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路径

2022-04-03 03:02邱小樱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邱小樱

摘  要:健康中国视域下,国内各所高职院校均不断构建与完善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将面向康养旅游行业持续输送高水平人才作为教学改革出发点与落脚点。现阶段,尽管国内多数高职院校在培养康养旅游人才层面做出诸多努力,但基于整体而言,国内高职院校在培养康养旅游人才层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包括人才培养规格并未充分顺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未实现充分对接、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完善,这对国家康养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限制。对此,学校方面应积极深化高职康养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力度、构建课程与岗位工作对接的模块化教育模式、着重强化高职康养旅游专业化师资团队建设、大力发掘康养旅游文化教育资源,从而推动国内康养旅游行业实现有序且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590-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4-0-03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与积极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行动的持续推进,国家康养旅游产业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尤其是现阶段康养旅游领域存在人才资源匮乏及质量亟待提升的现实问题。国内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康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主阵地,在促进康养旅游产业稳定与健康发展层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熟和完善的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应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将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激发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与动力,推动康养旅游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的优势产业。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有助于推动旅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升级和转型,促进新主导旅游业态不断融合创新。

一、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必要性

(一)顺应国家以及区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国务院于2016年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并将健康产业引进“十三五”规划当中。而后,我国健康旅游行业迎来第一个规范性文件,即国家为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提出了旅游示范基地相关标准[1]。到2017年,国家在推动健康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即发展与丰富特色化健康旅游产品、着重发展特色化中医药服务、康复疗养服务、高端医疗服务以及休闲养生服务等,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健康旅游行业发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2016年在全区创新驱动大会当中明确提出,要在大健康产业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塑造具備全国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创新名片。而后在2017年,桂林市荣获第一批全国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城市称号,与此同时拟定了以建设健康桂林为导向,以企业培养、项目推进以及平台构建为主要抓手,从而逐渐落实把桂林建设为国际影响力深远和国内一流的健康旅游示范区的战略目标[2]。整体来说,国家与地方均积极支持、指引与推进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然而若想贯彻落实这些政策和战略目标,最终需要凭借不同规格和不同层次的康养旅游应用型人才来执行与完成。

(二)适应行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在经济社会新常态背景下,跨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已然成为培育全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亦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态势。现阶段,诸多养生保健机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健康旅游服务逐渐涌现,但是当前的养生保健行业从业者多数存在专业资质不足以及素质低下等问题,更有甚者打着养生保健的旗号误导与欺骗广大消费者。因为健康旅游行业对于服务者的专业素质具有较高要求,真正有专业素质的从业者十分短缺,国内康养旅游专业人才规模仍无法满足行业产业发展诉求。但可喜的是,国内各类高职院校均已正视该问题,并且积极采取解决措施,积极建设与发展康养旅游有关的专业,着重培育不同规格和不同层次的康养旅游专业人才。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其基于桂林市着重构建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工程的现实诉求,借助校政、校际和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重点培育康养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诚然,旅居养老产业是我国新兴业态,借助对旅游产业与老年服务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在构建高效率的康养旅游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对科学调整我国老龄化事业健康发展、及时健全养老服务机制、推动旅游产业升级专业等层面具有现实意义。

(三)启发康养旅游人才健康意识的迫切需求

众所周知,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建设的接班人与主力军,大学生们的体质健康与国家及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因此,为有效提升国内大学生群体体质及健康素质水平,在2014年,教育部门颁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明确要求在国内各所院校每年实施该标准的评测工作[3]。但是,基于国内各区域的院校针对学生群体的健康意识和体质健康进行的调查结果而言,实际情况则不容乐观。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具有多元化特点,具体包含大学生个体健康意识淡薄、参与体育锻炼项目的兴趣较低、饮食搭配失衡以及生活作息不科学和不规律等。上述状况反映,面向当代大学生群体普及养生教育和健康教育,不仅适逢其时,并且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观念中所提出的动静结合、起居有常以及饮食有节等养生理念与养生药膳、五禽戏、太极拳等养生功法,在较大限度上适宜改善当代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问题[4]。若高职院校通过适宜的渠道与方法在校园内普及传播传统养生文化,创造浓厚的健康养生环境,将有利于启发康养旅游人才健康意识,从而使其自青年时期便能做到健康管理。

二、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困境

(一)人才培养规格并未充分顺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

首先,国家层面对康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伴随1+X证书制度以及老年照护职业能力等级标准的陆续推出,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全新标准与要求,尤其是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及高职院校护理两大试点专业,为有效应对国内康养行业飞速发展,相关部门与工作者在专业建设层面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即产教融合。同时,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三教改革、遴选实训中心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层面,均给出了新课题与新要求,具体包括课岗对接和课证融通。其次,面向康养旅游机构的专业人才培养格局还未生成。随着信息化飞速发展,相关行业与岗位标准规范针对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而社会群体对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与医疗护理技能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康养旅游机构当中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与中医疗护理人才所占比例,在一定限度上映射了该机构所提供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性价比。目前,我国对康养旅游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层面还处在摸索过渡期,触及养老旅游有机统一的养老学科、旅游学科以及医疗专业技能环尚未生成。最后,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对接还不够密切。康养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与行业发展不协调与失衡的矛盾愈发突出。现阶段,康养旅游机构当中的医疗服务人才普遍以养老护理者为主,医学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不足,医疗服务项目设置内容与范畴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实习带教需求,这些问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及康养旅游行业发展。

(二)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未实现充分对接

虽然我国民众的康养实践发展时间较长,但是康养旅游是近些年新兴的产业。所以,高等教育领域对康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处在探索阶段,且相关专业普遍设立于旅游类、医学类以及体育类等院校。尽管这些院校均已有意识、有目的地把健康管理与旅游休闲等知识融入康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看似健康管理和旅游休闲均与培养专业康养旅游人才相关,但是在实际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设置层面归属不同学院,在专业特色方面,前者重视健康,而后者则倾向于旅游,且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所以,高职院校应促进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充分对接,融合专业知识内容,重点培育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康养旅游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仍与岗位能力需求有所偏差,课程内容并未在涵盖旅游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囊括健康评估、老年护理学以及营养保健学等课程,且学校方面尚未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康养旅游专业在全覆盖与多层次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构建层面受到一定阻碍。

(三)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完善

第一,基于数量上来说,在国内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专业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环境下,旅游康养专业当下专任教教师数量无法充分满足复合型旅游康养专业人才培育需求。

第二,基于质量上来说,教师对口专业与研究方向都是康复专业的人数相对偏少,多数教师均源自医学其他专业,普遍借助自学、短期培训与临床实践等形式转岗到康复专业担任教育工作者。缺乏养老康复专业学习背景,知识体系构建缺乏完善性,实践能力亟待提升,对于老年群体的康复治疗、心理疏导、日常生活照护以及能力评估等仍停滞在间接经验或者理论知识的机械化传授层面。唯有走校企合作之路,推动内培外引工程顺利实行,才能切实塑造一批专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康养旅游专业师资团队。

三、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积极深化高职康养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力度

高职院校应通过与合作企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构建现代学徒制实训中心,同时以此为基础,促进旅游管理分散化的康养旅游资源实现集中利用和共享,借助与企业之间畅通、良好的双向信息交互,争取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层面获得最大化突破,为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改革与发展奠定夯实基础。整体而言,以旅游需求侧为基准,构建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以及训练中心,一方面应发挥并利用校企合作的社会服务项目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资源,促进资源分配最优化,为师生群体提供良好的经济与物质保障,进而在整体上超过现阶段所能达到的教学成效与经济的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加速推进专业建设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学校方面应联合企业积极深化旅游数字化与数据变革。基于市场整体化建设,创新康养旅游专业建设服务方式与运行模式,既能促进旅游强国与知识创新工程有序进行,也能促进高职康养旅游教育现代化发展。此外,还要改善专业育人环境。校方与企业联动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及实训中心,应着重运用多媒体网络、计算机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在实训中心中为学生创设活泼、生动的学习和实操环境,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有效改善高职康养旅游专业育人环境。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既能够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科学化分配,为师生提供多样的教育资源,也能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水平,提升康养旅游专业教师科研及教育水平。

(二)构建课程与岗位工作对接的模块化教育模式

在康养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当下,高职院校应贯彻落实学习产出理论,与社会养老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双方针对康养旅游人才培养全过程展开探讨与优化设计,明确康养岗位工作群所对应的专业课程,適当引进康养领域相关企业专家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通过校园轮训教学法,开展角色融入与实境育人活动,落实课程教学和岗位工作的充分对接。借助跟岗与顶岗实习,增设学习等级逐渐递进的康养专业模块化课程,着重应用早临床以及反复临床的专业医学技能教学和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以临床医学岗位标准为基准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

(三)着重强化高职康养旅游专业化师资团队建设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校中缺乏康养旅游领域的专业带头人与专家能手。所以,康养旅游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改革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是康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可以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引进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旅居养老服务有着学科交叉性特点,所触及的专业领域涵盖健康护理学、旅游休闲以及心理学等。对此,学校方面可以适当整合有关专业师资力量,为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完备的师资储备与力量。其次,学校可以通过良好的薪资待遇聘请社会相关领域优秀工作者以及企业高管来校开办讲座报告,为学生分析当下康养旅游行业发展态势及特征,使学生能对未来自身从事的领域及岗位工作生成相对直观的认知。而走出去则是指学校方面选拔校内在职优秀教师,组织其前往澳大利亚、日本与欧洲等康养旅游专业发展相对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学习进修,为本校发展康养旅游专业、推动教学改革提供国际前沿的理论视野与专业技能。

(四)大力发掘康养旅游文化教育资源

众所周知,课程教育是各大高职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的重要媒介,优化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需要教育工作者细心挖掘教育素材,积极发掘及教育资源并通过适宜的教育方式传授给大学生群体。而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专业所涉及的教育资源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均丰富多样。比如,在古代的养生文化发展史中,蕴藏着诸多关于养生的古董器物、名人轶事以及诗词佳句等。而在现代社会中,伴随近些年健康养生话题的兴起及大众传媒的快速推动,陆续上映了《老中医》和《本草中国》等中医主题的节目。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适当挖掘并加以应用,对提高学生康养旅游知识学习兴趣有着积极影响[5]。另外,在现阶段国家提倡与建设双一流学科的环境下,各所高职院校应以此为机遇,积极开发传统养生文化慕课和微课等多元化教育资源,用以辅助康养旅游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在康养旅游产业获得一定发展和进步,但是依旧存在众多不足之处。高职院校若想为国家康养旅游行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需要持续完善自身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体系,横向和纵向整合多方资源,重视人才内涵式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塑造一支跨专业、跨学科及跨领域的专业师资团队,与企业展开积极交流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切实为国家康养旅游行业培养、输送更多高水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传,谢琼.基于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19(17):48-49.

[2]袁其玲.基于旅游需求侧背景下的中国高职康养旅游协同育人平台模式初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2):42-43.

[3]张贝尔,黄晓霞.康养旅游产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提升策略[J].经济纵横,2020(3):78-86.

[4]韦家瑜,谢琼.基于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康养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4):390-391.

[5]谢琼.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入高校康养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J].教育观察,2021,10(2):58-60.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