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宛宛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与老师产生有效的交流,让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这种方式也可以助推教师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引言:
都说学生在自身学习中发挥着主体作用,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无疑是助推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努力学习,去勤学善思。它也可以及时地体现出学生对教师所讲的这一知识点的掌握。课堂提问是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发挥好这一教学手段的效能,带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要简化教学环节,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要加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认知和素养,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的这一效能。
一、反思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不针对于大多数学生
大多数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只针对于少数学生,提问的问题也是只有少数学生可以回答,这样就会造成课堂冷场的弊端,而且有些知识点掌握得还不够好的学生也会被遗忘,他们很难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设定好问题,好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和教师互动,提高课堂效能。
(二)提问次数过多
如果教师的提问过于频繁,而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那么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被提问到,那么学生的重点就只会在老师提问的问题上,学生忙着回答和应付,就缺少了独立思考问题和自主学习的环节,也就造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局面[1]。
二、改进教学方式
(一)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准备和设计
教师要明白,“课堂提问”一定不是浮于表面的满堂问,那样就没什么提问的必要性。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在学生的思维产生模糊时,也就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还存在模棱两可的认识的时候,这时教师就可以提问一个问题,可以是反问,也可以是点拨性地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用趣味的提问方式,不要特别严肃和生硬,这样会让学生感到紧张,不敢放开地回答,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教师在课前要细细斟酌放在一些特定情境和语境中的问题,以及该怎样自然地提问出来,这样学生也不会觉得这个问题很突兀,同时解决了学生不懂的知识点。
(二)抓住提问时机,提高课堂效率
善于发现学生的对本节知识的盲点和难点,准确地把握提问的时机,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课堂提问,比如: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大家理解了吗,这篇文章的生词大家是不是都掌握了,这句话你们明白了没。这样的提问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没有任何的意义。大多数学生有问题都不会在课堂上提出来的,他们羞于表达,害怕别的同学会嘲笑自己。提问的时机应该和教学需要、教学视角相契合。比如,在教材的重难点和教材的结尾处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深思,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四年级古诗《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其中的一个“闲”字体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大家可以细细品味这首诗,然后体会一下这首诗的诗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坐在一起讨论自己关于這首诗的解读和感想。最后老师可以让每个组的小组代表来发言,教师对这几个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关于这首诗的诗意,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作一个补充:许多鸟都高飞远走,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悠闲地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这首诗也是典型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这才是最终升华的一个高度和落脚点。
(三)提高自身对学生的理答态度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和生理发育也不成熟,可能会对教师的提问过程中的态度也很敏感。为此,教师要保持微笑和自身的期待,它可以使学生保持沉着冷静和临危不乱。相反,如果教师很不耐烦或心不在焉,学生会过度紧张而回答不自然,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的过程中,要细细地倾听,尊重学生;多鼓励学生、赏识学生;若学生有哪儿回答的不对的地方,要以平和的语气对他讲,纠正出他的错误,并沉着地向他传授知识。要注意宽容学生、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无论学生回答得怎样,教师都要给予中肯的建议,从两个方面评价学生,对其进行细心、耐心的指导[2]。
三、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加强个人的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前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和教学设计,备好各种符合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的问题,在课堂上准确地抓住时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环节,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发挥好这一教学手段的效能,带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荣珍. 改进提问艺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 少年写作, 2021(29):3.
[2]陈琬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研究[J].语文新读写,20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