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万里
摘要:项目化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提出以来,各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目前,它更多地用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较少用于小学科学,与Rousseau 等人在“项目”开始时强调的关注“儿童自我发展和独立活动的重要性”的目标一致,结合科学课程设置,教科版小学阶段科学学科的教学就可以以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进行,这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小学科学
引言: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是欧美发达国家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思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项目化管理实施,保障师生参与项目实践的学习和教学活动。这些特点与中国教育部明确指出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任务相吻合,即:“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索和交流的学习平台。”因此,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项目化学习必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式应用。
一、小学科学项目化教学的现状
1、教育的成败决定科学素养的形成
小学科学课程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的基础课程。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我国未来学术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对小学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直接作用。科学教育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以科学研究为主要教育手段。师生关系必须是互助互动的关系,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以培养学生身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1]。为了实现这一要求,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在不断研究、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探索了多种现代教学模式。本课题以该项目化的教学方法为例,将其应用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这也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2、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小学科学项目化教学从实际上就是“项目化”在通识教育领域的应用。它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科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计划和使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身的功能独立构建知识体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和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多种教学策略,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也体现了合力之美,真正落实了“四位一体”的科学。
3、解决目前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基于项目过程,建立学习过程的结构和评价体系,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学习,教师提供帮助”,做到这些前提条件后,大多数都基本上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同时运用项目化教学也是能够更好地解决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完成新一轮教育改革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2]。
二、项目化教学在小学科学中的运用
1、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断积累知识时,掌握的知识越多,学习就越容易。然而,实践证明的情况是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课堂上难度就越大。从原因分析来看,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结合起来,即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导致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混乱,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和项目学习法,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例如,在“生命之源——水”一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建立学习项目,例如,“生活中的水”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含水量,例如人体中的含水量是65%,蔬菜中的含水量是90%,鸡蛋中的含水量是76%,鱼类中的含水量是85%。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教材或材料轻松了解这些知识。因此,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相对困难的问题,例如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了解到,水可以饮用、浇水、清洗和养鱼。在这里,老师提出了一个建议——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建实践链接,通过实践找出胡萝卜和土豆这两种植物中谁的水分含量最高。学生们可以挤压水分,并在干燥后称量相同质量的胡萝卜和土豆。
2、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通过建立学习项目来促进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意识。例如,在“太阳和阴影”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教学项目,让学生了解太阳和阴影的变化规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间在阳光下的变化规律。同时,让学生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不可能一次全天观察阴影,因此可以使用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例如,阴影观察实验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兴趣小组。一名学生将铅笔垂直放在桌面上,另一名学生打开手电筒照亮铅笔,模拟太阳的轨迹,并记录铅笔的阴影。根据实际观测和分析,一天中太阳在同一物体上的阴影在中午较短,在早上和晚上较长。此外,阴影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在完成学习项目的过程中相互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3、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学生的知识完全依赖于活动,他们所学的知识完全在实践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例如,在教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学习项目,即如何通过实践分析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橡皮筋、尺子、音叉、衣柜袋、拨浪鼓和其他可以发声的物品。通过教科书知识预习和实践分析,学生可以知道声音的产生需要振动。当振动消失时,声音也会消失。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科学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反而要开始改变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法可以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世杰.科学素质教育改革对策研究[J].创业人才与教育,2017(22):75-77.
[2]邓彦兴,宋瑜,吴丙宝.小学生 PBL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8(7).
[3]秦效宏,李蕾.项目管理-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