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线教学因其灵活性、便捷性、个性化等优势在特定条件下被广泛使用。通过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247名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能及时完成在线作业,但自制力和互动性不强,只是偶尔进行反思总结。在线教学的效果受学生主观能动性、硬件设备、教师指导有效性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调查提出家校合作优化学习体验、加强管理机制、提升教师在线教学素养以及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等建议。
【关键词】在线教学;大学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2-114-04
【本文著录格式】孟朔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线教学调查与反思[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2):114-117.
引言
在线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时间的灵活性,解决了特殊情况下难以兼顾课堂学习的问题,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首选的教学模式[1]。同时,在线教学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提供了获取海量知识的宝贵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手段。但是,在线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如何提高在线教学效率和保证在线教学质量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具有自然地理的边缘性、社会结构的民族性、国家安全的风险性、历史文化的多元性、经济发展的落后性、政治影响的国际性、周边地缘关系的复杂性等特征[2],给在线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线教学的研究较少。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在线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等要求,云南师范大学于2020年春季学期全面启动在线教学。本研究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247名大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反思,为改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在云南师范大学本科生中分层随机抽取247人为调查对象,大一学生81人(占32.79%),大二学生84人(占34.01%),大三学生82人(占33.2%)。
(二)研究方法
使用问卷星平台设置《大学生在线学习活动调查表》进行在线调查,了解学生在线学习使用的设备和学习时间,学生的自制能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学生对在线教学行为效果的评价,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意见建议。收回在线调查表247份,有效调查表247份,调查表有效率为100%。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在线学习使用的设备和学习时间
学生在线学习使用的设备以手机为主,占77.73%;而使用计算机及Pad的占22.27%。
43.32%的学生平均每天在线学习1—3小时;32.79%的学生平均每天在线学习3—5小时;13.36%的学生平均每天在线学习5小时以上;10.53%的学生平均每天在線学习1小时以内。
(二)学生在线学习的自制能力
1.学生在线学习的自制能力
近一半(49.8%)的学生自制力较差,40.08%的学生自制力较强,8.5%的学生自制力很差,仅1.62%的学生自制力很强。如图1所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制力总体上有所增强。
2.学生在线学习的缺席情况和原因
153人(61.94%)从不缺席在线学习的课程,87人(35.22%)偶尔缺席,7人(2.83%)经常缺席。如表1 所示,偶尔缺席的学生因突发特殊情况缺席的频次最高(73次),而经常缺席的学生因看小说、追剧、打游戏等娱乐活动缺席的频次最高(4次)。
(三)学生在线学习的态度
1.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态度
60.32%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线学习,37.25%的学生应付了事,2.43%的学生消极抵触。如图2 所示,随着年级的升高,更多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在线学习。
2.学生对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偏好
大多数(67.61%)学生偏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0.65%的学生偏好纯线下学习,9.31%的学生偏好线上学习,2.43%的学生无所谓。不同年级学生对学习方式的偏好基本一致,如表2 所示。
(四)学生在线学习的行为习惯
1.学生完成教师在线布置的作业情况
228人(92.31%)能及时完成教师在线布置的作业,19人(7.69%)不能及时完成。年级越高,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比例越大,如表3所示。
2.学生在线学习的反思总结情况
84.62%的学生偶尔反思总结,8.1%的学生从不反思总结,7.29%的学生常常会反思总结。如表4所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偶尔反思总结的学生比例增加,而常常反思总结和从不反思总结的学生比例下降。
3.学生在线学习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情况
68.02%的学生偶尔与教师互动交流,17.41%的学生极少与教师互动交流,只有14.57%的学生经常与教师互动交流。
(五)学生对在线教学行为效果的评价
1.学生认为效果较好的教师在线教学行为
如图3 所示,在列举的12个教师在线教学行为中,学生认为效果较好的依次是通过视频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课程目标和帮助学生熟悉线上平台的功能(153次),经常通过公告、通知、邮件等方式来发布课程安排、提交作业、考试时间等信息(145次),对学生的作业或测试提供及时反馈(107次),迅速回答学生的问题或者请求(106次)等。
2.学生认为效果较好的在线学习行为
如图4所示,在列举的12个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中,学生认为效果较好的依次是在线学习时认真做笔记(154次),每周有固定时间学习和复习(147次),在准备测试或者复习时重新阅读笔记(125次)等。
(六)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和因素
学生认为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因素依次是个人主观能动性(187次)、硬件设备(157次)、有效指导程度(145次)、家庭环境(125次)、作业或任务明確程度(73次)、学习系统卡顿(1次)等。
(七)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意见建议
6名(2.43%)学生对在线学习表示满意,102名(41.3%)学生没有意见,139名(56.27%)学生对在线教学提出了意见或建议。
学生认为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四类:一是自身主观能动性问题(34次),包括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主性不强、自控能力差等;二是物质环境问题(28次),包括网络信号不好、环境嘈杂等;三是教学过程问题(72次),包括在线学习的互动性不强、缺乏有效监管、不能面对面交流、无法实操、任务不明确、不能及时答疑、分组方式经常改变、学习效率低、视频时间过长、缺乏趣味等;四是教学平台问题(5次),包括在线教学软件种类太多、线上作业提交方式烦琐、考试系统不完善等。
学生对在线教学的建议:一是改善在线教学行为(9次),包括课前说明课程提纲、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分享PPT、减少音频和文字材料、视频增加字幕、对作业反馈、因材施教等;二是加强监管(4次);三是加强家校联系(2次);四是使用统一的教学平台,方便操作(2次);五是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结合(1次)。
三、研究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在线学习,平均每天学习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在线学习,及时完成作业任务。但是超过一半的学生在线学习时自制力不强,不经常参与互动,只是偶尔进行反思总结。提示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学习和反思,加强互动交流。高年级学生的自制力、积极性和完成作业任务的情况优于低年级学生。
学生认为效果较好的在线教学行为是教师给予课程目标和方法的指引、发布课程信息、对作业或测试及时反馈并迅速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效果较好的在线学习行为是认真做笔记、每周有固定时间学习和复习以及在准备测试或者复习的时候重新阅读笔记。因此,教师在线教学时应注意归纳要点,方便学生做笔记,并固定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和复习。此外,主观能动性、硬件设备、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家庭环境等对在线教学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物质环境不好、教学过程效果不佳、教学平台不完善等。学生的建议有改善教学过程、加强监管、加强家校联系、统一教学平台、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相结合等。
四、对策及建议
(一)家校合作优化学习体验,改善在线教学环境和平台
学校应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定的物质资助和学业指导,使家长认识到在线学习的优势和价值,为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固定场所,保证网络的稳定畅通,营造一个安静、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使用统一的在线教学平台,帮助学生熟悉平台的功能。平台的功能应突出:界面设计简洁美观,便于操作;平台的视频播放稳定、流畅;缩短单个视频教学的时间,让学生有间隙充足消化吸收和放松调适;学习过程支持实时提问互动和交流;学习结束后支持视频回放;设置各门课程的进度、作业和考试提醒,作业和测试提供反馈机制等。
(二)加强管理机制,保障在线学习有序进行
在线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制力,而家庭环境对学生自制力的要求更高,这些情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3]。学校应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制能力,自觉远离诱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学校需要建立在线教学的管理体系:一是统筹不同课程在线学习的时间,避免时间上出现交叉或拥堵现象;二是及时发布课程信息和学习要求;三是强化在线学习过程和多元考核评价,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四是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等。
(三)提升教师在线教学素养,持续改进在线课程设计和实施
教学共同体是师生基于共同的目标任务,在互动交流与合作发展基础上构成的群体[4]。新型教育生态体系中的在线教学,教师是以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的身份的存在[5]。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幕后策划者、或者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观察者[6]。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多元化教学技能,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要,加强指导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开展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微课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慕课等资源共享平台,拓展学生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定期反思总结;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和测试,及时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等。
(四)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混合式教学是面对面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融合[7]。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往往能达到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佳的教学效果[8]。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混合式教学而非单纯的课堂教学或在线教学。因此,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日益多元,高校进行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进一步积极探索和促进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既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在线课程,又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一批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混合式课程,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共荣共享,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灵青,许林,李雅瑄.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14-122.
[2]方盛举,李骄.边疆党建与边疆治理现代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3-22.
[3]王程灏,孙从建,贾焰文,陈伟.在线教学模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高教学刊,2020(29):6-10.
[4]夏春明,夏建国.抗疫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实践探索及改革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20(7):19-21.
[5]刘莉萍,孙杰.自得之教: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新思维[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4-18.
[6]邬大光.教育技术演进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4):1-7.
[7]甘健侯,杨宇,赵波.创新混合教学模式,推进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改革[J].学术探索,2017(4):140-144.
[8]谭颖思.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8):42-43.
作者简介:孟朔竹(1986-),女,云南省昆明市,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