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艺蕾
【关键词】产业工人队伍;技能形成体系;职业教育;技工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0-0076-02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是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在技能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一是大部分制造行业从业者未接受职业教育的系统培训,不能完全满足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需要,技术技能素质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二是高素质、高职称的技术工人存在较大缺口,智能设备技术工人更是如此;三是技术工人的收入偏低,技术技能提升的激励机制不完善。[1]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现有产业工人2300多万,产业工人规模大,占就业人口比例高,但工人的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技能人才仅占20%。省内非公企业、小微企业更是面临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产业工人大军,既能增强产业工人个体及企业的经济抗风险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也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力资源保障。
产业工人技能既包括熟练掌握生产和工作中所必需的劳动技能,又包括在生产活动中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劳动技能是产业工人工作过程中实际价值的体现,而思考和创新能力则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向。[2]所以说,产业工人技能的形成是工人生存和发展最为坚实的保障,更是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的关键引擎。笔者将从职业院校和技能提升两个维度来分析职业教育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构建中的可为之处。
从职业教育维度而言,一是加快领军型职业院校建设。众所周知,职业院校毕业生是产业工人的重要来源,因此,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贡献力量。各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实施高职卓越、中职领航等计划,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有效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这也是职业院校之于产改的重要意义。
二是积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重点推进常州科教城和省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试点工作,以产教融合为路径,积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校企双方应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等,贯通双向求学路径,学校为企业职工提供学位,企业为职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职业院校应当柔性聘用劳模工匠、技术能手作为技术导师,真正落实协同育人,打造一批产教融合联合体、校企发展共同体。此外,高职院校应持续面向社会招生,将企业在职职工作为高职扩招的重要生源,助力产业工人实现职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就技能提升维度而言,一是优化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为产业工人搭建竞技舞台、展示平台(如技能状元大赛、“十大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职工“五小”活动等),并将举办竞赛与选树工匠、培树劳模、“五一创新能手”等荣誉评选结合起来,激发更多优秀的产业工人立足岗位,不断进行创新创造,为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是加强高层次技术工人培养。产业结构要向中高端攀升,产业工人的层次也要向中高端同步攀升。围绕“制造强省”建设需要,全面实施英才名匠、青苗育人、匠人匠心三项计划,培育领军型名匠,提升高技能人才专业水平,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围绕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江苏自贸区建设等重要战略工程等,打造与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
三是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革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科技镇长团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协同培养机制,整合资源,推动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创建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和地方创新体系;深化“求学圆梦”专项行动,立足农民工群体特征和职业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岗位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苦力型”到“技术型”的蜕变,以便更好对接江苏省现代产业新体系。
自产改开展以来,江苏省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构建方面先试先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于技能形成体系是一个宏大的、多维的系统,未来还应当进一步推动政府各部门协同发力,不断推进资源整合、机制融合;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让员工的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进一步引导产业工人增强职业认同感,激发自身发展动力;进一步引入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助力产改,提供更精准、专业的服务。这是深化技能形成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和促进产改取得更大成效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尉建文.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國工人阶级构成的变化和应对[J].学术月刊,2021,53(9):129-138.
[2]耿艳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制度环境与路径优化[J].东岳论丛,2020,41(12):184-190.
(作者单位:江苏省职工科技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