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下的英语故事课教学设计

2022-04-02 12:37陆霞飞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小学英语

陆霞飞

【摘   要】当前小学英语故事课存在着“迁移低层,缺少与真实生活的链接”“思维浅层,缺少大概念的专家型思维”和“评价单层,滞后学生的表现性评价”等问题。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以外研社英语分级阅读第4级Bella’s Bike为例,教师从明确预期学习结果、确定恰当评估办法、设计相关教学过程三个阶段开展故事课教学设计,打通课堂与真实生活的关系,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与专家型思维,丰富了故事课的表现性评价。

【关键词】小学英语;逆向教学设计;故事教学

故事教学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然而,当前的英语故事教学仍存在着迁移低层,缺少与真实生活的链接;思维浅层,缺少大概念的专家型思维;评价单层,缺少表现性评价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改变故事课现状的根本是转变教学目标,做好课堂与真实生活的迁移链接;将教授结论转变为培养以质疑、创新等为特征的思维能力;将评价设计前置,让学生可以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Wiggins和Mc Tighe提出逆向教学设计理念(Backward Design),将其定义为:教师从最终的结果——预期的目标或标准出发,然后根据目标或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以及为达到此要求而实施的教学来设计课程。[1]逆向教学设计理念的实施步骤分为以下三阶段。

第一阶段:明确预期学习结果

威金斯将“预期学习结果”分为三层,而“意义理解”(大概念)是关键的一层,它是“实现迁移”的前提条件,同时它也统摄“掌握知能”。[2]此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应该获得什么样的长期迁移目标?学生获得理解后应该明白什么样的意义?学生应思考哪些核心问题?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第二阶段:确定恰当评估办法

确定恰当的评估办法即确定可以接受的证据,此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鉴于第一阶段的预期学习成果,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估学生的表现?

第三阶段:设计相关教学过程

第三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活动、体验和授课有利于达成预期学习目标和圆满评估?

教师以外研社英语分级阅读第4级Bella’s Bike为例,阐释如何通过逆向教学设计落实故事课教学。

一、明确预期学习结果

绘本Bella’s Bike对标的是PEP六年级上册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的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学情,教师确定了本单元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单元大概念——“安全出行”。具体的单元小概念为: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以及不同地方交通规则的差异;熟练掌握走路、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的安全规则;从地理、社会、经济等不同角度分析人们选择交通工具的不同。表1为本课预期的学习结果。

二、确定恰当评估办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表现性任务来检验学习目标或结果,反馈真实的学习性评价,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对评价进行学习,学会学习式评价。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知能”的知识,教师采用了自我评价、过程性的提问与对话的方式评价、点赞评价以及同伴评价的方式;对于以“理解意义”为主的活动,通过提问与对话的方式、评价量表和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反馈;对于“学习迁移”类活动,通过表现性任务进行形成性评价。例如在“帮助贝拉挑选新自行车”的迁移活动中,师生一起制定“优秀、良好和尚待努力”的标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式评价,如表2。

三、设计相关教学过程

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师将教学活动分为以掌握知能、理解意义和学习迁移为主的三大类活动。每一类活动对应一至二个目标,分别用A(掌握知能)、M(理解意义)和T(学会迁移)来表示,如图1。

(一)以掌握知能为主的活动

掌握知能是学生获得深入理解以及学会迁移的必要手段与前提。本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两个以掌握知能为主的活动。

1.赏析封面,思考提问(A)

Bella’s Bike的绘本封面有着丰富的信息,呈现了主人公在尝试给爷爷的旧自行车修轮胎的内容。学生通过读封面,对该绘本展开预测与联想,用五個W对该故事进行提问。此活动降低了学生对于绘本阅读的理解难度,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大意并发展思维能力。

2.分享阅读,讨论探究(AM)

此环节中,学生首先要在故事情境中理解以下生词的意思:brakes、 handlebar、 pedal、 tyre、 chain。同时根据图片和文字信息判断主人公贝拉是否在骑行前检查过这些部位的安全性。在阅读判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的生词,对于骑行前需要检查自行车各个重要部位的想法也不断强化。

(二)以理解意义为主的活动

“理解”的关键在于抽象的“大概念”的建立。迁移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依托概念的不断生成,当我们面对未知时,它是我们可以赖以思考的已知,每一次探索未知,都会有新的概念生成,换言之,没有概念的生成,就不能获得迁移。[3]在意义理解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核心问题是根据大概念提出的,是为了强调这些概念。它们可以直接指向一个特定的话题。[4]本节课中有三个以理解意义为主的活动:初读故事,了解大意;细读品读,发散思维;理解概括,再编标题,如表3。

三个意义理解的活动从文本理解到大概念的理解都是循环上升的。在进行理解意义的第三个活动时,教师将学生新取的题目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进行投票评价,最终票数较高的题目为“Safe riding”“Check before you ride”“Bella’s lesson”。在意义理解活动的环节中,学生不断输出高质量的表达,提升思维能力。

(三)以学习迁移为主的活动

迁移具有不同的水平与层次。珀金斯等人按照任务的相似性区分了两种迁移,当新任务与原任务相似时,称为“低通路迁移”(low-road transfer),当新任务与原任务不相似时,称为“高通路迁移”(high-road transfer)。[5]图2呈现的是本节课四个不同层次的迁移活动。

1.近学科领域的低通路迁移:加角色进行故事创演(MT)

此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加入角色和故事表演的形式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新的故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入不同的角色,如将Bella的爸妈、同学、老师和好朋友等加入故事中。一些表演中,由于新加入角色的提醒,Bella没有发生故事中的翻车事件;一些表演中,由于Bella未带头盔,又发生了新的安全事故……不同的人物在不同场景碰撞出了不同的火花。此低通路迁移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2.近现实世界的低通路迁移:帮贝拉挑选一辆新自行车(T)

故事的结尾是爷爷给贝拉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近现实世界的低通路迁移,教师在故事的结尾之前加了一个去商店挑选自行车的环节。结合对不同款自行车的安全性能的考虑,学生给贝拉提出了选车的宝贵意见。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要考虑新车的安全性能,可见关于骑行安全的意识和概念已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能得到迁移运用。

3.近学科领域的高通路迁移:设计安全骑行的小報(T)

设计安全骑行的小报是学生的课后作业,在完成此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父母、同学进行沟通,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完成小报。学生在“理解意义”阶段所形成的关于安全骑行的概念在此又与本单元所学习的道路交通规则概念连通,通过跨学科的知识形成了高通路迁移。

4.近现实世界的高通路迁移:马路志愿者活动(T)

学校每个学期都会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在学习完本单元后,学生与家长组成志愿者小队,走上街头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在参与此活动时,学生将本课关于骑行安全的知识、本单元关于安全出行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进而有效实现了高通路迁移。

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在小学英语故事课中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被顺利地链接到真实生活中,并得到有效的运用。第二,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像专家一样地主动求索,积极建构知识。第三,学生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指导下的故事课中能更清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效果,甚至能在参与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这得益于贯穿于整节课的表现性评价以及学习式评价的运用。在小学英语的其他课型中,教师也可以尝试使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进一步助力学生专家型思维的形成和高通路迁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WIGGINS G, MC TIGHE J. Understanding by Design[M].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1.

[2]威金斯,麦克泰.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M].盛群力,沈祖芸,柳丰,等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3]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伍中友,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4]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 2版.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PERKING D N, SALOMON G. Teaching for Transfer [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88 (46).

(浙江省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310009)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小学英语
试析英语故事教学中插图的有效应用策略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模仿故事角色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