半寸针,采取捻提手法运针,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以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障碍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估。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估。2)评估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采用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评定量表进行评估。

2 结果

2.1 2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及PSQI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PSQI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分析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ADL评分分别为(15.3±3.5)分和(14.8±3.2)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5,P=0.502)。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DL评分分别为(72.6±5.6)分和(55.1±4.8)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93,P=0.000)。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脑中风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从整体治疗效果来看,仍难以避免脑中风后遗症的发生。脑中风后遗症对患者的危害在于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还会给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患者也会因此辗转难眠,失去生活的兴趣[3]。

针对脑中风后遗症,临床主要采取营养神经药物以及康复训练进行干预。本研究中,针对语言、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主要是采取交谈、卡片认知、复述、吹气球等训练进行干预,而对于肢体障碍患者,则采取床上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床旁站立、扶床行走、关节活动、肢体精细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锻炼等方式干预,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脑中风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是由脏腑运化不畅所导致,患者脑中风后,由于血瘀不畅、经络不通,导致筋骨失养,易导致气血运行紊乱,最终影响神经功能,引发各种肢体、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4]。中医针灸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通过不同穴位的刺激,可有效缓解患者血瘀气滞症状,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促进患病部位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对各种后遗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后遗症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春天的“后遗症”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