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研究

2022-04-02 23:30陈丹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小学数学

陈丹红

摘要:课堂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场所,适应新课改的理念与实践要求,核心素养下,教师需采取措施促进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信息化手段作为一种兼具生动性、直观性及教学针对性的教学路径,是教师开展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思想认识,深化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内涵的认知与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构建信息化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使得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必备手段。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并为其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还需要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从而使信息化教育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并有效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当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做好自身的引导工作,从多个层面出发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领学生逐步适应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信息化教学及其对小学数学的作用

从近些年教育教学发展的情况来讲,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思维,而信息化教学,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同。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信息化教学能够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小学数学的知识难度虽然不高,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部分知识还是比较抽象,比如方向与位置、几何图形等。依靠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这些数学知识展示出来,学生就可以形成直观的认识。信息化教学,以信息技术和手段为依托,实现教学模式的重构,构建起和传统课堂完全不同的新模式。最后,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1,学生的主体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虽然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但在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弱化的问题依然十分明显。例如教师在引入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只见技术,不见学生”,热衷于强调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优势,忽视学生对技术的接受程度;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压缩学生自主运用技术展开学习的空间,导致信息化教学更多的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与展现。第二,课堂互动沟通效果有待改善。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课堂中各种要素之间的交互沟通更加复杂多元。这样的交互教学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偏离了信息化教学的初衷。

三、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信息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升课件制作能力,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提供科学有效的载体。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教师在课前先借助信息网络,搜集相关知识。教师在讲解“平移”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初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一动图前后的变化,并邀请了几个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但是平移的距离不一样。这期间,学生也根据动画前后变化数出了平移的格子数,从而在直观展示中顺利参与对知识的探索,并主动完成了对“平移”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讲解“旋转”时,通过电扇、风车、螺旋等图片展示,让学生描述它们所做的运动,从而引出了“旋转”的概念。学生借助形象化的信息展示认识到了“旋转”的特点,发展了空间观念。教师在讲解“轴对称”时,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较为熟悉的物体图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显然,信息展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将原本抽象的知识以形象化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便于学生理解。

(二)引入微课工具实现教学生活化延伸

微课具有短小精练、碎片化、体系完整、生动有趣等特征。借助微课,教师能有效将知识获取环节由课上转移至课下,构建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推动课堂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将线下课堂的主要功能转变为组织学生小组围绕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在思维共享和积极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提出“结合本课内容,你認为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之间具有哪些区别?它们分别适用于描述数据的哪些特征?”调动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思考,促进其思维能力发展,并为后续的课堂讨论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实践练习的实际效果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简单计算的基础知识,工作量和教学内容增加,学习氛围由轻松转为紧张,逐步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抽象知识体系学习,此时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往往效果很好。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知识点时,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数学百分数的抽象概念,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柱状图或饼状图,让学生能够根据一些例子了解百分数的基本定义,并且学会灵活运用。如山坡上一共有45只牛,走了1/3,还剩下几只?剩下的几只是总数的几分之一?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要只是用嘴说,这样的描述容易让学生摸不到头脑,但是如果利用PPT中的饼状图或者柱状图解释,学生的感受就会变得非常直观,反而强调学生自己的思维参与性。学生通过现代教学技术的指导能够更好地得到数学知识的转化体验,能够直观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对抽象的知识实现数形结合的实践解决效果。

结束语

在当前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着眼未来发展,推进信息化教学的构建。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数学教师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有效结合,构建起信息化教学的模式,让小学数学教学焕发出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葛福娟.小学数学课堂网络信息化教学实践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17).

[2]鲜永太.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20(10).

[3]廖雨馨.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36.

[4]张多山,蔡学锋.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20(03):76.

[5]王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J].读与写,2020(27).

本文系是:2020年南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立项编号NJYZ2020-80,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小学数学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