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国家对劳动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愈加重视,高职学生在保障基础素质课程和各类必修课程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兴趣导向的职业技能学习,并通过一定强度的劳动训练完成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提升和劳动教育成为关键问题。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志愿+”的“五位一体”实训机制,建立一种基于过程管理、校企联动、个性化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的课余顶岗训练管理体系,期望为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个性化的协同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志愿+”;“五位一体”;动态管理;校企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115-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思想。2018 年 9 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五育”并举。2020 年 3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建设路径,学者们普遍认为,在当下的职业教育中,政府、高校、企业充分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新常态、新模式。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在人才培养的教学、培训、实训、科研、服务中实现共享型的综合性能。实现资源共享,是目前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训基地建设中普遍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实现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支点。
一、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回归
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培育具有健康劳动价值观、追求社会正义、实现体力脑力结合,以及养成具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1]。毛平认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体现自身的特色,强调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强调理实一体化[2]。 蒋丽君认为:有报酬的实习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正确理解劳动功能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整体系统的教学设计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根本保证[3],劳动教育是诠释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最好方式,在实现路径中要整合资源,创建多元协同的实践共同体[4]。
二、高职劳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教育缺位,实践体系建设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强调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智育”,也成为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指标,劳动实践空间被压缩,各级各类教育忽视了劳动理念的培育。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造成了学生、家长、学校“崇尚快乐、崇尚分数、崇尚技能”的倾向,特别是有些学生长期沉迷于手机、电腦等智慧端,导致其劳动价值观产生偏差,劳动意识日趋淡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场景建设和评价机制的不足造成学生价值理念失衡、自身行为失范、环境卫生失控、综合素质失全和就业能力失效的后果[5]。
(二)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通的障碍
当前的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更加强调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以及课程设置中多以虚拟教学场景为主,缺少实景训练和熟练度训练的载体,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呈现阶段化和突击应对考试、考证的情况,没有通过劳动实践的打磨,从而影响了专业教育的质量。
劳动教育被误认为是学工工作内容,导致专业课的各项考核指标极少有将实际专业劳动时间作为衡量要素之一,学生在技能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就会脱离实际,技能学习会存在死板、与行业脱轨等现象。
(三)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但是学校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的底层区别,导致在很多校企合作中会出现“各取所需”的情况。学校强调在安全、舒适和学生满意的条件下进行实习、实训以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而企业需要在保障效益和留用率的前提下进行企业人才的遴选与培养,不可避免会出现轻技能重劳动和学生的差别对待情况,从而导致产教融合较难深入。
三、基于“志愿+”的“五位一体”实训机制构建
为高职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真实的职业环境是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但是在普遍推行的校企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习企业与学校距离远,不利于过程管理和弹性调整;部分企业重点培养个别学生,忽视了学生整体的提高;顶岗实习并非毕业实习,企业用对待员工的方式对待实习生,出现学生对企业的误解甚至放弃所学专业就业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一个基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的合作方式、企业遴选、共同过程管理和双向考核机制。
关于“实训机制”,有许多探索。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要建立优势互补、文化共进、互利共赢的校外实训机制。于云程等对模具专业提出单项实训、综合实训、考证训练、技能竞赛“四位一体”实训机制的进行研究[6];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曾庆荣等提出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优化以专任教师和实验员协同主导完成的“双主导课堂”实训教学模式等[7]。
刘效壮等人提出了构建以“志愿服务端正劳动价值观、劳动体验养成劳动习惯、勤工助学加强劳动实践锻炼、工学结合培育劳动技能、毕业实习取得工作岗位”为具体内容的“五位一体”劳动教育实践体系[8]。该体系对落地性机制进行了宏观引导,缺少具体操作的规程。本研究通过对现有的实训类型、学生活动和以往管理经验的梳理,创新设计了以“志愿服务+真实岗位+全程实训+过程共管+资源共享”五个环节融合的特色实训管理机制。
(一)确立“志愿+”为前提条件的重要性分析
以“志愿+”为特色的“五位一体”实训机制的创建,立足于产教融合,在尊重大学生个性化和主观意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为高校寻求地方政府和企业中最适应的实训基地和真实的实训岗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服务社会的同时,满足技能提升、劳动报酬、社会经验积累等需求,锻炼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五位一体”机制建立的前提条件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贸易学院的主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均是实践性强、专业技能训练积累要求高的专业。在与本地优秀企业、政府单位、公益性组织的合作者强调协作、共享及合理支付费用的原则,一致与本地企业保持良性互动,完全能满足专业真实岗位实训的要求。以下为2017年各专业进行的“五位一体”实训管理情况。
1.旅游管理专业
围绕为当地企业服务、就近锻炼技能、推进生产化实训工作,自2017年11月与丽水鼎盛餐饮公司达成协议,共为鼎盛大厨房提供35人,2700多小时的顶岗实训,获得报酬总计38400多元。
2.音乐表演专业
以学生成长、岗位适应全体专业学生为原则,采用主动遴选企业和政府单位,遴选出以青少年宫和成龙小学为代表的合作单位5个。其中丽水市成龙小学目前在校生320余人,长期缺少音乐教师。为了让孩子们的音乐课程能够更好地开展,音乐表演专业为丽水市成龙小学提供快乐音乐教室及支教服务。从2017年12月4日开始,音乐表演专业的16名学生运用每周课余时间到成龙小学,为全校五个年级的200多名学生上音乐课,完成196课时授课,授课学生5600余人次。音乐表演专业成立的“哆来咪”志愿服务队,在2017年参与丽水市青少年宫活动组织与开晨,共提供志厦服务2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1000余小时。
3.社会体育专业
以政府项目为依托,形成常规实训,服务地方,锻炼专业技能。2017丽水半程马拉松志愿者提供20人/天的顶岗实训;2017年11月丽水中学运动会裁判工作提供78人/天的顶岗实训;2017年12月健康浙江国民体质监测提供468人/天的顶岗实训;2018年3月莲都区体育中考裁判工作提供115人/天的顶岗实训;2018年5月全国桥牌锦标赛志愿者裁判工作提供160人/天的顶岗实训。
(三)“五位一体”的框架设计思路
基于2017年度的实践,研究团队提出“志愿服务+真实岗位+全程实训+过程共管+资源共享”的实训管理模式。志愿服务是根据学生自身意愿和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意愿、报酬相互协商的方式进行,可以是公益性、半公益性或者非公益性;真实岗位即在本模式中所有的实习岗位均由企业提供,直接融入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全程实训是指实训的时间可以延续学生全部在校时间,也可以是某项训练全部在实训期间完成;过程共管是指在实训中,企业主抓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学校主抓学业和理论知识,共同管理学生的实训;资源共享是指企业占有优先获得优秀人才的优势,学校可以将理论知识及时用于技能训练中,也可以将企业的技能人才、经营案例、最新的行业动态等资源引入专业教育中。
(四)“五位一体”的机制建设与实施
1.建立合作企业的遴选要求与合作原则
遴选的企业一定要具备行业引领性、管理规范性、人才培养志愿性和社会责任感强、能够遵守学校关于合作企业的要求与原则,能够与合作专业签订实习协议,能够委派企业兼职老師和专项管理负责人,能够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实习情况与反馈技能考核结果。以旅游管理为例:
(1)在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已选择的鼎盛大厨房是丽水的知名餐饮企业,在丽水餐饮行业有标杆地位,其总经理为丽水市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
(2)距离学校近,以降低学生出行安全风险。如鼎盛大厨房距离我校约300米,对学生安全有保障。
(3)能够为参与实习的学生购买意外保险,能够支付不低于同类行业的最低标准薪酬。
(4)能够保证至少每月一次的集体培训。
(5)支持志愿原则,提供弹性服务,运用非固定人员、非固定岗位的合作方式。
2.生产性顶岗实训过程共管的做法
(1)采用钉钉办公软件运用监控企业服务需求,发送每天前往实习的学生名单,并要求到岗后进行签到,返校后也进行签到。
(2)设有老师专门负责实训管理,每周进行一次座谈,交流实训中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
(3)企业设专人负责实训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每天的岗位需求、每天工作时间和工作质量的考核。
(4)企业为每位实训学生分配师傅,师傅负责学生实训期间的培养和管理工作。
(5)学校和企业定期沟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3.关于资源共享的做法
(1)企业开放所有岗位供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学习,如鼎盛大厨房包括厨师岗位、收银岗位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2)企业可以邀请专业教师无偿为企业做员工培训或相关技术指导。
(3)企业定期为全体专业学生举办讲座。
(4)为学生活动提供场地和其他力所能及的支持。
(五)“五位一体”运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遴选企业的原则
坚持动态调整,保持一定频率的校企交流会,确保培育专业人才为合作前提条件不变、不减标准。
2.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做足思想工作,确保专业和劳动教育的强度重量且满足成长要求。
3.坚持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合理调整不同单位、岗位和实习阶段的考核占比,以OBE法来衡量实训效果。
四、结语
在现代强化劳动教育的要求下,基于产教融合,以“志愿+”为特色的“五位一体”的实训机制,旨在通过“志愿服务+真实岗位+全程实训+过程共管+资源共享”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机制的主要特色如下:
1.“志愿+”特色的实训继承了在课余時间利用校外顶岗实习的优良传统,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践训练机会。
2.与政府、本地企业共建共享资源,形成共管共考核、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并能良性循环。不仅加强了为地方服务,提高专业在地方的影响力,更能为学校节约实训室建设和实训用品损耗经费。
3.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基于“志愿”的顶岗实训能大大提高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期望“志愿+”特色“五位一体”实训机制的创建、修正和良好运行,能为职业教育中的实训管理提升提供一种尝试和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9):45-48.
[2]毛平.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构建思路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5):120-123.
[3]蒋丽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理念辨析与实践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8-81.
[4]李纯斌.高职院校以劳动教育铸就工匠精神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13):78-80.
[5][8]刘效壮,朱岱霖.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20(5):20-24.
[6]于云程,陈剑鹤.对模具专业“四位一体”实训机制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3,15(3):73-74,77.
[7]曾庆荣,曾水德,王圣鑫.基于“产教融合”的汽修专业学生实训机制创新研究: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8(5):410-412.
作者简介:卢丽华(1971—),女,汉族,浙江缙云人,硕士,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政治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