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22-04-03 13:55陆瑶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

陆瑶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对智慧教育的深入研究,推动智慧型课程的开发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智慧型课程的开发依托于开放式的资源服务、人工智能云平台、智能化学科建设,具有促进数字型教师成长、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对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培育具有自主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学习者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型课程;教学方式变革;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03-0044-04

一、智慧型课程开发的价值意蕴

智慧型课程是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实现即时化的评价反馈、数据化的教学决策、智能化的资源推送、立体化的交流互动和云数据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自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来,智慧型课程的开发对智慧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开发智慧型课程也是打造开放性学习环境、加快教育系统变革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这一背景下对智慧型课程进行研究将是推动与发展教育现代化的“良方”。

(一)发展教师素养:数字型教师的培育与升级

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能为教师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因此,教师的创新应用能力是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创新型角色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通过在“教育信息化1.0”行动中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显著提升,然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应用能力尚显不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智慧型课程现状是:虽然智慧型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学研创的能力,但是教师仍缺少此方面的引导,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践者、执行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具备“慧眼”及创新性思维,即在原基础上“升级”成为数字型教师。数字型教师需通过不断磨合与信息技术的契合度来提升教学效率,缓解职业倦怠,重燃工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创新学科教学:智能化教学的嵌入与共生

传统学科教学日益显露的弊端,使教育界将解决途径寄托于信息技术。众多学者推崇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以寻求解决良方,但是过分推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容易出现“融合方式”的唯一化,以及过分夸大“深度融合”功能的弊端。面临这样的困境,“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型课程“破冰前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中,根据学科性质对信息技术的不同要求进行“智慧嵌入”。因此,优化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矛盾,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价值。与此同时,智慧型课程是基于学科性质,面向现实、打破时空界线的一种教学新模式,可催化学科教学智能化的发展。

(三)改革课程评价:智慧型评价的激活与布局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型课程开发中,课程评价与传统评价相比更能彰顯评价的价值。在技术上,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是课程评价创新的新趋势,1.0 阶段到2.0阶段的智慧教育是由传统信息技术支持到人工智能新信息技术推动的过程。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传统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权威,评价标准仅限于“看得见”的、浮于表面的评价,学生的“内在美”几乎没有受到关注。同时,在评价的手段上,常常依赖于测试、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而这种机械化评价导致培养的学生成为应试考试的“机器”,背离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建构智慧型课程,创新评价的方式,发展评价的应有之意。

二、智慧型课程开发的内容依托

(一)深度挖掘:打破边界的开放式学习资源服务

智慧型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文本材料、辅助工具和虚拟实验室等,这些资源根据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通过超链接进行自由切换。同时,为了避免学习迷航,课程平台具有清晰的导航系统,可以查看整个课程或者课程局部模块的知识地图。除此之外,传统的资源多以书籍、文献资料为主,资源服务受限,而通过大数据整理与网络共享,学习资源获取方式多元化,服务获取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到要继续加强教育资源服务,一方面通过“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中的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建立大范围、开放性、联通强、协同化的学习资源服务体系,满足学习者、教学者、管理者的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扶智工程行动,让学习资源延伸到每一个人。挖掘学习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关键所在,学习资源在时间、空间、群体中的同步,可使每个人享受到学习资源的服务。通过学习资源的共享,教育资源不均衡、数字鸿沟等问题也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二)搭建通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云平台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新兴技术等在教育中的运用,能够达到人力无法到达的高度。例如,人工智能比人类更擅长记忆,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教学的更大效度。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的“良性交融”也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形式上,课程的开展不再局限于线下师生互动,而是通过搭建云平台创设虚拟的教学场域,推动教学渠道多元化;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将课程评价送到了智能化、便捷化的道路上,主要是利用云平台高效快捷地整理、收集评价数据。

(三)超越传统: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学科知识建设

学科知识建设是课程开发的具体体现。智慧型课程的开发应充分激活新技术的“功效”,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契合度。与此同时,为了学科更好的发展,要设立长期研究项目和研究基地,通过协同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交叉学科建设,并在智慧型课程建设过程中强调融合创新,加强智能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智能学伴、语言文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智慧教育创新行动。由此可见,创新是发展的灵魂。652E5DBE-9F6E-47D6-95F4-82D7315BAADC

三、智慧型课程开发的建构路径

(一)从专用资源到通用资源:课程资源的共享

实现资源共享是开发智慧型课程的必由之路,完善课程资源共享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互联网+”平台。随着智慧型课程的不断开发,资源共享的方式呈现出新的形势与样态。通过“互联网+”平台,不仅可依托教师教研活动,建设覆盖基础教育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还可借助新兴智能技术开发校本创客课程、STEM/STEAM教育课程。此外,通过“互联网+”平台,可对课程资源共享进行不断的尝试,从而解放课程资源,使其从原有的资源局限中走出来,而课程资源也将促进学习者、教学者、管理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以缓解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矛盾。二是政府主导建设资源。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陈琳等学者认为“谁投资谁受益”的共建共享模式容易加大数字鸿沟,因而他们提出了“公建众享”模式,即由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提供建设资金主导信息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公平、广泛的共享。同时,基于教育均衡的视角,政府在课程资源的建设、共享方面也应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向缺少购买力的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进行教育倾斜,实现教育公平。三是转变用户的态度。课程资源共享可使学习者成为知识的“主人”,并通过自身的认识与反思对教育资源进行搜索、使用、整理、吸收,从而转化成“智慧人”(有卓越的创新创造能力与高级思维能力的人)。同时,教学者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态度,积极学习、获取、借鉴课程资源,拓宽教学视野,实现教学研讨、反思、创新。

(二)从传统教学到虚实结合:教学方式的变革

虚拟的教育场域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新突破,在智能教育中智能新结构转变学习方式,即学会提问、学会交流、学会创造。实现新教学方式变革应以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师信息素养的“突围”为落脚点。一是“升级”教学方式。智慧型课程教与学模式中各个层次的课程都包括必修和选修,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习者个人的发展,符合“广泛涉猎,重点研究”的学习理念。此外,要想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化,可以使授导式、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游戏化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存。二是分解统合教学内容。传统的课堂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洗耳恭听”,讲授的内容是系统的、整体的。而在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慕课模式,将课程知识碎片化,并在视频中以小知识点为中心进行讲解,解剖教学内容,使学习者达到高效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通过分解整合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学习。此外,开放的、虚拟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学习者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培育具有自主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学习者。三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智慧型课程教与学创新的“关键点”。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师培训、教研会、“一师一优課”、教师信息能力竞赛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在技术与教学融合方面的变通能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迅速利用网络空间技术,为教学与技术融合搭建桥梁,而且可以全方面地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创造能力,实现智慧型课程的开发价值。

(三)从封闭评价到开放评价:智慧评价的实现

第一,形成智慧评价观念。我国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分数为“准则”,常为试卷考试,形式单一,容易出现“唯分数”的现象,造成师生在追求分数方面变得过分“狂热”。而智慧评价在不抛弃评价本质的基础上,借助教育信息手段对评价形式进行创新,从而改变评价观念,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根据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将人工智能与评价相融合,可依托于教育信息化对学习评价进行延伸、拓展和创新,并利用新型技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

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往教师在绝大多数教学情境中拥有“一语定乾坤”的权力,评价主体单一,易形成片面评价。而智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学生智慧力增长作为评价标准。智慧评价通过服务于实践创新评价方式,将评价的主体由教师拓宽到学生、家长、社区等,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智慧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真实、有效的评价,从而深入评价学生,抓住评价本质。

第三,高成效评价结果。传统的教育评价结果有效度不足,对评价过程的关注度不够,且过于关注评价结果,因此,为避免教学走向“唯结果”,智慧评价在传统教学评价基础上做出“改良”,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学习习惯、学习需求等,进而为学习者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提供个性化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此外,智慧型课程评价在观念、主体、效能等方面都有所加强,即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放,最终实现学生智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琳,陈耀华,李康康,赵苗苗.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课程开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1).

[2]吴旻瑜,武晓菲.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逻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4).

[3] 徐   娟.智慧教育视域下高职智慧型课程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9,(12).

[4]罗祖兵.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限度及其超越[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1).

[5]陈   琳,陈耀华,郑旭东,李振超.智慧教育 中国引领[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4).

[6]王   蔚.智慧型课程设计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7.652E5DBE-9F6E-47D6-95F4-82D7315BAADC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新趋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