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育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实践与反思

2022-04-06 08:25周芸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8期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

周芸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关注学生思维品格的养成和价值观念的塑造,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就涵育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实践路径谈几点浅见。

一、学理分析:寻找时政热点与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契合点

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怀。在历史教学中关注时政热点有助于学生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眼界,有助于学生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021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对孙中山等革命先辈深切缅怀,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高度肯定。

2021年9月30日,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上映,这是一部讲述革命时代的先辈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新中国的先辈为了实现民族富强矢志不渝的故事。人格塑造其行为,希望我们的历史教学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有贡献的栋梁之才。为此,笔者寻找时政热点与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契合点,将电影中一句关于梦想的台词“实现梦想需要经历很多次失败,怎么能失败一次就放弃梦想呢?”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引出孙中山的梦想之路、革命之路,以达到对学生爱国主义的价值引领和提升其家国情怀的目的。

二、教学变现:基于情境涵育家国情怀的路径实施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笔者希望通过构建真实的历史情境,塑造典型的历史人物形象,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在历史人物的感召下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

笔者将本课的立意设定为:中国人的梦想接力和精神传承。题目设定为《吾之所向 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将孙中山先生一生当中数次梦想的建立和改变,对应辛亥革命始末关键的历史时刻。由先辈之梦想、梦想之路、梦想之荣、梦想之憾和吾辈之梦想五个环节构成。希望学生能被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之梦想而奋勇向前、不怕失败的顽强精神所打动,能够对辛亥革命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能够深刻理解新中国取得当今世界举世瞩目之成就实属不易,升华民族自豪感,思考自身的梦想与国家建设的关系,勇于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之光荣责任。

(一)突破教材篇章,体悟历史流变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探索路上的一次高潮,回头看中国人民的历次革命和改良运动有利于更完整地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中的位置,让学生对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取得的历史功绩有更深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近代中国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历史。

笔者通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材料和问题的设置与引导,将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诸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颇有影响力的革命斗争和革新运动进行分析对比,让学生思考回答学界何以对辛亥革命的意义评价如此之高。

材料:“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诸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颇有影响力的革命斗争和革新运动但就其历史地位来讲,都难以与辛亥革命相提并论。”

从帝制到共和,“辛亥人”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开启的是“亚洲先河”。说到底,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一种旷古未有的尝试,而先驱们之所以百折不挠,实缘于救亡图存的迫切,为了世界之林能有中华一席,为了民族振兴能够实现。结合学生的发言,笔者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做了小结:它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谱写了辉煌业绩,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思考启迪。

(二)设置冲突情境,培养多维视角

在落实课标的重点知识“三民主义”时,考虑到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但是对“三民主义”的内涵和局限性理解不够。笔者通过设置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驱除鞑虏,恢复中華”究竟是体现了孙中山狭隘的种族主义民族观,还是为了争取和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投入到反清革命的行列进行解读。

关于“在辛亥革命前,民族问题在革命派和立宪派之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梁启超指出革命派所持的是‘小民族主义’,而立宪派不仇视满人,采取的是‘大民族主义’,认同共和国家是一个共同体,各民族都有同等的政治参与权利和平等发展的资格”,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中梁启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待学生思考讨论后,再通过一段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孙中山思想的复杂性和革命的艰巨性:孙中山的民族观,起初具有浓重的“排满革命”特征,他所提出的同盟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征。不过他主张的“排满革命”已完全超越了种族复仇主义的狭隘境界,而把满族统治者和满族人民区别开来,他反复强调“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所以,民族主义是孙中山为了在策略上把满族统治者极大限度地孤立起来。此举有利于争取和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投入到反清革命的行列,是相当明智的。同时,它也为后来“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甚至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接受“中华民族”观念,并付诸革命实践创造了前提。

最后,笔者次第抛出“三民主义还有何不完美之处?中国近代的民族矛盾只是中国人民和专制政府之间的矛盾吗?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了“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和学生一起给“三民主义”的意义定义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三)创设生活情境,感悟历史人物

生活情境,指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孙中山的了解更加全面和立体,让历史人物能以一个鲜活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结合了孙中山不同年龄段的照片和回忆录里的文字史料,介绍了孙中山出生时中国社会的境况和他大致的成长经历及他梦想的历次升华和转变。

孙中山“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但少年孙中山没有被生活的不公和苦难压倒,曾自诩为“洪秀全第二”,让学生感受到孙中山从小就流露出了一股顽强抗争的精神。“就傅西学,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行医最能为功于社会。”借助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的一段话,引导学生认识到,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求学期间萌发了改良祖国的愿望,且认为应当从医学着手进行拯救祖国的活动。然而,19世纪末的中国,危机越发深重,国难当前,他的思想又发生了转变,“医生救人只几命,反满救人无量数……吾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此时的孙中山认为,医人不能实现救国之愿,要把重心完全放在医国方面。

此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医国应该怎么入手呢?等待学生思考片刻后,展示了一张“孙中山上李鸿章书”的原始图片和一段《兴中会章程》的材料:“方今邻强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而清政府“上则因循苛且,粉饰虚张”,造成“辱国丧师,荼毒苍生……”引导学生对两段材料加以分析,得出孙中山的救国计划从寄希望于改良,到认识到和平的改良之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创建一个新政府才是解决中国危机的唯一出路

三、实践省思:关于家国情怀培养路径的反思

(一)凝练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是统摄全课的主题,是许多具体历史知识的升华,是教师对历史发展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是课堂教学中确定重点、选取材料、采用方法的重要依据。

中华民国建立后,国家并没有像孙中山所希望的那样进入到民主共和的发展征程上,“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使人们活不下去”。孙中山感到未来渺茫,“孑然无助”,承认自己“对于时局问题,实无解决办法”。但是,孙中山并没放弃拯救祖国的梦想,他的政治救国理想转变为实业救国。他开始专心著书,来“启发国民”“唤醒社会”,希望在中国“发展实业”。他认真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制定了国家建设的宏伟蓝图。从1917年至1919年,孙中山耗费三年时间,写成了《建国方略》。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提出了关于交通、商港、铁路、矿业、农业等方面经济建设的远大理想,显示了他对中国发展的卓越见解和强烈期盼。孙中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拯救祖国、建设祖国的梦想,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愿。

孙中山的未竟之志由谁来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课堂最后环节,通过讲述孙中山的未竟之志由中国共产党人继承,讴歌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鼓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学习;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奋斗下,中国梦的建设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与历史使命相结合。

(二)创设典型情境

辛亥革命是有局限的,孙中山等革命志士的梦想并未完全实现。正如沈从文所述:“革命后……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屯田制度也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如何全面认识辛亥革命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需要创设典型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引导学生讨论时,笔者用一段材料引出:“1911年的辛亥革命,基本上是一场失败,不是一个创造。清王朝是灭亡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埋葬它,用什么代替它。”接着进行问题的梯度设置引导学生思考:“有很多学者并不认为辛亥革命有如此之大的功绩,认为它是一场基本失败的革命,同学们觉得这些学者又是基于什么标准来评价辛亥革命的呢?”“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什么?”“辛亥革命反帝的任务确实没有完成,可是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吗?”“为什么无法完成?”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我们要记住,但是革命的局限性我们也要分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但是近代中国封建的经济体制和思想并没有改变,所以封建制度没有被推翻。思想没有改变,制度再先进或许也只是一个框架而已。当时的中国需要一次反封建思想的革命。诚然,革命后的共和时代瞬息间夭折,现代化的进程受到影响,但是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难道不觉得“毕其功于一役”的标准实在强人所难,难到近乎苛求前人吗?或许我们应该用“同情之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历史才能真正地走进历史。

(三)渗透价值引领

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其未竟事业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孙中山先生当时那些看起来如天方夜谭般的建设构想,正在一个个地实现。中国路、中国港、中国桥,中国网,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正在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后,笔者用《我和我的父辈》主题曲MV《如愿》结尾,视频中再次出现本课导入部分引用的台词“实现梦想需要经历很多次失败,怎么能失败一次就放弃梦想呢?”这时引发了学生更强烈的心理共鸣,许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有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振兴中华”四个大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光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孙中山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我呼吁,海內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历史使命的薪火相传,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在学习历史的同时,笔者更希望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如何与历史使命相结合,既看到中国的现在,更展望中国的未来。这是历史重任,也是家国情怀学科素养培育的价值所在,笔者将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习近平.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OL].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1-10/09/c_1127941568.htm,2021-10-9.

[3]尚明轩.孙中山传[M].西苑出版社,2013.

[4]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李帆.以“中华”为族称: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认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

[6]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M].中华书局,2014.

[7]王德民,赵玉洁.教学立意的概念辨正及其操作性解读[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2).

[8]沈从文.沈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9]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孙中山的绰号
《辛亥革命亲历记》
略谈《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中国的出行革命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彰显气度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