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发出时代最强音
——以黄建新“城市百态三部曲”影片为例

2022-04-06 15:45崔雨琪
声屏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个体户阶层知识分子

□ 崔雨琪

黄建新导演的影片大多是由小说改编而成。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黄建新将自身对小说的理解加以重构,用视觉符号将其呈现在荧幕上。从他在影片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到对整体叙事结构的把控不难看出,他在用影片反映社会现实,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展现他眼中的人和世界。20年的电影历程,黄建新以其独树一帜的故事、坚守一方的题材和自成一家的格局,形成了稳定的导演风格。在其创作的“城市百态三部曲”(《站直喽别趴下》《背对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中,他用最平凡的普通人去讲述一段极其平实的故事,但映射的是我们都看不到的社会残酷现实。从这三部曲中人们可以看出他的别具匠心,也会发现以城市题材反映时代变迁是其早期作品的主要方向。

平凡的故事背景

这三部影片都将故事发生的背景聚焦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影片《站直喽别趴下》的故事发生地点位于一栋居民楼内;《背对背脸对脸》发生在某市的文化馆中;《红灯停绿灯行》发生在一所驾校内。故事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的场景中,使得观众在观看时能够产生身份认同感,这些脱离宏大的叙事背景使得影片更具有可看性。因此,当导演想要通过影片进行批判时,观众就能够很容易理解导演通过视觉符号以及话语所传递出的深层含义。正如在《站直喽别趴下》这部影片中,故事围绕一栋居民楼的三个家庭展开,通过邻里之间的矛盾来展现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平凡人的面貌。三户人家分别代表着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知识分子高作家、个体户张勇武和刘干部,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指代性,他们是这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员。以小见大,是黄建新最善于运用的技巧之一。他善于将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最为普通的背景之下,但这些场景又是极为贴近观众,在这些场景中发生的故事也是观众最易产生身份认同感和“移情”效果的地方,这也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最打动人的地方。正是这些发生在日常场景中的事情,才能够反映出社会发展进程中基层群众的转变。

多元的人物群像

黄建新导演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将现实的矛盾融入幽默诙谐的影片风格中,增加影片的可看性。三部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极近贴合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他通过话语和动作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影片《站直喽别趴下》中,知识分子高作家胆小怕事,个体户张勇武的粗鲁但敢于突破,刘干部守旧但为人正派。在黄建新的影片中不存在二元对立,每个人都是“圆形”人物,他们身上都有令人学习的优良品质,但也都存在着人性的弱点。首先是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三部影片中都存在知识分子这一人物形象,他们的形象也是相对统一,在不同的事件中他们都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失去了绝对的话语权。无论是《站直喽别趴下》中作为调和邻里矛盾中介的高作家,还是《背对背脸对脸》中担任多年副馆长的王双立,亦或是《红灯停绿灯行》中精于算计的苟记者。这些影片呈现出普通知识阶层、无名小公务员在面对工业化、现代化巨变的同时所生发的困惑、惶然和失落,知识分子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中被挤压成卑微弱小的委顿形象。这三部电影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知识分子老实憨厚的形象,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多元的,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耍小聪明,但是无论如何反抗,他们一直都是被压制的,需要外部因素来解救他们。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知识分子这一阶层在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的真实处境。其次是个体户、大款形象的存在。导演对于个体户形象的塑造是客观的,他们大多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的言谈举止都较为粗俗,往往依靠无理取闹、暴力来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但是这一阶层的人又是真诚豪爽的,不屑于耍心机。在影片《站直喽别趴下》中,作为邻里关系不和谐因素的导火索,个体户张勇武的形象在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中得到多元呈现,前半部分影片中的张勇武的形象是让人厌恶的,他的存在是这栋居民楼的最大困扰,但是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导演对其形象进行了转变,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他开始经营养鱼生意。在人们都认为他不可能成功的时候,他凭借着坚持不懈的毅力克服众多困难,最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个体户张勇武的成功除了政府的支持之外,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影片《红灯停绿灯行》中也有对个体户绿豆和大款老差这一类形象的刻画。他们的形象都是不讨喜的,但最后导演也会通过一些事情去发掘出他们内心的真善美,打破人们对其固有的刻板印象。黄建新导演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基于挖掘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以及他们在其所处社会阶层中应该是以何种形象出现,最大程度还原了特定历史时期下普通阶层的真实面貌。

真实的社会状态

三部影片的创作时期都处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影片也善于抓住社会主流趋势,以人们熟悉的场景来展开故事。黄建新导演将镜头对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群体,试图通过影像记录时代变迁,描绘出最真实的社会状态以及人们的心理变化。他用这些人物共同构建了一个改革开放时期大陆社会的微型结构,其对当时社会真实状态的影射即使是放在当下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首先,在《站直喽别趴下》中镜头表面聚焦于邻里关系的矛盾,实则讲述了一则有关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人们价值观不断转变的故事。在影片中三组家庭代表了社会的三个阶层:有权无钱的领导干部、有钱无权的个体户和既无权又无钱的知识分子。最初针锋相对的刘干部和个体户张勇武最终化干戈为玉帛,而作为调和中介的高作家却被迫离开,这样的故事结局其实也是合理的。在当时“物质为主”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一向正直的刘干部在看到张勇武慢慢发迹后便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焦虑,于是让自己的女儿潜入张的手下去抓张的把柄,但在发现其并没有任何违法行为后也开始对自我产生怀疑,最终他在金钱的驱使下与张形成合作关系。影片对于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刻画,展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在面对金钱的驱使下,对自我身份产生的迷失。正如黄建新导演对这部影片所进行的阐述一样:所有的人都得站直了别趴下,你比如以往不可一世的政工干部突然变得很猥琐,以往穷得一塌糊涂的人突然腰板挺得很直……所有的人在经济转型时期都在错位,都不在正常的点上。因为转型时期每个人的价值观和地位都发生了错位。随后的《背靠背脸对脸》被誉为“当代版的官场现形记”,故事围绕文化馆馆长换届展开。已经当了三年代理馆长的王双立费尽心思却依然得不到重用,而当他决心隐退时却又被召回当上了文化馆馆长,直到新局长上任王双立的才华才被真正的得到赏识,最后发现在小小文化馆的背后竟存在着权力压制。导演将文化馆作为官场的缩影,揭示出“脸对脸的逢迎,背靠背的捅刀”这一官场上残酷而又客观存在的现实。电影中无论人物大小,无论细节多少,都鲜活有力。最后,影片《红灯停绿灯行》的故事发生在一所驾校内,因为正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学车成为了一种时尚。黄建新导演对社会现实的隐喻是通过无数的细节建构起来的,这三部影片即使是放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社会,也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反思意义的。

结语

黄建新导演的影片有一种强大的魔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影片背后所蕴含的复杂哲理。在他的影片中,人们能够准确把握影片讲述年代的人物心理变化以及社会的主流趋势。黄建新导演作为“城市电影”的先行者,用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再现了商品经济时代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与价值观转变。黄建新导演的影片风格也开拓了影片创作新道路,即用幽默诙谐的影片基调去化解影片所触及的社会矛盾面,以小人物去展现大时代,是其影片的独特之处。黄建新导演凭借着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敏锐洞察力,向人们展现了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也可以深受大众的喜爱,具有很强的可观赏性。

猜你喜欢
个体户阶层知识分子
新联会聚合新阶层新能量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从“倒爷”到8000万大军 个体户占市场主体已超六成
我国个体户今年注册量高于去年同期住宿餐饮业复苏缓慢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