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

2022-04-03 12:27:01冯桂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冯桂芳

摘  要: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的问题,着重从在课堂中渗透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结果评价的研究等方面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课堂

一、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

大部分学生认为,小学语文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背诵的过程。无论上课听不听讲,或者是听不听得懂,只要在考试前根据教师划的重点进行背诵,最终都将取得不错的成绩。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语文课上学生几乎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语文的学习极度缺乏兴趣,最终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沒有激发主体意识,学习动力不足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单调的板书、乏味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盲目的听课和做笔记。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得到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不足,这必然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堂。

(三)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讲解+背诵”的教学模式。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堂上,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

(一)在课堂中渗透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游戏渗透的语文课堂教学特点。(1)娱乐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常常会获得愉悦感。(2)参与性:在游戏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高,学习热情高涨。(3)虚拟性:在这种想象的游戏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灵世界得到了充实。(4)体验性:这种生命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促进他们的成长。

2.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渗透游戏教学的课例。小学语文《月光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下面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阅读教学片段,可以从中体会出显著的差异。

(1)常态的阅读教学。教学方法1:教师让学生读,试着从中体味贝多芬琴声的旋律怎样变化;教学方法2:让学生自读,自主提出问题,与同学一起讨论;教学方法3:让学生边读边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其他: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在小组内学习交流……

(2)渗透游戏的阅读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吗?

生:喜欢!

师:希望自己也能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吗?

生:想。

师:这不难,现在你们就是“孙悟空”。请闭上眼睛,教师说“变”,同学们都变成了贝多芬先生,好吗?

生:好!

师:一、二、三,变,现在同学们都是贝多芬先生啦!请大家一边弹琴一边睁开眼睛读这段话,教师看谁的动作最优美,声音最动听?

生:(边弹琴边练读)

师:(提示)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大家时而轻柔徐缓、时而沉重刚健、时而高昂激越,情感丰富,再练读。

师:好,皮鞋匠和盲姑娘已经被大家的音乐陶醉了,大家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贝多芬先生们:你们的音乐让皮鞋匠好像看到了什么?让盲姑娘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讨论)

师:说得真好。为什么是“好像”看到和“仿佛”看到呢?

生:(讨论)

师:皮鞋匠所联想到的,盲姑娘有没有想到和看到呢?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讨论)

师:你们的琴声实在令人太陶醉了,把鞋匠带到了海边。这儿,有平静的大海,有奔腾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壮阔的美。但无论是平静的大海,还有波涛汹涌的大海,都有月光照耀。这是多么美好、光明的景象,又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呀!

师:大家在弹琴的时候身体会不会发生变化呢?贝多芬先生们:请再次闭上眼睛,通过美妙的音乐把心中的感受抒发出来。

生:再次练读。

师:皮鞋匠和盲姑娘听了你们的琴声觉得幸福吗?

生:幸福。

师:能不能把他们高兴、幸福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

生:(兴致勃勃地朗读起来)

……

在上述游戏阅读教学中,学生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去感受、欣赏,而是成了贝多芬先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的有平静的大海,有奔腾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壮阔的美。这绝妙的音乐把兄妹俩都陶醉了。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变身为贝多芬弹琴,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似乎没有什么学习任务,分明和学生游戏。说是游戏,其实教师又是在引导学生领悟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品味词语运用的准确性。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游戏化,这样的课堂,是儿童生命成长的真正家园。

(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结果评价的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评价建议”,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指出教师应适当选择和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结果评价,不能僵化为终结定论,不可单一为等级分数,不再是教师的专制特权。

在教学《索溪峪的“野”》时,出示“课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写了索溪峪的野?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刻画索溪峪的野?”这一重点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而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带领大家学习时,当个别同学汇报不充分时,教师让组内其他同学补充;这个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的同学针对汇报内容谈自己的感受联想;如“他们小组说得非常形象,让我联想到了‘水’的其他画面。”继而运用作者的写法,抓住“野”的特点,现场创作一个个优美的句子。

三、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转变教学方式,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努力做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有真挚的爱生情怀、有灵动的教育智慧的优秀语文教师。这样,师生双方都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没有为达成目标而产生一丝紧张感,学生无拘无束,轻松愉快,趣味盎然。这样的课堂,是儿童生命成长的真正家园。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 施茂枝. 语文新课程:关注儿童生命的成长——小学阅读教学游戏化的探索[J]. 中国教育学刊,2006(06):44-47.

[2] 许晓梅. 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探讨[J]. 小学生(中旬刊),2020(09):90.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