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理念探析

2022-04-03 12:37化锚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产力

化锚

摘  要: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理念是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首先,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中内含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性,是生态生产力理念的理论渊源。其次,生态生产力的核心理念是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的相互溶融,以“人的需要”为视角对生态生产力理念做深入解读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最后,保持生态生产力生机与活力的现实路径,一是要创新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形式,二是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要积极提升生态科技的撑持强度。

关键词: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生态需要;美好生活需要

中图分类号:D61;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4-000-03

生产力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也会随着时代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等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产力的新认知,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深入探寻习近平生态生产力理念的理论渊源、核心理念、践行路径,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生产力思想中的生态意蕴

(一)自然生产力:自然界生产力的自发性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包括太阳、水源、土壤等,自然力发挥作用时,自然界的生产力得以呈现,这是整个自然界状态更替的动力源,也是一切生命体生存的基础要素。第二部分是自然界的生产力,这是生产力缓慢增长的过程,表现为自然界的自然力发挥作用时所呈现的状态,此种状态意味着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推动力。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除了两部分基本内涵外,还包括以下特点:一是自然生产力具有自发性特点,一切运转系统有其特有的规律性和客观性,不以外力为更迭。人类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界的自然力发生的某些条件或者形式,但人类实践活动的一切基础要素都源于自然界,对自然生产力的利用也要遵循基本的客观规律,把握“度”的平衡性,不能抵触也不能超越。二是自然生产力与破坏力不兼容性特点。自然界的自然力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自然界的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进阶;另外一种就是自然界的破坏力,分为原生的自然破坏力,如地震、飓风等,还有伴生破坏力,因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活动而产生,如温室效应、臭氧层受损等。源生破坏力的强度往往因人类无节制的生产活动或者过度攫取自然资源而加剧,致使自然界破坏力的危害更大、程度更深。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能动性下的受动性

相对于自然生产力的自发性,社会生产力更强调“人”这一系统的改造性与能动性。社会物质生产的能动性应有如下表现:发挥能动性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即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先决条件。马克思曾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3]。自然界为社会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生产的场所和原料,生产力中囊括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源于自然界,是人类生产与再生产实践活动的前提。

社会生产力能动性的体现,不应仅限于生产领域,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既是能动方式的体现,也能带动生产力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此外,社会物质生产的能动性会受到自然因素的约束,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4]。自然条件归根到底就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富源,若自然资源条件匮乏,生产资料缺位,生产活动则难以开展。另一制约因素与地域性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地域性的自然环境,会使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受到气候性、季节性的影响而中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某些技术手段可以缩减农作物的成熟时间,出现反季节的农产品和水果,但过渡地催生“反”季节作物的出现,只会过早地竭尽土地的肥力,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状态,因此人的能动性并不能完全“主观能动”,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三)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统一: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性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中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同时发生作用的过程,即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囊括了自然界发展的“人化”过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化”过程,归根到底就是把自然界与人类发展和谐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界的利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的开发要合乎尺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降低[5]。人类过去生产效率的提高往往伴随着自然条件富源程度的降低,其实质是生态理念缺失背景下资本扩张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强烈对冲,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显现,必须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生产力理论中生态尺度失衡的状况。其次,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的利用需合乎秩序。自然生产力是一种自发性的生产力,但其作为自然界中潜在的生产能力有着客观的运行秩序。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生态意蕴,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二者共同作用,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既跳出了人和自然的单向性关系,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生态生产力的渊源,也是习近平生态生产力理念的理论来源。

二、核心维度——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相互溶融

(一)生产发展:金山银山显现民众基本需要

对“金山银山”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单向视角,“金山银山”是融合了生态理念的生态力发展模式,不是推崇粗放的发展模式。如果“绿水青山”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巨大潜在力,那么“金山银山”代表了整个社会现有的生产能力,其通过对自然力的合理改造利用,是一种推进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实在力量。6E002980-5C70-4F72-9F15-0208810E2270

追求“金山银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但若追求的方式无节制,无底线,那么会严重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代谢平衡,导致双方关系的失衡。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民最基本的温饱也难以保障,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以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的粗放式做法,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为了多产粮食不得不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填湖造地,现在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题中的应有之义[6]。新时代生产力的进步依然是人民发展的需要,但要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自然力规律合理利用,这也是对“金山银山”应该秉持的正确态度。

(二)生态良好:绿水青山彰显民众生态需要

生态需要也有其根源性和时代性。生态需要是一种通过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的基础物质性活动,人对自然界存在着依赖性,此种依赖性不会减弱也不会消亡。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自然界作基础支撑,人与自然进行互动以及能量交换的行为就会难以维持,因此自然生态环境是人最基本的物质性需要。此外,生态需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新内涵,新时代中国的生态需要就是人民现阶段最真切,最实际的需要。人的生态需要与社会实际的发展状况相一致,与生产力水平相挂钩,不同历史时期人的生态需要各有特点,“绿水青山”则恰当反映了当代人民对生态需要的真情流露。同时,人民对于生态需要呈现出的增长态势超过了过往的任何时期,出现此种特点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民对于基本物质需要的满足感推动了对生态需要的渴望感,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的关系对立加速了人民生态意识的觉醒。二是人民群众的享受性、发展性的需求增多。人追求生态需要的过程,就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态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生态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且不断产生新需要的过程。

(三)相互溶融:生态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7]。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就是以生态为优先地位,促进各方要素均衡的生产力,其既是推动生产力趋于“生态化”发展,维持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平衡的科学论断,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美好生活需要与生态生产力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需要作为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之一,人类的某种需要会致使相关的生产活动得以显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景,就是推动生态生产力前进的强大动力。当然,人的需要并不是决定生产力走向的完全力量,需要是思维活动,生产力是行动,二者有本质区别。人类所具有的能动实践性并不等于肯定性,单纯的需要本身不能够产生任何生产力,只有带着需要的引导去带动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生产力才会进步发展。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寄希望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下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美好生活需要本身无法改变环境问题的现状,在此种真实需要下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理念,走好生态生产力的时代新路,美好生活才能实现,因此推动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也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逻辑。

三、践行路径——创新方式、多方互动形成合力

(一)创新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形式

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平衡,解决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要通过创新教育的方式,让人民从思想上认同人与自然的同等地位,树立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养成正确的生态观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例如,企业是践行生态生产力理念的主体,也是实现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企业决策者、管理者以及员工作为主要教育对象,将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实现企业整体的绿色转型等作为宣传教育的目标,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生态能源、清洁能源等知识、技能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形式可以组织统一进行,也可以针对某一技术领域有目的地实施,对教育开展的时间和开展的形式进行系统规划,保证宣传教育的有序进行。企业管理层可以依托各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地方大学等作为生态教育学习的主场所,通过观摩模范生态企业进行学习,积累经验,也可设置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的学习动力,积极投身于企业生态理念践行的实践中。通过教育要让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员工深刻理解生态生产力理念的要义,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承担起企业该尽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

(二)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要把握系统性思维,转换成单向思维,将生产的各个层面加以整体性把握。传统工业企业可以就节能减排制订合理的方案,在资源和能源的选择上,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转为对清洁能源,以及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生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轻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降低废气排放量甚至实现零排放。此外,就“废料”而言,马克思曾指出,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6]。就自然系统而言,其内部的能量、要素在时刻互相发生作用,在维持自然界系统的平衡性的过程中,循环性是其最重要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保住绿水青山要抓源头,形成内生动力机制[7]。“废料”的处理也可以遵守自然界的内部循环机制,企业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充分挖掘资源的多元价值,建立关联生态产业链,形成资源与废料的良性循环与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化的生活方式是生态生产力健康发展的风向标,人民健康、绿色的生态消费会引导产品的生态化,一定程度上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加大对文化产品、精神产品的供给力度,主张人民丰富精神生活,减少对物质产品的惯性依赖。

(三)积极提升生态科技的撑持强度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劳动资料,若欠缺生态思维而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发展路径,带来的一定是某个节点的生态缺陷。因此科技的发展要内含有生态维度,在科技进步的同时要关注到可持续发展、生态价值、资源节约等方面,让科技生态化。而推动生态生产力践行的劳动资料就是生态科技,生态科技是指在满足基本生存、发展需要前提下实现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科学和技术。对生态科技的定义要有正确认知,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生态科技的前提,生态生产力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三者统一,生产技术和科技手段则更具复杂性。例如,要实现对诸多品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排污、排气技术层面的进步,对新能源材料的发现与开发。将人与自然关系维持到“平衡”这一定点上,要以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系作为支撑,生态科技并不是一味重生态而轻科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具体方案都对生态科技的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指引,对生态科技的应用要“趋利避害”,趋向生态良好,避开生态破坏。

四、结语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社会矛盾聚焦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需借助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因此部分地区采取了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汲取马克思主义“生态营养”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作出科学论断,将生产发展与生态良好融为一体,不仅推进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而且对于营造“经济”与“生态”双向共生共荣局面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1-5-2(1).

[3][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近平.統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N].人民日报,2020-4-2(1).

(责任编辑:张咏梅)6E002980-5C70-4F72-9F15-0208810E2270

猜你喜欢
生产力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来不及生产力
浅谈良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
生产关系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
国家本质刍议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