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典哲理诗教学策略探究

2022-04-06 08:25李灵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8期
关键词:西林理趣庐山

李灵

根据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文件的相关要求,统编教材格外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培养。因此,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共选用古诗文129篇,占所有选篇的30%左右。由此可见,其数量较人教版大幅提升。其中,在教材中完整呈现的古诗词共有114篇,分别均匀地编排在主题单元课文与“语文园地”两个教学栏目中。

编者选入的为数不少的哲理诗则是小学语文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借助联想和想像、巧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词见于此而义兴于彼,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或启人深思的意境含蓄、自然、不露痕迹地展现出来,给读者带来美好享受的同时引发内心的共鸣,使读者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

在内容安排上,低学段更偏向于文字简单、充满童趣、画面感强的哲理诗。如,二年级上册的《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高学段逐渐增加了《长歌行》《题西林壁》《雪梅》《登飞来峰》《观书有感》《游山西村》《乐游原》,丰富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古典哲理诗所表达的思想理趣、意境与音韵之美,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悟能力,给学生予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例如,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观书有感》(一)主要是借景喻理,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隐喻某种道理,把具体形象和抽象哲理融合在一起使人得到启示;而同样是宋代诗人陆游所写的《游山西村》则是缘事而发,即事说理,以事导理。诗人通过细腻敏锐的感觉,在日常生活的情境里体味出精妙的哲理。还有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草》是诗人借物寓理,通过描绘物品含蓄寄托,以曲笔藏哲思,以象蕴智,感而后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中国古典哲理诗都是名篇佳作。学习哲理诗不僅能够提升学生的诵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索世界,思考人生的理趣和思辨能力。然而,不同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思维特征都有其显著的特征。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不同学段古诗学习的要求不同。这指导我们在哲理诗的教学活动开展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定位清晰,不能搞“一刀切”。一、二年级识字诵读为主,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感受画面与情感为主,初步感知诗中的意境与哲理,谨慎深挖与迁移;三、四年级在诵读的基础上,重视想像与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情趣,揣摩哲理;五、六年级则以自主品读为主,重在引导学生质疑和赏析,领悟深刻的哲思理趣。下面,以四年级上册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题西林壁》教学为例,阐述笔者对部编版小学语文古典哲理诗的教学实践探究。

一、进阶诵读,体会音韵美,感知诗中意境

学习中国古典诗文的最基本路径就是诵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教师引导学生多诵读优秀诗文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三分诗,七分读”就是苏轼本人尤为喜爱的古诗文学习方法。反复吟诵,在读出诗歌的节奏感享受音韵美的同时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帮助学生初步领会古诗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题西林壁》音韵优美,意向鲜活。整首诗一抑一扬,一长一短,一重一轻的平仄相间,呈现出连绵起伏的音乐感,韵律美。诗中只有“缘”是生字,在初读的时候也较容易掌握,学生能够轻松地读准字音。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首诗读通顺流利呢?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音韵美呢?笔者认为,这就必须在理解诗句感知画面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庐山是一座远近闻名、危峰兀立、巍峨挺拔的大山,苏轼处在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自然也不相同。前两句中“横、侧、远、近、高、低”就是诗人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庐山的,朗读的时候就要读清楚这些词语,“领、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引导学生读出起伏,读出移步换形、姿态万千的庐山美景。后两句,诗人用因果倒装的句式写出了自己的感想,朗读时,“只缘”二字则必须读出重音,表现出他恍然顿悟的境界。

古人读诗,根据诗歌所蕴藏的情感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善用低声吟哦或者高声长咏的方式来表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诵读,读进诗人的心灵深处,读通诗人的思维方式,读懂诗人的喜怒哀乐。

二、搜集资料,揭示背景,探寻诗中理趣

理趣指的就是在事理的感悟中含有某种情趣,富有理趣的哲理诗独具魅力。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才华横溢又个性可爱的人。笔者在教这篇课文之前就布置学生观看纪录片《苏东坡》,搜集有关苏东坡的资料,制作以苏东坡为主题的书画简报。搜集资料,归类整理,制作简报,使学生了解苏东坡的生平事迹,感知他睿智豁达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题西林壁》创作于宋代元丰七年(公元1084 年)。当时,他被贬黄州已经4年,后来改迁汝州,赴任途中正好经过江西省九江市。苏轼心情大好,就约上好友同游庐山。山上的僧人游客热情地欢迎他,他一激动就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初入庐山三首》。而当时,庐山上的佳作已经很多,最为有名的当数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作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奇观。苏轼大加赞赏,天性不服输的苏轼,思啊想啊,一口气写了十多首诗作,自己都不甚满意。恰巧当他和友人游至西林寺时,他突然来了灵感,唰唰几笔就题写在了墙上。这首诗就是千古名诗的《题西林壁》。刚写完,蜂拥而至的看客就高声朗诵,细细品味,觉得妙不可言,纷纷拍手叫好,苏轼也非常满意自己的作品,心满意足地下山了。

当学生知道了《题西林壁》这么有意思的创作背景以后,就对这首古诗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仿佛自己身临其境,游兴所至,佳作天成。

三、抓关键词,聚焦意象,领悟诗中哲思

诗中所描绘的情境画面,是寄托着诗人情感理想的物象。学生透过文字再现画面,借助联想融入诗歌的语境之中,才能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上课时,笔者首先出示庐山的风景图,远景、近景、从高处拍摄的俯瞰图,从低处拍摄的仰视图等,见识到庐山的云雾、瀑布、树木,多彩的画面让学生如临其境。接着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理解“横”和“侧”两字是作者分别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庐山的,苏轼为什么会把眼中的庐山分别称为“岭”和“峰”,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很不明白,笔者在图画中指出岭相当于高低起伏的连绵不绝的山脉,峰就是高耸入云的一座山。这样,学生一看就明白了两者的区别。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瑰丽雄奇的庐山风光带给诗人的震撼,笔者左手拿着课本,右手举着粉笔站在教室中间,请前后左右的学生观察,每一个学生观察到的画面都有所不同。然后再请学生变换不同的位置观察。学生直接捕捉到了不同的观察现象,也都有感而发:因为庐山太大了,而身处在庐山之中的人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庐山的面貌都不同,所以作者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

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走进古诗营造的意境中,增添了学习古诗的兴趣,进而领悟到诗人苏轼以象兴理,传达的美好哲思。

四、联系生活,巧妙质疑,引发学生思辨

《题西林壁》因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让人读来回味无穷,成为千古绝唱。这首诗最为出彩的是后两句即景说理。他和友人回到庐山脚下,全面地审视,反复考究自己不能辨认庐山真实面目的原因,最后得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结论。他认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只能看到各个局部而已,这就定然带有片面性。游山观景如此,那么洞察生活中的事物呢?一定也是如此。

诗歌源于生活,哲理诗也不例外,结合实际生活,进入到一定的情境才能更好地感悟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句的字面意思,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要让学生真正领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教师就得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重新建构、反思。笔者引导学生质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真实可信吗?你们坐在教室里面,教室里的黑板、显示屏、桌椅、绿植一目了然。学生甚至闭着眼睛就可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而诗人明明就在庐山,却说不认识它的真面目。大家不觉得奇怪吗?难道大文豪跟小朋友开玩笑?

果然,有学生眉头皱起来了,站起来说:“老师,我在家里倒着走都能走到客厅、卧室、阳台、卫生间,我对我家可熟悉了。”于是,笔者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跟学生说:“同学们在校园里散散步,看看校园的景致。我们一会儿回教室。”“同学们,现在我们坐在教学楼的教室里,能看清学校的整个面貌吗?”学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身在教室之中,只能看到教室里的陈设,最多能透过窗户和门看到外面的部分景致,看不到校园的全貌。“走出教室了,你们看到的校园画面是完全一样的吗?”学生摇摇头,确实每个人看到的画面都有所不同。看的角度不同,所见到的形状也不一样;接着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身在庐山中,每换一个角度,他所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有了刚才观察校园的体验,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作者身处庐山,被山中林木吸引,被奇峰峻岭遮挡,看不到真正面目了。这样,情景近在眼前,理语也伴着景语走入了学生的心田。

哲理诗常在理趣中浸润着浓郁的感情,入选部编版小学语文的哲理诗均为优秀之作,我们可让学生在感受诗中作者浓浓的情时,积累内化,进一步明理。还应在运用上下功夫,让诗中的哲理内化提升,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更有所感悟。引导学生在悟理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思辨的情趣驚喜,以培养学生的哲思精神。

参考文献:

[1]袁媛.触摸古诗的思维方式——以《题西林壁》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西林理趣庐山
理趣与诙谐的有机融合——习志淦新编历史剧丑角艺术探微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小学数学“理趣课堂”实践研究初探
冀军校
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设计
夏日避暑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草色遥看近却无”理趣浅析
庐山脚下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